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那一天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集2013半年度业绩发布交流会的视频直播回放
http://webcasting.todayir.com/1656/2/1/
或者
http://www.todayir.com/webcasting/cimc_13ir/index.php
麦总讲话内容概要:
集装箱:
一 (半年报业绩最不好的是集装箱),集装箱是周期性行业,跟航运密切相关,因为经济危机船东赢利不好,尽量少买箱,正常15年要换箱,但已经有大量箱超过15年甚至20年未更换。
二 行业大环境不好中集无能为力,但在产能适应性方面能够有所作为。集装箱行业的产能过剩比较好调节,目前这个行业全球最高产能是500万出头,但今年的需求只有200万,500万产能是通过每天工作24小时每周工作六天半来实现的,所以调节产能比较简单,把每周工作六天半改成5天,每天工作24小时改成8小时,产能就下来了。这也是在严重供过于求背景下,集装箱行业还能保持赢利状态的原因。
三 集装箱这个周期性行业已经压抑6年,上一个高峰是2007年,中集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在好转,美国复苏确认,欧洲最艰难时候已过去,中国虽未向好但至少已企稳,全球有3300万集装箱在使用,平均每年应正常淘汰200万箱,但过去的几年每年都只换120-150万箱,经济不好船东都在延长使用期,集装箱需求其实已经压抑了好多年,未来需求反弹产能释放会很厉害。
四 不同箱种情况不同,冷藏箱、特种箱都比去年略差一点,干货箱表现最差,罐式箱今年不错。
五 目前行业结构比较稳定,虽周期性较强,但只要配合好需求波动,好的年份抓得住赢利(赚百分之百),差的时候能够调节得好(赚百分之十几),业绩就有保证。
中集战略调整关键点:
一 过去讲制造,但现在制造业开始抓服务,包括金融服务。
二 物流装备重点抓能源装备,两者各自也会抓服务。
三 各行业开始往总包方向,往整体解决方案方向转型。已经在东莞建产业园区与当地政府合作进行尝试,比如集合集团的总体优势,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中小型企业去成长去发展,如帮助开拓市场,提供融资,解决供应链管理,提供写字楼、住宅等等,这是一个全新的正在尝试的模式,做好了有可能变成第十个板块。
海工:
一 先让市场认可,能够造得出来,质量信得过,用得好,目前已建成的六座半潜表现都非常好,评价都很高(三座北海 两座巴西 一座从古巴到西非)。中集的2+4半潜,其中2的某平台6亿美元一部,七代平台,双井架,D90,3500米作业,钻深15000米,在全球最深海域工作,叫“超深水半潜平台”,目前全世界只有中集在做,中集未来要在超深水领域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二 证明给客户看,中集可以按计划、按时间、按预算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产品交付给客户,对此客户目前是认可的,比如,全球一流的客户原来是不见中集的,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和中集接触,今年开始来谈生意了,只是目前还没有下订单。
三 海工和海工还是不一样的,(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进军海工,造自升式平台,但)中集的海工单价都是5亿美元以上的,中集要在高端海洋工程领域建立自己的地位,不想往中低端走,这也是中集的策略,中低端以前做,但现在慢慢是不做了,中国目前的半潜一共只做了八座,其中六座是中集做的,其它的两座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这个行业门槛比较高,几亿几十亿的东西要把它造出来,质量要好,还得保证安全,并不容易,但未来这个行业肯定是蓬勃发展的一个行业,将来一定是赚大钱的领域。
四 如果要看财务数据,我们自己把现在当做投资的时期,不是收益的时期,过几年才可以进入一个正常的财务年度。而且海工行业对中集并不只有财务价值,还有战略价值。
五 目前要求海工赚大钱,不是中集的主策略,中集目前只要保持不亏并有赢利即可,目的是要得到客户的认可,要得到客户持续的订单,去推进海工主战略,去跟新加坡竞争,跟韩国竞争,谋求实现海工产业转移到中国来,如果谋求很高的价格,那就转移不了。将来有了更好的基础,我们的赢利才会高起来,现在的主要策略是打好基础,不是赚大钱。
六 我们承认,(在海工方面)我们目前的能力不够,我们不能覆盖那么广的产品线,资源不能分散,所以中集要先把半潜做到世界第一,将来再推广其它产品的时候,即有基础也有实力,客户对中集也有信心,就会容易一点。
七 结论:目前中集的海工应该是走出来的,只是今年还没有赢利。
安瑞科:
天然气提价是必然的,但会和汽油和柴油保持一定的差价以保持竞争力,所以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仍然是长期的。
前海:
一 中集在前海既不卖地也不做房地产,前海项目上中集要做为主导的一方去开发,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会和政府方面一起合作做一个项目,详细情况目前不能透露,但肯定不是做房地产这么简单,因为前海的三大定位一是“特区中的特区”,先行先试,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窗口;二是“粤港合作区”,与香港结合,谋求创造超越新加坡等地的新模式;三是“高端服务业发展模式探索区”,中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前海项目也对上述三个目标有价值贡献,(所以这个项目内涵可能很深刻)。
二 中集的前海工作组已经成立,和政府前海工作组的互动机制已经建立,目前正在制定前海开发的落地方案,很可能明年一季度能够完成,只要得到深圳和国家的认可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目前草案已经得到有关方面认同,开始草拟。
三 对前海项目,一方面我相信前海项目一定会成功,另一方面我相信前海项目在中集的发展历史上是会贡献价值的。
中集天达:
一 目前地位是行业一梯队排尾或二梯队排头。
二 中集未来谋求对机场地面设备全覆盖,目前还没有实现,所以收购德国企业以实现对行李系统的覆盖。
物流:
一 今年收购了天津振华物流,目前已控股。
二 中集早已有标准化物流,包括物流装备和服务,还有全国的网络。
三 因为并购,整个物流板块正在重新做一个规划,年底前能完成。
四 物流板块可能是中集未来有机会第五个过百亿人民币的板块(中集过百亿的板块:集装箱、车辆已过百亿、能源装备今年过百亿,海工最迟明年过百亿)。
五 中集发展物流的战略思路是:在能够发挥中集综合优势的细分市场做物流并做到一流,同时往总包方向,往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方向转型。
船舶金融租赁:
一 几方面的机遇(如与船东、与金融机构、与造船厂的密切关系)使中集今年做成了20多条船的租赁业务,这是一项金融类产品。
二 此项业务中集基本上是没有投资的,给船厂的预付款基本上客户的预付款。
三 船造好后会和金融机构合作。
四 最后应该不会长期持有这项资产,随时都会进行买卖。
轨道车辆:
一 正在研究,不排除退出这个行业的可能性。
二 已经过了进入这个行业最合适的时间,现在南北车已经非常强大,已经客观上形成了相对垄断的地位。
三 即使退出也不会亏,目前只在大连有一个工厂,本身比较小,也没有做实际太大的投入,只是一种探索,也一直没有拿到铁道部的准入证,另外买这块地(价格)也是不错的。
四 如果下决心拿下来做成有竞争力的板块,也是可以做的,但觉得这样不太合适,这是一道选择题,现在对中集来说有很多机会,不如把有限资源更多地放在有发展价值能够更容易取得成效的地方,中集的其它几个产业我们认为都是非常不错的。
五 所以目前还是九个板块,不是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