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军工海工潜力巨大,反隐身第一股

12-11-02 12:18 4026次浏览
china1696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巨型射电望远镜用途不可小觑 可反隐身飞机

2012年10月31日 17:24 法制文萃报 评论(70人参与)

  10月28日,亚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上海松江佘山正式落成启动。这台高70米、重约2700吨、口径65米的巨型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可排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射电望远镜的军事意义

  《法制文萃报》 专稿 作者:武居玄

  10月28日,亚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上海松江佘山正式落成启动。这台高70米、重约2700吨、口径65米的巨型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可排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将参与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及其他深空探测任务。

  对于射电望远镜,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一种天文学研究的设施,殊不知,在冷战期间,射电望远镜曾经被广泛用于军事用途。

  射电望远镜 中国领先全球

  与直接成像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不同,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是用外形像碟状的天线,接收无线电波来确定航天器的位置和轨道。因此这个射电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它的探测范围越远,也就是“视力”越好,能接收遥远天体发出的微弱电磁波信号。

  据法新社报道,落户上海松江佘山的这台射电望远镜的主反射面积为3780平方米,相当于9个标准篮球场,由14圈共1008块高精度实面板拼装成,每块面板单元精度达到0.1毫米。

  虽然体积庞大,但这座射电望远镜能在方位和俯仰两个方向转动,以高精度指向需要观测的天体和航天器,最高指向精度优于3角秒,也就是钟表秒针跳动一次所转过角度的1/7200。而且,这座射电望远镜主反射面的安装采用了国内首创的主动面技术,在面板与天线背架结构的连接处安装了1104台促动器,以补偿跟踪观测中重力引起的反射面变形,提高高频观测的天线接收效率。高精度促动器的单位精度可达15微米,即一根头发丝的一半左右。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在波多黎各的阿雷希波天文台建造的,不过据英国的“中国军事新闻”网站报道,到了2016年,这一“桂冠”将会发生改变。中国已经开始一个射电望远镜项目的建造,该射电望远镜的能力是阿雷希波射电望远镜的3倍,具体地点位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这个项目预计将花费四年时间。

  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差别很大,有固定在地面的单一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有能够全方位转动的类似卫星接收天线的射电望远镜,有射电望远镜阵列,还有金属杆制成的射电望远镜。未来在中国贵州建造的500米直径射电望远镜就属于前者,该望远镜将包括一系列电动机,以改变碟型卫星天线常规的外形,因此它能够扫描到天空的大部分。天文学家们预测这个500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将揭开新的星系,并且完成了对70亿光年距离的深空目标的观测。

  据美国媒体报道,500米直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涉及了中国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它将拥有约30个足球场大的接受面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与其他望远镜不同,它既不是架在山顶,也不遨游太空,而是在贵州一片喀斯特洼地中立足,犹如一只巨大的“天眼”,监测着遥远天空中的一举一动。

  军事用途不可小觑

  可能有人会说射电望远镜对国家安全没什么作用。但是翻开射电望远镜的发展历史,就会令人大吃一惊。目前还是世界最大的阿雷希波射电望远镜及其庞大的辅助系统始建于美苏冷战最激烈的1963年,这座射电望远镜直接由美国国防部投资建设。

  据后来解密的军事材料显示,冷战时期的美苏双方都在积极地发展更强悍的核武器和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美苏双方都能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核武器将对方摧毁数次,而谁能先探测到对方弹道导弹行动则成为“更为重要的能力”。在没有先进的军事间谍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的情况下,高精度、大口径射电望远镜担负起了“弹道导弹预警”的重任。

  这一时期,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寻找重要的观测地点,修建射电望远镜。据美国《军事历史》杂志报道,波罗的海岸边,拉脱维亚范特斯比尔斯市北部30公里处的一个森林里有一座直径为32米的射电望远镜。这个军事基地其实包括3座射电望远镜。当时基地内还有保证2000名以上科学人员、军事官员和士兵及其家庭生活的所有必要设施。这一神秘基地曾经的秘密代码是“小行星”。这三座射电望远镜都是由前苏联海军方面在1960年底建设的。一位前苏联克格勃回忆称,这三座射电望远镜扮演着“截取无线电信号,监听北约国家电话交谈”的角色。

  范特斯比尔斯市国际射电天文学中心目前留有32米直径(RT-32)和16米直径(RT-16),两座射电望远镜,而最小的8米直径的射电望远镜在俄罗斯人撤离时被运走了。1994年,当俄罗斯军队必须从拉脱维亚撤离时,撤离部队对这两座射电望远镜的电机及主要系统部件都泼上了硫酸,并将电缆割断,带走了所有文件。当时甚至有人提出,要将两座带不走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实施爆炸摧毁,幸运的是最后时刻在拉脱维亚天文学家的成功劝说下,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打来电话,爆炸行动最后被取消。

  如今,在欧盟的帮助下,拉脱维亚对这两座射电望远镜进行了修复,使其变成了民用科学设施。如今重达600吨的RT-32仍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它能够“看到声音”,就像一只蝙蝠,通过捕捉人眼无法看到的电波和射线,然后将其变为脑海中的一幅图像。

