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未来锂电池市场 中国企业份额有望大增

13-06-12 18:23 3914次浏览
无欲则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在2月4~8日于美国帕萨迪纳举行的车载电池国际研讨会“AABC 2013”上,矢野经济研究所首尔分公司社长稻垣佐知也以“Lithium-ion Battery Materials Trends”为题,预测了锂离子充电电池的材料市场走势。他说,虽然该公司原本预测全球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市场规模到2015年度,将由2011年度的约1.17万亿日元扩大到约2.9万亿日元,但目前来看,预计将下调车载用途的规模,总体的市场规模也达不到2.9万亿日元。

份额方面,近年来,韩国厂商在小型消费类产品用途的份额有所扩大。销售数量的排名为,三星SDI公司第一(23.4%),三洋电机公司第二(19.4%),LG化学公司第三(17.1%),索尼第四(11.5%)。中国企业虽然具备价格竞争力,但在要求高性能和高容量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用途,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企业较多,市场份额未能提高。而在车载和定置用途等大中型电池领域,有大量企业涉足市场,除了以往的中日韩厂商,来自美国和欧洲等地区的厂商也进入该市场,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过,大中型电池的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稻垣表示,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现在进入了最为严峻的时期。形成一定业务规模的只有在小型消费类产品领域份额较高的企业,对车载用途不抱有过高期待、踏踏实实致力于小型消费类业务的企业维持了稳定的业务。稻垣认为,虽然市场在稳步增长,但受益的只有在各种应用和部材市场上排在前5、6位的公司。他认为,锂离子充电电池市场最早将在2013年内或今后2年左右开始整理和淘汰。
4种主要部材的市场动向
关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4种主要部材的市场,矢野经济研究所预测,其市场规模到2014年将由2012年的5400亿日元扩大到8000亿日元。各国厂商所占份额中,日本厂商的份额有所下降,中国和韩国厂商的份额逐年攀升。具体来说,从2008年到2011年,日本厂商的份额由62.7%降至46.6%,中国厂商份额由14.0%上升至23.9%,韩国厂商份额由11.8%上升至20.6%。
关于正极材料市场,销量预计2014年将由2011年的8万吨增加至19万吨。材料方面,车载和定置用途的三元系(NCM)及锰系(LMO)将逐渐扩大。关于各厂商的份额,预计2011年高居榜首的日亚化学工业公司的份额将降低,比利时Umicore公司和韩国L&F公司的份额将上升,*******,中国的正极材料厂商的份额也将上升,原因在于,做为其客户的韩国电池厂商将扩大订单,材料费也会降低。
负极材料市场方面,预计2014年的销量将由2011年的5万吨增加至9万吨。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流,为降低价格,需求正在从人造石墨转向天然石墨。不过,由于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需求扩大,能实现高容量的人造石墨的需求在2011年以后开始扩大。份额按厂商分,中国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的份额随着面向中国和韩国的供货量增加而升高。日本厂商中,日立化成公司在高功能材料方面拥有优势,能够维持2成左右的份额。
电解液市场预计2014年的销量将由2011年的3.4万吨扩大至8.25万吨。向三星SDI提供产品的PANAX ETEC和SoulBrain等韩国电解液厂商、以及在中国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张家港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杉杉科技等中国厂商的份额不断扩大。日本厂商中,三菱化学公司和宇部兴产公司以10%以上的份额维持了靠前的排名。
预计隔膜市场2014年的销量将由2012年的8.3亿立方米扩大至15亿立方米左右。隔膜在车载用途未推进通用化,还出现了采用湿式而非干式的动向。厂商份额方面,旭化成公司将维持榜首地位(2012年的推测值为15.7%),而美国Celgard公司的份额也实现了增长,估计将在2013年以后夺得首位宝座。在隔膜领域,韩国厂商(SK Innovation公司和W-SCOPE公司)及中国厂商(新乡绿色新能源材料公司和深圳星源材质科技公司等)的份额越来越大。
稻垣认为,车载市场从中长期来看,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市场规模扩大存在极限。即使锂离子充电电池的容量增至2倍,纯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距离也只有200~300公里左右,要想替代普通的乘用车还存在限制。因此,纯电动汽车用电池的需求仅限于巴士和出租车等商用车。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无欲则刚

15-12-02 09:41

0
电池第一浪的结束。
老伙计

15-09-26 17:53

0
中秋节快乐!!!
无欲则刚

15-09-24 09:30

0
正负极材料,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元正极应该是主流。
无欲则刚

15-04-16 10:07

0
彭博社:盖茨马斯克等科技大佬豪赌新型电池技术
2015年04月16日 08:04 
来源:凤凰科技 

9人参与 0评论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6日消息,彭博社今天撰文指出,为了满足特斯拉电动汽车的用电需要,埃隆·马斯克已豪掷50亿美元在内华达州兴建新型电池工厂。实际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早在2009年便对新一代电池技术十分感兴趣,并在两年后投资了一家新型电池开发企业。盖茨、马斯克等科技大佬的加入让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争夺愈加激烈。

以下为文章全文:

唐纳德·萨多维(Donald Sadoway)教授至今仍然记得,他在2009年收到了一封令其窃笑不已的电子邮件,发件人自称是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代表。邮件称,盖茨在网上看到了萨多维所著的《固态化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Chemistry)一书,这位世界首富想知道,当他下一次去波士顿时,能否与萨多维见上一面。

“我以为那不过是一个学生的恶作剧,”萨多维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一门很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为了找到一种廉价、使用寿命更长的电池,让人类彻底远离非清洁能源,他耗费了十多年的精力来研究多种金属材料。要不是盖茨的助手再次发来电子邮件,请求萨多维予以回复,他几乎已经忘了这件事。

