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网事” 这一次不再如烟
网络股K线图中充满了风云再起的味道。9日,
东方财富、人民网、
三六五网、
上海钢联、
中青宝、
北纬通信、
金证股份等互联网概念股,再次被汹涌的资金打上涨停板。早在6月13日,支付宝的“余额宝”开始试运行上线,此举引爆A股互联网金融概念热潮。6月26日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网也宣布推出“活期宝”,令市场兴奋的题材接踵而来。以东方财富为例,6月26日至昨日,该股涨幅已超过50%;而金证股份,6月14日至今,涨幅超过50%。
网络股崛起正在成为带动全球市场活跃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而转型经济背景下的中国A股,也正将网络股视为逆袭行情的突破口,在时点上恰好与14年前A股“5.19网络股行情”不期而遇。那么,这一波网络股行情是否会重现当年波澜壮阔的图景,并带动大盘实现大级别的反弹?分析人士认为,虚拟的网络世界如今已经逐渐嵌入到实体经济中,网络的普及度和便捷程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时,打造以网络为平台的商业模式可能会成为主流。因此,股市里新演绎的故事或许与1999年之后的网络行情有所不同。当然,单就投资而言,高估值、虚假信息和泡沫永远是需要警惕的。
网络股行情或重现市场资金追逐围猎
近期,围绕“余额宝”、“活期宝”等各种“宝”衍生的概念获得市场资金热捧,相应的网络股逆市而动。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并购网络平台、打造网络平台的事件不断上演;海外科技股也劲风频吹,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接连飙升;国内宏观政策取向上亦是以改革转型升级为主线。种种迹象表明,市场似要重现1999年5月19日之后资本市场那激情四射的互联网热潮。
回首1999年5月的市场行情,由证监会提交的有关改革股票发行制度、险资入市等六项活跃A股市场的建议获批,市场做多信心膨胀,场外资金蜂拥入场。此时,在海外网络股的带动下,引发了A股市场相关科技股的跟风潮,一批与网络科技概念相关的个股股价陆续出现飙涨,推动了一轮长达两年的牛市行情。近期,A股市场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性科技股表现抢眼,不少“触网”科技概念股频频爆发,相关公司受到市场资金追捧。这让不少投资者看到了此轮科技股崛起与14年前网络股行情的相似之处。
从发展趋势来看,海外股市科技概念的接连爆发传导到中国股市。5月17日,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供应商Tableau及大数据营销公司Marketo登陆美股市场,引来疯狂的买盘,大数据行情随即启动。而在A股中与大数据相关个股反复封在涨停板。与此同时,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促发触摸屏、无线互联、4G等概念在海外市场的活跃,同时也引爆国内网络通信等板块井喷。
市场上的主流资金似乎也嗅到了投资风向的变化。以资本运作为目的的主流资金,明显已经抛弃了传统的矿产资源等领域,频频转向与互联网相关的资产。涉及互联网概念的上市公司一旦在企业资产并购、新技术创新投入等方面有新的动作预期都会引起资金跟风炒作。如中青宝手机游戏上线、
三五互联收购中金在线等行业传闻放出之后,市场资金迅速围猎,股价涨幅明显。有业内人士透露,互联网资产成为热门资产之后,很多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可能会在这方面做一些资本运作,用以将股价炒高,达到高位减持的目的。
新平台支撑高成长大数据蕴藏大机遇
相比上一轮网络股行情,此番市场追逐的网络科技正在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尽管其中仍不乏纯概念炒作的互联网产业公司,但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涨幅明显的网络股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和用户基础,加上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投入,一些产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增长潜力。而市场也开始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进行挖掘投资,一大批掌握优质网络平台的成长型公司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深圳国诚投资总监黄道林指出,目前市场看好的移动互联概念与普通大众消费相关,与国外的同类型公司比较,A股的相关公司市值还比较小,但是中国市场却远比国外同类公司所处市场大,所以从估值上来说,目前A股互联网相关公司还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仍有较大的空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互联网分析师表示,互联网之所以受到热捧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国内三大互联网巨头示范效应,二是大数据时代来临。国内三大互联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都给投资人带来了巨大收益,这说明互联网是可以成功的。而大数据时代来临,即使如三大巨头,其延伸空间仍然是巨大的。如百度拥有的用户搜索表征的需求数据;阿里巴巴拥有的交易数据和信用数据;腾讯拥有用户关系数据和基于此产生的社交数据。这些数据都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
