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谈谈鄂武商

13-07-31 16:16 529121次浏览
茅台03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些日答应**编辑写点东西,今天得空便聊下我新开仓的鄂武商好了。之前我简单介绍过部分思路,也遇到一些反对意见,比如电商对零售的颠覆、行业供应加剧、新经济机会性选择成本、还有估值意义等方面的分歧,下面我分段论述下自己的想法,由于是第一次进入这个领域,有的看法会比较肤浅,就当抛砖引玉吧。

1、 我们谈电商要颠覆零售旧模式时,首先你得判断这个新模式目前是否真具有颠覆力量,如果已走向传统,连自己都要费力去寻找生存和经营控制点的时候,你再指望它来颠覆别人其实是比较难的,这种情况下更应该的是补充融合而非替代与颠覆。那如何判断颠覆性呢,我觉得主要看其对旧模式的杀伤速度以及其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效益,比方说汽车业在颠覆马车业的过程中,汽车业是有过全行业奇迹的,在马车业消亡之前汽车业内的大部分参与者都能迅速崛起,即便是经营不当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在旧模式被终结前都可以有个较轻松的发展期,爆发迅速、个体奇迹不断、以不可阻挡之力快速终结旧模式的我们才能说它是具有颠覆力量的新模式,这些我们在手机颠覆呼机的时候也都经历过,那也是众多小手机企业最滋润的时期。而目前,在电商已发展十年的情况下,9成卖家仍不能形成经营利润、生态链各环节不能与平台同步前进,你指望它再有颠覆性力量实在很难具有说服力。

2、 实体零售的经营品类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标靶,它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品类等方式来完成应对,像万达计划减少服装类增加生活服务类、最近银泰又搞都市农场等特色体验等都是体现了实体零售经营风格的易调整特点,零售的品类转型和其他行业不同,不需要付出很多代价,除了地理位置不好转移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转变,综合体类型的更可以有多方向结合点,零售业是最早放开竞争的领域,品类和风格的动态调整本来就是常态。电商只能冲击个别品类,实体店的形式作为社会的必然是不可能动摇的,我认为未来电商和实体店应该是个分工、补充、配合协调以及共同提效的互动格局,新经济可以在与旧经济的结合中落地,旧模式可以在新模式的帮助下提效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局面,像O2O业务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结合模式。并且,像现在市场热衷的文化娱乐产业,其实也都需要有实体店作为载体来实现,更多更好的影院、玩具店、创意店、文化中心都是要与实体零售结合的。也就是说今年市场热衷的很多方向其实都可以是综合体类终端的新增长点。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到新旧间的冲击,也要看到两者结合下所带来的新增长点和积极作用。

3、 供应增加本来在目前的股价水平上本不应太担心,因为从实业角度上,新开发一个实体按投入算大致可做到1倍PS,成熟后比较理想的经营效果也最多达到0.5PS,其间还要面对较长时间的孵化导入期和经营上的不确定,并且新开发区域的位置一般比不上现存门店,所以从情理上来说不如直接在二级市场收购划算,只是由于国内好的百货大多为国营,都是地方金蛋,政府不愿意失去控制权,而中国的零售由于品牌的区块代理等原因还不到以全链优势为主要竞争力的环境,使得中国百货更多以地理位置和日常经营为主要的竞争点,这很大部分取决与政府关系和支持力度,也导致收购方一般不愿意违背政府意愿强行并购而丧失其该地的政府关系,这也是我不关注跨省域扩张百货的原因,而万达的成功虽然与其经营模式有关,但良好的地方政府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如果没有迹象显示国有股权的机制会有明显改变,我们就很难期望实业扩张行为受资本市场价格影响从直投改为并购,那么两套标准的并行恐怕还会持续较长时间。既如此,我们对业态、商圈和管理有可能被边缘化的企业即便股价再低也要回避,因为这里的低价或许是警示信号而非机遇。所以在目前高租金和业态转型的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有大比例自有物业、且处于当地不可替代的顶级商圈和高消费者认知与区域最强竞争力的综合体和近两年存量业务增速明显好过同行的,那鄂武商很自然的就进入视线。虽然综合体业态未来供应计划较多,但考虑到其他业态及租赁店的收缩以及新增供应的后发劣势和过热供应仅在局部城市不会像其他行业有跨区域冲击问题,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忧。至于武广附近未来两年将新增恒隆和万象城的分流,有人担心会产生广州太古汇对广州友谊 这样的定位覆盖与冲击,但太古汇和友谊不在同一区位,友谊业态也较落后,而武汉广场这边却可以提升稳固商圈,产生集聚效应,毕竟由于物理限制,其他要素都可随需要调整,惟独地理位置是无法改变的命门,加上中国零售惯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商圈发展的重要性是排第一位的。且武商有先发优势和多店的层次集群且已囊括绝大部分高中档品牌,不存在定位颠覆,况且目前股价进入的投资者有比实业对手更低的安全投入,只要股价低到能覆盖不确定,那不确定因素也就没有多少可怕,所以边走边看吧,不必着急下结论。

