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规则重置 除了在各种通道业务上大打价格战,泛资产管理行业在人才、资源、客户等方面的竞争也全面爆发,如此变化必将在整个行业内洗牌,进而推动游戏规则的重置。
人才战永远具有先发优势。要大规模开展业务,券商、基金,甚至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此前在产品设计和风控经验等方面的缺失,都亟待招揽大批人才进行补救。
北京一家金融猎头公司负责人称,券商资管部门大力度从信托公司挖角信托经理已有很长时间,虽然整体愿意跳槽去券商的信托人才并不占大比例,但在高薪吸引下,一些“舍血本”的券商还是成功争取到了不少优秀人才。
与此同时,一直在券商被“边缘化”的资管部门,内部激励机制也发生了调整。
据了解,有券商资管业务团队的提成比例已逼近40%,此前信托公司的业绩提成比例最高仅为35%左右。实行高吸引力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管理办法的目的无非——留住并吸引人才。
第一轮大战下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券商资管的行业格局和排序便有了悄然改变。
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1年底排名,资管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只有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
海通证券5家公司,而如今已有数十家券商资管迈入百亿阵营。其中国泰君安、
宏源证券和申银万国等更是走在前列。
截至10月,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较两年前翻了10倍。
一部分发力较早的中小券商,也在今年爆发出不容小觑的力量。宏源证券便极为突出,今年年初,其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只有45.48亿元,6月底急升至651.67亿元;三季度末再度膨胀至938亿。除此之外,海通证券、中信建投等也表现突出,对信托业形成冲击。
“短期确实会有一定冲击,但长期影响有限。”上海某信托业人士表示,“券商目前开展大部分还是通道业务,资产管理的核心,也就是风险管理这一方面能力,不是靠简单的挖几个人或者拿块牌照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信托如今的经验,是在摔了很多次跤,甚至摔得头破血流后换来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理体系,这对于券商来说,并没那么容易超越。如果去做融资类业务,一开始肯定是一堆烂账,还不足以成为可以抗衡的竞争对手。”
某大型信托公司项目经理同样表现出信心:“我觉得任何一个机构或行业的生存与死亡并不在于规则所赋予它的强势或特权,也许从短期看制度红利能让一个行业获得短暂繁荣,但依靠政策扶植绝无法创造出一个长期兴盛的格局,信托如此,证券亦如此,在泛资产管理的大背景下,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创造有效的企业氛围,才是长久之计。”
而统一监管政策成为了重置一切游戏规则的前提。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背景下,金融混业经营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面对监管标准不统一、投资范围和投资管理过程规定不统一等难题,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与监管套利。
“如果监管机构能够修订三规及配套文件,在监管标准上与券商、基金一致,那对于信托的冲击应该不大,但若长期在此背景下运行就很难说了,因为大家根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前述信托业人士称。
有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称,上述调整已经提上日程,具体展开尚须一行三会再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