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关于银行理财及信托产品的个人看法(留影备查)

12-11-30 12:44 26871次浏览
知白守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以下均来自:

可怜的A民,逃命去吧
http://www.tgb.cn/Article/439685/60

楼层亦予以标明。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打开淘股吧APP
39
评论(16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阿伟哥

12-12-01 16:15

0
油推更舒服哈!
理财产品规模庞大,据说几十万亿,且在表外,风险很大,国人水平,赶英超美小菜一碟,漏子越捅越大了!
担保行业、高利贷的延续和变脸。
一旦连锁反应,一场灾难!
何人说

12-12-01 16:12

0
谢谢知白守黑兄提示风险,加油。
tocinderella

12-12-01 16:12

0
昏。俺有买农行的理财产品,明年三月才到期,不会倒闭吧。阿米托佛啊。
知白守黑

12-12-01 15:53

0
湖北第二大民企濒临破产 逾70亿十余家银行贷款被套
http://finance.caijing.com.cn/2012-11-30/112323987.html

多家银行逾70亿资金被套牢

  网易财经调查了解到,在三峡全通大步迈进的进程中,为其提供融资及贷款的银行包括汉口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及中信信托、广西北部湾银行,此外,中国民生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亦伴随其后。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0年5月三峡全通一期工程投产时,中国建设银行即与三峡全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在三峡全通的两次订货会上,中国建设银行三峡分行代表亦悉数出席。

  此外,网易财经查询到,2011年12月月底,在中信信托成立的期限为18个月、总计4期,募集资金规模达13.4亿元的“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中国建设银行即承担了其中两期、总计2.697亿元的资金募集任务,而中信信托募集的资金规模为10.703亿元。

  资料显示,此信托计划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向三峡全通补充其流动资金”。网易财经从中信信托该信托计划负责人处了解到,三峡全通信托计划将在今年年底陆续到期,而对于能否按时足额偿付本金和利息,其表示“目前此企业资金确实有点紧,处于一个艰难时期,可能会启动3个月延长期,以处理抵押物。”

  而中信银行宜昌分行在2011年10月即已与三峡全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中信银行总行副行长、武汉分行行长徐学敏对外表示,其时,该行对三峡全通在内的宜昌重大项目贷款授信总额已达28亿元。

  为三峡全通提供巨额信贷的还有广西北部湾银行,这家总部位于广西南宁的地方商业银行对三峡全通表现出了难以捉摸的热情。据该银行官网消息显示,广西北部湾银行曾在10天内即对三峡全通发放了一笔4亿元的贷款。而在今年5月初,在申报、考察、谈判到审批签约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这家银行又为三峡全通提供了规模达20亿元的授信额度。

  着手为三峡全通提供贷款的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公开信息显示,在今年4月份,国家开发银行湖北分行副行长率队的管理层即已赴三峡全通调研,在6月份开始,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总行评审局及湖北省分行行长等管理层均频繁赴三峡全通调研。

  在更大银行提供融资或信贷的背后,也浮现出政府的身影。网易财经了解到,在今年6月,宜昌市有关负责人曾率30多位市直各部门领导及三峡建行、湖北银行宜昌分行、三峡工商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负责人赴三峡全通现场办公。但是,对于宜昌政府财政提供的资金支持,三峡全通总经理赵大河以“涉及到企业机密”未作答复。
知白守黑

12-12-01 15:41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如果不是借用银行的渠道,有很多信托产品要想发出去,肯定要困难许多。

P民们不可能明白借用渠道,与银行自行发行的区别。能在银行大厅中向储户推销,自然把它们当成银行的产品。至于销售经理有没有明言其中的区别,根本不重要。

借助风险提示条款,固然能让银行完美脱身,但信誉上的损失,不是一两宗诉讼案件的获胜能够解决的。如果放在普通法国家,陪审团能否接受这种荒唐游戏,实在令人生疑。
森林木

12-12-01 12:02

0
银行提供了场所,私募投资公司等机构利用老百姓对银行信誉的信任,发行理财产品。银行没有责任?俗称挂羊头卖狗肉吧。

银行虽然与私募投资公司等机构有协议把责任推干净,老百姓是不知道内幕交易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来监督这些事呢?
儒拾

12-12-01 11:38

1
我老妈我老婆都碰到过这样的事:到银行转存定期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会热心的推荐理财产品,鼓吹收益远远高于定存,而且毫无风险。还好她们都马上电话问我,我斩钉截铁说理财就交给我,不理财就定存,没有第三个选择。哈哈哈。我有同学在渣打银行,尼玛的比国内厉害多了
长空栈道

12-12-01 11:32

0
这个所谓的理财产品,肯定不是华夏银行的,有限合伙基金发行本来就有风险,华夏银行只是托管行而已,跟华夏无关,
  
  华夏银行只是这个私募基金的发行渠道之一而已
  
  现在很多有限合伙基金发行找银行渠道发行,银行都是拒绝的,但也有很多信托产品借道银行渠道
  
  有限合伙基金到期不能兑付,可以按照当时签订的有限合伙协议,来执行,而其中的普通合伙人(GP),应该承担无限责任
  
  客观的讲,找银行的确是无理的
  
  比如九鼎投资也是通过很多银行渠道发行的,性质和上边的帖子里的基金是一样的
  
  风控的确重要!
  
  
  这方面有不明白的朋友可问我,我也操作过一个有限合伙制基金管理公司
yuanzhoulv

12-12-01 11:31

1
知白守黑兄的帖子是明灯帖,必看的
只身走天涯

12-12-01 10:32

0
这个比喻相差太远,没有可比性。唯一可比的,是“房子塌了赖开发商”。你说是不是?
这正常。是开发商的责任,就应该找开发商解决。据说在美国,房子买后一年之内出现问题,由开发商负责解决。解决不了问题,可以无条件退房。有些州对于新买的汽车也有类似的规定(免费维修两次,如果问题仍在,可以选择无条件退车)。即使是旧房子,原房主也要对隐患进行说明(比如墙漆含铅、房子漏雨、地基有塌陷、房子有白蚁等)。如果没有声明让买主知道,买主发现后可以无条件退房。
国内的房子开发商、汽车经销商,都牛气熏天啊。一经出手,责任全无,还想赖我?谁让你倒霉碰上了呢?呵呵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