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补充:葵花宝典 2013-10-12 09:50 点亮(34)
炒手兄所说的时间,着重快、准,靠高频、盈率获胜,多是隔日模式;所说的空间,着重狠,靠持股取胜,属于波段风格。
两者不同的风格,不同节奏,很难完全融合。
时间风格靠技术,空间风格靠对题材的理解和个股的把握。
记得09年实盘赛里的隐形的翅膀和目前养家兄的风格相似,主要把握大题材,重手出击。
今年低位板模式不是市场最佳操作模式,把握住板块和主题投资,做大波段效果更好。
前半年的私募冠军创势翔就是抓住了传媒、手游而脱颖而出,8月后把握住上海自贸区、土改、金改的资金也赚得很多。
高频靠技术,波段靠眼光,或者如炒手兄的对市场的理解。
0
补充:职业炒手 2013-10-12 09:27 点亮(64)
二 空间
短线模式空间的含义 主要体现在交易风格上。
代表认为如养家 。
赢利的主要靠有大空间品种来完成。
没有30%的空间不出手, 没有50%的空间不打板。
预期翻倍的品种 30%的涨幅才建仓。
交易风格里面 空间的特性十分的明显。
同是短线交易,低频高效,暴赚小亏。
我一直在我的模式中想融入空间的特点,可惜效果不明显啊。
大空间的品种拿不住 拿住的都是不好的品种。
往往拿的品种 最后还变成大亏的品种。
不知道是两种特性不相容 还是我的水平不够,
看来还得继续修炼啊。
抛砖引玉 向同道请教。
0
补充:@职业炒手
兄谓之时间模式,其实就是隔日超短模式,强调盘感和执行力,以快取胜,手快的赚手慢的钱。
兄谓之空间模式,其实就是波段短线模式,强调的是大视野、热点把握能力以及耐力、定力,把握主流题材大机会,不受分时波段干扰,眼光远的赚眼光浅的钱。
超短靠手
波段靠眼
一点感悟,与兄分享。
0
补充:原创 职业炒手
(一)短线模式风格之 时间
我基本属于此类模式 ,高频高效 ,靠的是高成功率的高频交易赚钱。
我赚得最多的时候往往是频率最快的时候。
一旦持股 一般就是被套 或者就是状态不佳,没感觉的时候。
交易的特点就是积小胜为大胜。
交易的精髓 在于控制回撤。
大涨小回 , 无论牛熊 , 一路新高。
账户市值和行情无关 和时间有关。
行情好 赚的速度快一点 行情差 赚的速度慢一点。
有时大跌的反弹比大涨还赚得多 赚得快。
主要是靠时间来赚钱。
时间越长 赚得越多。
资金曲线 时间的特性十分明显。
这就是短线模式 时间的含义。
1
补充:frejee 2013-10-12 16:23 点亮(8)
这个深有感触,龙头为什么走的比跟风股高,更好,大家忽视了龙头前面一字板没有给其他人机会,而跟风股是给机会了,如果跟风股也有3个板,那龙头岂会只是三个板的高度,那一定是5个以上。因此不要看前面一字,抬高了追高的成本 也丧失介入的时间,但龙头溢价效应会补回。而且在调整过程中龙头效应更加显现,因此到最后不只是多出几个一字板的空间。跟风股给机会,但因为是跟风资金主导,都看着龙头股操作,一有风吹草动,就人心不稳。而龙头股主流资金操作,因此走的会更为强势,哪怕倒,龙头股也是最后一个倒。龙头的一字确实提高了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但后面通过空间来补回。自贸区第一波冲高的那天,
华贸物流 的开板,以及后来
外高桥 的开板,后面都显示了龙头股的溢价优势,在其他自贸区概念股下跌过程中,这些股依然上涨。当然有得有失,龙头股涨的多,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这个门槛决定了敢于参与的资金都是不怕死的凶猛资金,因此少数人尝到最后一块肉。大部分人则在龙头股彻底调整后开始敢于介入,而此时主力资金都已经撤了
0
补充:天天排涨停 2013-10-12 11:26 点亮(14)