4、 扩张成长方面,在过去市场对租赁扩张更偏爱些,认为速效快资金沉淀少转身容易,但优劣相随,近期不如意的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群体。而自建模式对综合体类业态则更适合些,因为商业地产的门槛非常高,最好是先做商业规划再招商然后以此展开建设,这些自然在一个体系内完成比较好,而解决资金沉淀的方式可以通过出售相关住宅写字楼的形式完成,这样可以享其利而不受其害,特别是配套写字楼的方式我觉得更好,一来是可以保证非假期的餐饮客流,再可以缓解假期的停车高峰,像武商的武汉广场过去就这样的形式,只可惜公司未来好象没有这样配套开发的打算,只愿做纯商业部分,当然这样可以减少些非商业类风险,但在资金效率上就会打些折扣。另外,有朋友借鉴美国08年后表现相对较好的商业股像梅西百货(美国时尚百货)和诺德斯特龙(中高端百货)而总结出要定位清晰、及时进入新业态和全国布局这三条,我对全国布局这条持反对意见,一是美国的消费惯对商圈位置要求度低比较容易新店扩张,再就是上面表诉过的几点,就是中国零售还没有形成整链竞争优势和差异化经营重点以及良好的管理信托责任,而异地扩张又不容易拿到顶级商圈和政府支持,所以我比较赞同省内扩张,充分利用区域供应方支持和消费地理优势,何况我们的很多大省其实规模已经足够,无须过早分心它处。另外我们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部分人不会因为收入的变动影响已养成的生活水准,这是人性的规律,解放前经济凋敝之时很多大城市的商业依旧极度繁荣,这说明商业风险是有低到高的传导顺序的,作为综合体类的高端百货,这个时候给予低于行业估值好象不太充分。当然,对增量路径的论证,以我目前的能力还很难展开,但还是之前的那句话,在低位时,如果你不能证明它无那它就是有,在高位时,如果你不能证明它有,那它就是无,这是基本的赔率思考模式与事实无关,何况它目前的报表也表现出超越行业的增长能力了,况且在这样一个理论上可以有无边界成长空间的领域,即便不能充分证明它的路径也别去轻易否定它的未来。当然,商业地产对融资能力的要求非常之高,这是维持持续扩张的基本保障,而武商持续多年的股权争夺令其丧失了直接融资手段,但考虑到其充沛的现金流量和极低的生息负债率,这方面暂时还不构成发展急所,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尽早看到问题的解决以便存量利润的释放和增量启动。

5、 有朋友说,估值低的股票有很多,并且零售业从整体上看也不是清晰时期,为什么要选择鄂武商呢。对此我是这样看的,大部分表观估值低的公司主要有几个原因,要不是收入规模不能维持或者是需加大费用以维持收入、要不是已触及天花板沦为债券范畴非股权投资者所长、再就是利润没有现金流的支持导致估值基础不存在,毕竟估值的理论基础是长期自由现金流折现,如果我们不能大致定义出一个企业的未来现金流状态,仅建立在预期利润上的低估值只是没有投资意义的估值幻觉。而再把两市所有股票以市值除以去年经营现金流来比较的话,发现鄂武商排名第三,且今年的现金流还会更高,如果去掉结算期因素和毁损型资本支出类,鄂武商这个比值则居两市第一,且历史上它的资本支出都带来了更高现金价值,属于良性资本支出(注:因多数企业自由现金流不像经营现金流那样平滑可比期相较,所以排序上我们先采用经营现金流,然后再对资本支出项进行考核,若是可带来更高现金价值的,我们便认可市值与经营现金流的比对价值,这里涉及到主观定性而非单纯定量)。另外,从PS角度看,鄂武商与同类拥有大比例自有物业的中高端百货相比也相对偏低,我们以市值加生息负债之后的总市值计算的话,他在同类业态内属于估值最下区域,而它存量资产及业态形式却居于顶端,如果和金鹰的股价或春天百货的并购价比,它应在30元附近,和友阿、广州友谊和步步高 比它应在20元附近,银座在加上生息负债后比值亦高过武商不少,当然也有估值接近的,但资产质量和这两年的增速却不可类比,毕竟仅从存量资产的角度看,武商拥有行业较强区域竞争力和品牌高度应该是业内共识,当然有人会不认可相对估值法,认为可以是参照系跌下来而非是我们涨上去,近几月其他主流零售相对跌幅远大过它也确实佐证了这个观点并可能进一步缩小相对低估幅度,但我认为从整体上看,零售即便还可以找出许多不乐观因素,但之前的下跌也部分体现了,对可以相对轻松调整品类和经营方向且占据不可替代商圈的零售来说硬要无限放大负面因素恐怕也过于末日情节了,何况从绝对估值角度像上面市值现金流比率的指标看它也拥有了绝对的安全性,我们再换个比方,如果现实生活中有商铺50万买下有20万的年租金流和30万的押金,我相信所有人都会非常心动,而把单位换成亿的话就是鄂武商的现状,难道仅仅因为它只能在股市交易就否定这个数字的绝对价值吗。当然有人以常用的PE、PB指标来看或许有不同的结论,但大众使用的方法我们只能作为理解市场的参考,我一向不赞成与大众用相同的方法做决策依据,否则机会又从何而来呢。

