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电源组的设计发电能力实际是留有余地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其设计阶段的经济指标不至于显得太好,从而有利于争取较好的电价,事实上,这一点管理层已经做得著有成效。
就拿锦屏二级来说吧,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Q=1220立方/秒,电站毛水头H=1646-1330=316m,净水头H1=303m左右(满发时水流经过17km长的隧洞要损失水头约12m),水量利用系数k1=0.90(由于有上游锦屏一级和两河口的多年调节效应,达到0.9是毫无问题的),水轮发电机整体效率k2=0.91(三峡机组整体达到0.92),则锦屏二级理论发电量qwh=Q*H1*k1*k2*9.8*8760=1220*303*0.9*0.9*9.8*8760小时=259.9亿度,而其设计发电能力仅为242.3亿度。远期来看,水量利用系数可能进一步提高到0.95,从而再增加13亿度,达到273亿度,整整比设计高了30亿度,增副达12%,光是锦屏二级就增加营业收入9.6亿元,税后利润约6亿元,全流域整体增加利润21亿元,
川投能源占有约10亿元,增厚每股收益0.45元(考虑转债全部转股)。也就是说,除了正常的利润计算值以外,光是隐藏的这一块收益,就能提高川投估值5元以上,而这一切的实现,就在短短几年之内。
对于长线投资者,10元以下的价格我想应该可以闭着眼睛吃进,然后一直持有。
对于把川投作为将来养老基金的朋友,如果以15年的时间跨度来看,基本可以说是现价投入一元(分红再投资),15年后对应的每年分红就在一元以上(15年后,川投将变成成熟的能源蓝筹,资本开支很小,将以现金回报为主)。
(申明:本文纯粹为个人分析,不作入市决策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