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设计的力量与技术的力量

13-08-17 22:59 4265次浏览
xiuzi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数年前,为宝马设计一个汽车展厅的方案上报到德国总部,负责整个展览展示相关功能规划和视觉形象的,是个老头子。一天之后就回话了:其它都很好,只是能不能在步行楼梯中间考虑增加休息台?

这个事件是对我人生最具震撼的影响之一。我考虑了各个功能展区之间最短的通行距离,考虑到了在最窄的地方靠墙设置了翻板的桌椅台,连宝马不同车系的逻辑关系怎样排列都在我们的方案里有所表现。但是应中方代理商的要求,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展示新推出的车型更具有效率、洽谈区如何布置(位置,数量,家什的样式等等)才能提供舒适而有欲望的感受等等,,,总之一切围绕达成签单的成功率而运作。

即便如此了解宝马设计理念,周密的围绕人性而提供服务的设计,最终还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步行楼梯有十四级,偏高,但是并不显著。我翻看和甲方的往来纪要,开始是考虑了休息台的,为节省空间,同时更快抵达二楼展区,修改过程中的休息台被取消了。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同事中甚至有人开玩笑,这个是老头肺活量不济的特殊想法吧?有人甚至说,宝马的观念不就是硬朗吗运动吗,多爬几级台阶有什么关系?

对我来说除了震撼,还有一种感觉是:羞辱——暗地里,我是以吃透了宝马,苹果这些公司的设计哲学和文化内涵而自居的。这种羞辱让我思考,为什么有些观念想得到,甚至最初想的很好,而最终执行不下来,结果是妥协,被放弃。

这就是中国的设计师面临的大环境(相对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环境了)。同时也可以看出,象宝马这样伟大的公司,用户体验生态链是如何在每一个细小的外围环节参与运作的。

前面以个人亲身经历作个引子,本贴可能涉及到以下内容:

1,重阐释“设计”的概念。
2,阐述为什么“设计”和“技术”是一个企业腾飞必备的双翼,两翼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甚至设计这一翼更为重要。
3,国内企业目前的涉及到“设计”时所处的状况。
4,设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以及文化如何为设计提供有精神的支撑。
5,哪些行业因设计至关重要,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选择投资标的。
6,最后,最大的愿望是:一些观念的改变,从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起。给自己打扫一下房间的灰尘或者墙上换块画布,这种事,党中央不来做,我们自己做。

(精力和时间的原因)本文仍然以跟帖的方式来写。为避免混乱,只好初期锁住,如果看官觉得有用,欢迎推荐和加油,您的认同是我前进的动力。
打开淘股吧APP
26
评论(1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xiuzi

13-09-11 21:02

5
苹果发布会让国内手机商家松一口气,落井下石吗?CCAV中国手机崛起专题都筹备好明天要播出了。而这场发布会引发的血案发生在八辈子打着杆儿的A股,才知道比卖肾还惨的原来是割肉。

现在知道为什么当初科技以人为本的诺基亚最后沦落到科技以换壳为本了吧?

苹果无奈地走上换壳不归路。也许苹果的波普壳儿,比起诺基亚,艺术性和趣味性要高出很多,金苹果壳也是壳啊。

前几天三星遭遇的吐槽不少三星还没叫屈呢,苹果主动出来垫底喔。我观察三星的设计观,在乔帮主挂了之后压力陡减,一直在露拙,而以自身优势的垂直自供应链长战线出击。这是很高明的长跑运动员素养啊。

记得我在前年有个帖子说贵妇苹果会脱下裙子,这一脱脱了两年真不容易。一层一层又一层,当真是维多利亚时代款式啊。

如果用嫖客的眼光去看消费产品围绕设计的营销:
我们出身村姑的小米,口口声声对外宣讲:高端,大气,上档次
而从宫廷流落丽春院的头牌苹果,她朝思暮想都在“透”上。透点还是小事,渗透的透,已经不知不觉中落后三星好大一截。

以衣服换时间,只为延迟衰老。青春白发,不变的会是灵魂吗。

无论如何,有这些风云变幻的品牌伺候,让我们的快感年年不同。

(末了,问候市场它娘,既然Apple与A股联系如此之大,IPHONE拓量,对低端供应链,难道不是利好?)
xiuzi

13-09-08 14:35

4
在企业层级和产品层级,回到阐释“设计”的概念上来。
企业层级的设计观,具有策略性质。在策略上对品牌的思考应该高于对具体产品的思考。
产品形象的塑造必须服从于品牌形象的塑造。
不同产品应该有一条“设计主线”,贯穿于所有产品,体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要意。

说起这条设计主线,我们直观举例音响发烧友谈论的线材,所谓的“日本声”、“丹麦声”、“英国声”、“美国声”等等个性听感评价,实质是居于导体材料的选择,材料纯度、材料里添加的微量元素类型和比例、加工工艺、绝缘工艺等等因素决定,线材在音频通过的时候,是忠实于原音最大限度无损传播还是附加了某部分频段的音染,抑或是某部分频段被过滤以及不同程度衰减?

