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群体思维僵化,利率市场化个人见解

13-07-20 22:55 3145次浏览
人生脚本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首先,谈谈题中所指的群体思维僵化,利率市场化使银行改变了原来人为行政指导下的高息差,引入了公平的竞争机制,从80年代的美国经验看这是初期存在的现象。那么大众现在认为的是息差降低了,银行要完蛋了,廉颇老矣,夕阳行业。那么果真如此吗?银行真的只能靠息差生存吗?不。成熟银行的标志是中间业务。我们可以找些数据和例子来对比看看。目前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占比大约在20.6%。好,我们看看美国的银行业中间业务占比,美国80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放开金融管制,当时的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占比18%,到97年中间业务占比达到40%,就是在这个时期,花旗银行,富国银行,股价飙升29倍,同期恒生银行上涨42倍。到2000年,有些银行中间业务占比甚至达到50%,60%,甚至出现零贷款的专业银行。

对比以上,我想说明的是,利率市场化是银行业真正开始“甩开膀子”的时期,将是行业最繁荣的时期。从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比例可以看出,这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后群体可能会看到,利率市场化完成后,银行息差下降,但是同期利润却不断上升,股价不断上涨的奇怪现象。
从民生,兴业为代表的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我们就能看到这种轨迹了,他们创立之初面临的是四大国有银行的挑战,网点不够,传统对民营,股份银行的认知不足,但是他们确生存得非常好,靠的是什么,就是创新。我们可以看到,几家突出表现的银行都有自己的业务特点,招行高端零售客户,民生小微产业链,兴业投行业务。从这几家银行我们可以看到从无到有的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不会差过利率市场化后的竞争吧,只有走差异化,才是生存根本,利率市场化还未先行已经未雨绸缪。我们可以看到中小银行已经具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本贴非论坛名人贴,还想继续写,看看观众如何喷吧。
打开淘股吧APP
9
评论(2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人生脚本

13-07-20 23:16

3
银行国之利器。有商业,货币就不会消亡。对这种轻资产的行业,中国股民付出过很大的时间成本,06 07股票大潮多少人视价值投资为圭臬,但是08金融危机,10年房产调控,地产崩盘导致银行倒闭的恐惧。11年地方债,外贸危机,温州高利贷危机,银行股连连下跌。但是大家有没发现这几年银行业绩却继续高歌。目前投资大众思维里已经形成,银行就是PE低,盘大没投资价值的思维僵化。巴菲特都是在市场恐惧,绝望的时候去市场按砖头价捡黄金,大众连续这么多年养成思维枷锁让我们不能正视已经出现的投资机会。
我的另一帖的观点表明的很清楚,目前产业转型就是两大主线,现代金融服务业,新兴消费。代表的就是主板的银行为代表的金融,创业板的新兴行业个股。
产业转型必须实现利率市场化,具体我会继续跟帖。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