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高桥:雾里看花的自贸概念
收藏本帖 回复主题
上海自贸概念今日再度发威,早盘时7支股票一度涨停,至下午收盘,行业涨幅3.38% 。
事实上,自上海自贸区获批消息以来,自贸板块整体涨幅已超30%。而作为自贸区开发主体唯一上市公司,外高桥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其股价自复牌起起也已经连续收获8个涨停,股价涨至28.95,几近翻番。
外高桥本身亦是准备大打自贸牌,其在8月30日发布公告,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合计不少于1亿股的股票,由此募集资金预计不超过27亿元,其中的21亿元将投向自贸区一期建设项目。
而大力看好外高桥的
海通证券,其研究员涂力磊更是进行比较分析,指出
陆家嘴金贸区在1990年获批后的1993年6月——陆家嘴股份公司正式登陆A股市场算起,至1997年5月8日止,陆家嘴上市公司总市值上涨了2.21倍,销售收入由1993年的6.04亿元上升至2003年的22.66亿元,10年间增长了2.75倍。“自贸区政策获批后三四年内,外高桥上市公司总市值也有望实现快速上涨。”
这样的说法听听可以,实际上是存疑的,试问1990年的市场环境与当今中国可有可比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海之后,天津和广东都在力争第二个“自贸区”。据天津方面透露,具体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而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亦向媒体证实,广东省政府给国务院的请示已经正式上报,南沙、前海、横琴将申请设立国家自由贸易区,并将其定位为“粤港澳自由贸易区”。
早在2005年,上海、深圳、天津、成渝地区等地都曾向国务院及各部委提交了关于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议。之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多次到这些地区进行调研。
此次上海先行一步,自然最早吸引市场目光,但随着未来自贸区全面铺开,势必会引发资本分流,对于某些股民“外高桥股价要涨到70元”的美好预期,就要看资本和政策谁跑的更快了。
事实上,自贸区自计划之时即饱受争议,焦点在于是否其真正能够推动改革前进一大步。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对此表示“当年浦东新区在刚设立的时候,也立志要改革创新,但发展到现在,它的管理体制同样的臃肿,看不见所谓便捷的管理和服务,看到的还是官僚。”
与之相对应的是上海政府的反应,与股市的大热相反,上海市官方表现审慎低调,具体的方案仍未公布,相关配套细也仍在研究之中。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可还看不出兵马要前进的方向就急忙运送粮草就未免太夸张了些,市场对于自贸概念的炒作就像镜花水月,观之似美,触之莫及.
而对于外高桥本身而言,此时的微妙之处在于其上半年交出一份可观的业绩答卷,于是价值投资和概念投资搅合在了一起,共同推高了其股价,但未必会共同分享红利,一旦自贸热度下降,机构大幅度撤离,其股价会维持在哪个点位,是需要那些价值投资者们在被飞窜的股价冲昏头脑前需要认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