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国国债拍卖遭遇两年来首败

13-06-14 22:55 1735次浏览
tag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6月14日周五,中国财政部拍卖150亿元国债,没有全部拍卖完成,仅拍卖出95亿元。这是过去23个月以来,中国首次国债拍卖未达目标。

此次国债拍卖受挫,被指为市场现金流越来越紧张的信号。

而在上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拍卖200亿元半年期债券,但仅卖出了115.1亿元,不足目标规模的60%。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金融系统突然收紧,是中国政府容忍经济放缓的最新信号。

野村经济学家张智威说:

他们[中国政府]不是选择要不要收紧,而是要选择何时收紧。越早行动,损失越小。如果他们等得太久,就会有更多不良贷款需要处理。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系列措施应对地方债务和影子银行系统问题。6月7日,中国央行发布金融稳定报告称:

要控制对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商的信贷;抑制资金通过影子银行系统进入各行各业。

去年年底,中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定期向经济注入现金以刺激经济复苏。最近中国央行停止了这些公开市场操作。

另外,中国央行还通过新规控制银行表外融资活动,以抑制影子银行系统。

这些措施在资金市场上立竿见影,过去10天,利率一直在攀升。今天,7天债券回购利率[反映短期流动性的关键指标]上涨到6.87%,一个月前这一数据比3%还要低。

资金流收紧不仅会影响地方政府和企业,还会对中央政府造成影响。本次财政部拍卖债券失败就是一个例证。

张智威说:

如果流动性太紧,就会影响到政府融资,对地方政府和高杠杆企业影响更大。

海陆证券分析师Chen Ying说:

资金短缺限制了债券需求。资金将继续短缺,如果央行不向金融系统注入更多资金。如果资金短缺持续更久,会影响到政府和企业债券的发行。

无论如何,央行可以通过向市场注入短期资金,轻易扭转资金短缺局面。一些交易商和经济学家预测,央行很快会这么做。

美银美林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说:

这可能还需要几天时间,但我认为银行间市场利率会降低。这很容易。央行只需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更多资金就可以。他们无法将银行间利率维持在这么高的水平,因为这会导致整个债券市场被扰乱。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ag7

13-06-19 21:58

0
周三银行间资金利率继续飙涨 四大行按兵不动

【财新网】(记者 杨娜 张宇哲)银行间市场周三主要质押式回购、Shibor利率全线飙升,市场判断,若央行继续公开市场操作仍维持偏紧格局,则7月上旬前流动性难有缓和。

  有市场人士称,周三感觉资金市场快崩溃了,市场有点恐慌,没钱的越急,有钱的越不敢融出,市场加速去杠杆,基本可以定性为全面、系统、持续的流动性危机,尤其在短端上表现得很厉害。

  周三,市场的利率债、信用债(尤其是短融)的收益率都有所反弹。银行间各主要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再度攀升。其中,隔夜品种7.87%,前值为5.67%;7天、14天品种分别为8.26%、7.94%,前值分别为6.82%、6.19%。21天品种为7.51%,前值为6.76%。

  周三,有消息传,因大型银行进场借钱,由此加剧资金面紧张。对此,据某大型银行(四大行之一)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财新记者,除四大行之外的大型银行其实一直都在借钱,但许多“不差钱”的大行早已不再融出钱了,这主要是自5月底至今资金面持续飙升,以及市场对流动性紧张心理预期的叠加效应。

  Shibor利率方面,周三隔夜大涨206.40个基点,至7.66%;7天涨137.20个基点,至8.08%;14天涨212.90个基点,至7.84%;1个月涨43.70个基点,至7.62%。

  有市场人士感慨称:“资金不是一般的紧啊!今天连建行都发短信说‘34天理财5%年化收益,5万起’;民生说‘协议存款300万起,一个月8%’……都被逼疯了吧。”

  市场上呼吁央行出手注入流动性的声音日盛、理由多样。

  “今天一个月回购利率8%了还借不到钱,资金面这么紧,央行还不作为。”第一创业证券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这样挤出的是真实实体经济的需求,因为政府平台、大国企对利率不敏感,融资不计成本,最受伤的还是中小企业。

  某位中信银行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央行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让整个融资利率都很高,同业机构是信用级别最高的,现在借钱成本都是两位数,但没有相对应的资产可以产生10%以上的收益。”

  截至周三下午,监管层并未有放松银根的迹象。消息显示,央行将于周四(6月20日)招标发行3月期20亿元央票;同时将进行今年以来第三期400亿元国库定存招标,此举将会向银行系统注入部分资金,但对于流动性如此紧张的形势来说仍是杯水车薪。

  某基金公司债券交易部资深人士表示,在资金面持续紧张下,央票并未停发,从这一信号可以看出,央行意图仍以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
yifanfs

13-06-17 18:03

0
没有人关注?
tag7

13-06-14 23:02

0
路透上海6月14日 - 中国银行间市场绷紧的资金面,除了要应对月底的理财资金兑付缺口外,还有即将来自6月底起中国四大行陆续出现的分红购汇需求。

路透根据对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公布的利润分配方案测算,四大行2012年的现金分红总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其中H股股东的分红规模则逾1,100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全体股东的分红规模分别为835.59亿、508.30亿、488.51亿和670.03亿元,总额共计2,502.43亿元。

其中,上述四家银行H股的分红规模分别为207.44亿、48.11亿、146.34亿和644.32亿元。建行因A股占比较小,包括汇金公司等股东主要皆以H股形式持有,因此H股分红规模最大。

由于A股股东的分红仍会以企业存款或储蓄存款的形式留在银行间,因此对流动性影响不大,而H股股东将会涉及购汇,料会有阶段性抽紧流动性。

从各家行公布的分红方案和以往惯例来看,现金红利的正式发放日将主要在6月底到7月上旬期间,比如中国银行的现金红利发放日就为7月12日,届时这超千亿的资金流出料将再次抽紧银行间流动性。

