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未来锂电池市场 中国企业份额有望大增

13-06-12 18:23 4069次浏览
无欲则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在2月4~8日于美国帕萨迪纳举行的车载电池国际研讨会“AABC 2013”上,矢野经济研究所首尔分公司社长稻垣佐知也以“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Trends”为题,预测了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材料市场走势。他说,虽然该公司原本预测全球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市场规模到2015年度,将由2011年度的约1.17万亿日元扩大到约2.9万亿日元,但目前来看,预计将下调车载用途的规模,总体的市场规模也达不到2.9万亿日元。

份额方面,近年来,韩国厂商在小型消费类产品用途的份额有所扩大。销售数量的排名为,三星SDI公司第一(23.4%),三洋电机公司第二(19.4%),LG化学公司第三(17.1%),索尼第四(11.5%)。中国企业虽然具备价格竞争力,但在要求高性能和高容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途,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企业较多,市场份额未能提高。而在车载和定置用途等大中型电池领域,有大量企业涉足市场,除了以往的中日韩厂商,来自美国和欧洲等地区的厂商也进入该市场,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过,大中型电池的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稻垣表示,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现在进入了最为严峻的时期。形成一定业务规模的只有在小型消费类产品领域份额较高的企业,对车载用途不抱有过高期待、踏踏实实致力于小型消费类业务的企业维持了稳定的业务。稻垣认为,虽然市场在稳步增长,但受益的只有在各种应用和部材市场上排在前5、6位的公司。他认为,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最早将在2013年内或今后2年左右开始整理和淘汰。
4种主要部材的市场动向
关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4种主要部材的市场,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其市场规模到2014年将由2012年的5400亿日元扩大到8000亿日元。各国厂商所占份额中,日本厂商的份额有所下降,中国和韩国厂商的份额逐年攀升。具体来说,从2008年到2011年,日本厂商的份额由62.7%降至46.6%,中国厂商份额由14.0%上升至23.9%,韩国厂商份额由11.8%上升至20.6%。
关于正极材料市场,销量预计2014年将由2011年的8万吨增加至19万吨。材料方面,车载和定置用途的三元系(NCM)及锰系(LMO)将逐渐扩大。关于各厂商的份额,预计2011年高居榜首的日亚化学工业公司的份额将降低,比利时Umicore公司和韩国L&F公司的份额将上升,*******,中国的正极材料厂商的份额也将上升,原因在于,做为其客户的韩国电池厂商将扩大订单,材料费也会降低。
负极材料市场方面,预计2014年的销量将由2011年的5万吨增加至9万吨。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流,为降低价格,需求正在从人造石墨转向天然石墨。不过,由于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需求扩大,能实现高容量的人造石墨的需求在2011年以后开始扩大。份额按厂商分,中国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的份额随着面向中国和韩国的供货量增加而升高。日本厂商中,日立化成公司在高功能材料方面拥有优势,能够维持2成左右的份额。
电解液市场预计2014年的销量将由2011年的3.4万吨扩大至8.25万吨。向三星SDI提供产品的PANAX ETEC和SoulBrain等韩国电解液厂商、以及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杉杉科技等中国厂商的份额不断扩大。日本厂商中,三菱化学公司和宇部兴产公司以10%以上的份额维持了靠前的排名。
预计隔膜市场2014年的销量将由2012年的8.3亿立方米扩大至15亿立方米左右。隔膜在车载用途未推进通用化,还出现了采用湿式而非干式的动向。厂商份额方面,旭化成公司将维持榜首地位(2012年的推测值为15.7%),而美国Celgard公司的份额也实现了增长,估计将在2013年以后夺得首位宝座。在隔膜领域,韩国厂商(SK Innovation公司和W-SCOPE公司)及中国厂商(新乡绿色新能源材料公司和深圳星源材质科技公司等)的份额越来越大。
稻垣认为,车载市场从中长期来看,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市场规模扩大存在极限。即使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容量增至2倍,纯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距离也只有200~300公里左右,要想替代普通的乘用车还存在限制。因此,纯电动汽车用电池的需求仅限于巴士和出租车等商用车。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无欲则刚

