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巴菲特不懂价值成长投资

13-06-24 14:27 3485次浏览
历久弥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如同孔子不懂当今素质教育

《投资者的未来》【美】杰里米 J.西格尔

第三章 历久弥坚 寻找旗舰企业
你会问的问题是:怎样判断一只股票是否有吸引力?大多数的分析家认为必须在传统上认为互相排斥的两种方法中做出选择:价值 和 增长……我们认为这种想法很糊涂……增长本来就是价值的一部分,价值投资这样的说法是多余的。
——沃伦 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报告,1992年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4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历久弥坚

20-05-04 19:22

0
全球最火的股东大会在北京时间5月3日凌晨如期举行。不过,受疫情影响,此次伯克希尔股东大会首次在线上召开。巴菲特的老搭档芒格也缺席了本次会议,取而代之的是57岁的伯克希尔副董事长阿贝尔。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刚刚全球发生了很多大事。在这种关键时刻,更能看出“老股神”在投资框架上的一些线索和独到之处。为此,券商中国从10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
角度一:对于美国的自信
角度二:股神并不等于不犯错,重要的是改错
角度三:流动性是核心中的核心
角度四:亏损的业务中,也要有积极的成分
角度五:不纠结于看不清的事物
角度六:不要加杠杆,不要用贷款买股票
角度七:选择接班人也用“长期投资”的办法
角度八:对便宜有着严苛的标准
角度九:此次会没提中国
角度十:老巴还在不断学
历久弥坚

20-02-24 09:37

0
巴菲特2020年致股东公开信 节选:

保留盈利的力量

1924年,一位名声并不是那么显赫的经济学家、理财顾问埃德加·劳伦斯·史密斯(Edgar Lawrence Smith)完成了一本《普通股的长期投资》(Common Stocks as Long Term Investments),这虽然只是一本薄薄的册子,但是却改变了整个投资世界的面貌。事实上,撰写这本书的经历也改变了史密斯本人,迫使他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投资信条。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他最初想要说明的观点是,在通货膨胀周期当中,股票的表现要好于债券,而在通货紧缩周期当中,债券的回报则好过股票。看上去,这样的观点是合情合理的。可是接下来,史密斯自己都吃了一惊。
事实上,在这本书的最开头,史密斯就承认:“这些研究本身就是对失败的记录——事实并不能支持预设的观点。”然而,这却是投资者的幸事,因为失败迫使史密斯更加深入地思考,去探索到底该如何评估股票的价值。
要把握住史密斯到底洞见了些什么,我想最好还是引述一段关于他著作的最早期评论,来自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我一直读完全书,才大致搞清楚了史密斯先生最新奇的,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观点到底是什么。那些真正优秀的工业企业管理层是不会将他们每年所获的利润都全部派发给股东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哪怕不是所有年景,至少在好的年景下,这些企业都会留下一部分利润,将其重新投入到其业务本身。这样就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可靠的工业投资的复利运营模式。经年累月,这笔可靠的工业财富的真实价值就会以复利速度增长,更不必说股东们还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股息。”
得到了这位经济学大家的加持,史密斯一夜成名。
在史密斯的这本著作出版之前,保留盈利的做法居然会让股东们都感到不满,这样的逻辑,今人已经很难理解了。毕竟,我们现在都知道,当年的卡耐基、洛克菲勒和福特等大家族之所以能够积累起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大财富,靠的就是保留住很大一部分企业盈利,将其投入未来的成长,创造出更大的利润。事实上,不光是这些巨头们,在全美的范围内,真不知有多少具体而微的资本家们是靠着重复同样的剧本而发家致富的。

此外,我们还在持续寻求买进新的企业的机会,只要后者能够符合三个标准。首先,他们运营的净有形资本必须能够创造得体的回报。其次,经理人必须是德才兼备,既有能力又诚实。最后,买进价格必须合理。

我们可以说的是,如果在未来几十年里和当前利率接近的利率占上风,公司税也维持在企业当下正在享受着的低水平,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的表现将远远好于长期固定利率债务工具。
在给出这一乐观预测的同时,我们也要发出一项警告:未来股价可能会发生任何变化。有时,股市会暴跌,幅度可能是50%,也可能会更大。但是,对于那些不用借钱来炒股、且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来说,去年我曾在文章中写过的“美国经济顺风车”,再加上史密斯所谓的“复合奇迹”,会助推股票成为更好的长期选择。其他人呢?当心!