6、 为什么不在强劲的新经济里找机会,其实我并不是对新经济持否定态度,我觉得从整体上市场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长期来看新旧经济的增长与回报率还会有较大的差距,但对于个股选择我还是倾向于传统模式,这主要是从回报分布、易识别和可延续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传统模式里的要素更具像、稳定和可延展,投资者比较容易识别其中的佼佼者,这点其实不难理解,普通人在20年前就能确定宝洁、可口可乐等公司在20年后仍占据行业领先地位,但却很少有人能对新经济的领导者进行预判,并且这些不是提高专业能力所能弥补的,即便是这些领域里的顶尖人物、有着更深的行业理解,他们依然无法把确定性落实到个体上,这就是新经济在整体与个体上的回报悖论。并且由于新经济在回报分布上具有更大的不均衡性,使得整体的回报是由极少的超高回报和更多低回报的公司平均而来,而如果我们不能较确定把握超高的那个,那精选模式就会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点我们从纳斯达克(美股)(美股)(美股)(美股)市场就可以很容易看到。而传统模式则不同,我们很容易在整体低回报中找出更高的机会,它们的优势更容易识别和延续,因此对稳健务实的投资者来说,尽管新经济很美、整体逻辑也够充分,但我还是觉得传统模式更适合我们一些。并且就目前来说,新经济类企业的中期估值已部分体现了它们的优势,虽然估值在投资中的作用可以很不重要,因为就个体而言,总会有一些极好的企业能打破一切估值意义,我之前常说,如果能在20年前买华为、娃哈哈,即便是1万倍的PE买入你依然可以获得傲人的投资回报,对伟大企业来说,定量远不如定性来的重要。但问题是,优秀可以在过程中判断,伟大却只是事后的结论,它的形成是需要机缘和太多意外因素的,事后总结出的确定性在事前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很难在那么久远的事前来确定这些,你只能通过进程中的不断观察来确认你的判断,这就存在一个维持和修正的过程,而一开始的过高价格实际上就剥夺了你修正的权利。所以我认为,即便你碰到的是真正伟大的企业,但你所能支付的极限也只能到优秀为止,而优秀在估值上是有边界的,虽然可以有多因素叠加所带来较宽的乘数空间,但它仍然应该在我们的可理解范围之内。
打开淘股吧APP
211
评论(257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效颦东施

