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惠程 控股子公司长春特塑,现更名为“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10月份,公司又对长春高琦进行了增资,而这已是第四次对该公司进行增资,由此可见,深圳惠程对此十分重视。 “长春高琦是我们最早的一个对外投资项目,也是作为我们的发展重点,我们董事长有一半精力放在这个项目上,增资了4次,大概投入了5000万元~6000万元,此后还有可能考虑追加投入,目前感觉还是有资金的缺口”。张国刚表示。 据了解这个项目主要是深圳惠程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科技总公司等合作的,长春应化所在这个项目上得研究已有40多年,技术水平目前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此次深圳惠程和长春应化所合作,就是希望将聚酰亚胺纤维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据张国刚介绍,长春高琦共有两个基地,一个主要负责原料,另一个负责制品,也就是聚酰亚胺纤维,“我们的目标是参与整个产业链。” 对于这个项目的进度,张国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实验室已把样品做出来了,量还比较小,厂房虽然已经建好,但受目前天气影响,还没有入住。有些设备到了,还处于安装阶段,到明年中期会试产,但是还需要一个实验过程,周期也会比较长,顺利的话后年可能产生效益”。 他向记者表示,“目前市场反应很好,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聚酰亚胺纤维主要是用于烟气过滤,“电厂、垃圾焚烧厂等,这些有大烟囱的,国家对他们的环保要求很高,烟气需要过滤,聚酰亚胺纤维主要用于高温滤尘,可以用在300度~400度范围内。”而且公司的产品也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 “目前这个项目产能的生产规模,属于百吨级,相比国外的算很小,但在国内目前是最大的。”张国刚表示,国外类似产品的售价在几十万元每吨。 对此,
海通证券 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公司在长春应化所的研究基础上筹备公司,将聚酰亚胺纤维的生产大规模产业化,具有较好的技术背景和产业化前景。我们认为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聚酰亚胺纤维产业化生产作为公司战略发展的方向,未来可能带给公司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短期内该项目还难以对业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整体来看,惠程高能能源的超级电容器,长春高琦的聚酰亚胺,让深圳惠程具备了很大的想像空间,但对业绩的影响,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技术风险,业绩短期并不具备爆发式增长的可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至少到后年可能才会步入收获期。
过去一直认为聚酰亚胺纤维是耐极寒、抗辐的,没想到最大作用是烟尘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