今年5月2日,欢迎来奥马哈。
历久弥坚

19-05-07 09:52

0
2019年股东大会
很满意苹果是伯克希尔第一大持仓
投资亚马逊不代表未来伯克希尔投资逻辑改变
以前遍地宝藏 现在投资环境更加有竞争性
芒格谈一生当中最愚蠢的决定:股票赚了5倍就脱手 最后涨了30倍
不会对所谓的另类投资感到兴奋
智商很高的人因为做杠杆最终把事情搞砸
不会参加我们不理解的比赛
深刻理解一件事会带来投资优势
不会犯哈佛基金的错误 在市场高点进行大规模投资
看好电商的未来 但我们实体店销售也不会放弃
你说越老越懂人性,这有助于投资吗巴菲特说,我们不能靠书本学,不管多聪明。
现实和书上说的完全不同  阅历比读书更重要,需要去更多的积累
如果你有了100万美元还不开心 你有1亿美元也不会开心
储蓄似乎不是对所有家庭和环境都最应该做的事 开心和财富不是成正比的
中国是个大市场 我们未来会加大投入
历久弥坚

18-05-07 20:36

0
面对波动的股市,每个人、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尽量少和他人讨论股票,唱得再多,张嘴闭嘴价值投资增加的多是浮躁反而且给人死撑的感觉。
好的股票自然会有发现公司价值愿意淡定坚守的人与你为伍!

有人问过巴菲特:你每年投资的公司都会披露,为什么只有你成了首富?其他人却没有赚到大钱。巴菲特幽默地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成首富。
历久弥坚

18-05-06 15:07

0
2018年股东大会
我想花几分钟时间,先给大家讲一下今天的背景。你们应该怎么样去思考投资?而不是老是去预测这一时期我们正在经历什么,而是应该从长期去看。

“其实你在买股票方面只需要坚持一个简单的理念,这个简单的理念可以让你做的比其他任何一个理念都要好,给你去付给投资顾问一大笔钱,和你听很多小道消息都有用,你甚至还可以打败这些人,还不用知道太多会计、股市的知识,不用了解专用名词,也不需要关注美联储怎么做,你只需要对美国经济有信心。因为在你一生的投资行为当中,你只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宗旨,就是你长期地去坚持,你知道你做的是什么。” 

巴菲特:美国及中国在很长很长时间里会是全世界最大超级大国。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及利益,而且两国是庞大的经济体系。两个最聪明、最具智慧的国家,绝对不会做非常愚蠢的事情,当然有时一些小事件也会发生。
芒格:两个国家都是非常进步的国家,当然中国的进步在经济上是无法比喻的,非常不可忽视。中国的储蓄数字也是非常惊人的。中国是我们非常尊敬的,有坚强实力的国家,特别是储蓄率,中国绝对会因为这个发展得更快,这不像美国。我们两个国家相处得其实不错,我们两个国家也都是非常具有智慧的。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一件事是彼此之间发生不好的事情。
巴菲特:在早期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有一点很清楚,投资科技股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当比尔盖茨来到我们董事会之后,甚至在更早之前,因为我们私下是很好的朋友。虽然私下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伯克希尔来买科技股,买微软的股票,还会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因为可能它们的收益起伏会太大。

芒格:我没有一个计算的方式告诉你,因为我自己本身都不是用所谓的公式来进行计算的。我是用所有混合的元素然后再找到价值以及价格中间的缺口,如果我觉得不合理,我就到别的地方做这个生意了。有的时候好象是有一个量的基础。举一个例子,如果说这个公司能够卖到12倍、13倍,我觉得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它现在这么好,为什么它做得越来越好,你会卖这么低呢?我现在告诉你,没有一个所谓计算的公式,当然我喜欢买比较便宜的房地产,或者觉得今天的人事系统特别好,即使它的卖价在它的帐面上的三倍,但是以后它绝对会值更多钱。我现在告诉你,这中间没有一个计算的公式。如果你要学所谓的计算公式,就去研究所吧,他们会教你无数的计算公式。