盖茨投资新型电池开发商

一个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的萨多维办公室,他和盖茨就如何抑制气候变化这一问题交换了看法。他们讨论了电池在帮助太阳能和风能有效对抗矿物燃料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盖茨说,无论萨多维什么时候准备自己创业,都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萨多维说,“他答应投资我创建的公司,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条路肯定会异常艰辛。”

萨多维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得到了众多创业公司和知名投资公司的大力支持。他们试图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昼夜不停地保存并提供能量,以便再生能源可以充分代替矿物燃料。在本周纽约举行的“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大会上,“这些储电项目如何让公用电力客户摆脱对输电网的依赖”,是与会者辩论的话题之一。

今天的镍镉和锂离子电池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它们不能供一个家庭使用几个小时,也不能让大多数汽车跑100多英里(约合160公里)的路程。这种电池的成本大约为每千瓦时400美元,分析师认为只有将成本降低一半,才能让绿色能源获得大范围推广使用。“开发一种不同于锂电池的储存设备,对于释放电动汽车和再生能源的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德鲁·庄(Andrew Chung)说道。他是总部设在加州门洛帕克的风投公司Khosla Ventures的合伙人。

发明者和投资者施展才华的时机终于到了。去年,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占到美国新增发电量的45%,而太阳能占到全球新增发电量的34%。在没有光照或风力的时候,储存能源一直是一个耗费庞大的工程。一些相信电池应用前景广阔的人指出,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过去十年里,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投资超过了50亿美元,争相将相关技术尽快推向市场。

他们坚信,新型电池能够存储足够多的清洁能源,满足一辆车、一个家庭或整个校园的需要;新型电池可以存储来自风力发电站或太阳能发电站的能量;它们可以取代发电机,减少对矿物燃料发电设备的需求,进而让电力供应变得更环保。能源管理咨询公司Navigant Consulting表示,新型能量储存设备的市场规模在3年内将增长近10倍,达到2400兆瓦,相当于6台天然气涡轮发动机的发电量。

风投加入电池行业竞争

2011年,盖茨兑现了他的诺言,对萨多维创立的Ambri公司进行了投资,但投资金额不详。这笔投资对Ambri的创建起到了促进作用。盖茨拒绝对此发表评论。亿万富翁尼克·普瑞兹克(Nick Pritzker)和他的儿子乔比·普瑞兹克(Joby Pritzker)则通过旗下Prelude Ventures和Tao Invest基金,对位于匹兹堡的新能源公司Aquion Energy进行了投资。

在Aquion,一位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为了生产适合家庭和酒店使用的新型电池,正在对一个曾经生产大众汽车和索尼电视的工厂进行改造。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技术也获得了风险投资人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的投资。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正在测试该实验室开发的锂聚合物电池,这种电池能够满足汽车和家庭的用电需要,预计将于明年开始销售。

由于美国、中国和德国都在为减少温室气体而努力,所以会有更多资金投入到这个全球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的产业中来。电池市场覆盖从手电筒、家用太阳能、岛屿的电力供应到电网用电存储等。松下和LG电子在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主导着这一领域,而很多创业公司也紧随其后。“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时代,一些技术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储能研究负责人温卡特·斯里尼瓦桑(Venkat Srinivasan)说。

萨多维属于第一批主动走出去的人。今年,他计划把6个由数百个液态金属电池组构成的原型产品,运送到夏威夷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站,以及阿拉斯加的一个微型电网和爱迪生联合电气公司(Consolidated Edison)在曼哈顿的的一个变电站。当电力需求降低时,Ambri的电池就会把爱迪生联合电气公司多余的电量储存起来。然后,当纽约人对电力的需求上升时,爱迪生联合电气公司就不必启动另一个燃煤或燃气发电站,而是可以调用Ambri电池里储存的电了。

萨多维是加拿大人,今年65岁,他很不喜欢发明家老学究似的形象。萨多维曾手里拿着香槟酒,穿着燕尾服给学生们上课。然而,当他谈起电池时,却完全是一副做科研的样子。萨多维和他以前的一个学生最终完善了一种棘手的化学技术,他说得益于这种努力,Ambri的产品在价格和使用寿命上都优于锂电池。

这种电池使用了两种重量和熔点不同的金属(萨多维不愿透露这两种金属具体是什么)。他用盐层来进行分离,而电流可以让两种金属的温度达到最高700摄氏度,这样,电子就可以穿过熔盐。这有助于金属存储更多电量。与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可充电400次,使用寿命为4年)不同,萨多维说他的电池组可充电1万次,使用寿命达到10年以上。

马斯克的50亿美元豪赌

索尼早在1991年就引入了如今无处不在的锂离子电池技术。这种电池及其易燃的液态电解质从未克服几个与生俱来的顽疾。它们会突然着火,还需要具有N-methylpyrrolidone之类名称的有毒溶液。令投资者更为沮丧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在增加产量的同时降低价格。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可以接受这种挑战。为此,马斯克豪掷50亿美元在内华达州一座锂矿附近建造一个大型工厂,得益于这个电池工厂,到2017年特斯拉廉价车型的售价会降至3.5万美元左右,而续航里程则会超过200英里。当前,特斯拉最昂贵的Model S车型的售价为10万美元,也就是说,下一代特斯拉电动汽车的成本大概只有Model S的三分之一。

多位分析师估计,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将低于每千瓦时400美元。马斯克表示,他希望将电池成本降低30%。特斯拉拒绝对电池价格发表评论。批评人士此前指出,由于与整个电网连接,特斯拉也就失去了它的“绿色标签”。马斯克对这种批评做出了回应,承诺将向家庭和部分充电站提供太阳能电池板。

硅谷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以下简称“KPCB”)在2007年开启了一场淘汰锂离子电池的声势浩大的运动。它仅仅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电池才是理想的电池呢?这家以挖掘网景和谷歌等知名科技公司而著称的风投,在其门洛帕克总部召集了大批分析师和合伙人。

