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13-10-13 23:15 7689次浏览
sollos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一):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

guest 发表于 2013/08/20-08:04 阿里巴巴 /小微金融

36氪, ChinaCac...等80人分享过
分享到



编者按:本文来自@狐狸君raphael投稿,过往在某VC打过杂,也在Google搬过砖,现就职于某管理咨询公司,持续关注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欢迎关注fantastic_fox。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各位对阿里小贷应该都不会陌生,本文将稍稍回顾下阿里小贷的发展历程,纠正一下大家对阿里信贷的部分误解。
十年磨一剑
阿里小贷是阿里巴巴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阿里小贷的发展历程,它的基础可追溯到 2002 年“诚信通”的成立。
阿里小贷的 Timeline 已经有很多人画过了,但在这里还是稍微总结下吧。
个人认为阿里小贷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积累期、经验积累期以及独立发展期。




数据积累期(2002~2007 年):阿里巴巴通过“诚信通”、淘宝等产品积累原始商户数据,为小贷风险管理打好基础。
阿里巴巴在 2002 年 3 月推出了“诚信通”业务,主要针对的是会员的国内贸易。阿里雇了第三方,对注册会员评估了下,把评估结果连同会员在阿里巴巴的交易诚信记录展示在网上,帮助诚信通会员获得采购方的信任。在 2004 年 3 月份,阿里巴巴又推出了“诚信通”指数,用以衡量会员信用状况,这也成为了阿里巴巴信用评核模型的基础。同时在 B2C 端,淘宝规模大幅增长(至 07 年时交易量已超过 400 亿),这也为阿里巴巴累积了大量数据。
经验积累期(2007~2010 年):阿里巴巴与建行、工行深入合作放贷,同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数据库以及一系列风控机制。
2007 年阿里巴巴与建行、工行合作先后分别推出“e 贷通”及“易融通”贷款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小电商企业。阿里巴巴相当于银行的销售渠道及信息提供商,帮助银行评估信用风险的同时也拉了一堆潜在借贷者,同时也想着帮助电商企业融资得以进一步成长。但是小电商们大多还是达不到银行的门槛,据说建行和工行也没有从阿里这边拉到特别多的大单。
而后 2008 年阿里巴巴又推出网商融资平台,云集来自 400 多家国内外著名风险投资机构的 2000 多名风险投资人。
这些都是它在贷款领域的初步尝试。
独立发展期(2010 年至今):2010 年阿里巴巴开始自建小额贷款公司,以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阿里巴巴于 2011 年正式中断与建行、工行的贷款合作,独立发展。
阿里巴巴于 2010 年及 2011 年先后成立了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 6 亿及 10 亿元。阿里小贷正式成立,开始向部分城市的淘宝或阿里巴巴上的电商企业放贷。
其后阿里小贷进行了多轮资产证券化项目,扩充了它的贷款额度。12 年嘉实基金子公司等参加了阿里小贷证券化的项目。13 年 7 月阿里与万家基金子公司的证券化项目借助诺亚财富完成募集。同月,与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合作的证券化项目获批,将在交易所挂牌交易。
阿里小贷的商业模型
阿里小贷的注册资本两家公司合起来只有 16 亿元。根据央行与银监会共同下发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的钱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 50%。某些报道或分析师的文章会点明,这样等于是限制了阿里小贷的放贷额度,它只能最多放出 16 x 1.5 = 24 亿元。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根据公开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阿里小贷在 2013 年上半年累计放贷 500 亿。我们做个简单的除法:500 除以 24,我们可以大致推算出这 24 亿一共滚了 21 次,也就是平均贷款周期只有 1.25 周。这么短的贷款周期可能有两个解释:一是贷款周期真的很短,大多商家都只是把贷来的前用于超短期周转;二是阿里小贷的放贷额度远不止 24 亿元。
除了循环贷外,阿里小贷的贷款期限一般在 30 天到 12 个月。虽说蛮多店家的贷款只是用于短期周转,但 1.25 周毕竟还是太短了。
各位请看下图!




其实阿里小贷的放贷额度远不止 24 亿元。
首先,阿里小贷所在的杭州及重庆的地方金融办出台鼓励政策,满足一定条件后,来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可以达到资本净额的 100%。这样阿里小贷的放贷规模就可以达到 32 亿元了。(但是这个规定据说很难落地,因为银行大多还是听银监会的,按 50% 来执行)
再者,我们回归到《指导意见》原文:“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 50%。”也就是说,阿里除了注册资本及来自银行的融资外,阿里小贷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例如信托融资、证券化甚至上市。
虽然在 2011 年底银监会曾口头通知部分信托公司谨慎对待与小贷公司的合作,但阿里还是突破重重压力,在 2012 年通过与山东信托合作(其方式很可能是以回购方式进行信贷资产转让),进行了至少两次融资。在此补充说明一下,信托其实也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会被计算在那 50% 里。
至于证券化(Securitization)呢,在这里可以向纯 IT 界的读者们普及下这个概念。广义的证券化在中国主要有三种方式:央行和银监会主管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 or CLO),证监会主管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及交易商协会主管的资产支持票据 (Asset-backed notes, or ABN)。
在此以阿里巴巴和东方证券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例解释一下:




