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自汽车之家“秦”论坛 - 比亚迪发布会解读

13-09-16 13:35 1655次浏览
kair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转一个汽车之家“秦”论坛的帖子,是秦铁杆粉丝对9月10日技术大会的分析。我是因为秦才开始关注比亚迪 ,才开始买比亚迪的股票的。经常泡泡比亚迪论坛,就知道比亚迪现在有多牛逼了,很多技术特别是电动混动和电子技术上已经有不少在世界领先地位了。分分钟造出特斯拉绝对不是船夫在吹牛逼,是他真有这个本钱。另外比亚迪跟奔驰的腾势品牌也马上开花结果了,有奔驰提供车身,内饰和底盘技术,比亚迪提供电动技术的合资品牌很可能会放另一个原子弹。

时间:2013年9月10日

王传福:我们第二代TID,应该说从两年前逐步推向市场,慢慢开始大规模生产,这个技术我们储备了大概7、8年,慢慢研究。我们从发动机、硬件,到发动机的软件,我们从变速箱的硬体到变速箱的软体制,整个系统进行集成。还包括一些核心的零部件,大家知道有一些垄断,我们要打破这些垄断,我们要上一些自己的核心的部件。我们陆陆续续地推出G6等车型,用了比亚迪的涡轮增压技术,知道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动力,它更大的优点是低速扭矩大,油耗降低。

1、老王惯性吹牛,明明是博格华纳的涡轮增压器。
2、比亚迪预研的时间很长了。技术积累的结果

。第三代产品就是我们即将要上市的一个绿混, 另外,它可以达到把启动电池和动力电池合二为一,实现低成本。同时把制动的能量回收,故而可以实现百公里差不多节省1.5L油。加速上,也能在低速上面推动发动机,推动整车,实现加速加快。这就是结合了电池、电机技术而“诞生“的绿混技术。

就是混合动力的轻混,但是把启动电池和动力电池合一,降低了一点成本。是个好技术,成本低,收益明显。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叫双擎双模的技术,在50公里里面它是一个电动车,50公里之外就是双模。我们09年推出了F3DM,当时比亚迪没有变速箱的技术,没有大功率发动机的技术,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还在实验室,只能依靠1.0L的小发动机加一个变速箱。因为发动机没有自动波,所以一二三四档不能并、一并就自动熄火。我们当时想这么干,但我们没技术,我们当时想装一个大的发动机,但我们没有。

F3DM奇葩的同轴不用变速箱模式也是没办法

它的两个引擎同时发力,才能实现5.9秒的加速。大家知道前轮驱动的车5.9秒已经是极限了,因为我们加速的时候它的重心是后移的,前轮车的极限就是在5.9秒,一般少于5秒的车都是后轮驱动的。

老王对技术门清,很清楚后驱车为什么快,四驱车为什么快。

能源国家的配套和整个措施都完善以后,比亚迪会推出一系列的双擎双模设备,比亚迪90%以上都可以配上双擎双模,我们的车今后都在7秒左右,我们说不是7秒不是车。这就是用我们双擎双模的这种动力。

老王还是在等政策,有政策支持就全面混动,低端绿混,高端双模

第二个说油耗,我们的时间还是很短,大家都知道丰田在混合动力上很多年了,油耗很低,因为工作做的很细,同时它成本也做的很低。TOYOTA在日本卖了一辆车,成本在11万,他们把很复杂的系统已经做的很好了。那我们怎么超过去?完全拼的话我们有我们的短板,所以还不如找一条道绕过去

老王知道丰田的斤两,自己拼不过,但是可以绕过去。但是老王其实这里有点掩饰,丰田是电池价格高没补贴卖的,所谓绕过去,有电池的高成本。不靠补贴或者电池降价是没有竞争力的。老王在这打马虎眼。

新能源板块以后营利的话,我们未来会推出更快的车,因为技术都是现成的,只要有市场,我们会很快推出一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有一款车叫e9,百公里加速是3.9秒,四个电机来推动我们这款车,这是完全为私家车打造的车。

老王说了发展的前提是新能源板块能盈利,这个其实是给政府看的,靠市场盈利不了,要盈利就要有政策有补贴,老王等于说,你给我补贴,我就能做出更好的车来。你不给我没钱做啊。

我们克服了很多的技术,但这个手表它是一个金属,我们的卡片它又是一个塑胶的。但是这个天线怎么发出去呢?要解决天线的问题。因此我们用了SBID的技术,这这个天线可以通过复杂的塑胶铸造完以后用激光雕出门路,然后电镀天线,然后发射。现在我们这类技术在很多手机厂里面,像华为都用了我们的这项技术。