巴菲特:今天美国的很多投资人错过了中国的机会,当然他们对现在的观感还不适应,换句话说投资中国看起来太复杂、太难了。另外,中国的市场跟我们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但是你没有做,这些投资人应该把他们的目光引向中国。
逍遥求败

18-04-09 19:43

0
巴菲特身后有很多智囊团罢了,
历久弥坚

18-04-09 19:32

0
顺差是因为广袤富饶的土地和勤劳智慧的人民 
天时地利人和 鸦片战争那样的贸易战一去不复返了
 
  
  
历久弥坚

17-05-08 19:11

0
股市是对人生观、价值观、承受能力的检验场,投机取巧发不了大财,苦学各种图形技术、埋头研究各种资料也成就不了大师。
历久弥坚

17-05-08 19:06

0
2017股东大会
谈中国股市:中国投机氛围重巴菲特: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会有很多人参与到股市,A股会面临更多投机的麻烦。我觉得投机是一个不明智的做法,需要运气。公众对市场的反应会是非常极端的。人们喜欢赌博,喜欢投机,会变得自满,会进入到一个舒适区,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他们是无法预知或是进行防御的。但是市场长期会引导人们正确的进行投资。我们进行了一些教育,做得不错。芒格:比较中美股市时,我确信在中国的机会要大得多,我不用使用复杂的估值方法,使用的是土办法:打鱼类比法,一个出色的渔夫肯定可以在中国找到更多的大鱼,中国是一个更让人愉悦的好渔场。
什么样的公司值得买?巴菲特:会思考大概五到二十年之后的这个时间里,这个公司会不会还具备现在的竞争优势。是否有足以让人信任的领导层和管理人员,以及是否符合伯克希尔公司的文化,还有价格方面的因素。伯克希尔持有的美国运通近来失去很多业务,而可口可乐销量下降。巴菲特对此表示,有花很多时间考虑这些问题,因为在这些公司持股比很大。不仅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富国银行也是。这些公司都有几十亿的持股额。竞争肯定每个行业都存在,买美联航,可口可乐,并不是他们不会面临问题,买他们的理由是觉得他们长期有非常强劲的一个发展势头。判断一个公司,要看起面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来说,这一种优势不会短期内就会消失。
关于航空股:长期看好航空股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是四大航空公司最大的持股人,而这一产业现在面临不少的风波,有一些甚至会面临比较大的损失。但巴菲特觉得这四家航空公司在长期是有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的。预计航空业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以此80%或更高的运能使用率运行;不过,价格战将拖累航空公司业绩;关于美联航强拖乘客下机怎么看?巴菲特:不要提美联航打乘客的事,整个美国的四大航空公司我们都是第一大股东,美联航打人是个例,不会影响航空业的优势,我们看重的是行业优势。
为什么投资苹果公司?巴菲特:我把苹果公司当成消费品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我可以用护城河理论去分析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就评估苹果公司的能力而言,巴菲特称,自己不会假装“像对科技很感兴趣的15岁孩子那么懂”,但他也许对消费者行为具有很好的判断。“我对科技没有实质的了解。”芒格称巴菲特在自谦。他称,伯克希尔购买苹果是一个非常好的迹象,“要么你(巴菲特)是疯了,要么你是在学”,而他相信巴菲特是通过这个投资在学。
未来看好哪些行业?巴菲特:我们没有讨论要投资哪个行业,说老实话对所有行业都有兴趣。我跟芒格也是这么谈的,我们希望我们中间有一些所谓补充的机制。我太傻了,没有投资亚马逊巴菲特:我太傻了,以至于很长时间没有意识到亚马逊居然如此厉害。没有预料到亚马逊发展得这么好,没有觉得它会像现在这样取得大规模的成功。但是亚马逊做的这些像云方面的业务,都是具有很大的潜力的。当我们打造零售帝国的时候,我们发现亚马逊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在技术行业,对我来说这种投资当时是非常长线的投资,我当时也低估了它的发展潜力。我们可能低估了他们执行力的优秀程度。