据了解,在不少投资者眼中,以马云的菜鸟物流、“余额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概念与经济转型的发展方向非常吻合,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将新概念快速转化为消费力,形成科技与经济、生活互动融合的格局,为实质的业绩增长做好铺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投资者对网络股估值的想象空间。
此外,产业政策的倾斜也成为市场不断追捧网络科技股的重要因素。据工信部相关人士透露,未来中国互联网市场将着力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部署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信息消费新热点等等。这为互联网企业从技术概念创新到实体产业投资的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撑。在“十二五”规划中,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明确培育的新兴产业,如今部分互联网行业发展初具雏形,有些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紧盯业绩变动情况投资仍需去伪存真
尽管网络股行情潮涌,A股市场也在追随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与中国经济转型趋势,频频出现网络科技概念板块的投资热点,但14年前的网络股泡沫阴影并未散去。如果执著于单纯概念制造而忽视实际业绩支撑和技术创新价值的投资,投资者仍有可能遭遇伪科技的“末日狂欢”而蒙受损失。
从历史经验看,14年前市场预期的网络股如今大多数都已经销声匿迹,而诸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巨头却并非当时市场炒作的那批公司。这意味着市场的预期也会产生偏差,乃至出现泡沫。面对如今这一轮兴起的互联网行情,学会甄别互联网行业中的泡沫与金矿是关键。
业内人士分析,从市场角度看,一批涉及新兴技术概念的网络股整体估值溢价已经超出传统周期股数倍。尽管科技创新的行业特征能够为上市公司的利润带来“爆发式增长”,但在国外发达市场,具备原创成熟技术的网络公司在市场地位和份额上占据优势,国内新兴产业公司仍有巨大差距。
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激烈的行业竞争将导致未来市场的波动性提高,网络股投资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深圳某券商机构人士指出,互联网行业虽然发展空间大,但竞争激烈,“先入为主”的竞争格局会让一些尝试做新技术概念的企业很快遭到吞并或被淘汰。投资者在参与网络股时,往往需要甄别哪些是成长股企业,哪些是边缘性企业。
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下一个阶段互联网板块的市值空间与公司改变业务结构和短期快速提高市场占有率有关,这两个方向的实现都有赖于并购重组。
对于网络股的投资,一些私募人士尽管看好其前景,但却保持对其未来市场空间的谨慎态度。深圳玖阳投资总监曹素生表示,手机游戏、无线网络从2G转到3G行业用户基础好,发展空间巨大,投资者对这种公司给出的市盈率普遍较高,其中不乏一些值得挖掘的企业,很多股票具有投资机会。不过,网络公司发展空间有多大,难以用一般的估值方法预估。
圆融方德高级研究员尹国红表示,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最近资金热炒的东方财富和内蒙君正,目前都无法体现到业绩的增长上。如果没有后续业绩的支撑,该板块可能沦为过山车式的炒作。因此,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享受目前市场给予的高溢价,但另一方面要时时关注公司的业绩增长状况,一旦业绩跟不上就要及时“下车”。
有私募人士表示,一些上市公司讲网络故事,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配合大小非减持套现。“现实生活中,真正赚钱的项目能有多少?投资时候跟着凑一下热闹就可以了,千万不可陷入‘网事’不能自拔。”
公募基金参与网络股有限
9日,上证综指仍在2000点下方徘徊,互联网概念公司却一枝独秀,多只股票涨停。在过去数月间,
乐视网、东方财富、
掌趣科技等公司股价实现翻倍式上涨,不少投资者获利丰厚。但作为机构投资的代表,公募基金参与互联网类股投资的比例相对并不高。基金经理内部对互联网投资存在分歧,也有部分基金经理对互联网板块充满信心,认为今年的大黑马或在互联网板块诞生。
公募基金参与有限
从昨日涨停的数只互联网类股一季度大股东列表看,往往仅有一两只公募基金的身影出现,相反,私募基金相对活跃。如屡创新高的大牛股东方财富,仅有
富国天惠一只公募基金一季度新进入。
看到互联网板块最近飞涨的行情,深圳一位资深基金经理称自己“起了大早,赶了晚集”。“从2010年年底我和圈子里的一群朋友就特别关注互联网类股,因为大家都有共识,互联网将颠覆传统的服务业,互联网真正能够产生大牛股。曾有一段时间,我们不仅调研了这一板块的部分国内外上市公司,一些拟上市公司也走了一遍。目前一些炒的比较热的公司,都是当时调研的目标。”据他介绍,2011年、2012年都曾短暂参与过互联网类股的投资,但仅为小有斩获,今年以来真正给他带来收益的是环保、医药等类股,互联网类股对组合的贡献度非常小。这位基金经理坦言,互联网概念股很多时候“拿不住”。“一些股票拿在手里,总觉得太贵,贵的烫手。”但当他卖出之后,这些股票可能还有50%的上涨空间。相对而言,一些私募对市场情绪的把握可能更准确,或者说他们拿股票胆量更大。
以往公募基金参与较少,主要原因是互联网概念公司集中于创业板,流通市值小,对公募基金业绩贡献度小。但近两年来,十亿、二十亿元规模的公募基金大量出现,而互联网概念股流通市值最大的已经超过200亿元,多只基金参与也成了可能。但目前参与互联网概念炒作的仍是少数基金经理,其余多因“估值太高”、“业绩难以持续”等原因而持观望态度。
亲身体验影响投资
