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无主题贴

13-01-17 15:26 437281次浏览
茅台0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直有在跟贴说话的惯,不觉会偏离主题很多,大家也常在不同贴留言,我有时不太容易注意到,加上有些股已经不再跟踪,再被反复顶起也不太好,所以决定开个无主题贴,以后阶段性的想法以及大家帮助搜集的资料都可以到这里跟贴,我上网时间不多,很多信息也是在贴内才看到,所以非常感谢那些热心搜集资料的朋友。

顺着之前的话题,继去年11月把丽珠换到三九后,原本是准备拿三九1年以上,但这段时间上涨较快,加上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品种,因此虽然仍旧比较喜欢三九但还是决定把较多的舱位先换到大族激光 里去,虽然后者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也不如三九稳健,但中期可能的空间或许会更大点,有朋友也许会说比较冒险不似之前风格,其实人总是要不断突破才能扩大能力圈的,如果去年不下决心踏出白酒行业就不会在医药上取得这1倍的收益,所以反复思量后我还是决定大胆尝试一下,也希望有懂行的朋友能多帮我们参谋参谋。
那个贴里很多朋友还在问对三九的看法,其实该说的之前都说过,当时的表述和现在市场拉升的逻辑并无二致,这些在当时就是市场明牌,只是那时的市场情绪不愿意注意到这些而已,这也是我没有写贴谈论的原因,因为我只愿表达与市场不同的观点,其他情况就只参与而不重复。至于大家问的其他问题,我今天不太有空,等周末有时间的话争取再来交流。
打开淘股吧APP
173
评论(170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野史

13-08-30 13:59

0
三星也是大族的客户。
大功率情况不错,没太多疑问。主要问题集中在小功率上,关系到设备股还是消费股的定位,这是我重点关心的。
fly_wj

13-08-30 13:21

0
三星 是不是大族的客户?三星主要用的是哪家设备?
野史兄的调研主要针对的是消费电子(苹果),大功率这块没问问情况吗?其实大族的优势在于 光机电一体化的复合应用。在高功率这块的前景,我觉得更大。在现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未来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其实 电子消费也是一样的情况,竞争激烈,高端手机的生产工艺要求越来越高,也使这个行业对激光设备的需求逐年上升。
1、电子消费领域仍然看好,虽然有波动。
2、今年 高功率的高速增长是不错的势头和信号,能否继续拓展突破 新的行业。
野史

13-08-30 11:00

0
7、关于3季度预测的区间很大的问题,称符合相关规定进行的预测。
刚刚董办又来电话,补充解释了几个问题:
8、新品发布会之前,会有小量的订单,苹果可能会根据市场的情况,再进行后续采购的决策。
9、3季度的预测,包含了9月新品已经确定了的订单。
10、华为、中兴是大族的客户,小米不是。
11、用于生产苹果手机的设备,是苹果专用,设备是否升级,仅取决于工艺要求。设备使用寿命一般在6、7年,售后期是1年。设备升级后,原有设备如何处置,称不了解。
另外,从投资者问答平台上得到的消息,苹果的合作正常。
综合上述消息,我个人的判断是,3季度的大幅预减,既有股权的原因,又有去年3季度收入确认的原因。个人对大族全年的收入,根据各种方法估算,大致在46亿左右,考虑到不同产品毛利率的变化,利润除去激励费用,每股大致在4.8左右,与去年除非收益大致持平。
设备可重用,是周期股特征,这次苹果订单的波折也证明了这一点。好在市场景气度还不错,喜忧参半了。
大族董办的人员专业热情,很赞。
野史

13-08-30 10:33

0
信息大致如下,但需要注意的是,董办人员的回复,并不一定准确,还需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1、塑料外壳的打标设备,大族没有竞争优势。
2、预计全年打标设备的收入,相较上年度,预减幅度与上半年的预减幅度大致相同。
3、苹果采购策略调整,大致是为了降低成本,因此大族在这上面的份额会减少。至于包产能的策略,董办表示不清楚。
4、所谓5个工作组配合苹果研发,其实是5个事业部,对应不同的产品。
5、对于新一代产品,部分设备可重用,举例称如iphone4至iphone4s的升级,只有小部分设备需要重新定制。
6、对于9月即将发布的苹果新品,大族是否已签订单,称没有掌握的确切的情况。
业余小散

13-08-29 18:07

0
野史兄,消息是好还是坏?
野史

13-08-29 17:37

1
跟董办通了电话,有些信息要消化下,明天再来贴。
野史

13-08-29 09:49

0
关注的人少了哈,户均持股降到了7千多,基本上,这个就是底部了。
野史

13-08-29 09:22

0
招商证券还称“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如果苹果采用塑料外壳,需要重新制定激光打标的产品线”。
这次苹果要推iphone5c了,会有订单么?
野史

13-08-29 09:20

0
“不过这段时间差也给了苹果继续领先的机会。按照苹果产品每年更新一代的速度推算,当半年后竞争对手的类似产品推出时,苹果下一代的iPhone和iPad也将上市了。”
可惜没有第一手资料,只能靠猜了。
招商证券以前有一期报告误判时说的“四季度的一些收入确认到三季度去了”(原话不记得了,大致意思),也印证了包产能之说。收入确认应遵从权责发生制,误确认到三季度,说明确认时间点对于大族来说并不重要。
野史

13-08-29 09:15

0
“苹果的产品规划一向是按部就班地走,会根据计划提前把零部件的产能包下来,给模仿者制造跟进的门槛”。
她同时分析,苹果如果真的在签订这种大单,那么很可能是在为下一个大规模出货的产品做准备,例如新一代iPhone或者iPad。
苹果这种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在保证自己供货充足的同时,有效打击竞争对手,让苹果产品的模仿厂商无法在短期内买到和苹果类似的高端零部件,从而保持苹果产品的市场领先。(原采购策略?以一代销量及销量周期预测为基础,一次包下大部分产能)
----------------
苹果大胆吃下主要零部件的产能,是建立在对其产品出货量自信的基础上。由于苹果产品销售火爆,因此苹果的这种策略获得了较大成功。不过,一旦苹果产品销售不佳,这一策略将面临较大风险,苹果会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这个是iphone新品一直往后推迟的真正原因?包下产能的零部件需要长周期的消化)
有iphone5的前车之鉴,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加剧,苹果被迫改变采购策略,以季度为单位,对竞争对手的模范产量制造障碍?如果采用这种策略,这意味着苹果需要加快新品推出周期,以达到长时间领先的意图。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