关于接班人:必须是个有钱人巴菲特:自己还没有确定接班人的人选。他表示,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里面有很多优秀的经理人,但是这些优秀的经理人能否成为接班人还不确定。芒格:自己也没有确定接班人这样的看法。巴菲特:期望自己的继任者是个有钱人,而不是因为想赚钱才接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巴菲特心中的股神是谁?巴菲特说:“Jack Bogle为美国投资者做的事,可能比任何人都多。”(编者注:Vanuard的创始人Jack Bogle,一个认为选股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人)巴菲特:Bogle开始提供指数基金时,华尔街上没有人愿意帮忙。指数基金降低了投资费用,同时压低了华尔街的利润。而今天,指数基金为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几乎高于任何金融产品。
依然看好美国运通、富国银行和美联航有提问称,伯克希尔一些大规模持仓的股票表现不佳,伯克希尔如何看待这些股票。美国运通与Costco结束合作、富国销售丑闻、美联航将亚裔乘客拖下飞机,而这些都是伯克希尔大举持仓的股票。巴菲特:所有的生意都有问题。我们买入美国运通、富国银行、美联航或可口可乐时,并不认为它们拥有都不会发生问题,或永远不会遇到竞争。我们买入,因为它们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一生做的买卖中,最喜欢的是哪一次?芒格:see’s candies是教会他最多的一次投资。他表示:“学、学、一直学。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学,我们根本不能走到现在。”巴菲特则聊了他的一次失败的投资经历:在数十年前购买了一家巴尔地摩的百货商店。
对科技和苹果公司怎么看?巴菲特:对IBM的判断错误。但是苹果和IBM是非常不同的公司,苹果更偏向于一个生产消费品的公司。(编者注:2011年伯克希尔买入了IBM,在2016年又买入了苹果公司股票。最近巴菲特改变了对IBM的看法并抛售了三分之一的持股。)巴菲特:“这是两种不同的分析。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我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答案。但这是两种不同的决策。”巴菲特:错过两次投资科技巨头的机会:谷歌和亚马逊。非常看好这两家公司,但没有投资。轻资本企业是更好的选择但很难找到巴菲特:这些轻资本是更好的选择,但很难找到。我们很乐意更多的投资这种机会。巴菲特以美国股市上市的主要科技股为例。他没有明确提及公司名,但这些股票包括苹果,微软,亚马逊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他惊讶于他们的资本水平之低。“这是一个非常不一样的世界。以前这样规模的增长和赚取大量资金需要投资”,但是现在根本不需要任何钱来运营,他说这有点夸张。
巴菲特:不认为投资可口可乐是对人类身心的伤害巴菲特:我每天都喝可乐,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每天喝掉糖,对我的身体也没有什么问题,我从来不认为,投资这些东西是对人类身心的伤害。巴菲特:如果你告诉我,我可以天天吃西兰花能多活一年但是我不会选择这个,我还是会选择吃我自己喜欢的东西,活我自己喜欢的年份,我觉得开心才是活的久最重要的因素。
关于人类未来巴菲特:人类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网络攻击。
历久弥坚

17-03-01 10:36

0
2017年致股东信刚刚发布不久,"股神"巴菲特周一接受CNBC专访,力挺美股,透露今年以来苹果持仓已翻倍,同时道出了持仓苹果的真正原因。他对美国经济也表示乐观,预言"道指最终将升至10万点"。但对于特朗普政策,巴菲特机智地表示:不予置评,以观后效。