对于阿里小贷来说,它的贷款就是它的资产之一:这个贷款是别人欠它的钱,早晚要还的,而且还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借贷人定期还本金和利息)。
于是阿里小贷可以在券商的帮助下,把它的资产打包成证券,卖给投资者(绿色箭头),获得现金。这个打包成证券的过程,就是证券化。证券化的过程中,券商需要成立一个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 or SPV)来操作这个过程。投资者由此可以获得贷款产品的收益权。
而后借贷人定期还给银行的本金和利息,在券商和它成立的特殊目的载体扣除手续费之后,就变成了投资者的收益(蓝色箭头)。
需要补充的是,自去年起,基金子公司也可取代券商的角色,参与这个证券化的过程。比如嘉实基金等就通过子公司参与了阿里的资产证券化项目。
阿里小贷通过这整个过程获得了现金,而这些现金可以用来对中小电商进一步放贷,增加放贷规模。
如果阿里可以一直将其贷款证券化,其实融资数额并没有实质上的上限。不过根据《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证券化申请周期最长可达两个月,其实还是会限制整体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的。
小贷公司甚至可以采取更极端的方式——上市!最近吴江市鲈乡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mmercial Credit Inc.)在纳斯达克(美股)上市就搞得红红火火的呀,成功募集了 900 万美金之余,上市没几天股价就几乎翻倍了。(话说这家伙只有 22 个员工,而且这英文名是有多坑爹啊......)
下一篇“二三事”系列将会畅想下阿里金融的未来,细说它发展的可能性。阿里多次说它没有打算申请银行牌照,这是为什么呢?未来它真的不会发展成银行吗?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ollos

13-10-20 21:03

0
万家岁得利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更新招募说明书摘要
 2013年10月19日00:5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万家岁得利定期开放债券型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于2012年11月1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2]1520号文核准募集。本基金合同于2013年3月6日正式生效。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截止2013年10月19日):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49%
    新疆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40%
    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1%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23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目前管理十五只开放式基金,分别为万家180( 519180 ,基金吧)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万家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行业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LOF)、万家货币( 519508 ,基金吧)市场证券投资基金、万家和谐增长( 519181 ,基金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双引擎灵活配置( 519183 ,基金吧)混合型证券基金、万家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稳健增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中证红利指数证券投资基金(LOF)、万家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和万家中证创业成长指数分级证券投资基金和万家信用恒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14天理财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万家岁得利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和万家强化收益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恶贯满盈

13-10-17 22:52

0
0159和这个关系不大了,前些天涨停板被基金砸的游资基本都出完了,后期这破股是不是该听天由命了
sollos

13-10-17 22:41

0
阿里巴巴金融二三事(二):阿里小贷将何去何从?

狐狸君raphael 发表于 2013/09/02-20:49 阿里巴巴 /阿里小贷 /互联网金融

ZAKER新..., 0知乎者也0等19人分享过
  分享到 



本文来自@狐狸君raphael,过往在某VC打过杂,也在Google搬过砖,现就职于某管理咨询公司,持续关注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欢迎关注fantastic_fox。

我在《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到,虽然阿里小贷有多种融资途径,规模的扩大速度暂时不会下降,但阿里没有银行牌照不能吸储,这终将会限制它的规模。阿里在未来有可能申请银行牌照吗?本文将说说在当前监管环境下阿里可以采取的发展路径。

尽管阿里三番四次表明自己不会申请银行牌照,但 09 年阿里也说过不做物流,之后还不是频频涉足?阿里的股东雅虎之前也说过邮箱永久免费,但最后还不是关门大吉?在尔虞我诈的商业世界,只有法律框架下的合约是可信的,其他的声明神马的各位看官就别太较真了。

但回归当前的监管环境,阿里小贷确实是不大可能做银行呢。主要的依据是《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了“贷款调查应以实地调查为主、间接调查为辅,采取现场核实、电话查问以及信息咨询等途径和方法。”这样等于是扼杀了阿里大数据的优势。被除去武器后赤手空拳的阿里,即使申请了银行牌照,也很难和其他大银行一决高低。

那么,面对增长的瓶颈,阿里该怎么做?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回归最基本的金融需求——投资与融资。



资金充裕的人想让钱生钱,于是便有了投资需求(存款也是投资的一种)。缺乏资金的人需要融资,融资则要付出成本(如借贷的利息和手续费),其实是用钱买钱。目前阿里金融在不断想方设法满足这两个需求——通过余额宝等产品满足投资需求,通过阿里小贷等满足融资需求。但阿里的投资与融资产品各自为政,并没有桥梁很好地把二者联系起来。

于是阿里开始在外搬救兵——把贷款们打包成信托产品、证券化(详情见《阿里小贷的前世今生》),用来满足部分(高富帅)投资者的投资需求(集合信托产品的门槛是 100 万;万家基金子公司通过诺亚财富代销,诺亚目标客户拥有 3000 万以上资产,产品门槛也为 100 万;东方证券的产品主要面对的是机构客户)。



但这座桥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它不是阿里的桥,而是信托、券商或基金子公司搭起来的桥;其次,投资者的门槛普遍较高,不符合阿里一直以来贯彻的为屌丝服务的精神。

阿里是时候建自己的桥了。

第二座桥:借力小伙伴们

没错!面对着如此多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阿里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建立 P2P 平台!