  可用于反隐形技术

  随着军事科技的日新月异,到了21世纪的今天,由于卫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射电望远镜在监听弹道导弹活动方面的作用似乎已经被人们淡忘。那么射电望远镜就已难以发挥军事用途了吗?当然不是,一些西方军事学者正在探讨利用射电望远镜来进行反隐形飞机。

  有军事专家认为,侦察敌方任何战斗机以及隐形轰炸机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射电望远镜。因为它只接收无线电波,而不像雷达那样发射无线电波。每个飞行器都会有发动机噪音信号,而且这种信号能够用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飞机,尽管一些战斗机在设计上对发动机喷气口进行了掩蔽,或者用滤波器加以清除。

  反隐形技术主要基于的目的是,一架隐形飞机对于探测雷达和红外传感器来说仍然是不可见的,特别是在非常远的距离范围之外。因此,反隐形工作已经转为搜索隐形飞机身后的背景环境。在探测背景环境时,由于隐形飞机采用了吸附雷达波的材料,必然会在环境中留下一个“黑影”或空白的形状。这就像在日食的时候,能够精确地指出月亮的运动轨迹,尽管人们此时根本就见不到月亮本身。

  隐形飞机采用的都是可吸收雷达波的材料,或者在外形上采用锐角或平滑的设计方案,将雷达波反射到不同方向,远离雷达装备。根据红外探测的基本原理,隐形飞机都会采取手段将发动机和其他发热的部位的热辐射最小化,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通过先进的红外传感器和红外探测技术,这一隐形技术完全有可能失效,因为红外探测装置可以搜索隐形飞机的背景环境,而不是隐形飞机本身。



  目前,反隐形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是空基手段,主要是利用飞机搭载侧视空基雷达和前视红外装备,探测敌方的隐形飞机;第二是卫星手段,主要由卫星配备下视传感器,利用地球表面作为背景,侦察敌方的隐形飞机;第三是地面手段,利用地面部署的雷达设施,例如高精度的射电望远镜就能够担负这一职责。如今,星体发出的射电图谱已经为各个国家所熟知,因此可以假定,如果任何星体没有在探测屏幕或输出装置上被观测到,那就是这个星体很可能被某个飞行器(沿着射电望远镜与该星体之间的视线飞行)所遮掩。如果采用更多的这种地面探测装置,只要所有的友方或敌方飞行器飞经射电望远镜的可视区域,就能够通过三角测量计算,对飞行器进行精确的三维定位,准确率非常之高。

  不过,也有反对者指出,射电望远镜体积庞大,很容易被军事间谍卫星观察到,并不安全。但也有人反驳,从外表看,射电望远镜像一个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的接收器,不排除是当地电视台的设施,所以很难判断它是否具有军事用途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0-31/1724705329.html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喝半斤酒

14-08-06 18:16

0
高科技  ,射电望远镜 振华科技  龙溪股份
锦龙

13-03-05 23:25

0
好股,可是没有人买
wsjsr02

13-01-16 21:29

0
顶,反潜,航母脊梁
china1696

12-11-29 22:18

0
解放军总装备部沈阳军代局领导来公司考察
 

   11月19日上午,在股份公司总裁贾祎晶、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田长军等陪同下,解放军总装备部沈阳军代局总代表邓辉大校一行参观了公司总部展示厅,听取了企业的发展介绍。随后,双方在10楼会议室就相关事宜进行了座谈。股份公司营销管理部、技术管理部、设计研究院、战略发展部、企业文化部等相关领导陪同参观和座谈。
china1696

12-11-16 10:46

0
 大连重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兆瓦风电齿轮箱通过德国劳氏船级社(GL)A级认证,这是国内首家在6兆瓦风电齿轮箱制造领域获此认证的企业,大连重工也成为实现从1.5兆瓦到6兆瓦全系列风电齿轮箱通过国际认证的风机核心部件制造企业。

  据了解,此次通过认证的6兆瓦风电齿轮箱是由大连华锐重工德国有限公司自主设计和生产的。该公司是大连重工的全资子公司,位于德国慕尼黑,是大连重工在欧洲设立的高端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目前主要从事齿轮箱、电控系统、偏航和变桨系统等风电主机核心部件的研发、设计、营销业务。齿轮箱是风电整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该设备的平稳运行对提高风电整机可靠性,保障风电场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大连重工副总裁刘军介绍,德国劳氏船级社是世界权威的风电产品认证机构,公司相关产品取得该机构认证就相当于获得了全球风电市场的“通行证”。公司将以此次通过认证为契机,进一步加大风电核心部件产品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公司风电产品市场占有率。
china1696

12-11-15 18:47

0
大连重工6WM风电齿轮箱通过德国劳氏船级社认证
 

 
11月15日记者在2012北京风能展上获悉,北京国际风能展商――大连重工(PHII)宣布6WM双馈齿轮箱通过GL—A认证,这是中国第一个通过GL—A认证的6WM风电齿轮箱。