这个技术本身倒是没什么,但是体现出一个垂直整合的概念。比亚迪电子优势可以整合到汽车上面。

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车上输入的信息都会进到手机,进到手机就进到比亚迪的云端服务器,我们就可以保证你所有的信息。我一年卖50万台车,这50万台车所有的信息都有,例如我的车主的刹车片怎么样等等,因为刹车片不像轮胎看不见。我们在云端就知道,你的刹车片的情况就很清楚。我们清晰地记录你一公里踩了多少次刹车,你每一次踩刹车前速度和你踩了刹车后面的速度。然后我算准你刹车片的磨损,而且我还能知道你当时踩刹车的时候后面坐了几个人,因为我通过你开后门就知道。而且当时是下雨和不下雨我都知道,因为你的雨刮器一刮我就知道是下雨了。这些数据都不要钱的。刚才说的这些数据加起来不到2K,就这些数据就在你按蓝牙的时候就统统回到比亚迪的服务器了,这些数据是为你准备的。

这点其实有个隐私问题,作为一辆车收集车主的这些信息是不是要车主授权,其实,车带摄像头带硬盘,车内人的说话做事也能录下来发到比亚迪的服务器上。大数据是好事,大数据和隐私应该有个平衡。要不然比亚迪一个工作人员面前,车主无隐私可言。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泊车辅助技术。我们M6和新的思锐都搭载了360°全景影像,通过四个广角的摄像头,通过软件来模拟。
360度影像

比亚迪的工程师们就想出了遥控驾驶,人可以出来在车外去遥控它。
遥控技术

其实比亚迪进入这个行业也就10年,我们几乎从无到有,实际上在座的很多老的媒体朋友都知道当时的汽车是什么样的,当时就是一个组装厂,没有任何的零部件,秦川汽车就是比亚迪最早的原生。我们10年就这么做出来的。我们没有引进一个什么技术,也没有和任何一个公司签什么合同,也没有买什么技术和图纸,我们做出来的产品也是我们自主产权的,也是有专利权的,也没有任何人敢告我们,因为也不侵权,我们全部的技术都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们每个地方都有我们的创新,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的特点。

这个老王又惯性吹牛,不告你是因为你在中国卖,有中国政府保护,你把F0、F3、S6卖日本看看,丰田告不死你。

我们的邹总是比亚迪培养出来的,从清华毕业以后第一个单位就是比亚迪,他的最后一个单位也是比亚迪,就是我们慢慢培养出来的。从车间主任慢慢的做研发,然后到厂长,然后到总经理。

说人才的培养,邹财松说话是比较平和客观,挺有素质。

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第一代双离合器,现在我们越来越好,就像人开车一样,老司机开车就很顺,新司机就不是,这就是一个结合的时间问题。0.3秒还是0.6秒,这需要调整,因此这个软件很大,可以给我们足够的时间调整,我想干式离合器是可以完全替代。

老王承认双离合的软件还有问题,许诺会越来越好

你看我们的“秦”,你一脚下去有多少的ECU在一起协调、工作,它才能把这个车转动。因为它都是匹配的,比如发动机在最佳油耗区,或不在最佳油耗区,如果你不在最佳油耗区,这个时候就需要拉过来,靠谁拉?就是靠电动机。这时候你要把所有的电控TCU、ECU的在一起整合,这样才能协调一致。但是你需要整合,这也是无穷无尽的联合,是每时每秒的,是毫秒级的。

这一段是非常大的干货,说明秦在控制到了什么水平,毫秒级感应计算分配动力。平衡动力和油耗,这是非常高的水平。秦的DM2结构很简单,能用不能用,好用不好用,关键就在这个控制上,这是最值钱的部分。

我们“秦”第四季度会上市,“唐”在明年的第三季度会上市。这个“唐”有2.0T的发动机,带了一个前电机,后面又加了一个后电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应该说是叫做三擎双模,就三个引擎。

这一段和卫斯理说的完全不同,卫斯理说DM3还在图纸上,唐是S6DM还在图纸上。但是按照这个进度,唐现在应该有试装车了。前后混合并联模式是目前最佳的模式之一,我有专门的帖子解释。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2761-24951886-1.html

这个是针对私家车的一款车,我们叫e9,这款车是四个轮子独立驱动的,四个电机,每个电机大概是在300千瓦,我们是采用高转速的,转速达到2万转,高电压、高转速的一个电机。但实际上很轻,实际上只有几十公斤。我们在0~100公里加速3.9秒,达到这个加速之后大家就知道了,刹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它的电动的驱动力已经大于机械的驱动力。就是说这款车可以不加机械制动,但我们还是要加,因为是一种心理安全,我们加的时候是应急的时候才用,平时是不用的,因为点驱动的力已经大于机械制动的力了。这又是一个突破,而且我们整车原地转圈,就左前轮往前,右前轮往后,这样就可以实现原地转圈,对我们停车技术又实现一个新的飞跃。

这是第二段大干货,e9一个电机是300KW,重量几十公斤,大约在50公斤-70公斤。3.9秒加速其实太慢了,对于1200KW的车来说,布加迪才800KW。估计是轮胎和传动的瓶颈。原地转圈是四轮电机应有的,不奇怪。

因为电池的寿命是整车的2倍以上,我们这个循环是1万次,但到了5年以后我们容纳还在80%以上,可以转为它用,可以做储能,太阳能电池。因此请大家改变观念,电池不但寿命很好,反而是整车的2倍,这是按出租车来说,如果按私家车来说会更高。

