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5日09:51 来源:证券时报网
昨日,深圳市长许勤主持召开五届九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深圳国际生物谷总体发展规划。会议指出,将在深圳东部沿海大鹏半岛规划建设国际生物谷,并将其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聚集基地。
作为深圳市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近年发展迅猛,2009年以来年均增长超过30%,高于GDP增速近两倍。据南方日报报道,昨日通过的规划中明确国际生物谷将以“大科学引领、大数据支撑、大产业发展、大健康服务”为指导思想,确定深圳大鹏半岛坝光片区为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地域覆盖东部沿海大鹏及盐田地区,通过国际生物谷的带动,东部沿海地区将打造成为生态、生命、生物科技和产业与城市相融合的世界级滨海旅游区。
会议指出,生物技术是继IT技术之后发展潜力最大的技术领域,建设深圳国际生物谷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必须抢抓先机、加快推进,迅速抢占制高点,实现高端引领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本月中旬表示,目前深圳生物产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增加值200亿元,希望在10年内能够使深圳生物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
A股上市公司中,海王生物(
000078,股吧)、国药一致(
000028,股吧)、华润三九(
000999,股吧)、康美药业(
600518,股吧)等本地生物医药企业值得关注。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海王生物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医药制造、商业流通和零售连锁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公司的医药制造和医药商业流通业务稳步增长,渠道和终端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医药商业流通系统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阳光集中配送”业务不断深化和完善,对公司的业绩贡献有了明显的提升。公司产品"虎杖苷注射液"项目入选“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 ,并被列入“深圳市自主创新产品研发项目扶持计划”,公司组建“深圳市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获得立项。此外,公司还获得“全国工商联科技创新企业奖”、“2010 年广东省医药工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称号。
相关新闻:海王生物:获政府补助370万元
海王生物(000078.SZ)周二(9月24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深圳市财政委员会拨付的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70万元,该专项资助资金将用于“盐酸帕洛诺司琼注射液产业化”项目。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华润三九:中报符合预期,看好成长空间
研究机构:齐鲁证券撰写时间:2013年8月25日
事件: 8月24日华润三九公布中报,2013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8.00亿元,同比增长14.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长15.79%,基本符合我们的中期前瞻(17%)。
点评:2013上半年公司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4.27%,达到6.97亿元,远高于净利润增长,显示盈利增长的质量较高;从单季度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来看,2013Q2的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81%和24.00%,符合我们对2013年全年逐季度前低后高的判断。
从主要品类来看,上半年OTC业务收入20.71亿元,同比增长16.28%,感冒品类、胃肠用药品类稳步增长,温胃舒、小儿止咳糖浆等增长约30%,顺峰、天和的整合效应显现;处方药业务收入12.66亿元,同比增长15.65%,其中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供货受到“4.20”雅安地震影响,配方颗粒的产能仍有受限。
OTC 业务,公司在品牌和渠道方面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公司具有较强的OTC 市场品牌运作经验,打造了999 全系列家庭用药品牌及999 皮炎平、999 感冒灵、三九胃泰、999 强力枇杷露等品牌产品,核心品种在感冒药和皮肤药市场具有领导地位。2013 上半年公司继续全面打造999 主品牌,通过线上沟通与线下活动,传播“999 全系列家庭用药”的核心内涵。针对“N”品牌,公司进一步明确了“顺峰”皮肤药品牌的核心定位、沟通策略,并积极开展“天和”品牌的研究。OTC 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最优质的经销商和近8 万家销售终端,2013H1 公司进一步加强渠道下沉。
