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概念股百科: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我们所听说的:蓝牙4.0导致可穿戴传感器的大爆发,它将生物医学(如心跳、血压)、运动(长跑、热量燃烧)和环境(如气温、湿度)等数据传给智能手机,各传感器都需要一个独立的应用。三星已经在Galaxy S4中植入一些传感器,但在5年之内,智能手机将从高通Tricorder XPRIZE处理器获得“星际迷航式”的灵感。
预测:几年后,我们的鞋子、眼镜、皮带、手表、衣服都将装备传感器。这些传感器通过iPhone 10或者Galaxy S9监控身体、环境条件,让我们防止疾病并治疗。未来十年可穿戴式智能设备会迅速发展,他认为未来我们至少会在身上穿着10个传感器,用于收集各种信息。
这十个传感器会包含哪些?但我们现在就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一番合理的YY。
光从手机来看,至少就有摄像头、GPS芯片、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光线感应器等。
而炒了很久一直未上市的Google Glass将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一大方向,它具有拍照、声控、视频通话等功能,还可以接入网络。相比手机,Google Glass需要实时监测使用者的动作和位置,需要更多的传感器,所以摄像头、加速传感器、指南针、陀螺仪之类更少不了,而且还会更精密。
至于近段时间广受关注的智能手表,更是各种传感技术的高度集成。例如手表的体积小,没有大尺寸的触屏供你操作,各种功能的实现需要更加精确的动作感应来实现。即使离开智能的概念,现有的手表早就开始集成气压/高度/水深计、温度计、罗盘、血压计、重力感应器、太阳能面板、红外发射器、电波接收器等。如此看来,未来在身上穿戴十个传感器都还不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随之升高。附加在手机上的多种功能正在工程师和产品大拿手中越来越日新月异。智能手机所依托的智能元器件也是如此。
加速度传感器在消费类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笔记本中的跌落保护、MP4/手机中的屏幕自动翻转、轻敲手机挂断电话以及手机“翻转静音”等等。这些应用改变了传统设备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使产品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做过传感器的工程师都知道加速度倾角传感器在整个设计、生产和测试阶段都是以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质量来要求的,它的目标市场目前大部分是汽车应用,另外就是消费电子。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控制,和测试应用程序,以满足精确测量振动,冲击,加速度和运动,可知加速度传感器在未来体感游戏等方面的应用也是可观的。
加速度传感器,通常加速度传感器是用来进行运动监测,这种运动的量有大有小,一般用加速度的范围来衡量。加速度量程超过1g或者2g的,就是一般的加速度传感器。用在汽车领域,监控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一旦发生事故时,可以传送信号进行安全报警;用在普通的消费电子领域,手机、平板电脑等等里面。
在应用的过程中,量程比较小的,可以用来测量倾斜角度,即我们所说的倾角传感器。测量的角度量程是不定的,可以自己控制。在整个倾角测量的设计过程中,灵敏度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目前了解到国内有些倾角方面的生产厂家,这个灵敏度可以达到0.01°。
那么一般倾角传感器什么地方可以用到呢?工业领域:重型机械,通过倾角测量,可以准确定位到精准位置,不会有任何偏差;高空作业人员,通过倾角测量,设置角度报警,可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地质勘探,测量大坝等斜坡角度,有利于斜坡的平稳建设。
在我们所见的很多山地工程、防止山体滑坡或者桥梁大坝的修建维护中,无线传感网是由具有无线通信、数据采集和处理、协同合作等功能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它是当今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无线传感网对所使用的传感器有一些严格的限制条件。首先,传感器的功耗要低;其次是精度要高,A/D转换的分辨率为16位;最后是传感器的体积要小。一般而言,无线传感网总是优先使用微型传感器,只是在其功能不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才考虑传统的机械式传感器。
