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账户激增玩家隐遁 博时马乐老鼠仓或借此工具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nd/20130801/072716308633.shtml
“玩家”遁入其中有猫腻
信用担保账户的“隐蔽性”为不少资本玩家提供了玩弄资本的平台。
日前,原
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马乐的老鼠仓事件震惊资本市场。据称,他与之前曝光的涉及老鼠仓的基金经理不同的是,不仅涉案金额巨大,且手段更加隐蔽,涉案的10亿元账户很可能就是借助信用担保账户这个“工具”。
信息显示,在博时精选曾经的持仓股中,与银河证券等多家券商的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重合,金额也相对较大。
“其实,在公开信息上,上市公司股东是以信用担保账户出现,但在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部门看来,背后的持股者仍是无所遁形”,有券商人士指出,只是有些不惜铤而走险玩弄资本的人存有侥幸心理罢了。
7月31日,有券商人士表示,“预计不久之后,该类账户就会分拆披露,按照普通证券账户持有的股数单独拿出来统计和公告。”
不过,至目前为止,记者尚未发现有上市公司将证券担保账户分拆披露的迹象。
31日,一家上市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告诉记者,他也听说有这方面的说法,需要上市公司向中登公司提交申请,但没听说监管上强制。
实际上,信用担保账户也是大资金拉抬股票吸引散户跟风使出的障眼法。
例如,兴蓉投资(5.47,0.16,3.01%)(000598.SZ),它是至目前中报显示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信用担保账户最多的,第二至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均为信用担保账户。
今年4月,该公司披露的一季报曾因有6个信用担保账户的流通股股东而“名噪一时”,被认为是有大户融资买入的标的。事实上,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股大幅上涨逾40%。
然而,二季度,特别是除权除息后,该股股价迅速跌去20%。其间,该公司股东户数迅速增加,明确显示不少散户追了进来,现如今已几乎全部套牢。
“目前,信用担保账户的持有人几乎都是个人投资者,而机构账户则多数归私募所有。”一位上市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