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NBD: 此前惠誉称,中国的信贷泡沫已经居世界第一,您怎么看?是否危言耸听了?
陶冬:中国已经连续十年超规模的发行货币,而释放出来的流动性远远超出了实体经济的需要。其实,中国当仁不让的是世界的QE王,我们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QE了,这些流动性先后打造出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以及地方债务泡沫。中国的信贷扩张太快,杠杆放的太大,而且很多资金都是投资于一些无法取得商业回报的项目,这就会带来信用风险。这种风险是我研究中国经济18年以来最触目惊心的。中国的信贷泡沫什么时候破灭不好讲,但是中国早晚会面临一次重大的去杠杆化,而这个过程一定会影响到地方债务,影响到影子银行,最后波及房地产,希望政府未雨绸缪,早著先鞭。现在政府捂得越久,最后出事一定更大。政府不采取行动,早晚市场也会行动,出事之后再思救援,成本会高许多。
NBD:目前,世界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全球经济已经摆脱了衰退的阴影,正在走向全面复苏,另一种声音是认为全球经济仍有再次探底的可能,您怎么看呢?
陶冬:对于全球经济目前的情况,可以用尴尬二字来形容,因为全球经济并未完全摆脱危机阴影。尽管目前的经济情况较去年略有稳定,但也是在全球超规模量化宽松的背景打造出来的。一旦货币政策出现变动,各国经济还会受到一次冲击,但是每个国家受影响的程度会不一样。由于美国的结构性调整,尤其是银行领域的调整做的最好,所以美国的复苏迹象最为明显,受到冲击的影响会最小。欧洲经济目前仍然在衰退之中,银行的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至于日本,我认为安倍政策只是哄哄股市和汇市的,对于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很有限。中国的去杠杆化还未开始,一旦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开始收紧,中国乃至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受到的打击会比发达国家大很多。今后几年中国的政策可能面临几个尴尬。1)信贷扩张已经到了不得不收的地步了,2)地方财政差不多烂透了,妨碍结构性改革。3)别国开始收水时候,中国的问题才爆出来,资金外逃难免。4)通货膨胀起步,制约货币政策发力。
0
北京时间7月11日凌晨消息,BusinessInsider周三文章指出,随着中国官方公布了意外弱势的6月进出口数据,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已经越来越广为人知。
瑞士信贷集团分析师安德鲁-加斯维特(Andrew Garthwaite)在周二的一次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所有主要驱动力量都在快速消失。
这份报告指出,劳动力的增长率已经开始萎缩,这也意味着增长率将会更加接近生产率的增长。其次,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好处在十年之后已经严重减弱。
报告也认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导致了过量建筑,供应相比需求高出了20%,同时现有房屋还有20%的空置率,价格也过于昂贵(房价相比薪酬的比率是伦敦的三倍),而住宅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经从2001年的5%提高到了目前的13%。
报告称,由于利率的去监管过程,资本的真实成本已经上升。过去近十年中负的实际存款利率帮助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中投资比率的明显提高,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8%。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同比增长了20%。历史上,从投资型向消费型驱动增长的转变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下降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报告也列举指出,真实存款利率已经转向正值,这最终将会提高资本的真实成本;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合计杠杆比例已经比正常趋势高出17%,相对比例则是高出了30%;人民币相对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升值程度在2%到20%不等。
报告最后指出了政策方面的因素,称目前中国在一个十年改革周期的第一年中,而改革通常会以增长放缓为代价。瑞士信贷集团中国经济学家陶冬也指出,中国还有政策不协调的风险,包括央行在内的国家机构分支可能会寻求实现自己的一些目标。 (孔军)
0
多看看熊市深处的言论吧,对未来的投资很有好处。
0