14-01-28 14:26

0
感应充电、锂空气电池和超级电容,将被下一代电动车青睐

【导读】美国著名IT分析师罗布·恩德勒15日在美国数码趋势网上发表署名文章,对新一代电动车的技术做出前瞻。他认为,感应充电、锂空气电池和超级电容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将会被结合入下一代电动车中,这不仅将彻底解决电池能量问题,也会把电动车的技术推升到全新的高度。
据上海证券报7月16日报道,恩德勒认为,目前的电动汽车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代,20世纪早些时候,第一代电动汽车面世,但由于电池能量无法与油箱媲美,致使电动汽车大面积夭折。过去十年,由特斯拉领衔的第二代电动汽车出现,打破了电动汽车的使用瓶颈,但其燃油汽车相比,经济性和电池技术仍然是这一代电动车的瓶颈。
而为了打破这一均衡,让市场彻底向电动车行业倾斜,新兴技术必须被融入到第三代电动车的项目中。其中,感应充电、锂空气电池与超级电容这三项技术,将是第三代电动车的核心。
这三项技术中,感应充电技术能让电动车在无需物理连接电源的情况下就完成充电。据悉,目前著名的高通公司已经在推广其名为"Halo"的感应充电技术,高通已与伦敦市政府展开合作,计划在伦敦主要道路下方埋放无线充电装置,让电动汽车在等红灯、行进、停靠公共停车场时都能随时随地充电。在今年1月的发布会上,高通已经成功展示了为一辆劳斯莱斯充电的过程。
锂空气电池技术是恩德勒提到的第二项技术。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阴极反应物,相比普通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够克服目前锂电池的容量不足,行驶距离有限的缺点。业内认为,要实现电动汽车的普及,能量密度需达到目前的约6~7倍,而理论上锂空气电池的性能是锂离子电池的10倍,可以提供与汽油同等的能量,现阶段全球不少实验室都在研究这种技术。
而超级电容则被恩德勒认为有可能成为锂电池的替代品。超级电容是电池的替代品,且事实上其已经应用于商用车辆之中。虽然目前电容的价格非常高昂,但随着超级电容技术的发展,普通用户也有望使用结合超级电容的电动车。
对于三大核心技术,国内也早已进行相关研究。根据此前新闻报道,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已经在"锂空气电池"研究方面已取得突破。超级电容方面,国内研究较为成熟,但受制于高成本和能量密度低的原因,产业化仍处起步阶段。 感应充电技术方面,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方面,奇瑞汽车等少数企业已开始研发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已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引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已加入该组织。
无欲则刚

13-12-30 20:51

0
高端用户为创新支付成本,新技术的红利最终溢出惠及大众。
纯电动汽车才具有成本优势及价格竞争力。这一天正慢慢的接近,突然间到来,以年计。我想是5年以后。
纯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问题,我设想是否可以以超级电容加蓄能电池二次充电方案解决,参考计算机存储架构,我称之为电能二级缓存。
充电时超级电容快速充满,超级电容向蓄能电池充电,行驶过程中回收的电能也存储于超级电容。超级电容本身快速放电的特性不再是障碍。
超级电容作为消耗品,可快速更换,无需在结构强度及保持电量上浪费研发成本。
无欲则刚

13-12-30 20:44

0
国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5日(前身为:龙基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其核心产业是;“建设并运营高效生物质发电企业、研发及制造清洁电站锅炉、研发及制造高效大功率储能电池、研发及制造兆瓦级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在上述领域国能拥有近百项发明专利,核心技术位于全球领先水平。公司总资产约137亿元人民币,员工4200多名,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级技术人员500多名。业绩证明,“国能人”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从事生物质能综合开发利用的专业化公司。公司利用国际先进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和中国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投资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并上下延伸产业链,生产、加工生物质能燃料以及灰份的再循环利用等。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物质发电专业公司。 公司于2005年7月7日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20亿元。其中龙基电力集团公司出资15亿元,占75%;国家电网公司出资5亿元,占25%。
  萨博。

tesla模式
新能源--》电网--》电池--》电动汽车

摸到一条大龙。
无欲则刚

13-07-11 10:28

0
新能源电池的产能是过剩的,这是个静态的观察,投资是在动态中寻找再平衡。
我的判断是薄膜的产能过剩情况要严重于正极,石墨烯、薄膜技术的国产化突破推动全行业的发展,而它本身的利润率会快速下降。
锂电池的主要4部件的成本比例接下来会发生变化。在产业链中寻找到到隘口,就找到了跑赢的捷径。
无欲则刚

13-07-06 11:41

0
无线互联网、太阳能和电动汽车需求叠加的交汇点,电池。
能源革命。
无欲则刚

13-06-28 16:14

0
2013-01-10  电动汽车导报 

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在经历破产风波后,如今由华人控股的瑞典汽车制造商萨博与中国城市青岛签订协议,在中国生产并销售电动汽车。

荷兰跑车公司世爵与2010年初从通用旗下购入了萨博品牌,但很快遭遇了财政问题,不得不与中国公司展开了为期数月的收购谈判。萨博因无法找到新的投资,无法向供货商支付费用而选择破产,随后便被华人控股的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简称NEVS)所收购。Nevs目前完全属于国家现代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该公司的创始人及主要拥有者是瑞典籍华人蒋大龙(Kai Johan Jiang)。

Nevs在一项与青岛有关的计划的声明中称,将通过其在青岛的Qingbo投资公司,获得20亿瑞典克朗(约合19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而青岛市将拥有其中22%的股份。

