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75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进入暑期,冰淇淋等冷冻饮品热销。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往往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知名品牌真能让人放心吗?日前,央视记者以应聘者身份在行销全国14个省市,有着20年历史的哈尔滨华义食品有限公司暗访一周,发现该厂存在用人不审核、工人没有健康证、落地产品回收再用、原料干果霉变等情况。
畅销了20多年的华义“大脚板”冰淇淋,竟然用发霉变质的瓜子仁加工而成。据央视报道,记者在哈尔滨华义冰淇淋厂进行暗访期间发现,该工厂不仅用积攒的“毁料”(废品,比如口味、造型等失败)混入新料加工冰淇淋,还用发霉变质的瓜子仁充当原料。
工人无需健康证直接上岗
5月17日,央视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来到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公滨路43号的哈尔滨华义食品有限公司。在人力资源部,仅凭身份证复印件,前后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记者就顺利得到了一线工人的岗位。
无需健康证、不用体检,更没有岗前培训,甚至于连手也未做清洁,记者就站在了冰淇淋生产线旁。工作内容是挑出问题产品,收集掉落的冰淇淋,按口味不同分别盛装在标记容量为50公斤的白色塑料桶内。
冰淇淋掉地上重回生产线
记者发现这家工厂的消毒设施根本就没有开启,而且可以看出来,很长时间没有使用。
5月19日凌晨,记者在生产线看到,一王姓班长将掉落在污水横流的地面上的冰淇淋捡起,直接放回生产线。
5月20日,记者在杯装冰淇淋生产线上注意到,一工人将散落在污水里的包装纸杯一一捡起,稍微冲刷便立即再度使用。
除了掉在地上的冰淇淋和包装纸杯,不进行消毒直接回收再用的还有冰棍杆儿。在一个污水横流的地方,一个个脏水桶中,泡了成堆的回收的冰棍杆,一个工人正在把它们过滤出来。若不是亲眼看到,记者很难想象,我们买到手的冰淇淋有可能是跟污水亲密接触过的。华义工人一天24个小时两班倒,每个班次13个小时。一个班次下班时,数十个装满被分拣出的淘汰冰淇淋的白色塑料桶,被集中在一起,用热气融化滤出冰棍杆儿后,称重并贴上注明口味、重量的标签。当班工人告诉记者,那些堆在地上的滤出冰棍杆儿是“好的,能使”。
配料室秘密:“毁料”成原料
装在白色塑料桶内的被淘汰的冰淇淋,工人们称之为“毁料”。根据记者观察,“毁料”约占全部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记者注意到,每当班组交接班时,随着热气的熏蒸,冰淇淋在污渍斑斑的塑料桶里逐渐变成了黏糊。与下一个班次生产品种相同的“毁料”,会被送入配料室,其余的则入冷库存放。
记者了解到,原辅料中掺入“毁料”加工新品,是在位于车间二楼的配料室里进行的。配料室安装多个监控探头,在配料室工作的人员服装与其他员工区别明显,生产线员工除运送“毁料”外,是不允许进入配料室的。
5月24日晚,记者进入配料室看到,几名男工正在投料,除了奶粉、砂糖等外,还有十几桶冒着热气的“毁料”。配料室人员以“这边不让瞅”为由将记者推搡出门。尽管遭到阻拦,记者还是借机拍到添加“毁料”的过程。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配料员透露,不同时间产生的同口味“毁料”会被积攒起来,等到量足够大时,混入新料重新投入生产线。对于如何调配冰淇淋“毁料”的颜色,该配料员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回答。
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再生产属于法律禁止之列。
冰淇淋原料:霉变瓜子仁
巧克力脆皮沾满瓜子仁的“大脚板”冰淇淋,是华义畅销20年的经典产品,其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瓜子仁。记者在一个简易搭建的工棚里看到,一袋袋普通绿色编织袋包装的瓜子仁堆放在满是泥土的角落里,不经任何清洁直接入锅炒制。记者注意到,瓜子仁有的已经变绿长毛、板结成块,闻起来有发霉变质的味道,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瓜子仁已经长毛。工人在炒制瓜子仁时,也并未见有任何的清洁措施。
5月28日,哈尔滨市质监部门对华义冰淇淋厂进行了相关检查并给出了处理意见。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华义冰淇淋厂的生产设备进行了现场查封,并勒令其停产整顿。质监部门将对查封的冰淇淋进行抽样检验,检验结果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另外,有关部门已责令企业对涉嫌使用发霉变质瓜子制作的“大脚板”冰淇淋产品进行召回并监督进行销毁。针对此次事件,哈尔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对全市所有冷冻饮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加工行为进行检查与规范并对其产品进行检测检验,以保障冷冻饮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