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dition8兄,好!
这个关于
正和股份的帖子,起由是一朋友购买了该股票,由于直接找不到许玲的资料,所以询问我的看法。
所以我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到底是谁在借壳。
我的结论是,由宁柱和许玲为代表的中能国际(这个是其网站的名字,实际工信部注册的网站本是香港启正集团北京代表处)是真正的借壳方,也是其在背后主导增发收购油田事宜。
我的建议是,等证监会核准增发后,再购买,原因是证监会的工作人员相对来说更专业更有经验,能够识别真假(至少比普通投资者更专业和更有经验)。
我的假设是,如果目前中科提供的所有资料都是真实的,那在理想情况下,他们会迅速增发收购马腾,业绩体现,继续收购,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最终做大做强,成为真正的能源巨头。
由于地铁兄不断在提示风险,也引起我的注意,我也简单查了一下当年北生重组的事,两者在非公开发行方案上有太多的相似点。
ST北生2008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
正和股份2013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
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猜到了,呵呵,答对了,就是同一家公司,身披不同马甲,卷土重来了。在这里,我敢大胆猜测:2008年重组北生的中能石油就是2013年重组正和的中科石油。为什么当年失败的中能石油不善甘罢休,因为道理很简单,中能这里的一批人都有点技术,然后到国外投标获得开采权,但是没有太多钱勘探开采,所以需要一个资本市场的平台,为后续的油田投入融资。
ST北生当年重组失败的原因,据我分析,不仅仅是中能石油直接就是骗子那么简单。如果看过我前面说过的一荣俱荣,可能会更好理解北生的失败:
第一是金融危机,中能提出重组北生是2008年2月,那时候,股市处于牛市末期,而最终终止是2008年11月,是熊市高峰期,也就是股价最低迷的时候,北生的市场价格是1元多,你说,增发5块多,人家傻逼啊?换句话说,提出非公开发行方案的时候,刚好是牛市末尾时期,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恐怖的2008年每一天股市几乎都在下跌,导致增发的几个投资者不愿意去参与了;第二是北生的董事长在2008年4月死了,被广西监管局调查迟迟没能结案,导致中能增发的投资者的兴趣大减;第三还是金融危机导致石油天然气价格飞速暴跌,增发的几个投资者算了一算,即使重组成功后,公司利润也不高,加上那时候也不知道熊市能熊多久(2008年年末的4万亿政策是突发性,并非是计划内的),大家都不参与了。
最后说几句,我说的重组北生与正和是同一批,是大胆猜测。所得到证据比较牵强。比如名字都是中能,重组北生的赵启功,原名石政,而重组正和中科前身中能,就是香港启正(启功+石政)集团北京代表处。都拥有吉尔吉斯斯坦的天然气开采权,地理位置基本一致。我唯一得不到确切证据的就是不知道重组正和中科前身中能,它的股东有哪些,我能查到的就只有宁柱了。而上次重组北生,就是赵启功。
这次重组正和,能否成功,我个人看法,依然是谨慎乐观的。当然这个成功绝对是依然各方面条件的,如果明年2014年跟2008年似的,超级大熊市的话,正和跌到1块2块,呵呵,那这个重组绝对不成功,毕竟,增发对象又不是傻逼。如果油价暴跌,那也完蛋。增发的成功与否表面是看增发对象是否按计划出资,实际是看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脸色,股价的走势,如果股价走势一直向上,成功的概率自然很高。有意思吧,跟斗兽棋似的,大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最后是老鼠吃大象。散户才是真英雄,如果散户不买账,重组绝对不成功。至于很多人认为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可能是假的,我觉得增发对象能拿出现金来锁定3年,他们应该最起码调查过了的。不过,你要买的话,最好也调查一番,毕竟你也是真金白银拿出来进行投资的,去看看,就当去旅游好了。至于很多人认为马腾既然那么赚钱,为什么要卖呢。这个很简单,还记得汇源果汁吗,人家老板就是愿意卖给可口可乐,公司就是猪,养肥了就得卖,当然最后又是被一群老百姓给否定了,商务部给终止了。至于说现在的中科是皮包公司,空手套白狼,对啊,本来就是啊,他就是有个路子,晓得如何去国外购买油田而已,另外啥也没有,他要自己有钱,他也不带你玩了,现在是你出钱,他出力,你把钱给他,然后大家赚钱,就是这么个意思。他到股市来融资,融到资金后,去国外购买油田,然后大家一起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