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持续买入汤臣倍健

13-07-02 10:25 4551次浏览
静林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汤臣倍健是2010年12月15日上市,上市时140多元,股价确实高,再加上对保健品行业不了解,对公司管理层也陌生,当时没有买,但认真研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总觉得是难得好股票并持续观察,2011年6月,试探买入几百股(大约47元,现在看历史大底是当时的45元),汤臣倍健自从上市以来,褒贬不一,许多人想到太阳神,三株口服液,脑黄金等到就不敢买300146,特别是三株口服液,三年左右时间,靠广告及销售人员无孔不入的营销,市场做到80亿,记得当时只有十几户的小村子都有它的广告,然后是轰然倒塌,因此挡住一些价值投资者,然而我通过持续跟踪,对比了美国 日本 台湾等等保健品市场,在认真研究中国保健品发展,认为是未来10-20年不可多得的可投资的好行业,再者300146管理层聪明 睿智 坦诚 有进取心, 是一流的一批人在做一流事业,因此于2012年4月开始持续买入,将大部分仓位移到300146,直到现在还在买入,欢迎各位指出300146不足,给我一个不能买的理由。再此谢谢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我爱河粉

13-07-29 08:14

0
我也相信汤臣倍健会涨,不过楼主的分析太假了,单店销售额,产品结构、毛利、主要的竞争对手分析,销售模式,,,,什么都没有,也就描绘一个蓝海出来。。。现在最讨厌这种分析模式了。。。
我爱河粉

13-07-29 08:07

0
2011年6月,试探买入几百股(大约47元...因此于2012年4月开始持续买入

楼主为什么现在才来推啊。。。呵呵,前一段时间有批资金进入进去,应该是楼主的领导吧
我爱河粉

13-07-29 07:44

0
你算过汤臣倍健单店销售额吗??他也就靠着超高的回佣来吸引人家卖他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新增的客户会更趋向于网络上购买了  汤臣倍健不可能这么做  不然他旗下的几万的店不可能放过他的  还有  他这种模式加盟商有奶便是娘  别的产品好卖就会卖别的了  根本没有约束力
巴蒂123

13-07-29 07:28

0
安利出什么产品 过几天他就会出相似的品种 效率确实挺高
我爱河粉

13-07-29 07:27

0
写了这么多  你是汤臣倍健的消费者吗??我以前买过汤臣倍健的不少产品,就拿葡萄仔精华为例  gnc的才100不够  牌子又好  汤臣倍健的200多  平凭什么啊  其实大部分新增客户都转去买gnc了  而且市值上来说 汤臣倍健远超gnc了
静林

13-07-21 08:41

0
韩国人爱美不差钱 六成受访者每天服用保健品
2013-07-17 08:32:00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受经济不景气影响,韩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便宜的东西。然而大韩商工会议所16日的调查报告称,虽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消费能力不足”,但花在让自己年轻或看起来更漂亮方面的花费反而增加。

韩联社16日称,该调查显示,为使自己更年轻,有61.2%的受访者每天服用维生素、红参等各种保健食品,每天服用蓝莓、坚果的多达58.6%。50岁以上年龄层,有80.6%的人服用保健品。此外,16.4%的人承认曾接受过皮肤科治疗或整形外科手术。调查称,韩国人在爱美支出方面呈现年轻和年老两头较高的现象。二十多岁年龄层的爱美支出最多,每年人均76.1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176元),以下依次为三十多岁年龄层(53.7万韩元)、四十多岁年龄层(42万韩元)、五十岁以上年龄层(57.2万韩元)
静林

13-07-16 14:09

0
2013年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调查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时间:2013/02/21  作者:
 
  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研究资讯:2012年11月,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辉瑞在沪宣布,公司善存沛优营养保健品系列进军中国市场,此举标志着中国成为善存沛优继美国后首个海外上市的国家。除了辉瑞公司外,还有其他外资企业也正加紧布局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如康宝莱,自1998年进入中国保健品市场以来,逐渐扩张并夯实中国市场基础;2012年,Knight(圣骑士)和中国邮政李嘉诚TOM网、南京医药、麦考林等巨头展开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标志着澳大利亚的保健品巨头开始全面进军中国营养保健品市场。
  
