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特大利好:银行股,利率市场化,促进经济转型

13-07-19 21:28 3364次浏览
zhua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特大利好:银行股,利率市场化,促进经济转型

CCTV今天两个消息,一是利率市场化,二是最高法院建立“老懒”通报机制。
利率市场化,银行是强势地位,贷款利率可以谈,最高,也就是基准贷款利率的四倍。
按6.15贷款利率计算,最高可以是24.6的利率,由于银行是月计率。
-----------------------
利好银行股,市场是缺钱的,谁出的利率高,贷款额度给谁。
这样,没有效率的企业,自然就玩不转,促进经济转型。
------------------------
二个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建立“老懒”通报机制,
具体意思是:欠钱不还的,又不能抓去坐牢,这样太不人性。
建立通报机制,欠钱不还的,通报给银行,国家招标,资格审核等部门。
这是利好,建立全社会的诚信机制。
------------------
可能利空房地产股???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龙泉剑邑

13-07-19 23:03

0
今天下午是不是被砸晕了,在这里说胡话?利率市场化,挤压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利空银行等金融股,周一大盘继续被砸的概率大
zhua

13-07-19 23:03

0
庆幸的是,台湾大型银行发现利率市场化并没有想象的“如狼似虎般可怕”,一方面基于台湾存贷利率“松动”初期,受到货币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偏高的推动,银行存贷款利差反而有所扩大,随后才慢慢收窄;另一方面美国银行业针对利率市场化研发大量对冲利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创新品种,让台湾地区银行“拿来”应对了利差收窄的经营冲击。 

  然而,台湾大型银行“完全”认可利率市场化仍足足用了近十年。
zhua

13-07-19 23:02

0
中华票券公司见证了台湾地区利率市场化的艰辛变革。 

  相比同期美国为了摆脱《1933年银行法》“Q条例”约束,采取推出一款自由利率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推动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受制于台湾大型银行不愿损失3-4%存贷利差而对利率市场化暗中排斥,台湾地区金融监管部门只能另辟蹊径,从1976年起连续要求三大公有银行分别成立三家专业票券公司,建立“自由利率”的货币市场。 

1975年,台湾地区允许存款利率在原《银行法》设定的最高限内自由浮动,贷款利率则由银行公会商定并报主管机关核定,令存贷款利率“有所松动”,但台湾大型银行考虑到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偏高,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高息贷款额度。 

  面对台湾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窘境,台湾三大票券公司干脆让中小企业在货币市场发行“自由利率”的中短期融资票据,以此撬动利率市场化。
sosolo

13-07-19 22:58

0
我的意思是银行利好,银行可以提高贷款利率向高利贷公司靠,赚多点;高利贷公司要降低些利率来跟银行抢了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zhua

13-07-19 22:34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要看懂后面一句话啊,重点在最后一句啊
完整的意思是这样的:“取消下限(逗号)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句号)”
知输认输服输

13-07-19 22:30

0
利好利坏其实并不重要
关健盘面的反应最重要
地产银行今天都确在跌
sosolo

13-07-19 22:18

0
就是这个也是,现在来个“取消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就美其名曰市场化了,高利贷合法了。同学们要看懂后面一句话啊,重点在最后一句啊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zhua

13-07-19 22:14

0
牛,这实际是“供给学派”理论,
用利率市场化,来配置信贷,
有效率的企业,才敢贷款。
市场方式促进经济转型。
zhua

13-07-19 21:58

0
不还银行贷款的,注意了
===============
法院将“失信”信息数据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进行“点对点”通报。。。
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等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采购,招标,贷款,资质认定,等都受影响。
zhua

13-07-19 21:5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银行目前是强势位置,
是别人求银行给贷款,
不是银行的钱没有人要贷,
是贷不到钱,才有影子银行与高利贷。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