大连重工总经理向记者介绍说:“6WM风电齿轮箱从开始设计到最终通过认证历经三年时间,经过5,6次修改完善最终成型。“功率分流设计是大连重工6WM风电齿轮箱设计的重要技术特点,也是此款产品的设计难点。功率分流设计使大连重工的6WM风电齿轮箱产品比传统风电齿轮箱产品结构更轻,尺寸更小,使用更可靠。

6WM风电齿轮箱认证通过,证明大连重工在设计制造服务等环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以进入国际市场。记者了解到,大连重工已经在做10WM风电齿轮箱相关基础研究准备工作。

大连重工是中国最大的兆瓦级风电设备核心基地,从2005年开始风电齿轮箱研发,除此次获得认证的6WM风电齿轮箱之外,大连重工1.5WM,2WM,3WM,5WM齿轮箱设计通过国际权威机构GL,TUV认证;1.5WM,3WM齿轮箱通过IPE批量生产认证。

在未来,大连重工希望继续拓展中国风电市场,并推进巴西,印度,美国等市场。欧洲研发中心的建立为近一步进入欧洲风电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china1696

12-11-08 13:29

0
缩量调整到位,随时借力起飞
china1696

12-11-06 09:32

0
实际流通盘8100万股
china1696

12-11-05 11:31

0
大连重工内部报刊透露.其副总裁卫xx在第12次办公会上汇报中说.正加紧办理军工企业资质认证.
china1696

12-11-05 11:17

0
公司举行必和必拓锰矿堆料机交付仪式

开启自主研制国际高端装备的大门 

副市长曲晓飞出席并讲话 董事长宋甲晶致辞 总裁贾祎晶主持 

[11/01/2012]
 

   10月23日下午,股份公司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在大连国际金融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必和必拓锰矿堆料机交付仪式。副市长曲晓飞出席仪式并讲话,大连市外经贸局局长刘德春和必和必拓公司首席采购官万德可、柏克德公司中国采购总经理汤姆生、澳洲采购经理杜希等,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董事长宋甲晶,股份公司副总裁邵长南、周刚和运行部、企化部、国贸公司的负责人与承担研制任务的装卸事业部部分员工,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仪式。交付仪式由股份公司总裁贾祎晶主持。   

  此外,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大连电视台等20余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交付仪式,并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采矿业公司和综合资源公司,一向以高标准、高要求在行业内享有盛名,具有较强的行业示范引领作用。此次成功交付的1台2500吨/小时堆料机和4台1800吨/小时漏斗车新装备,是股份公司首次按照国际上公认最为严格的澳大利亚标准自主研制,在我国同类产品设计制造上尚属首次,标志着股份公司已成为世界上仅有能够满足“澳标”要求、为国际高端客户自主提供同类产品的4家供应商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启了自主研制国际高端装备市场的大门。 

  自2011年1月合同签订以来,股份公司便将此项目视为全面开拓澳大利亚市场的敲门砖,集全公司之力,为用户打造精品。在产品设计和生产组织过程中,装卸事业部、国贸公司等单位积极与必和必拓及其工程公司在标准衔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全面合作,高标准、严要求,勇于创新,积极攻关,克服重重困难,不仅确保了产品高质量顺利完工,而且,将世界通行的交货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年。 

  仪式上,杜希首先代表项目工程管理方柏克德公司介绍了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对双方愉快的合作表示了赞许。 

  宋甲晶在致辞中说,此次成功合作,将为大连重工散料装卸机械、起重机械、港口机械和冶金机械等传统主导产品的技术升级换代起到一个引领、示范和促推作用,标志着大连重工已能全面满足发达国家高端客户对质量和标准的要求,不仅为企业今后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扩大高技术含量的整机装备出口,促进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也必将对双方后续煤矿项目拓展、南非锰铁合金和铜铀伴生矿等项目的合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万德可在致辞中对取得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表示祝贺,他表示必和必拓将珍视与大连重工共赢的合作,并通过相互支持,为双方在国际商业舞台上的成功与可持续发展打造长期的伙伴关系。 

  曲晓飞在讲话中指出,必和必拓锰矿堆料机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大连重工向着国际顶级散料装卸设备供应商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希望大连重工作为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继续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在国际市场上打响“大连重工”品牌。 

  随后,邵长南代表大连重工向必和必拓公司项目经理古力南交付完工钥匙,并接受必和必拓公司的感谢状。 

  在交付仪式前,贾祎晶在泉水大楼306会议室,会见了万德可一行,共同观看了展示股份公司综合情况的专题片。在贾祎晶、周刚等公司领导陪同下,万德可一行参观了泉水基地冶金事业部、港机事业部、装卸事业部的生产现场,参观了耸立在码头上的锰矿堆料机等设备。万德可对井然的生产环境、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完善的安全保障,给予高度评价。 

  来到交工仪式现场后,副市长曲晓飞和宋甲晶、贾祎晶等在贵宾室,共同会见了万德可一行,进行了有好的会谈。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