据KPCB合伙人雷·拉尼(Ray Lane)介绍,他们当时列出了“不可能实现的产品需求”名单,然后着手寻找这项技术——希望藏在某位化学家的实验室——并准备对其做进一步改进,最后推向市场。KPCB将公司合伙人、Sun Microsystems联合创始人比尔·乔伊(Bill Joy)以及KPCB绿色科技部门的戴维·威尔斯(David Wells)派往匹兹堡。

二人拜访了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的杰伊·怀塔克雷(Jay Whitacre)。怀塔克雷身材瘦长,特别喜欢骑单车。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未来材料工程学的时候,就在研究电池的化学特性。拉尼说:“能击败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屈指可数。杰伊·怀塔克雷是唯一一个自称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人。我一开始并不相信他的话。”拉尼曾是软件巨头甲骨文的前总裁,如今是Aquion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董事会主席。

努力降低电池使用成本

无论信不信他的话,KPCB都不希望错失良机。2008年,KPCB给了怀塔克雷160万美元,以加快研究速度。他利用“电池之父”亚历山德罗·沃尔特(Alessandro Volta)在1800年发明的盐水电池的升级版,最终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电池。六个月后,现年43岁的怀塔克雷准备将他的钠基储能电池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实验室取出。他给Aquion公司打去电话,希望了解后者的水溶离子化学技术。

拉尼及其合作伙伴对怀塔克雷的早期研究进展十分满意,于是在2009年同意追加投资700万美元。KPCB还帮助Aquion募集资金1.7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盖茨和普瑞兹克父子。尼克·普瑞兹克是创始人凯悦酒店集团创始人杰伊·普瑞兹克(Jay Pritzker)的堂弟,后者在1999年去世。由于是一家私营公司,Aquion并不接受个人投资。Aquion CEO斯科特·佩尔森(Scott Pearson)表示,这种状况可能会在明年改变:“我们距离IPO或股权交易仅一步之遥。”

Aquion在匹兹堡一个较为僻静的地方租用了一栋三层红砖大楼,那里距离怀塔克雷的住处非常近,他从校园骑车2.5英里就能到达。怀塔克雷回忆说,在二月的一天,阿勒格尼河(Allegheny River)附近狂风肆虐,但就在那天,他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电池,这种电池可供家庭或医院使用,也是最便宜且续航时间较长的无毒电池。

它可以至少提供8小时的续航时间,能将白天储存的太阳能释放出来。怀塔克雷展示了他的劳动成果:大小相当于一台烘干机的28.6千瓦时电池模组。它可以给电冰箱、咖啡机和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供电。

Aquion的机器人设备在红砖大楼以东30英里处努力工作着。这种自动化设备原本是用来给巧克力糖打包的,但现在则用于拖出炭黑块和锰粉块,然后放在容器中等待充满盐水。如今,50个托盘的盒装电池正在被运往夏威夷大岛,准备给厄尔·巴肯(Earl Bakken,发明过外置可穿戴心脏起搏器)一栋占地面积8英亩(约合3公顷)的大楼供电。它们会将512块太阳能电池板生成的电保存起来,取代丙烷燃料发动机(propane engine)。

怀塔克雷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足够多的电池,以保存200兆瓦时的电量。一开始,他打算将电卖给使用柴油发电机的当地人。“岛屿和微型电网是我们产品的首个重要市场,”他说。Aquion目前只有一条生产线,该公司希望最终再增加四条。Aquion CEO佩尔森表示,这有可能会将电池成本降至最低每千瓦时100美元。

争相开发新型电池技术

化学工程师哈尼·埃托尼(Hany Eitouni)也在利用其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明的一种技术,试图生产这种廉价电池组。埃托尼采用的多孔材料让电子流入新的干式锂电池。Khosla Ventures和三星风险投资(Samsung Venture Investment)向埃托尼供职的Seeo公司投资了1700万美元。自2007年以来,该公司获得的风险投资额已超过4200万美元。

37岁的埃托尼说,他发明的最新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相当于一个公文包大小,单位重量的储电量是当今液态锂电池的两到三倍。对于每次充电行驶里程超过200英里的电动汽车来说,这种储电能力至关重要。此外,埃托尼还介绍说,他发明的固体聚合物电池以散热的形式丧失的能量更少,而这却是当前一代锂离子电池的通病。

大雾开始笼罩东湾工业园区,Seeo技术人员身穿白衣,戴着防护眼镜,开始处理刺激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是用来清洁电池核心部分中的金属的。多台机器将40层的锂金属箔卷进有两个聚合物层(经过挤压变成了袋状)的圆筒。埃托尼自诩他的电池的及格分数“都在95分左右。”

Seeo CEO哈尔·扎雷姆(Hal Zarem)表示,今后几年,随着它将最好的设计应用于全负荷生产,Seeo预计会把电池成本降至每千瓦时100美元以下。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交通技术与系统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杰里米·努巴尔(Jeremy Neubauer)说:“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Seeo的电池将非常便宜。”

Ambri CEO菲尔·吉乌代斯(Phil Giudice)表示,得益于一些科技大腕的投资,新型电池最终将让再生能源有能力与矿物燃料竞争。“科斯拉、盖茨、马斯克以及普瑞兹克父子,他们都在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且对这种前景激动万分。他们正在实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吉乌代斯说,“每过一天,我们距离这一目标都更近了一步。”(编译/清辰)
无欲则刚

15-02-13 14:45

0
2014年11月,鼎晖恰逢其时,从宝洁公司手中收购南孚电池,鼎晖投资共收购南孚电池78.775%的股份,整个交易价格近6亿美元。鼎晖投资也将充分利用自己在跨境、跨区域大型并购及复杂交易中积累的经验,帮助南孚电池实现国际化扩张的目标。

金霸王则被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放入了购物车。金霸王和南孚重回多年前相互竞争和牵制的状态,而它们竞争的背后是鼎晖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较量。鼎晖如何带领南孚取胜?焦震语焉不详,但确定的事实是,当锂电行业正进入产业链变革的关键时期,如果获得独立发展,在此领域有所积累的南孚也将迎来扩张的新机遇。
 @海海人生 @立春@茅台03
无欲则刚