13-08-01 14:37

10
作为区域零售龙头,合肥百货也是被严重低估的很好标的,不知楼主如何看?@茅台03
茅台03

14-10-30 10:36

9
没什么需要解读的地方吧,贴份数据表在这就可以了,另外最近有点忙,没时间写新开的那三个票,等有空时再开个持仓跟踪贴来谈吧。[淘股吧]
鄂武商A14Q314Q214Q113Q413Q313Q213Q112Q412Q312Q212Q111Q411Q311Q2
当季收盘价13.7411.711.5912.7611.8711.1710.5811.511.8214.881615.2516.8917.08
赢利能力评分74.19 76.28 81.62 63.58 62.71 68.92 67.46 64.14 61.83 62.09 60.64 62.80 64.37 65.87
成长能力评分56.84 55.83 59.83 52.97 50.53 55.27 47.80 65.19 53.25 46.41 34.12 71.63 71.46 70.14
估值情况评分87.00 90.12 90.68 85.79 87.04 94.76 94.83 84.30 74.28 76.55 72.65 52.58 47.45 46.03
信用情况评分52.57 56.31 56.19 55.77 55.24 82.80 82.41 57.99 57.16 56.06 55.11 53.95 56.10 60.65
综合情况评价69.16 70.59 73.71 64.64 63.78 71.30 68.17 68.93 61.47 61.12 55.74 62.45 61.79 61.88
报表期每股收益(元)0.96 0.73 0.43 0.92 0.67 0.53 0.32 0.79 0.60 0.48 0.28 0.65 0.54 0.43
预估全年每股收益(调整)1.31 1.31 1.43 0.93 0.90 0.91 0.88 0.80 0.73 0.70 0.65 0.66 0.65 0.64
每股净资产(元)6.67 6.44 6.13 5.71 5.47 5.32 5.11 4.79 4.59 4.47 4.28 4.02 3.91 3.81
每股自由现金流(元)(0.71)(0.61)(0.34)0.63 0.66 (0.24)0.65 0.97 (0.06)(0.74)(0.74)0.89 0.27 (0.05)
当季净利润1.16 1.53 2.16 1.24 0.72 1.08 1.61 1.00 0.61 0.98 1.43 0.57 0.54 0.88
当季主营业务收入38.32 38.86 46.92 45.82 37.29 39.85 45.46 41.67 33.70 33.61 40.04 35.40 28.57 27.85
预估全年净利润(调整)6.65 6.62 7.26 4.72 4.57 4.62 4.48 4.06 3.72 3.55 3.32 3.34 3.31 3.24
预估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70.48 169.35 173.84 168.42 170.19 172.61 169.17 149.02 148.67 147.99 143.57 127.34 128.02 129.10
市净率2.06 1.82 1.89 2.24 2.17 2.10 2.07 2.40 2.57 3.33 3.74 3.79 4.32 4.49
市销率(折算为全年数据)0.47 0.42 0.40 0.44 0.40 0.37 0.38 0.47 0.49 0.61 0.67 0.72 0.77 0.76
市盈率(调整)10.48 8.96 8.10 13.72 13.19 12.25 11.99 14.36 16.10 21.28 24.48 23.16 25.86 26.70
市盈率(含债去息税)11.48 10.09 9.23 14.35 13.65 13.04 13.37 14.71 17.14 22.77 27.45 24.05 26.89 28.19
PER(以当期ROE为增长标准)0.61 0.54 0.46 0.88 0.86 0.82 0.86 0.88 1.11 1.53 1.95 1.47 1.66 1.77
PEG(以3年均净利增长为标准)0.44 0.39 0.30 0.72 0.73 0.68 0.74 0.55 0.74 1.06 1.43 0.92 1.04 1.13
PEG(以3年均收入增长为标准)1.10 0.99 0.83 0.85 0.79 0.73 0.78 0.63 0.73 0.98 1.24 0.98 1.09 1.13
预估总资产报酬率(调整)5.10%5.55%6.01%3.73%3.82%4.35%3.92%3.68%3.59%3.66%3.49%3.45%3.97%4.29%
预估投入资本报酬率(调整)34.97%24.97%28.47%21.18%31.85%20.60%18.01%16.93%14.82%13.83%13.10%15.77%17.02%15.75%
预估股东权益报酬率(调整)18.67%18.61%20.05%16.25%15.81%15.99%15.56%16.68%15.51%14.89%14.05%16.35%16.23%15.95%
自由现金流与营业收入之比-2.92%-3.61%-3.72%1.89%2.73%-1.42%7.23%3.30%-0.26%-5.12%-9.32%3.55%1.51%-0.41%
二级市场自由现金收益率-报表期-2.42%-2.44%-1.36%2.30%2.57%-1.03%2.88%4.08%-0.24%-2.99%-2.82%3.50%1.08%-0.21%
总收入同比增长率1.23%0.55%3.22%13.02%14.21%15.83%13.53%17.02%16.75%16.22%12.74%20.85%21.50%22.52%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41.96%37.25%34.22%15.58%13.08%11.54%12.62%21.47%9.96%9.50%8.25%12.87%29.87%27.60%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调整)40.97%40.37%53.97%16.13%12.44%13.88%10.26%21.57%11.48%6.19%-0.74%22.19%21.19%18.70%
当季收入同比增长率2.76%-2.49%3.22%9.97%10.65%18.59%13.53%17.72%17.94%20.65%12.74%19.20%19.29%21.47%
当季净利润同比增长率59.43%41.77%34.22%23.09%19.19%9.97%12.62%77.24%11.81%11.37%8.25%-30.93%39.94%24.72%
当季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调整)43.01%23.17%53.97%26.69%7.76%18.81%10.26%64.08%33.11%17.37%-0.74%26.57%32.61%16.49%
非经常项占比2.17%0.33%-6.10%-1.99%1.26%3.32%12.07%-1.29%0.47%5.97%9.32%-1.13%2.27%1.99%
