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周末漫谈:券商、信托和银行,欢迎专业人士探讨交流

12-12-22 23:36 10641次浏览
职业涨停板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绝非短线推荐,专业交流而已。慢慢聊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7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1:22

0
【信托业闷声发财 中信信托等5公司盈利均超10亿】2011年盈利达到10亿元规模的信托公司包括:中信信托实现净利19.2亿元;中诚信托实现净利14.4亿元;华润信托实现净利10.75亿元;平安信托实现净利10.63亿元;中融信托实现净利10.53亿元。 2012年末,多少家信托公司的净利要大幅飙升了……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1:10

0
【银行业监管风向标:2013年重点审计影子银行】一银行高管透露,业内盛传,银监会和审计署已经确定,影子银行将成为2013年银行系统的专项审计重点。此前两轮,审计重点分别为地方城投贷款和房地产相关贷款。银行审计工作部署一向被视为银行业监管的风向标。预计明年银行的投行创新业务将受到制约。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0:54

0
感想:有券商的地方,就有无序竞争,最后都要死;不过也要从中国的政策说起,为什么要分业经营呢,这样无端的增加产品的成本,让那些机构利用政策的红利就能坐收暴利,这其中损失的还是投资者,如果实现混业经营的话,就不用这些所谓的没有技术含量的通道业务,降低成本,增加投资者利润(不过中国,银行是垄断的,即使混业经营,竞争也难充分);政府对金融行业提高门槛,说是为了监管,看看到底是什么个状况,该出问题的还是出问题,该不正当竞争还是不正当竞争,之所以还要这样,无非是*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0:50

0
信托谋求转型   
券商的介入正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信托业的转型。  “我很久以前就说过,信托业务火的时候,正是即将被边缘化之时。”一位西部的信托公司董事长表示,“过去这几年信托公司主要做的是融资平台业务,信托侧重融资类业务,某种程度上做的都是投行业务,现在要把定位逐渐转到财富管理的方向上来。”   “现在我们这类被动管理业务不到10%了,90%以上是主动管理业务。”一位北京的信托公司总经理表示。  在经过上一轮银信业务的疯狂之后,银监会相继出台文件,迫使信托公司主动放弃此业务,目前银信合作规模的增长势头基本停滞。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银信合作的规模为1.84万亿元,占信托业总资产规模的29.13%,全行业银信合作业务规模已不足三成。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总经理表示,“信托下一阶段有两个超速发展的增长点,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个大趋势,在这大趋势当中,信托作为特定的平台,它必然承担了组织信贷资产各方面参与者,进行信贷资产流动性安排的组织角色。信托公司可以设计相应的产品,选择较好的定价策略,跟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完全有能力处于相应的比较优势。”   今年5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首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为500亿元。  “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我们最近刚获批特定目的信托受托机构资格,正在与一些银行合作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前述信托公司老总表示。  亦有券商资管负责人坦言,相比于其他传统业务领域,起步较早的信托公司无论是项目能力、经验还是风控上,都比券商资管更有优势。“相比之下,资产证券化还是一块处女地,券商和信托可以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事实上,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已经再次起步。11月21日,华侨城发布公告称,由中信证券设立和管理的“华侨城欢乐谷入园凭证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拟募集资金18.5亿元,申请材料已于10月30日获证监会批复。  此外,在前述信托公司董事长看来,国内REITs的市场机会也渐渐凸显出来。  REITs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  虽然国内REITs也曾作出了一些尝试,但因为涉及资质审核、资产结构、信息披露等一系列问题,始终未能做大规模。  目前国内的REITs试点,大致分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央行牵头,以债券类产品的方式组建REITs,发行受益凭证,地产公司继续持有物业的所有权,REITs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另一种则是由证监会牵头,以股权类产品的方式组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将物业所有权转移到REITs名下并分割出让,房地产公司与公众投资者一样通过持有REITs份额间接拥有物业所有权。  前述信托公司董事长表示,“过去几年,REITs在国内做不通,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因为融资太容易了。现在差不多时机到了。我们正在研究REITs方案。”   此外,前述信托公司老总表示,“还有一个发展点就是养老业务。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跟保险公司合作。我们在前端拿地,按照他的要求去定制,建养老社区。一个模式是保险公司直接把养老社区买走,第二种模式是共同经营,他来卖养老产品,我们负责社区管理。”   此外,并购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信托公司开展创新业务的重要方向。  深圳一家信托公司信托经理告诉记者:“企业兼并重组,肯定需要各种金融工具支持,而信托具有募资上极强的灵活性,如果充分参与其中一定会能够充分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功能。 ”   这方面也已有不少公司开始了有益的尝试,此前,新华信托曾发行华岳1号投融资并购基金**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规模达4亿元。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0:47