Nevs的发言人称现在还无法给出本次资金流动的时间表。

Nevs称公司计划于2014年初推出首款电动汽车,同时还希望重新推出配有传统引擎的9-3款萨博。 

Nevs表示,目前将会把造好的汽车出口至青岛港,但公司的终极目标是当萨博在瑞典的生产力达到饱和时,在青岛建立工厂。 该公司之所以选择中国市场,正是因为看到中国政府目前正在电动汽车上大力投资。
无欲则刚

13-06-28 16:11

0
萨博秋季重启生产 瑞典工厂开始招工

2013年06月27日 13:31 来源:环球网 
  据英国汽车杂志autocar6月25日消息,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NEVS)计划在瑞典特罗尔海坦工厂雇佣27名流水线工人,预计在今秋重新生产萨博汽车。
  今年1月,本刊报道了NEVS改变了最初计划,将在中国而非瑞典投产萨博汽车。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与一家中国投资公司签署了协议在青岛建厂,市政府购买22%的公司股份。
  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有权生产萨博9-3(萨博破产前的最后一款车),及一款从未付诸生产的电动版车型ePower。
  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同样有权使用萨博品牌名称,但是没有萨博狮鹫形象的品牌标志的使用权限。
  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的所有者为荷兰世爵跑车公司,该公司于2010年从通用手中购买了萨博。然而,2011年5月,萨博因可能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和工人工资而停产。2011年12月,萨博申请破产,此举距世爵收购该品牌还不到两年时间。
  萨博破产后,中国车企浙江青年莲花公司向其伸出了橄榄枝,试图收购,然而,却遭到了通用汽车公司的阻挠,最终没能成功。世爵公司指责,通用公司此举导致其损失了30亿美元,因此将坚持向法院投诉通用公司。
无欲则刚

13-06-28 16:01

0
2012年6月13日萨博破产管理人召开媒体发布会,正式宣布中日电动车联盟旗下瑞典国家电动车公司NEVS(National Electric Vehicle Sweden)赢得萨博资产竞购交易,为悬念迭起的萨博收购案画上了句号。

  NEVS公司与萨博破产管理人汉斯·伯格奎斯特(Hans Bergqvist)联合发表声明称:“NEVS与萨博汽车破产资产受标人今天签署了一份收购协议,收购范围覆盖萨博汽车公司(Saab Automobile AB)、萨博汽车动力总成公司(Saab Automobile Powertrain AB)和萨博汽车工具公司(Saab Automobile Tools AB)。”
  汉斯和NEVS并未透露具体的交易金额,不过瑞典媒体报道称大约为18亿瑞典克朗,约合2.56亿美元。尽管此次NEVS并未收购萨博唯一未亏损子公司Saab Automobile Parts AB(萨博零部件),但有媒体披露,未来3年内NEVS具有以2亿欧元收购萨博零部件的权限。

  NEVS是香港国能生物发电集团NBE(National Bio Energy Group)与日本风投“Sun Investment”(阳光投资)的合资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51%和49%,专门针对收购萨博而设立。由前任沃尔沃卡车CEO Karl-Erling Trogen担任董事长,NBE旗下国能瑞典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瑞籍华人蒋大龙(Johan Kai Jiang)担任NEVS公司CEO。
  未来NEVS将集合中、日、瑞三国力量重振萨博汽车,其计划开发两款纯电动车,一款以萨博9-3为蓝本,另一款则是全新设计,加入了日本先进技术。其中第一款新车最快2013到2014年下线。从市场角度而言,中国将成为首要焦点。

  另外瑞典媒体还提及NEVS有意开发混合动力系统,在下一代9-3凤凰平台基础上采用电动车后车桥开发混合动力车/电动车;在萨博总部所在地特罗尔海坦设立电池研发生产中心;在瑞典当前生物质原料产业基础上兴建一座生物燃料发电厂。不过此次媒体发布会并未提及上述内容。
  萨博去年3月陷入危机,因拖欠零部件供应商货款和工人工资,连续停产数月后,开始着手破产保护和资产出售。期间华泰汽车、庞大汽贸、青年汽车等多家中国企业参与竞购,均以失败告终。去年12月萨博进入破产清算阶段,青年汽车等公司再次参与竞购,几经起伏转折之后,此次NEVS的成功收购终于宣告萨博命运尘埃落定。
无欲则刚

13-06-26 13:57

0
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
无欲则刚

13-06-12 19:30

0
由于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三菱化学积极在中国市场进行布局,在负极材料领域,三菱化学在青岛平度市设立了青岛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并确立了从负极材料原料到产品的连贯的生产基地,其负极材料产能已经提升至8000 吨。另外,三菱化学在常熟投资的电解液工厂总投资额达到2.81 亿元,产能达到2 万吨/年。中国电池网-中国电池杂志战略合作机构——赛迪顾问认为,三菱化学提前在中国电池材料市场的布局彰显了其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期看好。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