主营业务利润率20.25%20.31%20.17%20.36%20.22%19.91%19.82%20.38%20.48%20.60%20.45%20.21%20.07%20.04%
当季主营业务利润率20.13%20.48%20.17%20.74%20.93%20.00%19.82%20.13%20.21%20.77%20.45%20.57%20.14%20.78%
净利润率(还原)3.84%4.29%4.80%2.80%2.76%3.08%3.22%2.73%2.80%3.13%3.32%2.65%2.94%3.42%
当季每股费用超增额-0.05 0.07 -0.06 -0.02 0.05 -0.07 -0.03 -0.13 0.00 0.00 0.13 0.01 -0.02 0.04
税前利润率(还原)5.24%5.79%6.62%5.17%4.99%5.35%5.60%4.94%4.99%5.43%5.75%4.80%5.24%5.87%
当季净利润率(还原)2.84%3.68%4.80%2.91%2.04%2.91%3.22%2.53%2.09%2.91%3.32%1.90%1.86%2.97%
每股经营现金流0.88 0.14 0.17 3.64 2.23 1.12 1.08 4.27 2.57 1.17 0.66 3.63 1.92 0.97
净利润现金含量92.38%18.96%40.10%396.71%330.79%212.10%341.34%538.02%431.29%246.15%234.04%556.30%354.68%223.40%
收入现金含量105.88%108.69%100.08%100.18%97.26%95.93%102.41%99.14%98.33%95.48%99.21%105.74%99.37%98.21%
当季权益报酬率3.24%4.31%5.96%4.26%2.51%3.74%5.59%4.13%2.53%4.12%6.05%2.77%2.66%4.34%
综合业务利润率20.25%20.31%20.17%20.36%20.22%19.91%19.82%20.38%20.48%20.60%20.45%20.21%20.07%20.04%
营业税金及附加比率0.82%0.76%0.76%0.88%0.88%0.86%0.79%0.91%0.92%0.88%0.89%0.91%0.90%0.83%
总市值69.70 59.35 58.79 64.72 60.21 56.66 53.67 58.33 59.96 75.48 81.16 77.36 85.67 86.64
总市值含债调整78.60 68.25 67.69 72.14 65.63 62.78 61.61 67.28 71.02 87.22 94.36 89.16 95.88 96.51
资本性支出(亿)8.10 3.80 2.61 15.26 7.95 6.92 2.21 16.73 13.30 9.71 7.08 13.91 8.35 5.18
资本支出与销售收入比6.53%4.43%5.57%9.06%6.48%8.11%4.85%11.23%12.39%13.18%17.67%10.92%9.08%8.18%
总市值中的现金比例20.38%28.27%31.02%32.86%32.92%29.22%47.03%37.27%39.17%28.09%24.52%29.44%21.97%19.62%
营业费用与收入之比12.19%11.94%11.16%12.50%12.46%11.83%11.48%12.33%12.40%12.16%11.93%12.32%12.26%11.73%
管理费用与收入之比1.78%1.61%1.41%1.55%1.62%1.57%1.56%1.71%1.64%1.61%1.47%1.78%1.31%1.24%
财务费用与收入之比0.22%0.22%0.21%0.26%0.27%0.30%0.38%0.48%0.53%0.51%0.41%0.39%0.37%0.38%
期间费用占收入比14.20%13.76%12.78%14.31%14.35%13.70%13.42%14.53%14.56%14.29%13.81%14.50%13.93%13.34%
当季期间费用占收入比15.17%14.95%12.78%14.23%15.82%14.02%13.42%14.43%15.17%14.85%13.81%15.97%15.23%14.87%
期间费用占收入比同比增长率-1.04%0.46%-4.77%-1.47%-1.50%-4.09%-2.82%0.20%4.54%7.05%13.70%1.50%2.00%4.55%
当季期间费用占收入比同比增长率-4.14%6.64%-4.77%-1.40%4.26%-5.59%-2.82%-9.64%-0.39%-0.14%13.70%0.56%-2.29%5.59%
生息负债率6.82%7.46%7.36%5.87%4.53%5.76%6.95%8.11%10.66%12.11%13.88%12.18%12.22%13.04%
资产负债率74.08%72.62%74.27%77.08%76.82%74.59%77.30%77.98%77.54%76.60%77.16%78.96%76.23%74.50%
每股生息负债(元)1.75 1.75 1.75 1.46 1.07 1.21 1.57 1.76 2.18 2.31 2.60 2.33 2.01 1.95
免息负债与净资产比2.60 2.38 2.60 3.11 3.12 2.71 3.10 3.17 2.98 2.76 2.77 3.17 2.69 2.41
生息负债与净资产比0.26 0.27 0.29 0.26 0.20 0.23 0.31 0.37 0.47 0.52 0.61 0.58 0.51 0.51
每股现金保有额(元)2.80 3.31 3.60 4.19 3.91 3.26 4.98 4.29 4.63 4.18 3.92 4.49 3.71 3.35
存货环比增长率9.73%-4.18%-21.03%34.12%17.30%-7.59%-22.03%45.86%0.00%-9.05%-29.17%47.35%16.03%2.45%
应收帐款环比增长率-6.99%-32.15%45.03%-33.30%9.61%-13.37%76.71%-77.36%93.79%3.23%47.56%-35.51%-33.16%31.06%
存货同比增长率11.37%19.05%14.81%13.36%23.28%5.10%3.44%-6.04%-5.07%10.15%24.06%42.36%30.60%33.42%
应收帐款同比增长率-38.95%-28.05%-8.15%11.92%-62.01%-32.84%-19.96%-33.16%90.37%-34.34%-16.65%-29.27%-53.27%-34.79%
预收帐款同比增长率-6.04%-0.16%-1.40%7.42%19.29%29.86%34.47%29.20%48.61%42.49%39.19%52.87%41.32%53.89%
存货周转率 - 单期值16.82 18.33 18.06 13.78 18.71 22.35 20.26 13.82 20.09 19.97 17.65 11.12 16.50 19.32
总资产周转率-单期值1.31 1.42 1.44 1.33 1.42 1.62 1.48 1.35 1.43 1.53 1.51 1.31 1.53 1.71
净资产周转率-单期值5.04 5.19 5.59 5.82 6.14 6.39 6.53 6.13 6.38 6.52 6.61 6.24 6.45 6.69