“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380万股民逃离股市。创业成功却在A股遭遇重挫的华先生,昨天在微博上宣告退市:“最近两年加上2008年的亏损,合计贡献500万真金白银!我解脱了!”他在微博上晒出的亏损成绩的交割单引起众多网友围观。”
这位署名“MRHUA-教你外贸营销”的网友在新浪的实名认证为南京米课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产品经理。记者昨日致电他的公司,并用私信联系要求采访,但均未能联系到本人。不过这位华先生在网上撰写的长达数万字的创业帖,写明了自己的创业和投资经历。
2006年手持百万冲进牛市
“当我意识到亏的不是钱,是我的精力的时候, 这些都不重要了,我的精力应该更值钱。”华先生昨天在微博上表示。记者起初以为华先生是意气用事,但他的创业故事所讲述的经历却证明此言不虚。
华先生18岁即自费留学新西兰,起初口袋里只有数百美元,先是在泰国饭店打黑工,不久即倒卖汽车,之后又贩卖过碟片。21岁赚到第一个100万,之后连续5年每年利润数百万。2006年在国内买房三套。随后他转战股市,前后七年亏损500万,其间也有赢利(真实亏损在100万-200万之间),最后选择清仓出局。
据华先生介绍, 大约是2006年,当时手头现金加起来有400多万,当时南京房价在1万元左右,他一口气买了三套,办好所有手续后还有100多万现金在手上,于是冲进了当时的牛市。
生意的赢利都放进了股市
用他的话说,股市总是让你先吃肉的,两个多月就赚了120多万。“人的贪婪一下子就给激发出来了”,于是华先生连生意都不管了,扔给老婆和朋友管理。经历了2007年的5·30事件以及之后的10月大盘见顶,账户里还有近300万,可他不甘心,打算赚到1000万收手。“这个目标让我失去理性,在熊市的时候没认赔退出。”
华先生昨天在微博上晒出了惨不忍睹的电子交割单:最大一笔亏损在百万以上,为“-1085642元”,其余四笔亏损大单多则80余万,少则25万。另有一个账户只有50万,亏得太惨,他连密码都忘记了。
每次他都把生意的赢利放到股市里,股市让他亏损的不仅是钱,还有两年的时间。“在2007年和2008年,我都没有好好去做生意,放弃了好几次机会。”他承认,“股市一战可以说是彻底完败了。”文/本报记者刘慎良
现身说法
“中国股市水太深,千万别以为自己聪明”
华先生坦承,从2006年年底进入股市的那一天,自己就没有把股市当做一个投资市场,而是一个投机市场,指望带着几百万进去,可以带着几千万出来。这决定了他的失败,这一失败延续了6年,在经历了一轮牛熊之后,他才突然开窍,都是当年成功太早惹得祸。
他现身说法,奉劝炒股的朋友,中国股市水太深,千万别以为自己聪明,在股市聪明没用,现在赚到了也别以为自己厉害。认为自己有内幕的、技术好的、认识高手的也别觉得怎么样,这些我都有,说出来保证你认为稳赚,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0
TNND,现在不说中国危机都不好意思,显得一点学问都没有。
0
李迅雷认为,中国大量的央企现在也遇到经营困难,大量产能过剩。现在的社会稳定是大问题,不允许让员工失业,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样产能就降不下去,整个社会的过剩状态还是要维持下去。这种做法,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就看改革能不能动利益,改革能动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利益才可以,否则中国经济要改观、负债水平要降下去还是很困难。对中国来讲,目前面临的还是要去杠杆,降低负债水平。中国整个负债占GDP是270%左右,这个水平不低,和欧洲、日本相比还不算特别高。
“有人说,这轮中国是不是发生了金融危机?我认为,应该是金融危机,但是一个小级别的金融危机。是不是认为一个大的金融危机的开始?我认为还不至于。整体来讲,债务水平并不算高。我们的流动性问题,央行还是完全有能力调控的。现在运用的手段还是比较多,所以我认为这一轮应该不是。”
李迅雷称,中国在今后5年内,应该会发生经济危机。有再好的调控能力也很难避免,因为毕竟风险点现在是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怎样把风险的危害性降低。降杠杆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金融机构要降杠杆。现在来看,社会融资总量在增加。社会融资总量在增加,信贷在增加,企业发的债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债、信托产品等等也都在增加。但是经济增速是往下走的,这在中国以前是没有发生过,或者是发生过,在1998年到2002年阶段有过这样的类似情况,但大部分时间,M2增速和GDP增速方向上还是一致的,但现在是相反的方向,这就是我们经济出问题了。
李迅雷指出,在今后中国至少有三个风险点:第一、房地产方面。目前房价还没有降下来。如果现在房价降下来问题可能更大,房价保持稳定,可能是一个最有利的。如果房价继续上升,可能性也不大了。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全国房价结构不合理。第二、地方政府,他们的违约率可能会比较高。他们现在投的项目,都没有相应的现金流产生。第三、企业,现在的企业还是维持“大而不倒”,最终企业的问题还是会越积越多,就像现在的日本。
.海.通.期.货
0
否极泰来?凭什么?哀股先天不足,本来就是个圈钱市,凭什么?
0
否极泰来?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