  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总产值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33。7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816。58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达到633。67亿元,由此可见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从营养保健品行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看,2002-2012年行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走势,除2007年外,2002-2012年前三季度,行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逐年上升,由0。03%升至0。18%,表明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观念与消费惯逐渐改变,营养保健品由过去的奢侈品向日常用品演变,其市场范围逐渐扩大。随着消费群体的扩张,我国营养保健品销售产值逐年上升,增长速度高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前景广阔。
  
  尽管我国营养保健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落后。2010年,美国营养保健品市场(美国称营养保健品为膳食补充剂)的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81亿美元,按照美国当前的生活消费水平和人口规模,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预测美国该行业未来几年内保持4%的复合增长率,2017年将达到36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远高出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的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认为,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将吸引大量国际企业进军我国保健品市场。
  
  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逐渐成为营养保健品市场的新宠,其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尽管如此,外资企业进军我国保健品市场时,须全面布局,进行有重点、有目标的投资。据此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给出了如下投资建议:
  
  1、投资区域
  
  从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主要省份来看,天津市、广东省、辽宁省、福建省、北京市等五个区域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天津市、广东省、北京市等由于经济水平较其他区域发达,高收入群体较多,因此营养保健品在此类区域的消费市场较大。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上述五个省市的营养保健品销售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均在25%以上,因此此类区域是营养保健品行业投资的重点区域。
  
  2、投资品种
  
  目前,免疫调节、抗衰老、抗疲劳等营养保健品已发展成熟,且在我国仍有较大的市场,因此这些成熟产品是营养保健品行业投资的品种之一。同时,随着人们对纯天然、绿色健康产品的诉求不断提升,天然营养保健品的市场规模将明显扩大,将成为营养保健品行业的另一投资品种。
  
  此外,由于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人的抚养比例也逐渐升高。年轻人为父母购买营养保健品的市场将逐渐增大,因此用于老年人的营养保健品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营养保健品市场上的主力产品,具有较好的投资前景。
静林