CNBC:上周六公布的《致股东的信》中,您开篇依旧在说"美国活力",能给我们讲讲原因吗?为什么对美国的信心这么高?
巴菲特:对美国前景的乐观判断,是我一生投资的最大主题。从我11岁买入第一只股票开始,这个主题就压倒一切。
我们在经济上有过波折,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在1942年春天,我们也经历过战争。但是无论情况多么糟糕,我们总是会重新站起来。大家想想看,在过去240年里都发生了什么?这个国家起步时一无所有,但在不到我岁数三倍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世界强国。你知道,人类文明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但生活水平几乎没有进步。然后美国展示了一条道路,而且这条路现在依旧充满活力。
CNBC:什么样的消息你觉得有用?比如,很多人会说"我入场太晚了,道指已到2万点,我错过了机会,现在只能等回调。"你对这类人有什么建议?
巴菲特:他们不知道入场时机,我也不知道。如果这是一场伴随余生的游戏,你最好早些入场。那些为了等待自以为是的正确时点而徘徊不前的人,是非常错误的。我从未见过任何人能连续把握入场时机。比如你打算买一个农场,预计在10年、20年后大幅升值,那现在就该采取行动,除非农场主开价太过荒谬。
实际上,投资股票最好的方法是随着时间推移持续买进。你可以建立多元化投资,将风险分散到你所拥有的众多公司。然后再逐月、逐年买进,风险就会随时间推移更加分散。如果你迟迟不进场,就犯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错误,错失了从时间跨度上分散风险的机会。就算你这次等到了好时点,下次也不一定如此好运了。
CNBC:您曾认为2008年和2009年的股票很便宜,也在其他时候提过股票被高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吗?
巴菲特:我们现在还没到泡沫区间。就当前而言,如果利率在7%-8%,资产价格才会显得非常高。你必须知道,利率就是估值的"重力作用"。比如在1982年, 高达15%的利率几乎下拉了所有资产的价格。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能从政府债券获得15%的收益率,干嘛还要购买收益率只有4%的农场?
但相对于利率而言,当前股票和历史估值相比其实是便宜的。不过依旧要小心风险--最近利率上涨较多,可能使股价下跌。但我要说,如果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前,你"非常明智地"什么都没买,十年后你肯定会后悔。
CNBC:大家还在关注经济民族主义(economic nationalism),我们如何保持美国的活力?是靠宪法和政客吗?这群家伙真的足够聪明?还是要依靠所有美国人?
巴菲特:如果回到1790年,美国大约有400万人口,其中还有70万人是奴隶,当时全球人口9个亿。可是,为什么我们这0.5%的人口,做成了那些99.5%的人没做成的事情?我认为这是多种因素的组合……虽然每个因素都不完美,但市场体系是绝对必要的。移民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让那些雄心勃勃和真正想要新生活的人选择了美国。但我会说,市场体系是促成这些的压倒性因素。
CNBC:常常听到权威人士或者其他人说,"现在美国正面临巨大风险,无论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是现在的制度体系,都在受到威胁",你怎么看?
巴菲特:在我的一生中,这类话就没停止过。在1942年我才11岁的时候,那时道指还只有100点左右。然后我们输了太平洋战争,不久之后又是珍珠港事件……毫无疑问,时间最终证明我们取得了胜利。
人们常说,"好吧,事情现在还难以预测,让我们等到尘埃落定,让我们等到更好的投资时机。"总有一个理由让你等待,我在一生中听到无数这样的理由。我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可以用一般的思考方式,预测20年后会发生什么。
如果你买入10年期美债,那你的收入几乎无法增长。买股票是个好主意,当然这不意味着股市明天不会下跌20%,毕竟1987年10月19日时就曾一天暴跌22%,明天可以发生任何事情。
现在人们谈论道指20000点是不是太高,要知道在1929年前后,道指200点也被认为太高。我的意思是,道指在你有生之年可能会接近10万点,这不需要任何奇迹,只要美国系统继续发挥活力。
CNBC:你此前说过,大选以来已经花费120亿美元买进股票。现在还在继续买入吗?