应收帐款周转率--单期值2432.30 2247.33 1565.36 2199.38 1482.38 1647.99 1399.17 2177.87 491.94 948.98 950.39 1243.88 806.42 543.51
流动资产周转率--单期值4.09 3.79 3.63 3.51 3.95 3.89 3.63 3.43 3.76 4.12 3.90 3.77 4.68 4.68
固定资产周转率--单期值3.05 3.63 3.70 3.56 3.64 4.67 4.55 3.99 3.96 3.92 3.79 3.34 3.96 7.16
股本同比变动率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税前利润同比增长率7.14%7.10%8.51%17.79%14.71%12.24%12.59%21.07%9.97%9.88%7.48%14.85%27.50%25.92%
每股营运资金(元)(10.70)(7.95)(8.06)(8.58)(8.44)(7.07)(7.08)(7.35)(6.79)(6.53)(6.68)(6.51)(5.52)(4.99)
短期借款占营运资金的比例-15.92%-21.44%-19.92%-14.11%-9.67%-13.50%-17.09%-16.47%-21.83%-24.74%-27.15%-22.73%-20.78%-20.73%
每股资本性支出(元)1.60 0.75 0.52 3.01 1.57 1.36 0.43 3.30 2.62 1.91 1.40 2.74 1.65 1.02
每股投入资本净额(元)3.75 5.23 5.03 4.39 2.83 4.43 4.90 4.73 4.95 5.06 4.99 4.17 3.84 4.06
投资支出占收入之比19.31%17.17%13.15%29.77%28.60%35.91%41.55%20.18%17.35%15.91%18.33%10.93%9.09%8.18%
存货储存期(天)21.40 19.64 19.93 26.12 19.24 16.11 17.77 26.05 17.92 18.03 20.40 32.37 21.81 18.64
应付帐款付款期(天)50.50 46.98 49.18 62.01 49.27 43.93 48.93 61.90 53.03 47.24 48.61 66.71 50.39 42.25
应收帐款回收期(天)0.15 0.16 0.23 0.16 0.24 0.22 0.26 0.17 0.73 0.38 0.38 0.29 0.45 0.66
预付帐款占用期(天)36.91 48.06 47.38 45.43 43.16 41.02 33.68 36.94 29.12 25.64 22.67 17.37 8.21 6.74
预收帐款信用期(天)60.55 60.42 64.11 65.73 64.56 59.38 66.81 69.15 61.95 53.33 58.54 62.63 48.41 42.91
现金占总资产比例10.89%14.07%15.08%16.83%16.57%15.58%22.11%19.69%22.64%21.86%20.93%23.49%22.54%22.46%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6.19%6.18%6.35%7.70%6.07%5.82%5.86%7.78%5.67%6.07%6.81%9.42%7.43%7.06%
总资产同比增加比例9.06%12.23%5.93%14.46%15.30%9.56%20.09%13.86%24.24%28.10%23.92%30.00%25.69%26.01%
应付款项占总资产比例14.62%14.77%15.68%18.29%15.54%15.88%16.15%18.48%16.79%15.90%16.22%19.42%17.15%16.00%
应收款项占总资产比例0.06%0.07%0.11%0.07%0.11%0.12%0.12%0.07%0.34%0.19%0.19%0.12%0.22%0.37%
预收款项占总资产比例25.72%27.89%29.95%28.47%29.85%31.35%32.18%30.34%28.85%26.45%28.74%26.74%24.12%23.78%
预付款项占总资产比例10.69%15.11%15.10%13.40%13.61%14.83%11.12%11.03%9.22%8.63%7.57%5.06%2.80%2.55%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42.80%39.16%38.89%37.48%39.06%34.76%32.57%33.81%36.15%38.94%39.88%39.33%38.74%23.80%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16.85%14.15%14.04%13.53%13.13%14.88%13.95%14.51%15.54%15.23%15.65%13.32%15.49%17.19%
流动比例0.42 0.52 0.53 0.54 0.52 0.53 0.57 0.55 0.55 0.53 0.51 0.54 0.51 0.50
速动比率0.34 0.43 0.44 0.43 0.43 0.45 0.49 0.44 0.47 0.44 0.41 0.41 0.40 0.40
综合税率2.22%2.24%2.46%2.39%2.28%2.26%2.36%2.32%2.24%2.30%2.42%2.15%2.23%2.32%
实际所得税率26.24%25.52%26.79%29.58%27.95%25.75%25.99%28.76%26.43%25.19%25.13%26.21%25.08%25.17%
可持续增长率2.16%1.41%3.73%1.00%0.30%0.94%0.49%2.36%1.33%0.83%-0.04%0.92%1.47%0.96%
经营性现金周期(天)50.39 57.73 57.75 61.58 54.89 50.26 45.64 56.39 43.38 38.90 38.24 45.38 29.12 24.50
单位收入需投入现金(0.08)0.05 (0.00)0.03 (0.06)(0.07)(0.30)(0.10)(0.27)(0.23)(0.36)(0.23)(0.49)(0.58)
单位收入产生的现金0.05 0.05 0.06 0.05 0.04 0.05 0.05 0.04 0.05 0.05 0.05 0.04 0.05 0.05
单位收入可用于增长的现金(0.02)0.01 0.00 (0.05)(0.02)(0.03)(0.00)(0.07)(0.08)(0.08)(0.13)(0.06)(0.04)(0.03)
市值环比增长17.44%0.95%-9.17%7.50%6.27%5.58%-8.00%-2.71%-20.56%-7.00%4.92%-9.71%-1.11%-5.48%
主评级建议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
次评级(敏感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
含市场评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中性
鄂武商A14Q314Q214Q113Q413Q313Q213Q112Q412Q312Q212Q111Q411Q311Q2
茅台03

