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股份 :产品结构优化上移 应对市场变量 字体: 大 中 小 (0/200字) 欢迎给
同花顺 留言,提出意见、建议和使用上的疑问。
请留下联系方式,以便于我们跟踪反馈,谢谢!
发布时间:2013-08-09 10:03:38
热度解读: 冷清媒体报道 1微博点评 网友评论
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拖股份这个农业机械的“巨无霸”也不得不做出产品结构调整的选择:以核心技术打造农机行业最齐全的制造链,同时加快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步伐。
近年来,随着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推进,农业机械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作为农业机械行业最早的中国驰名商标“东方红”的拥有者,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拖股份)是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唯一农机制造与销售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7月31日,一拖股份总会计师姚卫东在“河南上市公司201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小拖产品因为市场需求调整,最近两年处下滑趋势,一拖股份的部分产能已转向中型拖拉机。
产能转向大中拖
目前,一拖股份是国内农业机械行业唯一的“A+H”股上市公司。
这个拥有农业机械显赫背景和光荣历史的“巨无霸”,正面临着消费趋势的变化,而不得不做出产品结构调整的选择。
据了解,2012年一拖股份销售大中型拖拉机85570台,同比增长0.86%,高于行业增速-2.3%的数据,而东方红小轮拖拉机销量则同比下降41.02%。
在大中型拖拉机中,100马力以上大轮拖销量21341台,增长70.85%;中轮拖销量41728台,增长19.63%;而由于市场替代产品原因,履带拖拉机仅销售1511台,下降35.01%。
动力机械业务方面,由于下游需求疲软,2012年公司销售各类型柴油机16.2万台,同比下降3.81%。
由于小轮拖销量缩减和柴油机需求疲软,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滑3.29%。
广州广证恒生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周娅表示,随着农业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农机市场消费主体逐渐向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方向发展,农用拖拉机大型化趋势明显,2012年大轮拖增速达50%,预计2013年将继续保持30%左右的快速增长。
姚卫东表示,一拖股份将围绕“聚核铸强”的发展思路,立足研发、制造等固有优势,积极推进动力换挡技术、静液压技术的应用,动力换挡商品实现了商品化,进一步巩固大轮拖市场地位。“同时,面对经济作物及林果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中轮拖产品谱系,及时推出适应客户需求、性能可靠的产品。”
除此之外,果园机械、小型化大棚作业机械等将成为一拖股份中小型机械产品的调整方向之一。
打造农机行业最齐全的制造链
近几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机的购置补贴额度,从2004年的0.7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217.5亿元。
迄今为止,中央财政共安排补贴资金962.2亿元,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2187.9亿元。从国际经验看,农机购置补贴是各国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姚卫东坦陈,到目前为止,一拖股份拥有国内农机行业最为完备的核心部件制造能力和国内领先的制造工艺水平,建成了冷热配套、门类齐全的制造体系,形成了从毛坯生产、零件加工到整机装配试验的国内农机行业最齐全的制造链。
除了核心技术别人无法超越之外,一拖股份这些年的发展也依托于其强大的销售网络的支撑。
据了解,一拖股份拥有超过1000家经销商和1600余个销售服务终端组成的覆盖全国的农机营销服务网络,是行业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完备的营销网络,能够适应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
“公司还拥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与零部件专业制造商和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对新产品研发、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姚卫东说。
同时,记者了解到,去年,一拖股份增资一直亏损的长春拖拉机厂。
该公司位于长春九台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具备大中马力轮式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能力。
姚卫东认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和农业机械重点销售市场,通过增资长春拖拉机厂可进一步完善公司东北地区的业务布局,进一步提升一拖股份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借助当地政府的扶农惠农政策,可巩固一拖股份农装产品在当地的市场领先地位。
加快海外业务拓展步伐
据了解,一拖股份日前斩获埃塞俄比亚近1亿美元拖拉机订单,目前上千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已经开始分批装车发运,该笔订单再次刷新我国大中轮拖单笔出口订单金额的纪录。
一拖股份国际业务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仅仅是埃塞俄比亚,整个非洲都是公司重点培育的海外市场之一。”
除了非洲业务,一拖股份还将以东南亚、拉美(巴西、墨西哥)等市场为突破口,推进重点市场拓展。“同时,加快建设一拖法国公司‘一个基地、两个中心’的运营模式,开拓西欧等发达国家市场。”姚卫东说。
姚卫东表示,国内拖拉机行业目前处于高位运行、温和增长的态势,主要以发展大马力、高品质拖拉机产品为主,以量的增长为辅。“未来几年,一拖股份将加快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步伐,争取在三到五年内大中轮拖出口占比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化不应是单纯地将产品卖到海外市场,而是将产品的研发能力和生产组织达到国际化,对市场的反应和营销政策的制定也要达到国际化水平。
“产品国际化是个系统工程,是企业综合能力向海外市场的延伸,除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要有所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对价格制定保持灵敏性,在保证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杜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