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牛股,并享受主升浪,做到利润最大化,是每个短线炒手的愿望和目标.
但,对很大一部分炒手来说,买入牛股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不轻易中途下车? 正如江南神鹰说的,手里有一把好牌,怎么打好?
希望这个帖子能吸引各位高手好手来谈谈"卖出龙头股强势股"的心得.
先谈谈我的教训:
1:对题材的理解,也就是大局观. 首先要对这个题材的级别,强度有个基本判断, 这样才有信心去"拿住".这个需要经验的积累,在经过数年的参与题材股的操作经验后,这种经验其实化为一种"感觉".
题材级别大不大, 新不新,板块强度大不大,等等.
比如12年12月份的城镇化,美丽中国都是级别大,新颖,板块强度也大. 所以持续性好,但是短线炒手很容易中途下车,赚7,8个点就走,这种题材的强势股往往是短线获利卖出后,还没到收盘就涨停逼空了.
怎么应对? 有人用做T来避免丢掉筹码,不失为一种好的应对方法.
还有一种就是看好就"忍",尤其是龙头股,不出现特殊收盘K线,特殊分时,不撒手. 龙头股上攻趋势不走平,还在创新高就不撒手.这种应对是牺牲"卖在最高点"的理想, 比较客观的接受"顶部是一个区域",不追求卖在最高的做法. 不过,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都有获利兑现,落袋为安的想法.
对于级别小,预期不高的, 基本就是隔日就走的思路了.这种更强调买入的时机要早,晚一步汤都喝不到. 比如13年2月的汽车尾气炒作(
银轮股份 ),3月份的超级电容(
江海股份 ),4月份的一季报(
华意压缩 ),5月份的菜鸟物流(
中储股份 )等..
2:对当前市场氛围的客观分析和认识. 大盘环境好,个股活跃,给题材炒作提供了基础. 这种时候碰到大题材可能就是一波流,没有第二波了. 比如2012年4月份的金改.
大盘环境不好,大题材一般会有强烈的第二波.比如2011年10月的文化.这个时候"波段操作"比较适合操作题材龙头股和强势股.
一家之言,请各位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