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兴业中报业绩远超预期

13-08-14 11:01 883次浏览
lvywang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兴业中报业绩远超预期

兴业银行 中报股东净利润216亿元,比预期的222亿元少6亿元,表面上不达预期。但粗看中报各项指标,大部分指标仍大幅超过预期,只有少部分指标不达预期。
一、营业收入大幅超过预期。在市场普遍预期6月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第2季度净利息收入仍比第1季度增收5亿元,营业收入仍比第一季度实现环比增长,比本人预测的高出25亿元。
二、超预期的大规模提取拨备是利润不达预期的原因。上半年提取拨备89.5亿元,占新增贷款8.1%,占上半年新增资产2.7%,使拨贷比达到2.34%的历史高水平,已经即将赶上民生银行 的水平。如果拨备按照预测的55亿元提取,兴业银行的净利润将达到239亿元,超出预期1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将达到惊人的39.8%。
三、总资产仍继续增长,超出预期1700多亿,显示兴业的同业业务仍在逆势增加。
四、存款和不良贷款增长超过预期。在其他存款环比减少的影响下,兴业银行的存款仅比1季未增加658亿元,今后业绩继续大幅增长的后劲显得不足。不良贷款76亿元,比预期多出6亿多,加核销3.4亿元,半年实际增加27亿元,增长50.7%,同时,逾期贷款也达到135.77亿元,比年初91.05亿元,增加44.72亿元,增长49.1%。虽然不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高额提取的拨备足以覆盖不良贷款,但仍必须时刻关注不良生成。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lvywang

13-08-14 11:04

0
钱荒无碍同业模式暴利 兴业银行跑赢股东
今年6月一场席卷金融市场的钱荒风暴,把不断膨胀的银行同业业务推到了风口浪尖。压同业,去杠杆,扭曲操作,对央行意图的猜测层出不穷。不过在最新公布的兴业银行中报里,找不到太多钱荒过后的痕迹,剧烈波动的利率似乎只荡起了几个涟漪,无声无息的就平伏了。

强劲的利润

作为同业模式的领导者,兴业银行超过三分之一的资产和负债都配置在同业业务上,与存贷款业务的规模相当。任何银行玩的都是期限错配和利差的游戏。但是兴业银行显然觉得从储户处吸收存款太麻烦了,它更喜欢以2倍的利率从同行那里吸收短期资金,然后购买期限更长的同业资产,赚取利差。

由于资本消耗低,业务成本低,同业模式帮助兴业银行轻松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资本收益率。直到那一天,央行把银行间的短期利率抬高到10%以上的水平,远高于长期利率。这种情况一旦持续,同业业务的利差将彻底消失,甚至发生亏损。公司的股价在6月份累计下跌超过20%,反映了投资者的担忧。

不过最新的中报数据显示,兴业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7%,拨备前利润增幅高达32%,很可能是上半年增速最高的一家银行。虽然二季度的单季利润比一季度略低,但这却是银行主动加大拨备的结果。兴业银行二季度计提了60亿的资产减值损失,几乎是一季度的2倍。如此看来,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并不是只有民生银行一家。

更重要的是,利率市场的波动对于公司同业业务的盈利能力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根据笔者的测算(方法是利息收支/资产季度平均余额),兴业银行同业负债成本从去年下半年的3.98%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4.24%,同业资产收益也从5.03%上升到5.28%。上半年同业业务利差只下降了1个基点,为1.04%。
lvywang

13-08-14 11:03

0
2013年半年报兴业银行业绩发布会纪要

1、  同业监管的话同业业务是否可持续?如何转向?怎么看互联网金融?

同业业务有三点需要注意:1、范围广。国内同业的概念和国外不一样,国外指的是同业拆借,中国范围比较宽。银行非银行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列为同业。同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银行的非信贷业务。2、客观上中国现在由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实行贷款规模管理,但每年的信贷规模满足不了实体经济对社会融资的需求,所以银行大力做了非信贷业务。国际上信贷业务占比也是不大的。所以业务发展是符合国际大趋势的。3、如何把非信贷业务标准化、合规。银监会也指出了很好的道路,比如金十条,资产证券化常态化,非标变成标准化,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兴业很早就朝着这个方向布局。同时,负债方有三大部分,第一,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实际和企业存款性质一样。比如中电财,集中到北京就变为同业存款;比如上交所的存款,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存款等,性质实际就是企业存款。兴业1996起步,与各类非银金融机构合作,所以产生了大量同业负债。以后还会继续。第二,银银平台模式和很多小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金融机构类似国外的储蓄银行。存在着资金富裕,存贷比低,需要卖出负债。所以这些年也组织了很多这部分负债。以后还会大力发展。第三,也组织了一些大中型银行的同业存放。根据资产配置的需要。预计今后商业银行随着利率市场化,CD应该会很快推出,对银行组织负债是很好的工具,过去类似的工具也有,比如大额协议存款,但是后者要求5年期以上,不够证券化,不能转让,CD期限灵活,可以转让,对银行组织负债将更灵活。

非信贷业务仍然是大力发展的方向。监管为这类业务的发展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都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互联网金融:1、积极学运用,2、非常关注电商的发展,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值得学借鉴,特别是客户服务的方式。过去更多考虑安全、严谨,服务上落后于电商。3、会考虑体制上、制度安排上做一些创新。过去过于强调严谨。

2、  利率市场化、贷存比管制放开之后,银行间市场利率和实际利率利差会否收窄?