13-07-15 13:30

0
 论中国保健食品发展空间
2012年4月5日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论保健食品的部分摘录,主要观点:发展健康产业来防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注重饮食是对抗慢性疾病最现实的一种手段;非直销渠道是发展重心,中国消费保健食品消费者已经具备1万亿的购买能力,但目前市场上只有2000亿的零售规模,中间有8000亿的巨大蓝海空间。
  我的结论:保健食品从2000亿到10000是5倍空间,现在非直销占比为20%,直销占比80%,按成熟市场非直销与直销为70:30,这样非直销空间有3.5*5=17.5倍销售额增长,汤臣倍健将来还会通过并购一些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未来的汤臣倍健保守测算还有15倍的空间.
Q:保健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是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王大宏:那就看这个行业的定位,我们的观点就是说这个行业呢是食品的一个升级,也是药品的一个补充,但是他自己也是要有自己独立的定位,在健康产业这个范围里面,他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就是在健康产业预防保健这个版块,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慢性病呈井喷之势,国家医药费用支出越来越多,而且医药费用增长速度快过我们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也快于我们家庭收入增长速度。慢性病是药和治疗不能解决的,我们的观点就是发展健康保障产业预防保健版块的发展来防控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来对抗这些对我们人类健康新的威胁,饮食是对抗慢性疾病最现实的一种手段,相对应提供营养保健产品的行业他应该能起到刚才提到的对抗新的健康威胁的作用,我认为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是这样,现在应经在往这个方向走。
Q:保健品行业在渠道和研发方面,是哪一点更重要?
王大宏:个人观点是研发重要,我们对这个行业特征的一个评价叫“来源于天然,支撑于科技,成熟于教育,扩张于文化”,渠道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还是对企业品牌的认可,而品牌被消费者认可必须有相应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来源于产品,也来源于质量的控制,这些都是科技。
Q:这个行业属于非常暴利,渠道商赚的也是非常多,未来行业利润率会朝一个什么方向走?
王大宏:第一,利润率高是从数字分析来看是这样的,你要看到消费者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这一类产品,他认为花了这么多钱他的健康会从医疗费用的节省上和身心快乐上他得到的更多,所以消费者他是认可的。既然消费者认可就不能轻易定义为暴利,这样一个贬义的词来表述他。第二呢,从企业角度来看他的付出是非常多,企业花钱的地方非常多,他需要提取很多费用来提高产品的控制、科技的开发、品牌的树立和消费者的服务,他有利润空间才能把事情做好。实际上企业是愿意搞科技开发的,希望国家的政策是引导和保护这些行业的发展,这个也是我们的工作,国务院等职能部门把这个行业的现状、这个行业的未来、这个行业的机遇不断用报告的方式和国内企业做沟通。我们在海南开会就在解决这个事情。
Q:就渠道的形式,就直销在整个行业比如安利的占比非常大,未来渠道是以直销还是以其他为主,还是主要取决于企业营销实力,而不是两种渠道间的差距,怎么看未来保健品行业未来渠道的发展?
王大宏:从行业来看,未来直销和非直销都存在非常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的速度,具体来看非直销会比直销成长要快,原因在于直销已经占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或者说基数比较高,非直销是在直销的带动之下,有后发的优势。我们有一个比较研究的方法,就是我们假设膳食补充剂美国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美国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目前美国直销的比例不到1/3,非直销的比例是比较大的,而我们国家直销比例超过50%,还包括其他非狭义的直销,而非直销比例小,就像刚才说的如果假设美国是成熟的,那么我们在这个行业成熟的时候直销的比例会在总体中下降,非直销的比例会上升,但从大局来讲,我们研究的数据显示消费保健食品消费者已经具备1万亿的购买能力,但目前市场上只有2000亿的零售规模,中间有8000亿的巨大空间,这个空间是个蓝海,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蓝海,就像刚才提到的,这个行业经常有一些不规范性经常被媒体曝光消费者购买还是有顾虑,不敢买,第二点呢,这个产品它具有一定专业性,而且品种比较多,消费者购买是需要有人辅导,有知识的,那么知识不具备又没人辅导他就不太会买,也就没有马上行动;第三呢,消费者要买一些价廉物美的,符合自己需求的个性需要的产品,那我们现在的企业商业化上开发还不足,消费者还买不到他想买的。这是因为这三个因素,导致这个行业有1万亿的购买能力,但是只有2000个亿的零售规模。所以,无论是直销还是非直销,只要他能解决信任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和商业开发的问题,他就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静林

13-07-13 08:37

0
台湾人保喜食健品几近疯狂 四分之一人每日必吃
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
  综合台湾《中国时报》、香港《文汇报》报道,台湾人爱吃保健品,已达疯狂的程度。调查显示台湾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每天必吃的不是三餐,而是维他命与保健品。09年,台湾保健品销售金额达到759亿元新台币(折合约190亿港元),今年保健品整体市场规模,估计达到840亿元。
  据尼尔森公司一份调查显示,台湾使用含维他命的保健品比例,高达五成六,与美国并列为全世界最爱食用保健品第三名;菲律宾、泰国是世界使用保健品比例最高国家;嗜食保健食品亚军则是立陶宛。据科学网(kexue.com)查询资料了解到,台湾有27%、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每天一定要吃保健品,每个月只吃一次保健品者比例,只有1%。
  明年销售金额料破900亿
  为什么台湾人特爱吃保健品?业者调查发现,生活形态改变让外食族增加,或紧张工作造成压力、长期睡眠不足;饮食惯变化如精致饮食、快餐、美食等增多;现代人文明病,包括肥胖、过劳等以及信息发达,预防医学观念普及各种因素,造成台湾人的保健意识抬头,在预防胜于治疗观念与宣传催化下,保健品市场与商机,越滚越旺。
  尼尔森统计,2008年台湾保健品销售金额为664亿元,去年达759亿元,增长了14%。今年业者预估将达840亿元。台经济院更预估,未来三年保健品市场成长率达10%以上,因此明年可突破900亿元大关。
  那么谁是保健品的购买主力?据统计,25岁至45岁女性,是保健食品主力客群;男性则是30岁以上,甚至在结婚后才开始重视以保健品来保养。一位35岁的林姓工薪阶级透露,他一个月要花3,000多元买保健品,每天要吃5、6种保健品,综合维他命、关节骨骼保健是固定长期使用,疲劳时,会加个维他命B群;气色不好,会喝瓶蚬精或美容饮品,他认为“提前保养比治疗来得有效。”
  维他命护骨丸最畅销
  据统计,今年以来卖得最好的保健品,第一名仍然是维他命,例如全省有316家连锁药店的康是美药妆,一年的维他命销售量就超过100万颗,其中又以提升精力的综合B群维他命最受欢迎,业绩比超过五成。紧追于后的是关节骨骼保健品、食补液、保肝保健品与维持青春的美容饮品
静林

