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在房地产处于峰值的态势下,股票市场启动牛市在全世界的经济体都没有出现过先例,我们的A股市场也不可能出现,
房地产泡沫是实体经济最终兑现的一种形式,产业资本无法在实体中生存时,必然会规避风险兑换成金融地产保值增值,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能坐着挣钱谁愿意去竞争? 竞争是创新的原动力,地产资本是靠垄断和权利盈利,竞争和创新才是股票市场的原动力,
当资本远离竞争和创新,股市必然走向衰落。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3
C、股指期货和全流通改变市场运行规律[淘股吧]
自从有了股指期货后,上证指数在下跌行情尾声时的加速下跌段就很少出现了,我们有好久没看到好几版的跌停了吧。
但是反映小股票的指数399101、399006还是会出现暴跌的,只是跌幅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实当大熊无可阻挡时,管理层希望的一定是慢放气,而股指期货正是一剂良药。
但对于指望在二级市场赚钱的投资者却是一剂苦药。
原本等待暴跌后入场的熊市盈利法则,变得难以奏效,或获利空间在显著的减少。
从这一点看,股指期货确确实实的在挤压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生存空间
另外全流通使得在A股跌去三分之二后,流通市值却仍然在历史的高位,但场内的资金却和历史高位有了天壤之别,大行情变成了无根之木。
2
看最近的白酒想出一种盈利方式 ;
把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的产品拿去检测;
查出点什么东西来就可以融劵做空了;
然后再把报告发表发表;
既净化了我们吃的食品;还顺便能挣点钱;
2
目前来看期指当然是首选,资金和年龄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的是现在期指的趋势单寿命太短,以现在的位置震荡的频率靠点数得到的利润有限,发挥最大的效率只能是期指和股票轮番做,这两年只当是期指练手,先用震荡练就金刚之身,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的,
我倒是觉得期指和股票不同,年龄越长功力越大,也许技术的最大瓶颈是经验和阅历。
1
在地产没有崩溃之前谈论牛市都是荒唐的,现在的任何一个貌似强大的反弹都是为了更大的下跌积聚能量,
在熊市下跌的深度不是由空头决定的,抄底的能量越强大之后的跌幅就越惨烈,
这次反弹有可能演绎成2003年11月到2004年的3月底的脉冲式假牛市,原因只有一个空方没有了对手盘,
下跌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卖出股票,卖出股票救实体债 还高利贷 ,不管是哪一个级别的自救,目的都是一样,
只有在上涨中才能卖出股票,下跌时只会出现多杀多,
1
江恩的四次法则是什么,我好象看过,忘了,懂这个也牛B?
你说你炒股也好,炒期货也罢,赚钱就好了,别人赚跟赔,关你啥事啊,至于火冒冒的啊?
像我这号,来论坛就是玩的。看这么多人赔钱,心里还蛮爽的,俺心理比较偏阴暗,光自己赚钱还不够,还得看别人赔,心理上才有优越感。
有钱享受生活嘛,论坛,不就是个拉屎拉尿的地方,偶尔来玩玩的嘛。
1
D、炒股需要天赋[淘股吧]
炒股需要有天赋,没有天赋的,无论多少年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成功的。
炒股成功与否和学历高低无必然的关系,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觉得的理科好的,相对有优势些
最重要的天赋就是:逻辑和概率学的好,有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执行力
E、成功需要机遇
A股开埠以来,96、97、99、2000、06、07、09就这7年是炒股的好年份,
其中96、97年和06、07年是超级牛市的年份,错过了基本等于白忙。
所有靠二级市场实现财务自由的投资者,必然把握住了其中至少一轮的大牛市。
这里入市时期很重要,就像投胎已经决定了命运的80%以上
天赋和机遇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缺一不可
F、选择正确的市场
选择正确的市场是成功的第一步
以盈利的难易排序:牛市、股指期货、熊市
1、牛市
显然是大概率赚钱
那是一个猪都会飞的时期
2、股指期货
目前开户数有10万
假设每人投入100万
合计参与资金1000亿
每天成交3000亿
假设平均佣金是万分之零点四
每天消耗手续费2400万
一年消耗60亿
总体亏损率6%
但由于有大量套保盘的存在
那些套保的空单赚到的钱实际上在贴补其现货的亏损
也就是说期指的多头这两年亏的钱很大一部分是去贴补股票二级市场,而非空头赚去了
假设套保盘有4万手(由于没有具体数据,准确性是有问题的)
两年合计赚了1000点
合计利润120亿
平均每年60亿
所以参与期指的个人投资者总体亏损肯定是大于6%的,但不会超过12%
如果是在牛市里
就变成二级市场贴补期指的空头了
参与期指的个人投资者总体亏损肯定会低于6%
股指期货一年下来也是大部分人亏损的
而亏损的人90%以上是缘于过度交易
只要每年手续费支出占本金的10%以上
应该就没有赚钱可能了
3、熊市
最近两年每年20%的整体亏损率肯定是有的
一个整体年亏损率超过5%的市场,盈利就是不容易的
整体年亏损率超过10%的市场,盈利就是非常困难的
整体年亏损率超过20%的市场,就只会有极少数人盈利,而且即便盈利也很微薄
1
上油
1
谢谢百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