在这也不详述 P2P 的几种不同类型了,就简单以陆金所为例吧:陆金所充当一个融资平台。有融资(借钱)需求的人在平台上发布信息。陆金所会负责风险控制,筛选掉风险大的项目。有投资需求的人可以在平台上借款给对方,收取高利率回报(基准利率的 140%)。此外平安集团下属的担保公司做出百分百担保,考虑到平安的规模,这样的投资接近零风险。

集体的力量总是伟大的。且从市场和它自身两个角度分析下它的可行性吧。

市场的话最最重要还是监管因素。

虽然重庆前不久整肃了 P2P 行业,但只要注意不要越线,P2P 行业还是可以生存的。据媒体报道,相关部门在国务院的主导下在 8 月初组成了调研小分队参观了陆金所(也参观了阿里),小分队的同志们对陆金所的业务模式和风控表示了肯定。既然陆金所模式被肯定了,发挥中国互联网精神——“借鉴”就行了嘛。未来法规环境也必定逐渐成熟,政策性风险其实不大。

监管方面没有问题了,我们再看看需求。在中国,有盈余资金的人多如满天繁星,看看陆金所每次发产品抢都抢不到就可以明白了。而缺资金的人也不少,各地小贷公司的快速成长便是最好的证明。这块饼足够大,目前的 P2P 企业的发展速度还不足以吞下整块饼。

分析完市场因素,再看看阿里的自身因素。大数据用于风控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在此也不必多说。

此外,余额宝的成功经验也可为互联网投资打下好基础——对客户的教育成本下降了。余额宝客户都懂得上网投资了。虽作为迟来者无法享受首发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但有前车之鉴作为参考对阿里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前文提到阿里可以借鉴陆金所的模式。阿里旗下也有担保公司,如若照搬陆金所模式本息全额担保,那肯定也可以和陆金所一样火爆。

建立 P2P 的概念固然是好,但阿里旗下的商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只有 30 亿元左右的担保额度,如果效仿陆金所担保制度,这也将限制阿里 P2P 业务的发展规模。阿里需要第三座桥。

第三座桥:借力大伙伴们。对的,大伙伴指的就是银行们!



阿里可以把这个平台再扩充一下,把大伙伴们的“投资需求”(在这里称为“放贷需求”更为恰当)也兜进来,服务中小企业们。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早在 07 年阿里就和工行及建行在这方面进行了合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合作并没有持续下去。目前也有类似的商业模型出现,比如前不久刚拿了红杉一大笔钱的融 360,还有同类型的好贷网、易贷网等。阿里之前和工行和建行合作其实只是选错了对象。虽然国家一直在鼓励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但四大行们的服务对象大多为大型企业,和阿里的服务对象重叠度比较低。而且工行建行不屑于阿里的风控手段,仍采用自己繁冗的审批流程,协同效应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但现在时机已经接近成熟。

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阿里除了可以找像民生、中信这类专注中小企业业务的银行外,还可以借助城商行、农商行的力量。城商行、农商行专注中小企与“三农”贷款,与阿里的融资客户重叠度较高。再者,阿里旗下阿里云与支付宝近期密谋的“聚宝盆”计划准备为国内区域性银行输出云计算服务能力,为未来进行融资平台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开端。

其次是阿里小贷可用其控制风险的成功经验作为推行平台的卖点。小于 1% 的不良贷款率可是大部分区域性银行可望而不可即的。

至此,阿里的三座桥构建完毕。

个人觉得阿里其实还是愿意走上述平台路线的。阿里巴巴也好,淘宝也好,甚至菜鸟网络,不都是平台吗?

下一篇,狐狸君将脱离目前监管架构,谈谈阿里小贷的另一种可能。敬请期待。:)
sollos

13-10-17 22:32

0
阿里小微国内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表示,未来与余额宝合作的货币基金只有天弘一家且不会有其他家,但年底前高收益理财产品会在支付宝平台出现。
余额宝目前开户用户超过1600万,货币基金累计申购超过1300亿,是中国最大公募基金和货币基金
sollos

13-10-15 23:5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切记:大妖出自迷茫,龙头来自烂板!
日k线

13-10-15 14:13

0
这行情好烦人,好股买不到,
今天买到 601216 也烦,违背了自己的纪律
好多假烟

13-10-14 23:23

0
0159这轮还确实不是走丝绸之路概念,9月17那天涨停实际触发就是万家基金。
非呼吸

13-10-14 23:14

0
这个节目已完,取消下半场
sollos

13-10-14 23:10

0
上半场:
君正在这一波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下半场呢?
石头

13-10-14 00:22

0
君正5板无悬念。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