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个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蓉成立
2013年06月28日04:39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进军3D打印产业,成都发出第一信号。昨日,酝酿已久的西部地区首个成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蓉成立。
据悉,作为3D打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公共平台,该联盟将以成都市的制造企业为主体,由高等院校、材料研发企业和机构、工业设计企业、科研院所、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等“抱团”联动,先期从材料制造、航空应用、军工制造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率先突破。
突破点
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
据了解,作为3D打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公共平台,成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成都市的制造企业为主体,由高等院校、材料研发企业和机构、工业设计企业、科研院所、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和其他团体自愿组成,将对本地区3D打印产业改革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重大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等,力求从材料制造、航空应用、军工制造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率先突破。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分析,当前成都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和军工制造等3D打印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积淀了相当的技术基础,特别在航空关键零部件再制造、金属材料等领域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因此,成都将借助该联盟建立服务本地区3D打印的技术开发平台,并通过采用政府引导、主体企业支持、自主发展的模式,形成以核心企业为龙头、社会协作较强的规模化3D打印体系。
优势点
材料制造、航空应用、军工制造
在昨日的成立仪式上,成都以5719厂为主体,正式启动了成都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5719厂分别与四川有色科技集团、成都真火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签署协同创新意向协议,将依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开展金属材料、热源装备、系统集成等项目的联合攻关。根据协议,联盟成员将通过开展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力争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品,实现成都3D打印产业的全链突破。
3D打印产业链包括数据采集、材料、打印设备到行业应用服务,那么,基于庞大的产业链条,进军3D打印,成都从哪些领域先期突破最具优势?昨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我市在推进成都3D打印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过程中,对3D打印的成都优势与现状进行了非常缜密的“摸底”,成都在通用航空、汽车制造、军工制造等3D打印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聚集了相关的技术基础,尤其是在如航空关键部件维修和金属材料等领域的3D打印产业链高端环节,还占据比较突出优势。基于此,成都3D打印产业将瞄准材料制造、航空应用、军工制造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率先突破,大力发展飞机整机维修、航空发动机叶片修复3D打印技术等。
新闻延伸>>>
离我们很远?
网上就有卖!
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模式,被《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那么,3D打印距离我们有多远?据了解,2012年,全世界3D打印行业总产值达22亿美元,其中美国约占60%,德国、日本、中国等各约占10%。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秘书长、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预测,中国有潜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市场,中国的3D打印市场有望在三年内从目前的约1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00亿元。
近日,国际品牌Cube3D打印机已在电商网站京东商城上成功开售,这是全球知名品牌3D Systems最新推出的第二代3D打印机,也是目前最贴近家庭、个人用户的消费级3D打印机。此外,在佛山顺德,已经有一部分新潮的企业家开始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玩具、小家电等实体产品。而在国外,3D打印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并取得了很多突破,比如美国科学家用牛耳细胞在3D打印机中打印出人造耳朵,可用于先天畸形儿童的器官移植。
据悉,就国家层面而言,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3D打印技术路线图和3D打印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推动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也在今年共同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的通知》,3D打印被列入发展专项支持。
一直参与成都3D打印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的赛迪顾问副总裁赫建营分析,当前成都与国内其他城市的3D打印产业发展同处在起跑线上,但借助技术优势和材料优势将能够实现抢位发展,随着联盟的成立,成都可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航空产业3D打印示范基地。本报记者 缪琴 摄影 张全能
相关新闻>>>
进军新三板“首堂课”
近百蓉企抱团“取经”
本报讯 (记者 缪琴) 昨日,市科技局联合市金融办举办成都科技企业培训系列讲座“新三板解读和操作实务培训会”。培训会邀请了新三板(即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资深专家、
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博士,围绕新三板在整个资本市场的地位与定位、挂牌的操作流程以及国务院新政对新三板的影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讲授,并进行现场答疑。对于新三板“一步到位”的扩容,蓉企关注尤甚,我市近百家企业、20个孵化器运营机构纷至沓来,期待在成都科技企业进军新三板的“首堂课”上“取经”。
“新三板一步到位的扩容,将以往仅限于高新园区的企业申报权限,扩充到了全国,作为温江区的科技企业,自然也能参与申报角逐,科技金融的大门,向诸如我们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敞开了。”昨日,一家来自温江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代表告诉记者,在他们的“圈子”里,新三板扩容引起了强烈震动,而此时,恰逢其时的专业培训可谓“及时雨”。
据悉,本次培训是我市科技企业培训系列讲座的首次培训会,今后还将针对科技企业需求陆续推出包括企业决策管理、财税管理、营销管理和资本运作等内容的系列讲座。会上,市科技局对日前出台的科技金融资助政策,特别是新三板资助政策进行了解读,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介绍了为支持我市企业进入新三板的创新贷款产品。
据悉,就在上周,新三板试点的进一步扩容工作尘埃落定。此前,被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美股)”的新三板试点范围,仅仅局限于北京
中关村以及天津、武汉和上海四地的国家级高新园区。此次国务院确定将其扩大到全国范围,事实上已经突破了“高新园区”的范畴,“一步到位”扩至全国。此重要信号一经发布,成都迅疾作出反应,成都市科技局酝酿已久的《成都市科技金融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出炉,其中,“全国中小企业股权转让系统挂牌补贴”专项扶持政策位居其列。据悉,我市将采取分阶段拨付的方式,对申请融资的企业给予50万元经费补贴。
(原标题:西部首个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蓉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