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爱波罗蜜:
惊对应肾,怒对应肝,兴奋对应脑,眼袋发黑是脾胃阴虚。吸鼻子是肺液下行不畅,肺液大部分就是鼻涕啦,吸鼻子应该是轻度的鼻涕不能咽到到肚子里去。干咳,也应该就是脾阴虚的状态,阴液不能上输到喉咙至眼皮,痰湿可能有一点点但不是关键;梅核气是体内有痰湿导致湿阻气机。这么一分析,病因跃然纸上,分明就是大人给小孩穿衣偏暖或者没注意及时给小孩增减衣服,长期出汗后受风,导致前面的颈背部的足太阳膀胱和足阳明胃经淤堵所致。
治疗方法:按摩颈背部这两条经络,多晒晒太阳,还可以可以艾灸。
0
楼主解读一下小孩抽动症,症状:易惊易怒易兴奋,眼袋发黑,吸鼻子,干咳(阵发性,喉咙竭斯底里症,睡着后无症状,类似中医的梅核气)。
请问如何治疗?
0
寂听:感觉你像微微阳虚痰湿很重的状态,湿气都外推到浅表处了,等洗澡时毛孔打开出汗会带出来。天气冷的时候,气血收得比较靠里,洗澡短时间不会彻底打开毛孔。尽量素食吧,减轻点体内痰湿。
0
为你加油。
0
天不太冷的时候 洗完热水澡出一身虚汗 粘的 是什么意思
0
好贴,希望能继续下去
2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该汗不汗或不该汗又汗了,没汗的地方都容易瘀滞住,得不到阴液的荣养,体现为枯,就是干巴巴的。所以,要么不容易出汗,要出汗就最好是全身基本整体性出汗。局部一般就是胸背和头部特别容易大出汗,是不好的,这就是阳虚状态的一种表现。这种人中下焦特别是膀胱经不通,到秋冬,小腿会特别干。这就是旱的地方旱死,涝的地方涝死。
出汗时外面湿度很大,汗液在毛孔里淤塞住,就容易长疖子痱子。外界湿度可不完全是湿润的空气,被子床垫湿透了还贴着皮肤,也是这种情形。
高粱,精细油腻之物。荤食容易生痰湿;精米白面容易营养单一不全面。生疖子,主要是血盛肺表气郁情况下容易出现,痰湿能从血管里往肺表走(特别是食用辛辣之物后),肺表又不开,才容易长出大丁。要血虚点,痰湿更多恐怕积聚在体内而不是往体表发。
劳汗当风,汗都瘀在表皮,容易长粉刺痤疮。最容易劳汗当风的地方是脸,所以脸上最容易长粉刺痤疮。这里其实不止当风受郁,大夏天汗流浃背直接跑进空调房,一样会郁住的。
0
所以说,生气发怒是养生大忌。发怒时人体反应是一种备战机制,和平时期绝不要轻易滥用啊。真要打仗了,那发怒不是坏事,得抱着有我无敌的决心。
1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阳为阴生,阳过则伤阴,最终阳无所根。人体使唤得太狠,气血消耗干了,病起来很惨的。这时人体自我保护,会收缩战线,眼睛耳朵这种挺耗气血的外围体系很容易被放弃。
大怒时,气血上涌,一副为战斗做准备的样子。如果体内湿气重,血管缺乏弹性,则气血上涌容易冲破脑部血管,轻则可能落下偏头痛的毛病,重则中风。如果脾气暴躁,经常生气,久则下焦空虚容易瘀滞住,下焦百病丛生。
0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寒主收引,气血流动受抑制,运转不自如。暑即为散热困难,散热重灾区在心肺,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就是心肺的反应。湿重,则全身气血粘滞不行,头部感觉裹了布一样;大管道容易淤塞住,显得变短了,同时气血就被迫冲进小管道,把小管道撑得驰长,激烈运动时撑得过分就成中风了。因于气,可以理解为体表水液为主的液体代谢通道堵塞住,如果这些液体流向是单一方向的话,一个地方堵塞就容易肿起来;之后各种外邪就容易侵袭导致更多地方堵塞,阳气乃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