15-02-13 14:43

0
续去年收购路翔之后,BYD会有后续动作。进军上游,三元锰系和铁锂有了交汇点了。谁得先手?
无欲则刚

14-09-12 16:02

0
淘股吧已经钝化了,没有一点敏感度和方向感了,只剩一地喧哗。与闽发比,已从黄金堕落到黑铁了。向下的平等导致的必然。向右转吧!从婷婷到稿酬,都是一个错误的制度设计。煽情的写手成了大众的神,然后是每天唠嗑的兄和嫂。大师都遁去或淹没于口水中,我能数来的茅台、立春,此在,要翻过数页才能寻见,能给元老们独立设一版面吗?就叫元老院。然后给群氓每月一主贴的权利,想多嘴交钱,发到灌水版。
回到主题:能源。从1月份开始,水电板块已经全线走强了,这是大趋势的一部分,我疏忽了。煤化工也将大概率反转。验证之前的判断:新能源的应用普及是先行铺开的。  它的影响从规模到时间跨度要更大,而其中产生的机会也是多波次多品种叠加的。一次时代性的能源切换,从石化到电力。
财富有如蘑菇,生于黑暗之处。于死寂处,生机勃发。在逐渐被人遗忘的石化行业,也存在了巨大的机会。而这一切,全于寂静处展开,于喧嚣时终结。
无欲则刚

14-09-05 16:30

0
储能:即将崛起的基石产业(泛储能产业的技术展望和经济分析)

  ●储能是涉及甚广、影响甚深的基石产业。储能使电能生产和消耗的时间变换,并可在离网或移动状态使用,这里孕育着重量级应用:电力存储和动力电池。

  ●电力储能在自身技术进步和新能源发电推动下,处于需求启动初期。目前最成熟的是抽水蓄能技术,这是偏向发电端的技术;化学电池、超级电容具有效率上的优势,但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液流技术系统需要较高维持费用,且应回避效率偏低的技术类型。目前看来更有希望的是循环寿命较高,成本较低的磷酸铁锂。国内的峰谷调节潜在需求年化为 73GWH/年;快速的负荷平衡需求占 3%的装机总量,国内需求年化为 5.2GWH/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输出平滑的储能需求,全球保守来看为 8GWH/年。其中,后 2 个市场在目前的价格水平应该就可以启动,而调峰需求启动条件是储能成本下降到峰谷电价差以下,国内为 0.60 元/度(相当有挑战性的目标),我们估计 2016 年储能成本下降到接近 1 元/度水平,届时,可能会出现扶持政策,而启动这一市场。全球来看,高电价国家的分布式发电+储能应用正在兴起,德国在储能政策补贴下,2016 年将到达普及条件,这是一个海量市场。这个市场的未来玩家是储能单元厂商、如比亚迪和电子控制厂商,如阳光电源

  ●新能源汽车已经达到临界经济性,动力电池技术将在 5-7 年内走向大成。目前,从动力电池系统成本来看,在充分消耗使用的情况下,NCA 和磷酸铁锂路线的价格已经达到了经济性临界水平。广泛应用,则需要解决续航里程偏短和成本过高导致回收里程过长的问题,通过对于技术潜力和规模曲线的分析,我们预计5-7年这2个问题将最终解决,届时,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600公里,静态回收里程达到 15 万公里,动力电池技术大成,预计这个市场的潜在容量在 4 万亿元。燃料电池汽车将在 2015 年取得重要进展。2015 年丰田可望推出首款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在长期可能成为电动汽车的一个有力竞争者,短期则是追赶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尚难定论,锂离子电池提供了一条能见度很高,或者是保底的技术演进场景,电驱动时代将来临。

  ●电力储能与动力电池有融合可能,更充分地消耗使用储能单元。家用轿车的续航里程和总里程要求存在矛盾,电池再利用或 2 合 1 融合使用是可能模式。

  ●锂离子电池性价比仍有大幅提升空间,全球市场未来 5 年复合增速 50%。电池现场零排放,是典型的分布式储能技术。动力电池领域以三元材料更有优势,储能领域磷酸铁锂因长寿而更适合。中国在电池领域具有比较强大的竞争力,在主要材料和电芯环节都有世界级公司,中国厂商通常更多在中低端、消费电子类应用上有竞争优势。需求动力主要来自电动交通工具和储能,预计全球市场未来 5 年复合增长率为 50%。

  ●燃料电池技术处于即将成熟的时期。燃料电池本身是发电技术,现场零排放,有明显能源转化效率优势,适合大型电站和分布式发电,但并非储能技术。燃料电池依托于化石能源提供氢气。目前,固定装置的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并开始应用于各类电站,2015 年丰田计划推出首款燃料电池车,将改变市场对于该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前景的评价。该技术仍需降低成本,并发展基于煤或天然气的高效率、低成本制氢技术。

  ●超级电容具有优良的功率特性,在调功类的利基市场应用。电容器性能在理论上仍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超级电容和化学电池技术融合,获得了兼具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产品特性,如锂离子超级电容和铅碳电池。超级电容性价比提升,主要目标市场是工作频次较高的电力调功应用和机械能量回收装置中,如混合动力车、电梯和港机等,另外,超级电容和电池搭配也用于风光储能中。

  ●电驱动时代将来临,广义能源产业的格局改变将在 10 年内随之改变。电动车存在多种技术路径,锂离子电池提供一个能见度较高,保底的演进场景。汽油相对于电能、煤炭等能源产品的定价明显偏高,这是为什么电动车整车效率提升不足 1 倍,电费消耗却只有汽油车的 1/10 到 1/5。储能技术的高度进步将促使各个能源部门之间的要素更通畅的流动。无论电动车还是煤气化氢燃料电池大成,都将转向更便宜的基础能源产品。电动车在减少现场排放的同时,产业化初期将增加总排放,并集中在生产环节,碳捕捉及其它环保措施需要加强。新技术会加强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地位,这需要更市场化、更智慧的电网。