0
信托酝酿竞-合双轨   
尽管一时无法改变监管规则不统一所带来的竞争劣势,但面对券商资管的猛烈攻势,具有制度优势、先发优势的信托公司自不会坐看领地被肆意攻占。  据了解,大部分信托公司早已着手规划应对券商资管业务竞争的方案,而监管机构也不止一次携主要信托公司高管召开非正式会议讨论。  在券商加入“通道大战”后,部分信托公司也已经重新规定了逼近成本的业务费用下限,并要求“严格控制”,不允许加入无底线的价格战。  某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下半年以来,我们已经把通道业务规模缩减很多,低于千分之四就赔钱了,没必要为争本身就微利的业务让步太多,通道业务肯定是越做越少的,我们不打算打价格战,而在固定收益产品、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券商有一定的优势,这部分我们还是要多留意的。”   上述人士称,“市场鼓励充分竞争,但不是鼓励没有底线的价格战,券商资管长久以来的萎靡,导致目前在政策红利到来的时候,为了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不断冲击市场价格底线。当年的银信合作已经有了深刻的教训,搞乱了市场,对谁都没有好处。”   当然,也有信托公司在压力下被迫卷入价格战。“银监会每年的信托排名和评级,也会参考受托资产的规模,所以到年末为了保级我们也要冲一下规模,这时就要做点银信业务。”   除了直面竞争,谋求合作与共赢也将是大势所趋。上海某信托人士认为,券商资管的开放是信托展业触角的一个新方向,在对接收益权,夹层融资等方面,券商可以提供很多新的思路。  “毕竟市场那么大,限制是限制不住的,信托可以利用自己的管理优势,在中小额融资等领域提供财务顾问、产品设计等服务,让券商发行,探索真正的投行业务。有一些已经在谈了,但目前还限于初级阶段。”该人士续称。  信托和券商资管合作的想象空间正在被打开,包括第三方理财、基金、保险等在内的机构也开始借监管方吹起的“创新春风”谋求合作以实现业务升级转型。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0:43

0
游戏规则重置   
除了在各种通道业务上大打价格战,泛资产管理行业在人才、资源、客户等方面的竞争也全面爆发,如此变化必将在整个行业内洗牌,进而推动游戏规则的重置。  
人才战永远具有先发优势。要大规模开展业务,券商、基金,甚至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此前在产品设计和风控经验等方面的缺失,都亟待招揽大批人才进行补救。  
北京一家金融猎头公司负责人称,券商资管部门大力度从信托公司挖角信托经理已有很长时间,虽然整体愿意跳槽去券商的信托人才并不占大比例,但在高薪吸引下,一些“舍血本”的券商还是成功争取到了不少优秀人才。  
与此同时,一直在券商被“边缘化”的资管部门,内部激励机制也发生了调整。  
据了解,有券商资管业务团队的提成比例已逼近40%,此前信托公司的业绩提成比例最高仅为35%左右。实行高吸引力的绩效考核机制以及薪酬管理办法的目的无非——留住并吸引人才。  
第一轮大战下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券商资管的行业格局和排序便有了悄然改变。  
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2011年底排名,资管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只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国泰君安、海通证券5家公司,而如今已有数十家券商资管迈入百亿阵营。其中国泰君安、宏源证券和申银万国等更是走在前列。  
截至10月,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较两年前翻了10倍。  
一部分发力较早的中小券商,也在今年爆发出不容小觑的力量。宏源证券便极为突出,今年年初,其受托管理资金本金总额只有45.48亿元,6月底急升至651.67亿元;三季度末再度膨胀至938亿。除此之外,海通证券、中信建投等也表现突出,对信托业形成冲击。  
“短期确实会有一定冲击,但长期影响有限。”上海某信托业人士表示,“券商目前开展大部分还是通道业务,资产管理的核心,也就是风险管理这一方面能力,不是靠简单的挖几个人或者拿块牌照就能解决的问题。毕竟信托如今的经验,是在摔了很多次跤,甚至摔得头破血流后换来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理体系,这对于券商来说,并没那么容易超越。如果去做融资类业务,一开始肯定是一堆烂账,还不足以成为可以抗衡的竞争对手。”   
某大型信托公司项目经理同样表现出信心:“我觉得任何一个机构或行业的生存与死亡并不在于规则所赋予它的强势或特权,也许从短期看制度红利能让一个行业获得短暂繁荣,但依靠政策扶植绝无法创造出一个长期兴盛的格局,信托如此,证券亦如此,在泛资产管理的大背景下,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创造有效的企业氛围,才是长久之计。”   
而统一监管政策成为了重置一切游戏规则的前提。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背景下,金融混业经营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面对监管标准不统一、投资范围和投资管理过程规定不统一等难题,造成了不公平竞争与监管套利。  
“如果监管机构能够修订三规及配套文件,在监管标准上与券商、基金一致,那对于信托的冲击应该不大,但若长期在此背景下运行就很难说了,因为大家根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前述信托业人士称。  
有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称,上述调整已经提上日程,具体展开尚须一行三会再协商。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0:38