处方药业务,公司在品种和营销上加强核心竞争力。公司继续以参附注射液、华蟾素、中药配方颗粒为重点,推进处方药专业化学术研究和市场推广工作;公司的处方药销售网络覆盖全国5,000 多家医院,公司利用医改契机,积极拓展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市场。 “4.20”雅安地震对公司部分中药注射剂品种的供货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仍然受限于产能,随着这些影响的消除,我们看好公司中药注射剂和中药配方颗粒未来的成长空间。
外延式扩张,获取优质品种的能力继续得到验证。2013H1 公司完成桂林天和97.43%股权的收购,获得了天和骨通贴膏、天和追风膏等多个优质品种;正在开展临清华威100%股权的收购工作,该项收购将为公司补充补益、胃肠等领域的多个品种。
我们推荐华润三九
的核心逻辑仍然是:看好公司的起家业务OTC 领先优势将继续强化,在品牌和渠道优势基础上通过品类规划提高增速;中药配方颗粒产能瓶颈突破,中药注射剂得益于医保目录突破、基药放量和学术推广,中药处方药整体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并购能力和基药放量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惊喜。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13-2015 年净利润为12.4、15.2、18.6 亿元,增速为21.80%、23.14%、22.10%,对应EPS 为1.26、1.55、1.90 元。我们继续看好公司两大核心业务OTC 和中药处方药超越行业平均的增长,考虑下半年估值切换因素,合理估值区间38.68-40.98 元。近期由于重组终止,公司股票大幅调整带来买入良机,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政府对OTC 子行业广告等行为的监管,中药配方颗粒子行业政策壁垒的变化,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等都是需要关注的潜在政策风险。资产结构梳理的时间表和方式有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康美药业:受益人参产品提价,全产业链优势突出
研究机构:国信证券 撰写时间:2013年9月2日
公告:子公司新开河决定于2013年 9月 1日起上调新开河人参产品(红参品类)出厂价 35%,零售价相应的同比调整。
国信观点:在人参价格上涨之初,公司(新开河)已初步完成人参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今年自种部分已能满足部分需
求,未来自给比例逐步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人参价值回归。同时作为国内人参的领导品牌,新开河通过质量标准提高,营销定位提升和价格回归,逐步缩小与韩国品牌的差距,切入高端市场。预计未来2~3 年新开河人参有望突破10亿的销售额。
13 年上半年公司中药业务受到短期因素制约,中药饮片和药材贸易业务增速均有所放缓,但从4季度起中药饮片新产能释放,瓶颈将解除,部分贸易品种也将恢复,全年中药业务有望恢复增长。长期来看,中药材贸易业务受季度产新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但随着公司贸易品种增加,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加强,以及盈利模式的转变,长期的稳定增长依然值得期待。公司发展药材贸易业务的定位并非是简单依靠囤积中药材盈利的药材贸易商而是成为药材流通的服务商,通过提供从上游种植到下游储存加工的一体化服务,为下游客户创造价值,因此未来中药材贸易业务增长有望趋向稳定,并有稳定的盈利。
暂不考虑人保直销的业绩贡献,维持13~15 年盈利预测EPS 0.89/1.12/1.40,对应PE21/17/13X。公司是行业内唯一整合中药材资源、中药材贸易和中药饮片的大型中药企业,随着饮片产能布局完成、药材贸易的转型以及健康产品发展,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更加显著。前期股价下跌已经反映了药材贸易季度性波动的影响,目前估值合理,向下调整的空间有限,维持中长线“谨慎推荐”评级,未来一年合理估值23~28 元(14 年PE20~25X)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国药一致:工业下半年有望好转
撰写机构:东方证券撰写时间:2013年9月23日
全年工业利润同比增长有望持平。上半年公司工业受限抗令及含麻制剂销售转型的影响,主要为联邦止咳露下滑带来的影响,收入同比下降10%,下半年公司继续“调结构、促转型”,增加头孢口服制剂的占比,工业利润全年同比有望持平。联邦止咳露从OTC 市场转到医院终端,全年收入有望过亿。
商业增速仍有望保持在20%左右。
下半年财务费用有望减少。公司向大股东国药控股增发将幕集资金共19 亿元,预计每月将减少财务费用1000 万左右,全年可减少财务费用在1 亿左右。上半年车陂项目未决诉讼计提或有负债2200 万元,下半年若官司胜诉的话有望冲回。
向专科药物转型。未来三年仍是公司转型期,由抗生素向心脑血管、呼吸科等专科药转型,抗生素品种也由注射剂向口服剂型转型,2015 年前将打造三个生产基地(观澜头孢制剂基地、苏州原料生产基地、坪山综合制剂基地)。
新药在研品种也比较丰富,未来三年将是新产品逐步上量的过程,每年都有望上市2-3 个品种
财务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5、2.32、2.64 元, 公司作为国药集团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地位显著,有望实现再次转型,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13 年23 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44.85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扩生素政策影响超出预期,头孢原料药价格大幅波动。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