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一揽子方案,过去主要通过基准利率影响市场,这几年逐步围绕利率市场化。今后短端利率可能更多会发挥SHIBOR的作用,第二步可能会建立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制度。

利差受很多因素影响,市场化、供需关系等。特定市场环境中利差是特定的。市场化之后利差不一定收窄。

兴业面对利率市场化是有准备的;1、现有业务市场化的比例大;2、建立了自己的系统、人才、各方面制度安排3、利率市场化进程应该是有序推进的。

3、  什么时候会惜贷?除了同业业务之外还有哪些低资本消耗业务?

贷款资源永远是稀缺的。

利率市场化之后盈利在哪里?2003年就提出两个转变,转变了10年,开始尝到了改革的成果。很大一块收入已经不依靠传统利差保护的收入。未来可能在交易方面进行合理错配,会衍生出很多产品,比如利率互换;3个月和1年的错配,利用对冲产品;已经在这些方面做了充分准备。

4、  对经济和金融的展望?资产质量:不良的领域,未来展望?核销政策?

对经济和政策看法:稳政策、慢节奏、弱复苏、会反复。

虽然6月中下旬开始提稳增长,后来每周有政策,这一轮和2009的不同在于,拆东墙补西墙,力度会非常有限。货币政策,下半年不紧也不松,准备金率关键看外汇占款,如果持续减少,有下调准备金的可能;如果少增或者个别月份的减少,则主要靠逆回购;利率方面,新的利率市场化推出之后,基准利率没有动的可能了,只是会做如何市场化。比如明年年初贷款利率重定价,怎么弄?所以最优贷款利率的推出非常迫切。

下半年货币市场的状态短低长高,并且会有波动,6月之后市场有心理阴影,不会拆长,而且下半年节日非常多,这决定了利率波动会更多。

上半年不良新增主要是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零售贷款,各占三分之一。

下半年银行业的不良出现波动还是比较客观和正常的。

兴业目标:两个稳定:自己历史比,同业比。当前了解的情况,同类的股份行,兴业余额、比例仍然是最好的水平;核销来看,上半年整体核销3.4亿,今年安排的预算核销额度15亿。坚持稳健谨慎的原则安排核销,预计今年实际核销不会超过预算。

5、  逾期的压力?同业流动性缺口缩窄,3季度会如何?

资金中心是利润中心,和资产负债管理对缺口的管控不一致,去年开始都集中到司库管理。

全面实行FTP,有的大中型银行没有实行,有的集中到总分行,有的同业这一块没有实行。

年初包括对1季度金融运行的情况看,4月份开始对后市判断肯定要收紧,去产能、去杠杆肯定会有措施。年初对各条线资产负债增加了比例管理。加大了压力测试和应急预案。

流动性缺口有收窄,的确采取了措施,立足于自求平衡。靠调整结构解决流动性安全。下半年把流动性和安全性放在第一位。

逾期是否对资产质量构成压力要看是否因为第一还款来源出问题导致。临时资金周转问题,90天以内,特别是30天以内的逾期对不良的压力是比较小的。

上半年新增的逾期,三分之一属于个贷,一方面属于临时性周转的原因,另外绝大部分有充足抵押,这部分贷款对不良的压力是比较小的。下半年还要采取有效的清收手段,遏制不良增加势头。

6、  资产证券化会选择哪一类作为基础资产?

存款增速很好,领先优势?

目前主要是投行部在做行内的资产证券化。另外,兴业信托也是进行资产证券化重要的平台。资产证券化模式有美国模式、德国、澳洲模式,现在基本按美国模式做。出表、风险隔离。具体选择什么资产,大部分选择中长期的资产,以公司业务为主,美国模式很多是个人按揭资产,我们现有的法律制度还是有待于健全完善。也不排除融资平台可以作为证券化的比较好的资产。兴业信托也做了很大准备。自营业务银行自己选择,证券化按客户喜好,交给市场,客户喜欢什么卖什么。

兴业信托对资产证券化的看法:
今后是常态业务。兴业信托是七家有资产证券化资格的信托公司之一。

选择什么资产进行证券化很难回答,最初监管会有一些规定,最后交给市场,根据风险、收益设计,不同类型的都有空间,初期可能从公司业务开始,这一块是主要的。

兴业一直以公司业务为主。信用卡业务已经设计了产品,已经落地了一单,如果监管认可之后,兴业肯定走在前列。

将对公司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形成很大支持。

操作层面已经走在前面。

存款:前年开始架构体制做了很大变革,特别是企业金融条线,过去主要以块为主,市场化之后,单兵作战的专业、管理有问题。国外成功的金融机构都是走的矩阵式、条块结合的模式。改革一是架构上条块结合矩阵式;二是营销上有个团队,不是单兵作战,三,机制方面,客户经理利益分配、考核上更直接,激励约束机制更直接。四,金融服务产品方面,比如现金管理,供应链贸易融资,投行业务等配合营销。仅仅信贷的条款制约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按照贷款通则很多路子通不了,投行业务加大了非标业务、包括跨行业的协同,在两翼上协同带动。

融资方、投资方,作为一个中介进行对接。产品带动、资产带动的模式都主要考虑可持续。证券化有三种模式,银监会的资本很不节约、交易所现在推出的很节约资本,还有就是要探索类证券化,按照证券化思路实际运作。这些的带动使得资产业务包括代客业务很好的对接。

这几年存贷比从75%左右降到60多,这是可持续的。

7、  企业金融业务条线的发展、盈利?规划?

上半年计提了很多拨备,同业业务拨备计提?

上半年对信贷以外的全面梳理,应该计提的都计提了,假如下一步要求同业业务计提拨备,兴业上半年已经计提了,即使出台对财务不会有影响。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