另外,加速度传感器的出现预期可以打开一些全新的应用空间,比如预测汽车可能出现翻滚的倾向并及时发出预警或自动纠正转向速度、禁止某些设备在倾斜状态下使用、病人跌倒监测、倾斜或运动感测式的游戏摇杆或鼠标、利用倾斜或抖动实现手持设备菜单的单手操作、根据斜倾角度自动调整投影仪在屏幕上的形状、电子化水平仪和指南针,以及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新型玩具等等。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不久月球将成为“机械猿猴”的殖民地,上演真实版的“人猿星球”。目前,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和不莱梅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制一款太空机器人,能够像猿猴一样行走和攀爬,适合在月球崎岖表面上探索。
这款太空机器人被命名为“iStructDemonstrator”,它具有机械手臂、腿部和脊椎,能够模拟灵长目动物的行为,它将取代当前月球勘测任务中的滚轮式探测器。
这支研究小组已建造一个猿猴机器人,并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模拟月球基地进行了测试,据称,这款机器人的四足结构站立时非常稳定,可以越过障碍物或者小山丘,非常适合于月球表面勘测任务。同时,当这款机器人跌倒时能够重新站立起来。此外,这款猿猴机器人能够后腿直立站起来,使用手臂采集样本,或者超过前方障碍物。它的重量达到18公斤,尺寸大小为66×43×75厘米。
它的铰接式脊柱连接躯干和骨盆,至足部和脚踝结构,每个“关节”都装配着传感器,能够观察响应地面结构的变化。基于不同类型的电动机,这款机器人能够转动26度。
“iStructDemonstrator”非常类似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署机器人挑战大赛中设计的“猩猩机器人”,然而,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的这款机器人具有链接式脊柱,其工作方式如同一个6轴扭矩传感器,它的设计非常独特,有助于实现四足协调移动。
安装在足部和脚踝的传感器能够维持其勘测倾斜表面时的身体平衡性,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一项研究指出,“iStruct”项目将有效提高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性和机动性。
这个研究项目主要聚焦于实现可移动机器人的智能化结构,从而增强复杂行走机器人的有效性。大量的传感器能够提供精确的环境洞察力,因此这款机器人将需要大量局部性预处理和评估的数据流。
2009年,该项目负责人丹尼尔·库恩曾设计类似的一款机器人,叫做“小猿猴”,它具有类似的四足行走能力,据悉,“iStructDemonstrator”将于今年8月份设计完成。
传感器专家网陈列了霍尼韦尔扭矩传感器,其有超过半个世纪生产设计高质量高精度扭矩传感器的历史,并且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改进扭矩传感器,无与伦比的应用灵活性以及机械结构的多样性等。
反作用力(非旋转)扭矩传感器和旋转扭矩传感器两种,使用的均是粘贴式应变计技术。旋转扭矩传感器可用内嵌式安装配置和夹持式传感器测量。多种不同的信号传输方法(从传统的滑环和旋转变压器至模拟和数字遥测方法)构成多种产品组合,可满足绝大多数应用场合的要求。传感器传感范围自3in-oz.(0.02Nm)至1.5Min-lb(169KNm)。
反作用力扭矩传感器可进行10in-oz(0.07Nm)至1.5Min-lb(169KNm)范围内的扭矩测量。可进行多种安装配置,包括:轴至轴的安装、法兰至法兰的安装、轴至法兰的安装、花键轴传动及方形传动。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制造,各元件均可增强灵敏度等级,这就使得我司生产的传感器具备比行业要求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且符合当前标准的规格及误差要求。霍尼韦尔扭矩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研发、生产、过程控制及质量保证等相关试验和测量所要求的精密测量。
传感器概念股一览:
威尔泰(
002058)高精度传感器
士兰微(600460)智能传感器产品制造与封装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批准
苏州固锝(
002079)物联网传感器
中航电测(300114)主要产品传感器,多种类型传感器
同方国芯(
002049)石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华工科技(
000988)传感器技术产业板块
中航电子(600372)传感器产业化项目正在实施
盛和资源(600392)感应式数字液位传感器
汉威电子(
300007)气体传感器
通鼎光电(
002491)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广陆数测(
002175)高精度电感位移传感器
华天科技(
002185)已建成每月2000片左右影像传感器封装产能。
新联电子(
002546)无线数据采集传感器
机器人(
300024)光纤传感器
中瑞思创(300078)智能识别传感器
三诺生物(300298)生物传感器
飞乐股份(600654)汽车传感器
航天电子(600879)汽车传感器
东风科技(600081)汽车传感器
万讯自控(300112)自动化仪器仪表传感器应用较多
建议关注:苏州固锝 中航电测 汉威电子 通鼎光电 机器人 中瑞思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