  ●投资策略:锂电投龙头、燃料电池投主题、超级电容投态度。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中国在该领域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在材料和电池环节都不乏世界级公司,投资已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建议关注比亚迪、万向钱潮、杉杉股份、阳光电源、均胜电子、新宙邦中国宝安欣旺达德赛电池。燃料电池 2015 年将是元年,国内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具有主体投资机会,关注有研发布局的公司,如长城电工南都电源。超级电容性价比快速提升,将导致应用领域的扩展,电容器技术有相通性,但应考虑的是态度积极的公司,如江海股份

  技术多样性和广阔市场空间,导致大储能产业正经历资本市场的盛宴期。多样性暗示着风险,国内资本市场则偏向对巨大潜力做反映。

  即将崛起的基石产业

  储能是指通过特定介质将能量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的能量转换过程,储能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换,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和电力储能 2 大应用。环境压力以及新能源快速发展,使储能产业孕育着数万亿级的潜在市场。

  储能技术路线众多,但是距离广泛应用都还有差距。锂离子电池的技术仍有快速提升的潜力,成本也有巨大下降空间,预计 5-7 年储能技术将达到广泛应用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条件,未来,还有燃料电池和电容器技术在演进变化中,电驱动的时代必然到来。

  惯例思维容易认为电力储能和电动车的应用是不同的市场,实际上,2 个应用的要求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尤其是,大规模的电力调峰储能应用和电动车的要求非常类似。这 2 类应用存在融合的可能性,实际上,也存在这种必要性。

  更本质的理解,储能是能量转移介质,储能技术的高度进步将促使各个能源部门之间的要素更通畅的流动。在新能源车经济性评价中,能源价格套利是比效率提升更重要的经济性来源。

  最想呈上的看法是:

  储能将成为基石产业,包括广义的能源产业在内的诸多行业将随之改变。

  报告期间,得到了来自产业界、投资界的诸多帮助,特别感谢本报告合作方——真锂研究所给与的更贴近产业、更前沿的支持!

  ……

  3.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必然来临

  特斯拉推出的 Model S 揭开了电动车大发展的序幕,越来越多的车厂跟进,汽车业的电动时代正在逐步来临。

  3.1.驱动力:效率提升、能源套利和集中排放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其共同点是电驱动。

  新能源汽车利用电驱动替代或部分替代燃油驱动,以其更高效的整体运转效率,减少能耗费用,节约成本。实际上,汽油车效率低的原因在于,一是燃油系统不能向发电厂那样有效率(这个可能被电力传输过程的损耗所对冲),二是机械传动和控制方式存在比较大的能量损失,后者是电动车真正在效率上高于汽油车的地方。我们认为,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效率提升估计在 50-100%,但是,这其实并不是新能源汽车经济性唯一重要的来源。

  能源产品套利甚至是新能源汽车的更重要的经济驱动力。我们根据 IEA 发布的2013 年的全球主要国家的能源价格数据,同样热值为基础,测算了主要能源的相对价格。如果家庭电价为基准 100%,则动力煤是最低廉的能源产品,其相对价格为 10%;汽油最贵,其相对价格为 60-120%;柴油的相对价格 40-80%。有趣的是,相对价格为0.1 的动力煤正是最大宗的电力原料,2011年动力煤占全球基础能源供应的 41.3%,这是低电价的解释之一。

  电能具有最高的可利用性,所以,实际上电价相对汽油的价格被明显低估了,这是为什么电池电动车的电费通常仅是汽油费用 10-20%的根本原因。10%大致是采用谷电价的结果,如果采用峰电价则在 20%左右,而如果采用柴油车对比为 15-30%。

  电动车将争抢石油的奶酪。电动车的经济本质是能源套利,如果电动车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可能导致能源产品价格体系的再调整。据 IEA 的统计,2011 年全球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石油,占比 49%,而石油消费中的 62%是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

  在中国,由于日益严重的城市雾霾天气,导致政府部门对于减少城市 PM2.5 的排放高度重视,而燃油车的尾气是 PM2.5 的重要来源。

  新能源汽车的社会意义在于可能适当减少排放,关键是把燃油车分散式的排放改变成为集中式的排放。需要重视的争论是,尽管在使用环节新能源汽车的效率均高于燃油车,但是,如果考虑储能单元的制造环节在总成本中的占比很高,则其总排放量未必更低。集中排放,更容易实现碳捕捉和其它排放的控制,但是,前提是加大对于生产环节的排放处理。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3.2.电动车的经济性处于临界水平

  3.2.1.电动车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其实已经来临

  纯电动汽车经济性的关键在于储能系统。纯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差异主要在于储能单元、电机驱动系统以及充电装置。目前电动汽车价格远高于传统汽车,固然有储能单元导致的成本增加,但实际上也因为规模偏小导致的制造成本高企(目前还没有任何一款纯电动汽车达到过主流车型的销量)。我们认为电驱动系统的技术比较成熟,其成本应该不会高于同配置的燃油动力体系,充电装置的投资主要是外部完成,车辆本身这方面的成本比较低。

  我们对 Model S 和 E6 的储能部分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论是:在充分使用电池的前提下,电动车的动力成本低于汽油车。所谓的充分使用是指电池消耗达到其使用寿命,也就是电池容量衰减到只有初始容量 80%的时候。对于运营性质的车辆而言,充分使用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家庭用车则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率先应用电动车的是出租车和公交大巴的原因之一。

