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前,为宝马设计一个汽车展厅的方案上报到德国总部,负责整个展览展示相关功能规划和视觉形象的,是个老头子。一天之后就回话了:其它都很好,只是能不能在步行楼梯中间考虑增加休息台?
这个事件是对我人生最具震撼的影响之一。我考虑了各个功能展区之间最短的通行距离,考虑到了在最窄的地方靠墙设置了翻板的桌椅台,连宝马不同车系的逻辑关系怎样排列都在我们的方案里有所表现。但是应中方代理商的要求,我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展示新推出的车型更具有效率、洽谈区如何布置(位置,数量,家什的样式等等)才能提供舒适而有欲望的感受等等,,,总之一切围绕达成签单的成功率而运作。
即便如此了解宝马设计理念,周密的围绕人性而提供服务的设计,最终还是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步行楼梯有十四级,偏高,但是并不显著。我翻看和甲方的往来纪要,开始是考虑了休息台的,为节省空间,同时更快抵达二楼展区,修改过程中的休息台被取消了。
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大多数人都不会在意,同事中甚至有人开玩笑,这个是老头肺活量不济的特殊想法吧?有人甚至说,宝马的观念不就是硬朗吗运动吗,多爬几级台阶有什么关系?
对我来说除了震撼,还有一种感觉是:羞辱——暗地里,我是以吃透了宝马,苹果这些公司的设计哲学和文化内涵而自居的。这种羞辱让我思考,为什么有些观念想得到,甚至最初想的很好,而最终执行不下来,结果是妥协,被放弃。
这就是中国的设计师面临的大环境(相对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环境了)。同时也可以看出,象宝马这样伟大的公司,
用户体验生态链是如何在每一个细小的外围环节参与运作的。
前面以个人亲身经历作个引子,本贴可能涉及到以下内容:
1,重阐释“设计”的概念。
2,阐述为什么“设计”和“技术”是一个企业腾飞必备的双翼,两翼处于同等重要位置甚至设计这一翼更为重要。
3,国内企业目前的涉及到“设计”时所处的状况。
4,设计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以及文化如何为设计提供有精神的支撑。
5,哪些行业因设计至关重要,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选择投资标的。
6,最后,最大的愿望是:一些观念的改变,从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起。给自己打扫一下房间的灰尘或者墙上换块画布,这种事,党中央不来做,我们自己做。
(精力和时间的原因)本文仍然以跟帖的方式来写。为避免混乱,只好初期锁住,如果看官觉得有用,欢迎推荐和加油,您的认同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