泰和新材 业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氨纶,目前处于行业的谷底,毛利率仅为6%左右,全球产能阶段性扩张基本到尽头,随着价格的回升,毛利回升到20-30%,业绩将大幅反弹;第二部分是芳纶,这才是泰和新材的看点所在。
芳纶又分为间位芳纶和对位芳纶。
间位芳纶,也称为芳纶1313,在过滤精度、耐高温性、尺寸稳定性以及耐化学性非常出众,优于目前
三维丝 主要使用的pps纤维,在耐碱性、耐高湿型也优于聚酰亚胺纤维,在高温滤材、袋式除尘器领域有巨大的替代空间。泰和新材已推出全球领先的超细旦芳纶纤维,该产品对细微颗粒的过滤效率明显。而在对付PM2.5颗粒的另一来源汽车尾气方面,泰和新材的芳纶纤维已应用于汽车胶管。凭借芳纶的耐高温性能,用了加入芳纶的汽车胶管,汽车发动机燃烧温度可以大幅度提高,燃烧将更充分,从而减少排放。随着对燃油效率要求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芳纶在这一应用领域的范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间位芳纶在服装领域可制作飞行服、防化作特殊防护服装等,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泰和新材的利润主要来自于间位芳纶。
对位芳纶,即芳纶1414,目前还未对泰和新材形成贡献,但却是最具想象力的。芳纶1414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其力学强度是钢丝的5-6 倍,而重量仅为钢丝的1/7。目前对位芳纶被广泛的用于防弹衣、航空航天材料、光缆增强材料等领域。目前市场基本被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垄断。由于涉及到国防领域,美国杜邦和日本帝人都建立了严格的出口管制制度,几乎不对我国出口能制造防弹衣的高端对位芳纶。目前我国的防弹衣更多的是以金属,陶瓷为主的硬质防弹衣,而软质防弹衣也是以尼龙等普通纤维为材质。由于尼龙的抗张强度有限,要达到较好的防弹效果,成衣重量必须达到4.5 千克,士兵作战能力因此降低30%。随着芳纶国产化,进口管制这一瓶颈将不攻自破,警察和军队将有能力装备高性能防弹衣,对位芳纶的需求将极大地被激发出来。现在美国防弹衣用对位芳纶14000 吨,而我国还不足500 吨。如果我们要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即每百万军队年需求5300 吨,按我国现役军人300 万计算,预计每年需消耗对位芳纶16000 吨。随着下游市场的培育和开发,相信未来对位芳纶的需求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泰和新材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对位芳纶产业化的企业,打破了国际寡头垄断的格局。公司现有间位芳纶产能 5600 吨,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间位芳纶生产商,两年内有望提升到8000 吨;拥有对位芳纶产能1000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布,使间位和对位芳纶作为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这一大类中率先实现产业化的新材料,在产业应用推广上无疑占有很大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