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动力是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东银集团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将
江淮动力 将作为高端农机装备的平台投巨资打造,有很大潜力成为中国的农机巨头。
一、江淮动力战略定位清晰,就是投巨资打造未来的农机巨头。
1、江淮动力作为农业机械的平台得到了集团高度重视,此次增发的15.6亿元全部向大股东增发,增发价格4.72 元,控股权将进一步上升至40%左右,体现了集团做大农装的决心。
2、剥离非主业的矿业资产,使主业进一步清晰的同时给江动带来巨额现金流。目前江淮动力煤炭业务有两个子公司,重庆阳北煤炭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明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有色矿产业务是西藏中凯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6 月15 日公司已经出售了重庆阳北煤炭业务,投资收益5,602 万元。公司承诺五年内全部解决与实际控制人的同业竞争。如矿产全部退出,可获得20亿以上现金,为转型高端农机业务提供充分的现金流。
3、政府支持“退城进园”:盐城市人民政府拟以公司为核心,打造农业装备产业园。同时对公司在盐城市市区内的地块,近期可开发的地块由盐城市土地储备中心编制计划进行收储,原则上土地收益的增值部分扣除刚性提留外,全部用于支持公司发展农业装备产业;预计公司整个“退城进园”
总计获得约5 -10亿的营业外收入,将在2-3 年内分期付完。
以上计划完成后公司现金流增加15.6+20+5~10亿共计40亿以上。加上目前账上约7亿的现金,则公司现金流可达近50亿。而目前公司市值仅为40亿元,低于公司潜在现金价值。目前公司的发动机业务及农机装备业务所作的准备工作在市值表现上为零。
二、围绕高端农机业务发展,公司已经在做一系列战略布局。
农机装备业务要想快速发展必须做到两点:
第一,要有技术,有过硬的产品。为此,2011 年江淮动力与韩国东洋物产企业株式会社(TYM)共同投资1150 万美元设立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从事100 马力、70 马力级拖拉机、园艺用拖拉机、5 行半喂入收割机、8 行高速插秧机的开发、制造、生产、销售。合资公司项目是公司进军农业装备领域的关键切入点和重要发展平台。TYM 拥有较为完备的开发体系和先进的开发理念,通过合资合作,利于公司培养技术人才和提升技术水平,以及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高。在2012 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合资公司东禾机械就已经展出了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系列农业机械装备。2013 年合资公司的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自走履带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乘坐式高速水稻插秧机、手扶式水稻插秧机等水稻及经济作物全程农业机械装备进入了中央农机财政补贴目录。
第二,要有渠道,有产业资源。
江淮动力多年从事汽柴油机生产销售,拥有成熟渠道和产业资源。此次转型发展相当于由核心零部件企业延伸至整机生产,跨度小,整合难度低。公司有健全服务网络的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分成了云贵川两广海南、两湖片区、浙、赣、闽片区、江苏片区、安徽片区、鲁冀片区、晋、豫片区、陕甘宁片、新疆片区、东北片区等10 个大区。只需对现有服务人员稍加培训,就能拥有较强的农机整机和动力系统的服务能力。
第三、公司极为充配的现金流为公司通过收购兼并中小农机公司实现超常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三、公司股价在坑里,估值极为便宜。
从今年的情况看,预计发动机业务1.5亿,煤炭0.8亿,有色0.2亿,出售重庆煤炭业务0.5亿,搬迁补贴2亿,利润5亿,按增发摊薄后计算每股收益0.35元,目前PE仅为10倍。
大股东增发价达4.72元,一次性掏出15.6亿,且需锁定3年,考虑到大股东年均10%的融资成本,大股东的心理目标价一定不会太低。大股东有强大动力来做大农机业务,提升公司市值。以农机业务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市值3年内提升3-5倍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