13-07-10 16:01

0
关于《食品安全法》修订的思考
王大宏

  为适应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增加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切实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务院决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列入2013年立法计划。2013年6月19日食药总局向各界人士公开征求针对《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意见,截止时间为2013年7月15日。“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的制度建设获得了新的契机。

  科学研究证明:人可以借助饮食干预的方式,改善机体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控制疾病(特别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而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提高社会文明与人群健康水平。因此,发展“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是我国应对医疗保障不足、慢性疾病“井喷”和人口老龄化有效的市场化、产业化措施,也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发展的民生产业和朝阳产业。基于此,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中将“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食品制造业,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发展到一万个亿的规模,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点

  自从1996年保健食品诞生,这个新兴行业已经发展到年销售逾二千亿元的规模,事实证明保健食品在我国拥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潜力。但是当前保健食品行业问题突出,集中表现在基础研究薄弱,产品良莠不齐、违法声称泛滥、原料标准缺失、科技投入不足、社会舆论非议等方面,导致行业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国人排斥本土的产品,境外产品大量倒灌,隐匿着失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深刻反映出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的管理体系亟需调整和完善,而实现制度创新首先应在《食品安全法》这部上位法中做好顶层设计。

  《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时过四年,《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虽多次征求意见但仍未出台。我们认为,正是《食品安全法》本身未能清晰表达保健食品(及特定保健功能)的属性、定义与范围,导致《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的起草与审议工作困难重重,也造成保健食品管理体系建设受阻,市场监管乏力。因此,修订《食品安全法》中关于与保健食品关联的内容非常必要、刻不容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已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依赖性越来越强的刚性消费品。保障群众食用安全、 放心的保健食品,关系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和监管力度,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依然存在,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心有待增强。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促进保健食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首先需突破管理制度滞后于行业发展的这个瓶颈,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食品安全法》的修定,既可配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又能把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各项措施尽快落到实处,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企业成为第一责任人提供法律法规的依据,进而促进保健食品的消费和投资热情,早日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此大胆预测:伴随“老龄海啸”和“慢病井喷”的加剧,我国将进入“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随着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科技推动和人才的涌入,整个行业将从千亿级有争议的草根行当、发展成为万亿级受尊重的支柱产业!《食品安全法》的修定工作至关重要,呼吁全行业积极参与——

  建议一:在食品中明确“保健食品”(或其它名称)这一类别,其与“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为并列关系,并且建议其定义和范围陈述如下:

  保健食品是指:“含有营养素/生物活性物质,用于补充营养、调节人体生理结构或机能、减少疾病风险,以维持和改善人体健康为目的的一类食品。保健食品包括具有特定功能声称的食品,称为保健功能食品;和以提供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膳食纤维或其混合物,以及生物化合物、益生菌的特殊形态食品,称为膳食营养补充剂;膳食营养补充剂为可度量的浓缩形态,如:片剂、胶囊、口服液、粉剂、颗粒剂等。保健食品不得取代药品。”

  建议二:明确保健食品的分类分级管理框架。具体建议如下:

  将原第五十一条建议更改为:“保健食品的准入按照风险等级实行分类管理,能够建立通用标准的产品实施备案管理,无法设立标准的产品实施注册管理。其标签、说明书应真实反映产品所含内容,并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其所做的健康功能声称需有相应的科学依据支持;其所使用的原料须符合保健食品可用原料列表;其生产条件须符合GMP规范。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