老王又再吹牛,这个5年80%是大电池轻载情况下,重载公交一年就不行了。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来自凤凰汽车的编辑,我这边有两个问题想要问一下王总。
现在大家知道我们的基础设施目前还不健全,如果买纯电动的作为家庭第一部车的话可能还是有一些困难。双模车就正好,能满足他的要求。因此比亚迪的规划在私家车这块主要以双模为主,当然明年也会推出一些车型,有双模车和乘用车,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细分市场的私家车的需要。

比亚迪对双模车的认识是正确的,双模是为了解决电力车基础设置的问题,兼容燃油车的基础设施,这一点比亚迪的清醒的。

关于国家的财政补助,过去三年应该说还是执行的不错,当然也会有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保护等等这些问题。
电力车不靠补贴不能生存,补贴就有地方保护,比亚迪希望中央这块能不保护。

我想下半年和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政策会越来越完善,肯定比第一个三年要好很多。

比亚迪对新能源的补贴政策保有很大希望,其实这点是有隐患的,把生存希望寄托在政策上,风险比较大。

通过我们的“秦”的外观设计,在造型风格上面是有一些设计。刚才讲在材质方面,我们现规划在后面的车子进行提升。目前的车,我们的性价比定位的比较高,对终端用户的价格承受能力上考虑的比较多一点。当然后续车型我们在造型上面具有自己风格的车型,我想随着明年的市场上有一些车型,大家会看到非常有冲击力的车型推出来。

总算提到外观设计了,不过效果如何还是看车,长安人家是车出来的才叫好的,这个东西和审美水平品位相关,比亚迪的工程师文化真不太看好,外包比较合适。

从冲压模具,我们用日本荻原模具厂的模具。现在跟奔驰合资的这个车型也是比亚迪模具做的,所以车身的制造水平品质他们是认可的。刚才讲冲压模具,还有焊接,我们速锐用了ABB的机器人 焊接。在涂装方面我们也投入了全新的机器人涂装线。

做工品控要市场考验,不是用了生产线就有好东西,品控和人才是关键。

我本人用电动车用了三四年了,跟手机一样每天晚上充电。我每天晚上做两件事,第一个是给手机充电,第二个是给电动车充电。这种惯形成后,你就很少依赖公共的充电。

这丫回答问题能不能动动脑子,根本的逻辑错误,大家不是家里没电,而是车不能抬回家充电,你住别墅,卖车不都住在别墅。

你看我们“秦”的电池,我们F3用的电池是90瓦时每公斤,我们的“秦”能达到120瓦时每公斤。我相信我们的质量也会是超前的。电机,原来是6000转的,现在发展到1.2万转,包括e9会达到2万转高转速的电机。电压从原来的300V到500V,到未来我们要做到730V。因为只有通过高转速、高电压,才能把电机的体积减少。原来电机可能是1公斤一个千瓦,你要200公斤才能干200千瓦,我们要做到1公斤4个千瓦,同样的功率,原来200公斤的电机,我后来50公斤就够了。如果电机做到1公斤5个千瓦的话,我1个电机才60公斤,我们就可以在e9装4个300千瓦的电机。通过这些电机技术,我们才能推动3.9秒0~100公里的加速度。

这段是干货,秦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是120WH/kg,这个数据不错。秦电压500V,E9是730V,电机目标是4-5kw/kg,2万转。

比亚迪把这个控制器摇身一变变成充电机,这样变成大功率的交流充电。我们明年推出一款e6的14款,15分钟充电充满。如果比亚迪把出租车15分钟充满就非常方便了。当然我们说充满是补电,出租车每一次补50%满了就走了

这个高压快充技术对出租车比较实用。但是回避了成本问题,高压充电的成本很高。难以普及。

现在全球点得上名的高端手机80%都是比亚迪制造的壳体。这种精密的加工,表面的装饰。我们手机大家知道,手机比来比去很容易同质化,外观很重要。我们有一群工程师整天在做什么?就是把塑料做成不像塑料,这就是装饰。我们的品牌目前还是更多的面向看重性价比的群体,因为大家知道品牌是需要一个时间去沉淀的。我们这个技术是有的,我们未来有很多高端的技术,在适当的时候会把它移植到汽车上,把这些核心的一些精华融入到汽车。比如明年我们会把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汽车里面去,你会看到我们如何把手机跟汽车进行高度的融合。

说了比亚迪的代工技术,但是手机代工是技术,设计才是核心问题,设计的好看设计用什么技术。

侯雁:大概2~3款配置,20万,“秦”上市的时候大概会是这个价钱,具体上市那天我们会公布价钱。

干货,20万不带补贴,还行的价格,不算太良心,按照成本算16万才是良心价。

感谢你的问题,1.5T跟2.0T的分工主要是根据车的自重和载重来分的,1.3吨和1.4吨以下的我们按照1.5T来配,2.0T一般是在大的燃油车上分配。我们的秦也很重,1.5T已经上去了,所以今后就看公司车型的配置和用户需求,我们做一些分工和安排。

基本确定唐是2.0t的,SUV肯定超过1.5T,思锐也会上2.0T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股林寻宝

13-09-17 21:03

0
xxytx

13-09-16 14:36

0
关注!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