巴菲特:我们此前分两组买进股票,如果加在一起可能有140亿美元。其实买入操作在大选前夕就开始了,一共可能有200亿美元。当时也是想买够200亿就收手。
CNBC:只是看到有自己想买的个股,就下手了吗?
巴菲特:我坚决只专注个股,这和美联储决议无关,和大选结果也无关。如果这两件事有不同寻常的影响,也应该体现在利率上。结果利率并未改变多少,说明事件影响不大。而且我这200亿美元投资的也不是股票,而是商业,是一门生意。
CNBC:什么是生意?就是买入苹果和航空公司?
巴菲特:这是个很好的猜测。我们现在已经不买苹果了--现在的价格不适合我再买。
CNBC:嘿,看看您的手机,这不是苹果。
巴菲特:我想说的是,苹果虽然涉及非常多的科技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依旧是个消费品公司。在1960年左右,Phil Fisher写过一本投资著作,名字叫《怎样选择成长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我建议投资者都该读读这本书,从Fisher那里我了解到了"聊天法"(scuttlebutt)的价值:走出去,和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们交谈,彻底弄清楚一个行业或者一家公司实际上是如何经营运作的。
当我陪曾孙女去DQ买冰激凌时,有时她会带上朋友。他们几乎人手一部iPhone,我问他们这部手机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他们的生活是否离不开它。可这些人都拿着苹果,几乎没空和我说话,除非我请他们吃冰激凌。我意识到苹果有非常高的客户粘性,本身产品也具有极高使用价值(虽然我自己不用)。
再看未来苹果的盈利能力,我认为库克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他的资本配置非常聪明。我不清楚苹果研究实验室里面有些什么,但我知道他们的客户心里想什么,因为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与他们交流。
CNBC:苹果的最新财报比人们预期的要好,股价也上涨了。
巴菲特:是啊,股价跳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再买的原因。其实这些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告诉你他们预计的销售和毛利,这些数据已经相当准确了。所以我不认为四季度的财报是个大惊喜,但苹果公司的确有着非凡的事业。
CNBC:让我们来谈谈另一件事。就是您在去年也买了很多航空公司股票。我们发现,至少在去年年底,您在一些公司的持股已经占到7%-8.5%,对此有什么说法吗?
巴菲特:这些此前已经澄清过了。我办公室的"一个家伙"(指 Ted Weschler)此前在一群航空公司身上下注,只是因为他"想要把钱用来投资",最后只留下了美国航空。我自己投了另外三家航空公司:达美、西南、联合大陆航空。
你提到的有些公司的仓位我们已经接近10%。一般说来,我不想任何股票持仓超过10%,这会使我们交易更加复杂。只有偶尔作出非常大的决定时,才会超过10%。
CNBC:为什么持仓超过10%会变得复杂?
巴菲特:因为一旦超过10%,就会触发短期证券交易限制规定(short swing rule)。如果你在六个月内交易这些股票,利润就要交给公司。无论你先买后卖,还是先卖后买,他们能获得最低的购买价格和最高的卖出价格,这些规则已经写得明白。加上你作为大股东必须提前公告自己的行动,都会使事情复杂化。
现在,我们富国银行持股就超过10%,不过这些都是因为银行自己回购股份,并不是我们买进股票。
CNBC:你曾说过,在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第一次试飞成功之前,如果有个资本家击落它的话,那么全球各地的投资者也许会有更好的投资局面。但现在为什么要投资航空股?
巴菲特:你可以上网查查,在过去30年里,我觉得有将近100家航空公司破产。所以航空业经历了一个坏的世纪。互联网公司也一样,他们失败的远不止100家,然后才有了现在估值如此高的行业龙头。
航空业投资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一方面座位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另一方面是巨大的固定成本。比如,你每个航班多带一个人,这个人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你如果把最后一个座位卖的太便宜,前面座位的买家肯定不愿意,最后大家都等着抢最后放出的便宜座位。