  充分使用对于私家车而言,是一个非常困扰的问题,仍以 Model S 为例,如果预计的总行驶里程为 120000 英里,则其电池装载量为 20kwh 的时候将获得最优的动力成本(电池寿命和总里程匹配),而这个配置下的续驶里程仅 116 公里。这是初始投资过大的新能源系统面临的普遍问题,其理论上的经济性,依赖于长期的使用。目前,model-s 的电池系统的静态回收里程 30 万公里,E6 的电池系统则为25万公里,都超过了通常家庭乘用车的预计总里程。

  电动车要大规模普及需要满足 2 个条件:一、续航里程达到与燃油车接近的程度,即续航里程需要在 model-s 的基础上提高 30%左右,而在 E6 的基础上则需要提升 1 倍以上;二、在用户行驶的总里程内,成本可以被有效回收,我们认为对于家庭乘用车而言,这个里程在 10-15 万公里(10 年日均 30 公里对应 10 万公里里程,日均 50 公里则略超过 15 万公里)。

  我们对 15 万公里的回收里程测算表明,电池系统成本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下降40-50%,这对于当今的技术而言,并非不可及,我们估计在 3 年左右的时间内可能达到这一水准。如果在提升续航里程的同时仍需要 15 万公里回收,则需要 5-7 年的时间才能达到。

  3.2.2.应用瓶颈:成本高和里程焦虑

  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的初期,加上规模较小,所以,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我们以市场上的各种新能源公交大巴为例,其产品价格高于对标燃油车的幅度超过了储能系统导致的成本增加,这导致其里程回收周期偏高。即便考虑补贴,其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也不经济,纯电动则在经济性的临界水平。

  整车价格较高在产业化初期是可以理解的,将随着产业规模上升而迅速下降。

  电动汽车真正瓶颈是续航里程方面的局限,或者是“里程焦虑”。目前已经量产的电动车中,model S 续航里程 480 公里最长,i3 续航里程 150-210 公里最短。这种续航里程在长途行驶过程中必然面临充电的需要,而目前即便是对于电池模组有损伤的快速充电模式下,也需要 40 分钟以上的充电时间(往往还不能实现满充)。

  续航里程问题的解决有 3 个途径,一个是通过技术提升能量密度,提高满电后的续航里程(这个我们在后面将详细分析);二是发展快充技术;三是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换电模式,也比如宝马 i3 提供的长途行驶的换车方式。

  通过提高电池装载量来解决续航问题,并不单纯要求提高能量密度,同时还需要储能单元的成本大幅度下降,否则,会因为回收里程太长,而难以撬动占比最大的家庭用车市场。

  未来 5-7 年是电动车产业的过渡阶段,应对续航瓶颈的措施:一、发展征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发电机供电的电动车),如比亚迪的秦;二、纯电动汽车(EV)以综合性能的明显优势与低速汽车抢市场,或者是 EV 低速化;三、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如换电模式),解决消费者对 EV 续航能力的担忧。

  3.3 产业化趋势:锂电池更高能量密度,更低成本

  3.3.1.高能量密度、低成本:正极体系转向 NCA 和富锰材料

  高能量密度材料是产业化推进的重点。动力电池一直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之间纠结,而越来越逼近产业化阶段,越发现能量密度才是电池技术的瓶颈,而高能量密度的材料成为产业推进的重要方向。国内厂商一直以来偏向磷酸铁锂 LFP 路线,但是,最近 2 年,开始转向高能量密度的其它材料体系。

  2014 年 8 月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透露最新研究的磷酸铁锰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有望显著提升。根据我们了解,锰嵌入磷酸铁锂的结构后的正极材料可以保持磷酸铁锂的多数特性,有比较好的安全性和循环特性,而锰嵌入可以提高电压,并导致比能量密度提高,整体能量密度可以提升 15%,再结合其它技术能量密度有望提升 40-50%。新的产品可以大幅度改善比亚迪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未来关键是看比亚迪何时将其量产,我们估计是在 2016 年。

  电池组能量密度的提升可以在通过正极、负极、电解液和电池模组技术的各个环节技术和工艺提升而实现,详细内容请参考锂离子电池部分。

  3.2.2.规模和成本相互论证:Tesla的超级工厂

  成本和规模相辅相成。2011-13 年以来电动汽车市场销量的增长与锂离子电池价格的下降呈现出明显的对应关系:锂离子电池价格下降 10%,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幅就会达到20%~30%。具体来看,2011年-2013年汽车锂离子电池价格分别为4.52元/Wh、2.53 元/Wh 和 1.86 元/Wh,年降幅分别为 44.17%和 26.42%;对应的电动汽车年销量分别为 6.8 万辆、12.96 万辆和22.55 万辆,年增幅分别为 90.59%和 74%。

  锂电池价格已经有持续的比较大幅度的降低,但是,由于电动车市场启动带来的巨大的规模效应,以及各个材料环节都在进步,价格仍有持续下降空间。

  2014 年 02 月传出消息,特斯拉提出总造价高达 50 亿美元的“Gigafactory”,以满足其未来年产 50 万辆电动汽车的发展规划。其中,特斯拉自身投资 20 亿美元,另外 30 亿美元则寄望于合作伙伴(1 家电池厂商+数家材料厂商)。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的年规划产能为3,500 万kWh的电池单元及5,000 万kWh的电池组,其中1500万 kWh 的电池单元差额即由合作的电池厂商供应。目前,松下已确定与特斯拉共建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特斯拉 CEO Musk 预计,电池工厂在进入量产的第一年(2017 年)末,就可将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的每 kWh 成本减少 30%以上,这意味着特斯拉电池组的单位储能成本将降到 300 美元/kWh 甚至更低。

  松下给特斯拉 NCA 电池单元 313.62 美元/kWh的价格,与中国企业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单元的价格相当,而 NCA 材料价格(不到 30 万元/吨)要比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不到 15 万元/吨)高很多,正极材料成本一般占到了整个电池单元成本的 1/3 左右,这意味着松下的利润其实很低,估计不到 10%。也就是说,特斯拉自产电池单元的话,至少要有 20%以上的成本降低需要依靠规模效益。NCA 材料的价位目前相对偏高,如果超大规模采购,是可以降低 20%甚至更多的;负极材料价格也已基本到底,不管采购量多少,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电解液和隔膜目前的毛利有 30%和 40%,综合而言采购价降低20%也是很有可能的。