作为其中一个早起的鸟,我也这段时间向不同高手学的转型的思路早上作了个集合,形成如下训练稿。
之所以称之为是训练稿:一是里面我需要完善的思维大多是别人的思维,是我脑袋中没用的。二是里面的内在逻辑是不完整甚至是混乱的,需要以后慢慢训练加以固化并调整。
看问题的角度(训练稿一):从长期市值变动推及板块长波段演绎以及到短期个股对策
第一步:行业市值再分配角度,长线观察角度。由政策调整、行业需求爆发等因素催生。其中一种运价运动范式:股价提前大幅上涨,然后在高位根据业绩的进展进行一次拉锯、二次拉锯,直至确认业绩行程长牛股或者确认失败不断回落。要分析一只股票长期上涨的中流砥柱题材。如传媒、手游的一些范式值得研究。
第二步:热点板块运动规律来选股和决定买卖时机,波段上涨(爆发式、震荡式)观察的角度。主要思考一个股票波段上涨主要推动和次要推动题材。它要考虑如下要素:
2.1、推动股价即将上涨或者已经上涨的题材客观、中性分析。要看准问题,不能归错因。要对比和思考题材的级别,以推演题材演绎的空间。对空间的评估,要考虑大盘以及板块资金的参战规模、题材级别以及赚钱效应。对炒作周期的评估,研究政策事件发生的关键时点以及媒体吹风的情况(当前报道以及未来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公告来推测可能炒作时间和爆发点。个股公告、新闻报道等要融入到大的热点演绎中去考虑。
2.2、对未来20~60个交易日的一些影响因素的综合考量以及走势规划。包括影响大盘走势的正负面因素,影响板块走势的正负面因素,投资者心理以及盘口演绎特征的正负面因素,要观察历史类似案例炒作空间,特别强调重点思考这个题材未来炒作空间以及影响因素。要考虑套牢后是不是感低吸,抛出后是否还买回等,创新高后是否追高等,持股周期等。还有
2.3、影响近几日盘口的媒体报道、心理效应、跟风效应推演以及根据风险收益比来决定是加仓,还是持股、减仓或者卖出。
第三步:关注个股的炒作亮点。包括弹性空间、价值支撑、当前题材、盘口买卖单大小,多空买卖强度,次日封单、成交金额等预期。以决定仓位和买卖对策。还是用使用短期风险收益比思维以及心理学推理(范式思维也是某一个主体的某个时点的心理行为,会传导一部分人,核心看要大多数人的心理状态)
0
补充:天天排涨停 2013-10-12 11:33 点亮(17)
短线盈利模式:
1、 高频高效(含一字排单型),靠时间累计赚钱。如炒手、小赵、站岗、我等有这个主特征。
2、 低频高效,靠个股空间以及滚动赚钱。如养家、方正台州有这个主特征。
3、 持续买入型,靠交易经验赚钱,如光大庆春等有这个主特征。
4、 利益大操纵型,靠资金优势赚钱,如绍兴中路和徐翔有这个主特征。
5、 综合集成型,既依靠高频高效,又有低频高效,偶然使用资金优势。如老Z、老X、老L等。
其实每一种选手都包含了综合时间、空间、资金(筹码博弈)等多个方面,这里以以哪一方面为主来来进行判断。核心还是对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风险收益比的判断。
1
补充: TGB含烟翠
就空间谈点个人看法:
第一,空间的幅度在于对热点政策的解读,对炒作题材的熟知和对市场资金方向的掌控;
第二,空间的高度在于对第一点了然于心的基础上介入时点的把握。参与及时有成本优势,在市场合力拉抬中快速脱离成本区后,便可享受空间的高度;
第三,空间的得失也可以和时间做朋友。短线打板快速进出,可能享受的空间就是市场拔高的幅度(90%的人无法从起爆点吃到尾部),中线空间相对会比短线强,在看准政策,熟悉题材,理解市场资金的前提下,一轮拔高50%的行情,可以腾挪出80%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