CNBC:在一周前,我们第一次听说了卡夫收购联合利华的消息,但是周五的时候一条新闻推翻了此前的消息,卡夫宣布撤回收购联合利华要约。请问,发生了什么?
巴菲特:Alex Behring卡夫的CEO,3G资本的Jorge Paulo和我同意向联合利华发出友好的要约。大概四周前Alex Behring去伦敦会见了联合利华的CEO,他们进行了友好协商,但是对方没有给出确定答复。实际上,伯克希尔的Greg Abel20年前就认识这个CEO了,他的履历很漂亮,我们觉得很好。当Alex Behring回来的时候,他跟我们说:"他没有被撵出来。我们要继续吗?"所以我们大概两周后又去见了Alex Behring,他有一封信,这是一个交易纲要,他认为,如果他得到一个中性的回复,他就给出纲要,如果是消极回复,他就回来。结果,他去了之后得到了中性的回复,他给出了那封信。现在我想起了一个老故事,关于外交官和女人的,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CNBC:没有。
巴菲特:如果一个外交官说"YES"他意思是可能。如果他说"可能"意味着真实意思是"NO",如果一个外交官说"NO"那他就不是一个真的外交官。如果一个女人说"NO"那么意思是可能,如果一个女人说可能,她意思是"YES",如果她说"YES"那么她不是女人。这是人们总结的。所以说,Alex Behring得到了一个"可能",但不知道是外交官还是女人口中的"可能"。
 我自己做收购不是这样的,我就进去然后说,"如果让我给报价,那么我就做一个,如果你不让我做报价,我就不做。"我会把这个交给董事会,你和不同种类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是不同的文化,他们比别人更有礼貌,等等。所以Alex把这个当成了"也许",并将协议给了联合利华。很显然,联合利华不想要这个协议,过了几天,消息泄露了。星期六我接到电话,"这个协议价格不受欢迎。"我认为,如果不受欢迎,那么就不会有这个协议。在可能的阶段就要提出来。 
CNBC:从来没有打算做敌意收购?
巴菲特:没有。另一方面,可以这样解释。而且,你知道,我不能争辩。如果人们说,"我们不喜欢的价格,"这通常是一个可能。我的意思是--
CNBC:是这样说的吗?
巴菲特:这是第一次说,并不是第二次。因为他们--当周六,联合利华的代表给我打电话时,我对他说:"如果你们认为这是一个不友好的收购,请不要担心,就没有这个收购。如果只是简单的处在谈判阶段,这是人们经常这么做的,他们经常把谈判拿到董事会上去。钱不够等等。我不是自己谈判,3G资本的人做这件事。一旦我们都认为这次收购被认为是敌意的话,我们不会继续"我想联合利华的人已经明白了这件事。我们不做敌意收购。
CNBC:收购联合利华告一段落,下一步有其他目标吗?
巴菲特:没有目标,坦率地说,这一领域的定价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必须是友好交易,这很难。
CNBC:有观众提问:你说过"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你觉得现在有很多人在裸泳吗?"
巴菲特:现在不像互联网浪潮期间,现在已经走过了各种峰值,我写过几次,当我认为已经快到顶点的时候,而现在不是的。现在如果利率大幅上升,那么估值很快下降。但是我现在没有看到那些上世纪60年代或者互联网繁荣时代的情况。我没有看到很多错误的事情,或者建立在会计技巧上的事情。
CNBC: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你说的这一切是基于你认为利率不能快速上升的判断?
巴菲特:是的,低利率推高股票,十年期债券按40倍市盈率在出售,它不会增长了。如果你可以买高收益的股票或者有温和增长前景的产品,你就不会买收益率较低的十年期债券和20年期债券了。我说过在2008年保留现金的人是傻子,如果从现在起一年多时间里债券收益率继续上涨,股票收益会更低。
CNBC:你认为美联储3月份会加息吗?
巴菲特: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要考虑日本和欧洲,特别是欧洲,要考虑利差问题。如果美国利率是8%,而欧洲是1%,你想想看。。。所以欧洲是一个关键因素。利差要扩大,美元变得更强,有损害出口。利率提升影响广泛,在经济学中做一件事情,要想到很多的后果。如果我是美联储,我就会问,加息会怎样?利差扩大会怎样?
CNBC:观众提问:"你对国债怎么看?尤其是50年、100年债券?"
 巴菲特:如果像过去5、6年一样的利率水平,我认为买长期债券是非常愚蠢的。我不会买50年的债券,利率水平不会一成不变。在伯克希尔,我们有800多亿美元短期债券,我买债券也只会买短期的。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