  总的来看,依靠规模效益,将电池单元成本降低 30%有可能实现。

  3.4 政策助力,恰逢其时,2015 年是好年景

  2013 年 9 月四部门发布《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制定了补贴标准。纯电动乘用车补贴 6 万元,10 米以上纯电动大巴补贴 50 万元,燃料电池乘用车补贴 20 万元,燃料电池大巴补贴 50 万元。

  2014 年以后,政策力度继续加强,几乎在车辆购买到使用的各个环节的鼓励政策都在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后的吸引力提高。产业政策也涉及为防止各地扶持本地企业而设置壁垒。政策补贴+配套整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其实已经导致电动车的经济性优于燃油汽车。

  2015 年新能源汽车将是好年景。这是因为补贴的下降很少,而销售规模上升以及技术进步均导致成本大幅度下降,整车销售的利润率可能会出现大幅度上升。

  3.5 起停或能量回收:将广泛采用

  汽车启停系统(Stop-Start)是一种微混(Micro Hybrid)技术。启停技术就是减少发动机怠速时燃油的损耗,遇到红灯或塞车时,车辆制动后控制系统会自动将发动机熄火,绿灯放行后,驾驶员踩下离合器则自动重新启动,起停装置可以使节油率提升 10%。欧洲每年销售约 300 万辆带启停系统的汽车。

  汽车启停系统技术发展至今,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分离式启动机/发电机启停系统;②集成式启动机/发电机起停系统;③i-Stop 智能启停系统。目前以①最为常见,这种装置的启动机和发电机是独立设计的,发动机启动所需的功率是由启动机提供,而发电机则为启动机提供电能,德国博世是启停系统①的主流供应商。全球已量产装有博世 Stop-Start 系统的车型已非常多,包括有宝马、帕萨特、高尔夫,奔驰、奥迪等。

  启停系统所使用的电源,目前铅酸电池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但也存在锂离子电池取代铅酸电池的趋势。

  启停系统是燃油车提高能效的一个选择,但是更高级的形态是带能量回收的起停混动系统。在电驱动模式下,这不再成为单独模块,成本应该较燃油车的同样装置更低,所以应该成为标准配置。电动车上混动模块采用的储能装置有 2 种思路,一种是采用单一的电池系统,这样在能量回收释放时候,电池反复充放电;另一种是采用专门的具有长寿命、以及优异的功率特性的储能单元,可以经历频繁的充放电。后一种情况下采用的是功率型电池或超级电容。

  3.6.燃料电池汽车:即将走向成熟

  燃料电池技术被认为是远期最有前途的电动车技术,因为其在整体上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问题是成本太高,这个因为技术在快速演进中,成本在快速下降。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氢气为燃料,由于其整体较高的能源转化效率,所以其消耗成本仅为传统汽油车的 30%。

  2015 年将是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化元年,标志性的事件是丰田将推出的新一代氢燃料电池车,系统造价大约为 500 万日元,约合 51,000 美元。

  燃料电池详细分析见后面相应章节。

  3.7.电驱动必然来临,电池技术领先,多种仍在推进

  众多技术中,距离产业化最近的是锂技术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技术,前者已经进入经济性临界点;后者 2015 年将可能因为丰田燃料电池车上市而被认为是其元年

  长远来看,电容器技术也具有成功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从电容器技术的储能机理来看,其理论能量密度远没有实现。

  理论界还在开发锂空、锌空,包括最近热议的铝空等金属空气电池,这些技术本质上都是燃料电池类的技术,在能量密度方面都非常强大。但是,这些技术都仍在早期开发阶段以外,未来的关键是充放电全过程的整体效率。另外,这些技术的原料成本可能比较贵,而氢燃料电池(或其它化石燃料电池)的燃料直接来自化石能源,而不是电解获得。

  我们认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了一条能见度很高,或者是保底的技术演进场景,预计 5-7 年左右的时间后,汽车的电驱动时代将来临,大面积普及将启动。

  ……

  7. 投资策略:储能的盛宴

  7.1.电动汽车将成熟,能源和汽车产业将改变

  新能源汽车应用已经突破临界经济性,预计 5-7 年走向大成。我们发现从储能系统的成本来看,在充分消耗适用的情况下,目前 NCA和磷酸铁锂路线的价格已经达到了经济性临界水平。而电动车如果要广泛应用,仍存在续航里程偏短和成本过高导致的回收里程过长的问题。通过对于技术和规模曲线的分析,我们预计 5-7 这 2 个问题将解决,届时续航里程可以在现有水平上提高 30-100%,静态回收里程 15 万公里,锂离子电池体系的电动车技术大成。在假设成本大幅度下降后,我们估计这一市场的潜在容量约为 4 万亿元。

  燃料电池汽车也可能在 2015 年取得重要进展。燃料电池在固定装置方面成本已经接近销售电价的水平,移动装置燃料电池也接近成熟,2015 年丰田可望推出首款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存在功率密度不足的缺点,需要配合功率型储能单元配合使用,如超级电容或功率型锂电。燃料电池在长期可能成为电动汽车的一个有力竞争者,短期则仍是一个追赶者。

  新能源汽车存在多种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锂离子电池最接近成熟,也提供了5-7 年发展到成熟状态的保底场景,而无论哪种技术最终胜出,汽车产业的电驱动化将是未来的趋势。

