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可怕,没有跟贴?
0
*
说归说,高朋还算老实,除了偶尔与同学有些小摩擦,他并不敢做任何轨的事,学虽然并不是十分上心,但也说得过去。
一天晚上,高朋写作业写到一半,对我说有一本写作业成绩要用的本子丢在同学那里了,他同学家离这里很近,他想去把本子拿来,我便把手机借他给他,让他跟同学联系一下。在打完电话确认那个同学在家之后,高朋便去拿本子了。结果他这一去便是半个小时,回来的时候他手里拿了一本练本,脸上满是笑容。我听见他悄悄地跟另一个做托管的学生说:“我们是一路牵着手过来的。”
我便明白了,他其实是借拿本子为名去见女朋友了。
后来,高朋晚上过来写作业的时候,我再也不允许他中途出去了,哪怕他说有什么写作业所需的东西没有带,我也只让他打电话叫妈妈送来。高朋很聪明,他明白是因为自己上次拿本子之事回来得太迟,所以又提了两次出去拿东西未果后便不再提了。
高朋长得很帅,常听他说有很多漂亮的女孩子喜欢他,甚至有女孩子当面向他表白,但是高朋从来不为所动,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只会钟情于女朋友一个人。高朋的女朋友和他不在一个学校,两个人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高朋还是会想很多办法来哄她开心,每逢过节,他就会买价值不菲的礼物送给那个女孩子并且请她到各种高档的场所吃饭。
我问他花钱这样大手大脚他妈妈不会怀疑吗?结果高朋告诉我他妈妈每个月给他的零花钱只有可怜的五十块,根本不够用,因此他没事就会到各个亲戚长辈那里去敲竹杠,而且还得央求那些亲戚不要告诉他妈妈。有一次,高朋告诉我他中去向自己的叔叔要钱,叔叔拿出钱包告诉高朋自己也只剩下一百块钱了。结果高朋二话不说,直接将叔叔钱包里仅剩的一百块给拿走了,而他拿钱只是因为他前一天惹女朋友生气了,他要去给女朋友买一个大的抱抱熊道歉。
我不知道高朋妈妈限制高朋零花钱的目的何在,如果只是为了让儿子少花钱,那可以说是一点效果也没有,反而加重了亲戚的负担她却不自知。
想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惯是一件好事,可是她一边要求高朋少花钱,另一边却又大手笔地给高朋买各种名牌衣服和鞋子,高朋脚下的一双鞋可以抵上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几千块钱买的新手机用不了一个月就腻了,她也会帮儿子买新的,高朋妈妈自己随便一瓶护肤霜可以就比人家一件衣服还要贵,一家人出去吃个饭花上上千块他们也绝对不会心疼。当然,按照他们家的经济能力,如此高的消费无可厚非。但是像高朋家这样的消费水平,对于高朋只会产生大手大脚花钱的示范作用,而不会让小孩有任何勤俭节约的想法。
不能从思想上让孩子产生少花钱的观念,靠少给孩子钱是不可能让孩子真正少花钱的。孩子与其过分限制孩子花钱却只引得孩子四处“搜刮”亲戚的钱财,倒不如给孩子限定一个大家都能认可的消费额度,最起码,你知道孩子的钱是花在哪里了。
0
第四篇 家庭篇
这是个复杂的世界,这是个简单的世界
高朋是我姐姐朋友的孩子,他来我这里做托管的时候刚刚读初一。第一次见到高朋的时候,我实在有些吃惊,世上真的有这么帅的男孩子,他一米八的个子,长得很像霍健华,即使只是一件普通的白色校服穿在他的身上也显得十分漂亮。
高朋刚开始做托管的时候,表现还算不错,作业都是很认真地完成,做完功课之后我会检查他的单词或者课文的背诵,并且再就他在作业中不理解的部分进行一些强化练。
有一天,高朋来了之后比较郁闷。他吞吞吐吐地告诉我,他这次考试没有考好,老师批评他的,他很后悔,下次一定努力考好。可是因为他的分数考得实在太低,他怕妈妈会责骂他,他希望我帮他打电话给他妈妈替他说几句好话。
见高朋态度诚恳,而且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并不是多大的问题,我便打电话给他妈妈替他说了很多好话。我打电话的时候,高朋一直在一旁紧张地听着,直到最后我放下电话笑着告诉他他的妈妈答应不会怪他,高朋紧绷着的脸才露出笑容。
高朋很害怕他的妈妈。高朋的妈妈经营一家洗浴中心,她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用高朋的话说,中心里的每个人都服他的妈妈。
1
有些家长曾经很真诚地向我请教:“老师,学到底有什么窍门呢?”