“现在我比较看好的是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概念股。”深圳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看好的理由是,目前这一块受众在急剧增加,而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提升,整个链条都存在投资机会,并不一定局限于互联网。“从‘余额宝’最近受到的广泛关注就可以看出,大众体验度高的产品,金融创新的空间是巨大的。”这位基金经理说。
对公募基金经理来说,投资的第一步可能是体验。有基金经理透露,对乐视网的兴趣始于参加了“乐视盒子”的体验,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试用了产品,并在网络上与一些年轻用户交流使用心得。“以往有一些同行包括研究员会跟我推荐,但真正作为顾客去体验,我才感觉这是一个有潜力的产品。”这位基金经理透露,正因为尝试过,他今年买入了一定数量的乐视网,收益相当不错。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敢于参与互联网类股的基金经理,大多是年纪较轻,对网游、股吧、网络电视很感兴趣,具有亲身体验经历。有一些基金经理本身就有互联网公司的实或工作经验。“70年代初出生的基金经理可能较多关注传统行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担任基金经理,相信对互联网概念股感兴趣的会越来越多。”有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表示。
互联网并购交易料持续升温
从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再到百度收购PPS,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并购交易此起彼伏。有机构分析认为,互联网并购自去年逐渐活跃,主要是由于充足的现金、互联网小企业众多、中概股赴美上市窗口基本关闭等三方面原因造成。未来一段时间,在行业巨头的主导下,互联网行业交易规模及案例数量仍会保持大幅攀升势头。
行业巨头频频出手
过去半年,互联网行业并购此起彼伏,大额并购更是屡见不鲜。比如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以5.86亿美元价格收购新浪微博18%的股份,成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东。当然阿里的大手笔并不仅限于此,5月10日,高德软件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集团2.94亿美元投资。投资完成后,阿里巴巴将持有高德约28%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此次股权交易以增发股票的形式完成,对高德软件的估值为10.5亿美元。上述两笔交易分别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并购交易的第一大单和第三大单。
而上半年第二大交易由百度完成。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行业也加入这一战团,比如今年1月浙报传媒以20倍市盈率32亿元全额收购盛大旗下的杭州边锋、上海浩方两家公司。
根据投中集团统计,2008年至今,国内互联网行业并购交易趋于活跃:在宣布交易方面,案例数量由2008年的68起增至2012年的99起,交易规模由8.7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150.3亿美元;在完成交易方面,案例数量由2008年的53起增至2012年的67起,交易完成规模由2008年的3.8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37.3亿美元。2012年互联网行业并购交易规模创近5年新高,这主要是源于阿里巴巴集团71亿美元回购雅虎所持股份的重大并购交易。
三因素促并购活跃
数据统计显示,互联网并购自去年逐渐活跃,并有望进一步活跃,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充足的现金,二是互联网小企业多,三是中概股赴美上市窗口基本关闭。
投中集团认为,目前行业巨头手中拥有充足的现金,进行多元化布局是公司探索更多的业务增长点、维持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策略。相对于投资人力、物力自建新业务,对已初具用户规模和行业知名度的公司进行收购,是拓展新业务最便捷的方式。尤其在目前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互联网企业带来冲击的形势下,网络巨头对移动领域的布局尤其迫切,控股收购或通过战略投资的结盟,无疑成为大型互联网公司多元化布局的最便捷手段
此外,国内互联网行业小企业居多。它们在行业经历艰难的创业期后,虽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然而面临行业巨头海量的客户群体、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一旦商业模式被复制,市场份额将很快被挤占,利润空间逐渐缩小。因此,对于初创型互联网企业来说,依附于行业巨头对创业者而言也不失为理想选择。
而对于PE/VC而言,国内外IPO双向受阻,也使得并购超越IPO成为最佳退出渠道。自去年以来,中概股赴美上市窗口基本关闭,2011年下半年仅土豆网,2012年仅唯品会、欢聚时代实现IPO,今年暂无企业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大量投资机构因基金面临存续到期迫切希望寻求多元化退出方式。根据投中集团统计,2012年至今共有24家机构通过13笔互联网行业并购交易实现退出,虽然并购退出未能达到IPO退出的高额回报,却成为目前国内投资机构越来越青睐的退出方式。
投中集团分析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在行业巨头的主导下,互联网行业交易规模及案例数量仍然会大幅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