  电力储能市场在储能技术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推动下,需求处于正在启动的初期。我们估计,国内的调峰潜在需求为 1100GWH,年化为 73GWH/年;快速的符合平衡需求 3%的装机总量,约 5.2GWH/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输出平滑的储能需求,全球保守来看为 8GWH/年。其中,后 2 个市场在目前的价格水平应该就可以启动,而调峰需求启动需要,储能成本下降到峰谷电价差以下,国内为 0.60 元/度,我们估计 2016 年储能成本可能下降到接近 1 元/度的水平,届时,可能会出现扶持政策,而启动这一市场。高电价可能导致分布式发电+储能的兴起,这个需求一旦达到启动条件,也将是海量,关注德国市场。

  电力储能成本,主要由储能系统成本和效率损失构成。我们认为有前景的技术,需要有比较高的存储效率,这方面化学电池、超级电容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液流技术系统成本较低,但效率偏低是瓶颈。目前还很难看出可以和抽水蓄能技术相竞争的新技术,我们认为新技术应该在低成本的同时,实现高效率。如果,电池体系的电动车大成,远期,电池将可以被二次利用在储能市场,这是一个可能的应用模式。

  储能市场的玩家出了储能单元的生产厂商以外,电力电子控制系统厂商也是重要的竞争者。这是因为在储能单元和控制电路部分的成本造价接近,都可能成为储能系统的主导方。

  储能是一种能量转移介质,储能技术的高度进步将促使各个能源部门之间的要素更通畅的流动。我们发现汽油相对于电能、煤炭等能源产品的定价明显偏高,这是为什么电动车整车效率提升不足 1 倍,电费消耗却只有汽油车的 1/10 到 1/5。如果电动车或煤气化氢燃料电池大成,则需求将转向更便宜的能源产品,能源格局将改变,我们倾向于认为,电力产业未来地位将上升。我们认为电动车大成将在 5-7 年左右的时间发生,广义能源产业的格局将随之而改变。

  7.2.产业投资的技术路径多样化,资本盛宴期

  大储能产业正在经历的是资本市场的盛宴期,最好的年代。技术多样性本身也暗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尽管,同时不能否认特定技术大获全胜的可能。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只要主流技术路线没有确定,产业竞争者的投资就是有序而克制的;而一旦技术路线在产业达成共识,则产业投资就会出现井喷。有趣的是,国内股票市场,在庞大需求显露的初期,更多对潜在的巨大市场潜力做出反映。

  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应用上已具备临界经济型。电池技术依托于电能,现场零排放。目前仍有能量密度不足和成本过高的问题,我们预计 5-7 年内,通过材料和电池组的技术提升,能量密度可以较目前提升 30%-100%,静态回收里程可以下降到 15万公里以内,达到大规模商业化普及的条件。锂离子电池也适合电力储能,预计 2016年,高电价国家的光伏储能将在补贴的驱动下将具备经济型,国内如果出台补贴政策,也将在 2016 年具有临界经济型。动力电池和电力储能应用未来将打通,以更快回收电池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性。动力电池领域以三元材料更有优势,储能领域磷酸铁锂因长寿而更适合。

  燃料电池技术处于即将成熟的时期,丰田计划 2015 年推出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技术依托于化石能源,现场零排放,能源转化效率有明显优势,适合大型电站和分布式发电,但这个技术本身是发电技术,并不适合电力储能。目前,固定装置的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并开始应用于各类电站,2015 年丰田计划推出首款燃料电池车,将改变市场对于该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前景的评价。该技术仍需要继续降低系统成本,并发展基于煤(或其他低价基础能源)的高效率、低成本制氢技术。

  超级电容具有优良的功率特性和超长寿命,在调功应用方面有显著优势。电容器在理论上仍具有巨大潜力。近年来,超级电容和化学电池技术融合而成,获得兼具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产品特性,如锂离子超级电容和铅碳电池。超级电容性价比提升,主要目标市场是工作频次较高的电力调功应用和机械能量回收装置中,如混合动力车、电梯和港机等,另外,超级电容和电池搭配也用于风光储能中。

  广义储能技术将改变基础的能源格局,具有广泛辐射影响力。电动车有能源产品套利的经济驱动,长期而言将有利于相对低价的基础能源产品,如煤。电动车在减少现场排放的同时加大生产环节排放,碳捕捉及其它环保措施需要加强。新技术会加强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的地位,这需要更市场化、更智慧的电网。

  7.3.锂电配龙头、燃料电池投主体、超级电容看态度

  7.3.1.大储能领域公司众多

  广义大储能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我们这里仅仅考虑涉足动力电池和储能单元和4 大关键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如果向上游和下游应用领域渗透扩展还有更多的公司)。超级电容器领域,主要是江海股份,潜在进入者有铜峰电子;燃料电池领域主要是参股燃料电池研发平台的公司和材料供应商,上汽集团、同济科技、江苏阳光、复星医药、长城电工、南都电源、新大洲、贵研铂业;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司众多,下表是涉足储能单元和不同原材料环节的上市公司。

(余斌/上海申银万国证券)
无欲则刚

14-07-22 13:58

0
电车业快速突破的两个突破口:公交系统(包括出租车),短途纯电动乘用车。
财政补贴重点放在这两者上,完成国家内的资本良性循环。借助不对称优势,形成反超。
这种不对称优势,来自低端制造业的强大实力。我们正在扮演野蛮人。如同历史上那些北方的游牧民族。
无欲则刚

14-07-22 13:46

0
作为先行管理试点地区,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郭金娜在会上汇报了山东省关于小型电动汽车管理的做法。
据悉,2014年5月28日,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主持召开了省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对加强小型电动汽车管理提出了明确意见:按照疏堵结合、淘汰落后的原则,研究探索加强小型电动汽车管理有效措施。

屌丝的逆袭:“短途纯电动乘用车”。“双80”标准(时速80km/h,续驶里程80km),C本
这个才是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产品,如果政策到位,在5年内快速普及。让中国电动车产业形成不对称优势,后发制胜。
山东,注定要成为中国电车业崛起,向海外发起冲击的集结地。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