“每年这个(分红)因素都会影响流动性的,而且会有一些叠加影响,比如叠加季末存款回流等。”上海一家银行交易员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四大国有银行外,进入集中期的还有其他大型国有企业,比如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家公司的H股分红规模分别为26.65亿元和39.25亿元。

叠加银行月底理财资金兑付和去杠杆因素,本月资金面继续不容乐观。今日早盘资情况来看,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早盘分别开在10%和6.5%,午盘日高则分别为10.5%和10%。上海交易所隔夜质押式回购中午时收在14.855%/14.86%。
tag7

13-06-14 23:00

0
* 5月新增外汇占款不到700亿,受严打虚假贸易影响

* 财政存款新增近5,000亿元

* 资金面高度紧张事出有因

* 呼唤逆回购缓解资金旱情

(新增分析师评论)

路透北京6月14日 - 中国严厉打击虚假贸易的行动看到明显成效,金融机构5月新增外汇占款大幅降至区区669亿元人民币;当月财政存款则大幅增加近5,000亿元,这也解释了近日银行间市场资金面高度紧张的主要原因。市场人士因此呼吁央行施以援手,进行逆回购缓解资金“旱情”。

“怪不得资金这么紧呢,不就相当于提高了一次存准嘛,”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洪清称,“外汇占款降得比较大,监管层出手把热钱通过贸易流入的渠道就像榨油一样给榨出来了。”

中国央行网站周五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显示,5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74,299.51亿元人民币,财政性存款余额为35,172.46亿元;路透据此测算,当月新增外汇占款668.62亿元,新增财政存款4,632.5亿元。

上述数据表明,5月份市场因此抽走的流动性为3,963.88亿元;尤其5月外汇占款新增额度不到700亿元,远低于此前三个月2,000多亿元的月均规模,而且只有1月时新增6,836.59亿元的大约十分之一。

外管局一位官员也称,5月份新增外汇占款数据应该比较正常,仍保持净增长态势,外汇占款增幅较4月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与近期严查虚假出口有关,但数据间的关联度有多大就很难确定。

“应该说目前中国的外汇进出都属于正常状态,搞不懂为什么市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多了担心少了也担心,虽然近期外界热议的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资金从发展中国家流出,但从目前看这种担忧为时过早,”该人士称。

投资银行野村指出,从外汇占款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两方面衡量,5月流动性供应相当于从上月的3,920亿元骤然降到1,970亿元,而人民币汇价已经离开1%波动区间的上方,近日逐渐向中间价靠拢,亦暗示6月资金流入可能进一步放缓,“预计6月流动性将持续紧张。”

**资金面紧张“事出有因”,呼唤逆回购**

自端午节前,中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开始拉起流动性警报,回购利率飙升市场哀声一片。截至今日,紧绷的流动性持续不缓和,加之季末日渐临近,预期不明令机构均以保季末头寸为先,资金供给大多时间均颇为紧张,质押式回购利率普涨态势不改,隔夜利率仍处在7%以上的高位。

盛洪清解释道,财政存款增幅在4,600多亿,可能和延迟缴税集中在5月有关;扣减掉外汇占款因素,等于从市场抽走接近4,000亿元,相当于提高一次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外,还有增缴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大概也有4,000亿元左右,要到下周一(17日)才能退回。

“虽然最近两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2,500亿元,但整体来看资金面还是被抽走了5,500亿元(8,000亿元-2,500亿元),相当于提高了1.2次法定存款准备金,”他说,“资金这么紧,还是有原因的。”

他认为,尽管后续还有7,000-8,000多亿元的央票到期,但毕竟那是后续还没到,“建议央行还是应该采用正逆回购交错操作的办法,来平抑外汇、财政存款和增缴准备金这三大因素(给资金面造成)的额外冲击。”

银行每月5/15/25日三次的准备金调整中,实行多退少补。一般来说,季末等时点存款余额的突击增加,会导致银行应缴存的准备金大幅增加,随后则多因存款流失或减少,已缴存的准备金会相应有所退回。

受资金面紧张影响,今日中国财政部和进出口银行招标发行的五期新债,中标利率均高于二级市场水平,九个月期贴现国债更是未能招满;而上周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招标的六个月期贴现金融债也未能招满,为近一年来利率债首见。

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也指出,外汇占款670亿元基本符合预期,但流动性偏紧的真正原因是财政存款5月增加了接近5,000亿元,所以超储率可能比大家预测的都要低,估计5月降了0.5个百分点,在1.4%左右。

“确实没钱了,都跑到央行账户上了,”他说,“目前除非央行启动逆回购,否则资金偏紧的状况难以真正缓解。”

以下为今年以来各月财政性存款及外汇占款变动情况:

2013年5月 4月 3月 2月 1月 2012年12月 11月 10月 9月 8月 7月 6月

财政性存款(亿元) 4,632.5 5,224.23 -2,670.27 243.11 3,298.6 -11,927 -1,149 4,805 -3,698 406 4,274 -2,360

外汇占款(亿元) 668.62 2,943.54 2,363.02 2,954.26 6,836.59 1,346 -736 216 1,306 -174 -38.2 491

外汇占款此前经常被视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渠道。如果增加,则意味着注入流动性,减少则相反。

财政存款的增减主要受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一般在年初以及4-8月间,主要因缴税等因素,在央行的财政存款会呈增加趋势,银行体系就会有相同规模的流动性流出;而临近年末,财政部门会将存放在央行的国库资金移到商业银行,转为存款进行消费或支出,这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完)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