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节后行情的关键要素

13-10-06 11:54 916次浏览
Vincenyan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转:

节后行情的关键要素

而从大盘角度来看,月线方面,由于股指有效收复5月均线,月K线显示双底形成后底部红三兵出现,形态向好,只是每月的上影线较长,K线实体相对较小,中期行情转暖,而由于目前季线形态保持强势,因此本月底收盘股指站稳60季线是个很好的信号。季度线是大周期K线,一旦突破会有很好的效果,历史上沪指曾3次在该线获得支撑:一是2005年6月的998点、二是2008年10月1664点、最近一次是2012年12月1949点,其影响力可想而知。由此从中期趋势角度来说,目前大盘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区间,至少在这样一个区间不会形成市场的顶部格局,局部强势股的派发,节前资金的减仓规避,都是合理的行为,尤其是最近主板市场涨幅和创业板涨幅类似,已经说明了市场风格趋势上的修正,大资金动作本身具有很强的惯性,因此行情并不会这样快速结束,应该是延续超跌板块轮涨与局部结构性机会凸显的走势。

关于节后行情,将有一连串的要素发生改变。首先是节后不久将公布9月份系列经济数据,受季节性旺季影响,投资和消费将小幅回升,贸易出口、信贷等宏观经济数据将普遍好于预期,并且在政策微刺激下经济增速将延续乐观态势,并有望延续至11月初。这将成为支撑此轮股市中线上涨的基础环境。其次是节后市场流动性将明显改善。由于受季末因素影响,导致节前银行间资金暂时性紧张,而央行借钱投放的资金暂时缓解了流动性紧张情况,节后季末因素去除,资金投放增加有利于市场流动性明显改善,尤其是从历史数据来看10、11月虽不及一季度但相比于季度末则相对较好,12月尤为紧张。特别是节前由于自贸区题材主导的行情降温,市场存量资金的挤出效应不再显现,存量资金有望转向业绩成长类群体。最后是节后临近重要会议的召开,各类改革政策导向越来越密集,一系列改革预期将会不断升温,从而形成良好的做多氛围和题材机会。

从A股市场以往经验显示出,只要经济强劲复苏,那么A股市场固然不会出现强势的指数上升行情,但却可以赋予A股横盘震荡的能量。这就给存量资金制造个股行情提供了极佳的氛围。所以,每一次的经济复苏周期,都对应着强势的个股行情,甚至会演绎为局部的牛市行情,今年以来的走势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在9月份经济数据强劲回升信息的支撑下,短线多头仍然不甘心就此退出舞台。因此,他们迅速转向防御性品种以及寻找产业复苏的投资机会,这样就聚集了市场人气。这对A股市场的走势也形成了相对积极的影响,因为市场后期依然有反弹动力,至少是局部强势股行情不会轻易改变。

热点方面,从市场角度看,此轮行情在创下新高2270点后持续下挫,并且下破2200点整数关口,但是伴随着自贸区题材降温,风险已经逐步降低,节后这一政策概念势必要呈现分化和延续;节前盘面出现了一些防御品种的走强,比如说医药、消费等,这说明量能萎缩后,市场还是有一些资金产生了避险的情绪,那么节后首周什么板块领涨很重要。节前市场主要以节日概念活跃为主,比如说反复提到的传媒、商业和旅游板块,而节后这些板块中旅游将逐步结束炒作,而商业进入到冲刺期,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完成一波高点的冲刺然后整理;传媒板块随着创业板的分化也势必要有所休整,这些需要股民注意。而10月热点除了前期提到超跌板块轮涨之外,应该关注下期货概念类的类似资源股、农产品 、石油页岩气等板块,股民可以留意相关走势。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