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学
0
U
0
不错
0
海龟系统头寸模式
海龟系统中的单位头寸计算模式,在我看来它是最科学、最贴近市场本质的一种方法。海龟的单位头寸计算公式是:1单位头寸=(基准权益×1%)÷(基准N值×每手吨数),其中的基准权益有很多种计算方法,我采用的是抵减权益额,至于N值则来自于ATR。比如你有100万的资金,准备买入豆。目前豆的N值为50,也就是说过去20个交易日(N值参数为20)以来,它平均每天波动幅度是50元。根据上面的公式,单位头寸是:(1,000,000×1%)÷(50×10)=20(手),于是你买入20手豆。
在正常情况下,这20手豆每天给你账户带来的波动是10,000元,为总资金的1%。既使出现不利的异常波动,也能让你非常从容地退出这个头寸,保证资金的安全。事实上,在同一合约中开仓后的第一个单位头寸,只要出现反向1N的波动我就会清仓,也就是说,第一个单位头寸的止损百分比是1%,而不是传统的2%。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两点理由:
一是不知是不是某些资金有意为之还是市场规律使然,针对20日高低点的假突破非常多,根据我的统计数据,在所有的亏损交易中第一个单位建仓后被止损的比例高达60%以上。
二是根据幽灵法则第一条:只持有正确的仓位。按照幽灵的意思,头寸建立后在某个时段内没有出现预期的有利波动即可视为错误仓位。他这个说法有些主观判断在里面,于是我将之量化:一旦第一个单位建仓后没有按预期向第二个单位的加仓位波动,反而反向波动1N,这样的仓位就是错误的,必须无条件退出。
从这些年的实盘来看,大R(即高额盈利)的交易基本都来源于那种一旦启动就十分迅猛凌厉,几乎不会回头的趋势行情。所以这条规则对于衰退期中有效保护资金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然副作用也有,这使我的胜率又下降了6%左右,不过权衡下来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另一个改进,是把用于计算单位头寸的基准权益由原来的客户权益调整为抵减权益,相当于用于计算头寸的权益降低了10~20%,使我的资金管理模开型更趋稳健保守,资金曲线也更为平滑。
螺纹1401合约,最近的一次20天突破应该在7月3号突破6.21号高点3616,所以应该在7.3号以3617入场第一单,以7.3号的20天平均ATR64 为N值,初始止损为3617-128为3489;第二单在3617+32=3649加仓,也就是7.10号,止损随之上移到3649-128=3521点;第三单在3649+32=3681也就是7.11号入场,止损上移3681-128=3553点;第四单原预计在3681+32=3713点入场,但是7.29号破了前十日低点即7.26低点,所以应该开盘3650点全部卖出,是这样么?
基本正确,只是纠正两个小瑕疵:
1.你用7月3号的ATR值来做基准值不太实际,因为你开仓后必须马上计算加仓和止损位,而此时还未收盘,因此ATR值可能会发生改变。我的意见是用开仓前一天的ATR为基准值。
2.你说“以7.3号的20天平均ATR64 为N值”,看来并未理解ATR和N值之间的关系。
ATR的源代码如下:
TR : MAX(MAX((HIGH-LOW),ABS(REF(CLOSE,1)-HIGH)),ABS(REF(CLOSE,1)-LOW));
ATR : MA(TR,N);
N值的源代码如下:
PDC:=REF(CLOSE,1);
TR :=MAX(MAX(ABS(HIGH-LOW),ABS(HIGH-PDC)),ABS(PDC-LOW));
PDN:=MA(TR,A);
(19*PDN+TR)/B;
上述公式中的N、A、B均取20。可以看出N值多出了两行代码,加大了最后一个交易日TR的权重。其实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我本人比较惯用N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