这里我们不去展开有关发烧的具体话题,线材是最简单的了,音响其它环节说起来会更复杂。
举这个例子的原因是,在其它器材中等并完全相同的前提下,即便用一根最劣质的前后级线去代替上面说的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各种“声”,99.9%的用户是听不出差别来的,(如果不是长期对比训练以及听觉极度敏锐的话)。

只为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用户去生产才算有企业精神和文化吗,当然不是。(尽管也有企业是这样做的。)
不同价格定位的产品,均按照万分之一的方向(而不是标准)去选材,分别采用不同工艺,相似目标的调较,才会有你自己所谓的“品牌之声”。

反过来说,没有考虑到那万分之一用户的企业,一定不是有设计方向的企业,也一定不是有精神内涵的企业。
xiuzi

13-09-05 21:42

7
有朋友在Q上问我是不是在黑华为,不是。华为是我最尊重的企业,没有之一。
前几楼的一些语言,其实是切切之心。如果淘股吧的影响足够大,有涉及到相关企业内部的人能看到,算是旁观者之言吧。

华为终端这几年的发展是稳步上升中。其不走偶像派走实力派的高端策略方向上也很对路,现在是华为的自强精神,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渠道,或者没有和同样追求的受众达成配对,如此而已。也许我太过于从当前的喧嚣表面看问题了,也说不准。
xiuzi

13-09-04 23:13

9
呵,打开此贴的朋友们估计赚钱了,心情比较好,幽默。
在淘股吧讨论“长线投资”都象骂人,更别说这个贴连投资标的都没有出现了。
谢谢支持的朋友。
我个人的想法是热点抓住了当然好,没有也不用太着急。
有3倍4倍牛股成批出现,基本可以认定牛市到来,把握好自己节奏,有些股总会轮到的。

一个大论坛只流行一种模式,不是好现象。我把微博同步开了,试验一下有没有引入“活水”这样的可能性。
建议@股天乐 人工置顶一些帖子。论坛管理者本身没有价值判断干预,不是完全正确的,起码应该有一定比例。
xiuzi

13-09-04 22:17

29
如果你不小心点开了这贴,除了点x退出之外,你还有一些操作可以做:
1,每层楼都有一暂路灯,在层楼右上角,点击“点亮”再退出。
2,贴首右上角标题第三行倒数第二列“推荐”,这个比较麻烦一点。
3,加油就要你的钱了,这个不强求。

华为P6的广告语是“美,是一种态度”,如果P6是张论坛的帖子,你点亮呢,还是推荐呢,还是加油呢?
加油意味着花钱买下来。

所以,建议你收藏本贴。
xiuzi

13-09-04 21:46

10
华为的营销与小米的营销,不在一个级别。
也许华为不该来趟消费类终端产品这浑水,还好现在市场容量足够大。

如果,华为真正有非常优秀的工程师,这种优秀是理解产品就象理解生命……
如果,华为能够从骨子里认识到,推销产品绝不是副总裁的事,它需要一个面向消费者的设计导向,这个导向就是一个与用户互动完整的流程……
如果,美只是一个态度,那么,完了。

美,其实是一个预期。
xiuzi

13-09-04 21:25

13
高级副总裁还不能自己决定坐公务舱,我自己决定了,下次换手机,把IPHONE5给老婆,我买一款华为的,哈哈。

话说回来,在小米的攻势下,再大的民营公司也会顶不住的。
我曾经使劲思考,华为“不仅仅是世界500强”广告语,是什么意思。
我理解的潜台词是:不仅仅是吃老本。
那你不吃老本吃什么呢?没说。

类似的广告语,除非你有行动让人理解了,不仅仅的后面是啥,或者接下来有一波谋划好的营销攻势;而紧接着是竞争对手一波又一波产品发布加营销攻势,那等于说:不仅仅是吃老本,我后面还要接着吃老本。

这是我决定不再给小米推销的原因。
昨天魅族M3的发布会视频我看了,5号小米要发米3,实事求是说,华为的p6,没什么优势。
xiuzi

13-09-04 20:39

10
最近在微博关注了余承东,才知道做世界500强大公司也那么辛苦。
又要做推销员又要做技术支持又要做保姆。而且没日没夜,还少不了被当面骂。
唉,是不是比村支书,比县规划局副主任,比分管市容市貌的书记,甚至比能源某部长,值得同情呢?
很想帮帮他,可是华为不上市,大家有没有好建议?
xiuzi

13-09-02 22:28

8
突然不想专门聊小米了,以后话题绕不开再说。
魅族、HTC这俩不如意者,其实都或多或少部分适合“以设计为导向”这样一个我们的考察眼光。其中尤其以HTC最为遗憾,HTC还偶尔呈现了亚洲制造业难得的“工程师味”。

工程师味是我发明的词,指非主观追求的,自发的,刚好符合时代工业特征的,表现了一线工程师最优秀一瞬间设计潜质的产品。

从工业革命的进程和现代工业设计的起源来说,最初的设计师同时也是工程师。也就是说设计是劳动者在制造中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价值逐渐升高而被发现的过程。随着工业产品的复杂程度提高以及分工的精细,大规模重复集约化生产,才导致更多生产环节中技术与设计分离。

刚刚好,纯艺术与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产品通过印刷技术的成熟、报纸和书籍媒体的普及结合一起、平面设计的概念就在工业设计之后诞生了。这是包豪斯学校出现的大背景。

用自己的语言概要说起设计的起源,是我在看“DO YOU MATTER”这本书的时候,一直不太同意作者对一些公司的在设计基因方面的评价所做的思考。比如IBM,比如摩托罗拉,比如诺基亚。
xiuzi

13-08-23 21:32

3
最近在忙点不太愿意做的事情,海南一个商业中心的形象改造。朋友所托推不掉。
答应吧里朋友的内容暂时一段时间无法更新了,见谅。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