14-09-23 08:46

9
没有什么需要解读的啊,挺好的方案嘛,半价很正常啊,否则何来激励之效,又不是期权,总该给出足够的空间吧,去年苏泊尔还搞了个0元激励也要过嘛,解锁条件设置的也高,在目前的估值和市场预期情况下能对未来三年业绩有这样的保证已经是很好了,而16、17年由于有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提高的要求实际上也隐含了一定的利润增长承诺了,即便是全额分红来抵消增长条件那也意味着极高的分红收益率了,何况全额分红的情况并不多见,如果分一半的话之后2年也需要有超行业预期的增长了,特别是18%的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实属相当优秀的要求标准,我看不出有什么值得非议和需过多讨论的地方啊,如果硬要找那只能是给刘的数量还不够多,不过也体现他利益均沾不吃独食的态度,还是不错的。@wangli299 @hongbo0505
首页

13-08-03 23:00

9
所以如果这个企业是自己控制的,55亿买入,投资价值是明显的,等于现价买入,然后发卡拿上三十几亿无成本资金,实际你只付出了20亿,好好经营,一年多就收回了。是个一倍多市盈率的股。而控制在现大股东手中,预收三十几亿通过外地拓展,象十偃,也能产生5%以上的实际收益率,所以从真实效果上,这个35亿与我们自己控股来讲,起码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没有足够暴利,无法增值。中国股市如果有法制,真能并购,那就妙了,可惜就算你收购股份成了大股东,只要地方上不支持,也是没有用的,银泰准备怎么办?
茅台03

