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设计的力量与技术的力量

13-08-17 22:59 4266次浏览
xiuzi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数年前,为宝马设计一个汽车展厅的方案上报到德国总部,负责整个展览展示相关功能规划和视觉形象的,是个老头子。一天之后就回话了:其它都很好,只是能不能在步行楼梯中间考虑增加休息台?

这个事件是对我人生最具震撼的影响之一。我考虑了各个功能展区之间最短的通行距离,考虑到了在最窄的地方靠墙设置了翻板的桌椅台,连宝马不同车系的逻辑关系怎样排列都在我们的方案里有所表现。但是应中方代理商的要求,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展示新推出的车型更具有效率、洽谈区如何布置(位置,数量,家什的样式等等)才能提供舒适而有欲望的感受等等,,,总之一切围绕达成签单的成功率而运作。

即便如此了解宝马设计理念,周密的围绕人性而提供服务的设计,最终还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步行楼梯有十四级,偏高,但是并不显著。我翻看和甲方的往来纪要,开始是考虑了休息台的,为节省空间,同时更快抵达二楼展区,修改过程中的休息台被取消了。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同事中甚至有人开玩笑,这个是老头肺活量不济的特殊想法吧?有人甚至说,宝马的观念不就是硬朗吗运动吗,多爬几级台阶有什么关系?

对我来说除了震撼,还有一种感觉是:羞辱——暗地里,我是以吃透了宝马,苹果这些公司的设计哲学和文化内涵而自居的。这种羞辱让我思考,为什么有些观念想得到,甚至最初想的很好,而最终执行不下来,结果是妥协,被放弃。

这就是中国的设计师面临的大环境(相对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环境了)。同时也可以看出,象宝马这样伟大的公司,用户体验生态链是如何在每一个细小的外围环节参与运作的。

前面以个人亲身经历作个引子,本贴可能涉及到以下内容:

1,重阐释“设计”的概念。
2,阐述为什么“设计”和“技术”是一个企业腾飞必备的双翼,两翼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甚至设计这一翼更为重要。
3,国内企业目前的涉及到“设计”时所处的状况。
4,设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以及文化如何为设计提供有精神的支撑。
5,哪些行业因设计至关重要,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选择投资标的。
6,最后,最大的愿望是:一些观念的改变,从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起。给自己打扫一下房间的灰尘或者墙上换块画布,这种事,党中央不来做,我们自己做。

(精力和时间的原因)本文仍然以跟帖的方式来写。为避免混乱,只好初期锁住,如果看官觉得有用,欢迎推荐和加油,您的认同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开淘股吧APP
26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xiuzi

13-08-19 16:09

5
在MIUI之前,先说一下罗永浩的锤子系统。

锤子系统是2013年4月发布的,这个时间比MIUI问世大概晚了三年,比Iphone的iOS图标系统晚了四年。
比安桌市场上热火朝天的GO桌面和一系列工具类APP至少晚了两年。

锤子有什么敢于推出的亮点呢,据说是“拟物化”和老罗的工匠精神。
我们以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下“拟物化”。我在回答有人提问的“什么是极简主义和为什么会流行极简主义”的问题时说:
——啥啥啥主义,其实名词不重要,设计只和表达和认知的流程有关。

那么在智能手机UI设计这个问题上?您要表达什么,顾客需要认知什么?表达和认知这个互动流程在手机上,最初,现在,将来有哪些特征和变化呢?

人类有把对旧有的,熟悉的事物的经验,转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下来的这种需求(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求得生存)。
人类同时也有对陌生的,未知的事物去探索和认知的需求(熟悉之后的进化和发展需求)。

在智能手机普及3年的目前而今眼皮底下。表达认知流程已经或者将要出现的特征很明显了。人们会讨厌手机里出现旧有的形式美。

我不是在趋势明朗和苹果“扁平化”之后才这样说。当时看到科技媒体的一些报道和一些人的说法之后很想和老罗说几句真话的。
但哥不混江湖许多年,这么想一下就过了。

我喜欢工匠精神,看过本人那篇未完成的人文帖子的知道。其实我很希望老罗能够成功,软件界与硬件界之间相互延伸渗透逐渐地多见,而以人文的姿态介入这两者,以前是没有过的。
xiuzi

13-08-18 23:19

2
@股天乐,我搞错了。唱丹顶鹤的不是朱哲琴,朱哲琴是阿姐鼓。请帮忙跟换一下。
xiuzi

13-08-18 21:54

10
自从我们的身边有了产品,设计就在身边伴随,不管你愿不愿意,它就在那里,无忧无喜。
而喜怒哀乐着的,是并不属于它们的那个创造者群体。

建筑师:朋友的老婆的表哥的小姨的大姐夫昨天从微信上弹出来:“亲,能给咱的淘宝小店做个装修吗?给你五星好评。”

平面设计师:出校门那一两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那家手袋厂老板把我招进去之后:打板下样,底纹设计,报纸广告,标签,包装设计……,最后还有经销商要求装修效果图!我只好跑路了,接下来说不定还有橱窗设计和陈列。

工业设计师:我倒清闲的郁闷,每年等老板拿到Iphone的外壳,用PorE画出来,交给模具厂,完事。

广告公司创意设计师:没项目的时候主管也不会让我们闲着,整天就头脑风暴,总是要弄十套八套概念方案储备着,房地产项目来了,就往最接近的靠,改改文案,先推出去再说。

服装设计师:被上一个老板炒鱿鱼之后,我才发现前几年我设计那款样式的包,好多元素都发现LV后来在用,尼玛谁抄谁啊,抄也罢,老板说我平庸,尼玛现在LV不平庸?

UI设计师:有段时间吃饭的时候,看到宫保鸡丁都想放下筷子伸手指去猛戳。

这些群体生活里的片段。在我的印象中,服装行业的设计师是最惨的,有些人很有才华,但在一个竞争充分得几近残酷的行业,除非就职于在市场上立足得还不错的公司偶尔能实现下自己创造的梦想,大部分都沦为打板抄板的命。象马可这样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弥足珍贵。

片段的场景,是三十年设计叙事的单镜头,那个唱单顶鹤的阿姐鼓说,早些年前中国的设计很丑,现在好多了,我并不同意这个说法,这年头,谁都可以穿着小红帽的黄帽子,说大灰狼的故事,下面有机会会谈到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在中国的平面设计浪潮,曾短暂辉煌的早就了一些公司。

下一楼会说到我们需要的“设计”眼光,用“以设计为导向的文化”去考察一家公司。标本是雷军和他的小米。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