0
通道业务价格战   
券商资管规模井喷并无秘密,靠得就是银证合作的“通道”业务,一位券商资管公司高管毫不讳言,“目前通道业务占券商资管业务的比重已在70%以上”。实际上,银证通道业务只是此前风生水起的银信业务的翻版,只是通道工具由信托公司的单一信托换成了券商资管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其交易结构大致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于证券公司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根据银行的要求购买指定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有信托业人士甚至将此类业务概称为“打印合同、盖章、收费”三部曲,通常在一天之内可全部完成。由于业务简单,技术含量不高,费率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
如今,通道业务的费率已经直降到万分之五左右,甚至更低。而在券商资管大规模进入之前,信托从事这块业务的佣金普遍维持在千分之五左右。现在银行的人一听千分之几的费率转身就走,即便给出万七、万八的价码,他们都嫌高。”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信托经理称。“换在以前,找哪家机构也根本谈不下来,现在他们找家券商,几句话就谈成了。很多银行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停止和多年往来信托公司的合作,转投券商。”上述人士称:“毕竟价格差了近10倍,券商在做这一部分业务时,确实有很明显的成本优势——信托通道业务的成本普遍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券商只有万分之五到千分之一左右,形成这样的差异,与分业监管下的不同制度性要求有关。”而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项银行理财通道业务都主要由信托公司协助银行来完成,虽有部分券商涉足,但规模甚小。直到今年8月1日证监会审议通过《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后,这类业务开始井喷,进入大规模混战状态。
一位信托公司高管表示,券商这么抢业务,原本尚有钱赚的银信业务已经无利可图,大幅降低了通道业务的利润水平。而待日后没有净资本限制的基金子公司加入,有业内人士预测,通道业务的费率可能进一步下探至万分之一。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我们现在全部精力都在尽快成立子公司上,好赶紧行动起来。”实际上,未及基金子公司进场,通道业务价格战已然进入白热化。日前业内盛传南方某证券公司为一家股份制银行做了140亿委托贷款的通道,分文未取。前述信托高管更是直言,业内已有券商为了获取银行客户“贴钱做通道”的案例。
银证合作外,原以信托为主要参与者的阳光私募通道业务,现在也开始遭到更多券商的分食。“新规出台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公司开始冲击市场,以更低的费用来争夺资源,过去私募跟信托谈通道,费率水平在1%左右,一年大约30万-50万左右的费用,现在据说已经低到10万。”上海一位信托业人士表示,二级市场景气时,这部分业务几乎无成本完全坐收渔利。据了解,首只由券商资管和私募合作的“国泰君安君享重阳阿尔法对冲一号”近日正式发行,据某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有产品发行计划的20余家私募机构中,83.33%的私募希望通过券商资管渠道发行产品,其中,近7成私募机构已经和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大型券商进行商谈产品发行事宜。
职业涨停板

12-12-24 20:30

0
在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收购、资金管理、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创新”绕过监管后,这些业务基本上券商都能做
职业涨停板

12-12-23 23:14

0
【券商资管规模增长】2011年末达2819亿元,2012年中期达4802亿,2012年三季度达到9295亿元;2012年12月初,券商资管规模达到1.2万亿元。银行理财“转道”券商资管平台,年末狂飚。
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券商就盼交易量。
职业涨停板

12-12-23 18:52

1
任何国家,只要在货币宽松的背景下推动利率市场化,实际利率必然下降;反之,货货币紧缩的背景下推动利率市场化,真实利率必然大幅上升。两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际紧缩,同时存贷款利率变相放开,结果真实利率飙升、高利贷泛滥、社会融资成本畸高。
所以通缩环境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实际是银行业的利好,实业的利空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