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阻器,是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行业巨头不惜血本研发的基本电路元件,据称将引发新一轮电子革命。2009年,国家科技部启动国际合作项目“忆阻器材料及其原型器件”,教育部长江学者、华科大微电子学系主任缪向水教授成为该项目负责人。
昨日,刚刚参加了申报国家“973”计划第三轮答辩的缪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光谷加入世界科技尖端竞赛
1971年,华裔科学家蔡少棠最早提出忆阻器的概念。2013年,比勒菲尔德大学物理学系的高级讲师安迪·托马斯博士研制的忆阻器,被内置于比人头发薄600倍的芯片中,利用这种忆阻器作为人工大脑的关键部件,他的研究成果将发表在《物理学学报D辑:应用物理学》杂志上。
安迪·托马斯还解释说,因为忆阻器与突触的这种相似性,使其成为制造人工大脑,从而打造出新一代电脑的绝佳材料,“它使我们得以建造极为节能、耐用,同时能够自学的处理器。”
同样,中国特别是中国光谷的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忆阻器。2009年,国家科技部启动国际合作项目“忆阻器材料及其原型器件”,教育部长江学者、华科大微电子学系主任缪向水教授成为该项目负责人。经过4年努力,2012年,缪向水带领的研发小组成功研发出性能稳定的纳米级忆阻器原型器件。缪向水研究后还认为,忆阻器的存储功能还具有类似人类大脑的特性,就像人通过强刺激对特定时间记忆深刻一样,忆阻器的记忆也会因电流强度不同,出现明显差异,这为忆阻器的智能化应用,与国际接轨,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今年3月,由华科大牵头,联合清华、北大、国防科大、中科院微电子所等单位联合申报“973”计划项目,目前为此展开的申报已进行了三轮答辩。
进入市场开发还需10亿投入
“仅一家惠普实验室,就有1000名科学家在集中智力研发忆阻器。全球参与的就更多了。而我们学校的力量只能算个小组。”缪向水这样解释为何要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进行研发,他说,目前国内的研发比较零散,单一力量均偏弱,“必须团结起来,才能与国外抗衡”。
国际上,美国、英国等企业巨头每年投入数以千万计的巨资,反观国内大型电子企业,缪向水认为“太现实”,这些企业只会等着研发单位开发出成品后,再拿去试验,如果“对路”才掏钱。缪向水算了个账,忆阻器的基础研发大约需要4000万元,到市场开发阶段,至少需要10亿元以上的投入,这不是一家小企业所能承受的。
赶上新一轮电子革命的机会
“在一场大的技术变革过程中,处在市场中的企业,有担当才会有大回报。”缪向水举例说,我们用的闪存,国外早在1984年就生产出来了,我们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生产,落后就得给别人付学费。忆阻器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将来可能让目前的存储器同时具备CPU功能,成为不需要主屏的单一电脑,将计算机提速的瓶颈完全打破。“我们在此前的电子电器核心领域的知识产权,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而忆阻器的研发,今天我们可以说,在与世界前沿齐头并进,如果投入不足,两三年后,就会拉开距离。我希望,我们能抓住这次率先拥有新一代电子元器件核心知识产权的机会!”缪向水说。(记者张军 实生荆笛)
华工科技 周一怕是要发表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