14-10-24 13:45

8
有朋友一直写信来问我,这里就答复下,我稍微调了点仓去汾酒、西王和张裕里,但武商还是最大仓位,观点也没有变化,配那些只是想有些底仓保持跟踪,毕竟食品饮料也跌了挺长时间,加上之前贴中也打算未来分多几个仓,当然武商也确实憋了许久,虽然说观点不动摇,但要说完全没有不舒适感也是欺人之语,所以就稍微调配下平衡下心情,以后也请大家不要老来问我观点,少给我些压力,当然还是很欢迎那些持续帮助跟踪信息的朋友,谢谢。
茅台03

14-05-13 19:31

8
@云一 兄好,三九我好久没看,12年做它的时候只是当作中期过渡产品来处理的,当时感觉医药的估值还能继续向上,结合那时的业绩和增长预期当时感觉可以到25倍PE的水平,也就是静态25动态35之间,所以上去后就减仓处理了,到去年中的时候我就感觉医药整体估值存在向下修正的逻辑,所以之前别人来问我医药的时候我回答是不会有超额收益,其实内心是看淡的,我感觉在目前的市场估值体系中增速低的医药应该在15倍左右的估值会比较合理,增速较高的品种才可以按20到25倍估,战略性品种才可以给更高的估值,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三九现在的价格在今年看确定性空间并不大,而它之前的下跌只是伴随整个板快做估值调整,重组失败只是失去了向上的预期,应该不是导致它下跌的主因,如果基本面不恶化,我感觉可以进入越跌越观察的阶段了,但应该还不用太着急。
myaspiration

13-08-05 15:52

7
茅台兄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也认同501在现有价格基础上最低要翻倍,及时到30元也只能算是合理的估值修复。目前零售业受电商冲击的股价影响已充分体现在了股价中。这边有上海一组数据供兄参考“今年上半年,上海商品零售额增长了9.1%,其中,线下只有6.6%,线上则高达57.4%;从实体商业网点情况看,今年上半年,上海商业零售网点净减少2600家,约为实体零售网点数的10%,另据相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即使是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大型百货公司,也有不少发生了亏损的情况。”而501在这种不利的大环境下,同时考虑到为应对银泰系控股权争夺,而刻意压低业绩的情况下,一季度仍然实现了稳健增长,501的质量和实力可见一斑。
kate

13-07-31 21:25

7
虽然估值在投资中的作用可以很不重要,因为就个体而言,总会有一些极好的企业能打破一切估值意义,我之前常说,如果能在20年前买华为、娃哈哈,即便是1万倍的PE买入你依然可以获得傲人的投资回报,对伟大企业来说,定量远不如定性来的重要。但问题是,优秀可以在过程中判断,伟大却只是事后的结论,它的形成是需要机缘和太多意外因素的,事后总结出的确定性在事前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很难在那么久远的事前来确定这些,你只能通过进程中的不断观察来确认你的判断,这就存在一个维持和修正的过程,而一开始的过高价格实际上就剥夺了你修正的权利。所以我认为,即便你碰到的是真正伟大的企业,但你所能支付的极限也只能到优秀为止,而优秀在估值上是有边界的,虽然可以有多因素叠加所带来较宽的乘数空间,但它仍然应该在我们的可理解范围之内。 [淘股吧]


这一段写得精彩啊!
清寒入短裘

13-07-31 21:15

6
感谢茅台03兄的回复,本想只是拿朋友的观点来探讨,没想到兄台这么仔细的做了答复,感激不尽。[淘股吧]
武商低估可能都没什么疑问,但如果要看比较大的空间,目前时点似乎还有待商榷。
如果说中国一个省份未来与欧洲的一个国家相当,这点没什么疑问,但印象中欧洲的零售类上市公司给的PS估值普遍不高。
武商的最大看点应该是现金流,但未来武商有多个项目在建及培育,亦需要大量的消耗现金。而且由于银泰的存在,可以预见的是,武商长期可能都会存在隐藏利润不进行现金分红的情况。
网店对传统商业的冲击,也许很快会体现在新型业态上了,微信5.0已经加入了面扫功能,不需要二维码条形码,只要对准商品扫描,就直接连接到网店的购买页面。
当然这些原因都已经反映到了估值层面,但如果缺乏催化剂的话,估值层面的低估似乎难以构成增量资金进场的理由。
我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往生净土

13-07-31 18:37

6
如果如此看去...
那A股市场里不错的公司,股价市场不认的
多了去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