如果一个学生将学寄希望于所谓“窍门”,那就是说实际上他并不想用心去学,既然这样又怎么可能获得学成绩的提高呢?虽然说在学上,涉及到记忆及计算方面是有一些技巧的,可是这些技巧都是建立在认真学及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帮助学生去一步登天的。我从来不相信那些所谓的“秘诀”、“奇迹”,或者是什么“二十天改变命运”之类极富煽动性的口号。学就是要脚踏实地,就算是再聪明再有天赋的孩子,也是必须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课的,所不同的只是在于接受能力及反应能力的强弱,没有人能在不扎实学好基础的情况下获得很好的成绩。
所以,我希望那些期待好成绩的学生和家长,与其寻求学的“窍门”,不如督促自己的孩子认真听课写题,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每一步。
0
有一次富蓉考试没有考好,她便对我说,她的爸爸整天在她耳边唠叨怕她以后考不上好大学。末了富蓉说了句,她的爸爸实在太烦人了。
话是这么说,我却没有看见富蓉的脸上现出任何厌恶的表情。很多孩子嫌家长唠叨,会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听家长的话,甚至硬要跟家长对着干。而富蓉不一样,她虽然也嫌父母烦,但是她还是愿意思考父母的话,接受父母的教育,只不过希望父母在教育的时候用尽量简洁的语言。
富蓉所以会这样理性对待父亲的唠叨与她对于自身的高要求是分不开的,因为富蓉对于自己的要求和父亲对于自己的期望是一致的,甚至可能还高于父母。有些孩子如果考试没有考好,便会找一些考得比自己差的小孩来垫背以逃脱家长的责备。而富蓉从来不会安于现状,更不会将眼光向下看,每次考完试,她便会掰着手指头说她们班哪个学生又好了多少分,相比之下她的成绩是多么的不理想。
在教富蓉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她虽然有时候贪玩会分一点心,但是并不会影响到她的学。加上她对于自身的要求又很高,更不会出现遇到难题退缩的情况。
在司江和富蓉身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满足”。这两个学生的学成绩都很好,学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他们都能够从学中获得满足感,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也因此能够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赏。在司江和富蓉的心中,难题并不是负担,而是挑战自己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从不会满足于现状而是想向更高的难度挑战获得更好的成绩,这样的良性循环实在是学的最佳状态。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学生,学基础差,成绩差。要想提高成绩,必须要将基础打扎实。而在打基础的过程中,学校同时又在学新的知识,正是旧债未还新债又到,有些学生不甚重负便失去了学的信心,学更是每况愈下。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于他们成绩的焦虑,因为这样的焦虑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无形的压力,更不可喋喋不休地责备其不认真学,这样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厌烦。我们要帮孩子想些切实可行的办法,给他们时间慢慢将成绩上来,切不可操之过急反而让他们丧失了信心。
0
说得远了,下面来看我的另外一个学生。
和司江一样,富蓉也是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孩子,初来我这里补课的时候,她读高一,并且她是在我们这里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司江的理科强文科稍弱,而富蓉正好相反,作为女孩子的她,文科非常好,理科则有些不太理想。
富蓉是一个非常爱看书的女孩子,她很喜欢古典文学,因此也喜欢研究中国古典文化,有一次我们这里有一个及笄的活动,富蓉因为要上学不能去,懊恼了好几天。
给实验班的学生辅导数学和给基础较差的学生辅导感觉完全不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我必须将每个知识点讲透,每道例题的解法的来龙去脉都要细细道明,并且再让他们多做相同类型的题目来巩固。而给富蓉上课则完全不一样,所有的知识点她自己早已掌握,基础题的解法更是了然于胸,我所要做的就是提高她对于难题的解答能力,并且结合高考对她已学知识点进行综合训练。
富蓉的悟性很强,解题能力也不错,但是因为她所在班级是实验班,可以说强手如林,相比较来说,她的数学就显得弱了一些。因此富蓉常常显得没有信心,总是不停地否定自己,说他们班哪个学生多么厉害,而自己跟人家比起来实在是太差了。不过,富蓉虽然有一些没有信心,却并不是妄自菲薄。有一次,她跟我说她对自己的考试名次不太满意,但是又立刻嘱咐我不要将她的想法透露给另外两个和她同年级并且也在我这里补课的学生。因为那两个学生是普通班级的学生,知道她考得分数那么高还不满意,肯定要认为她太矫情了。
由此可见,富蓉是知道自己的实力的,只不过她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0
说到游戏,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沉溺于电脑游戏而成绩变差的。在我看来,玩游戏和成绩变差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关系。当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初玩游戏的时候,一定不会希望玩游戏能够影响到自己的成绩,可是由于分了心,成绩下滑是必然的。有的孩子可能会及时警醒,重新将成绩追上去。而有些孩子会自信地想,以自己的能力,等过足了游戏瘾再将好好学不迟,殊不知当他们再想把精力放在书本上时,之前老师教过的内容早已荒废不说,新教的内容也再也无法跟得上进度,这个时候,学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只有继续回去玩游戏才能找到满足感。
我有一个邻居,她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是班上的尖子生,到了初中的排名更是没有出过年级第十,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他能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可是,等这个孩子上了高中,却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他经常逃课去上网,为了找他,他的妈妈几乎跑遍了全城的所有网吧。这个小孩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是在妈妈的高压之下认真学的,惧于母亲的威慑力,他不敢有任何逾越雷池的地方,一直循规蹈矩。但是自从迷上了电脑,他居然开始反抗自己的母亲,甚至还曾威胁妈妈不让他玩电脑就不去上学。
这个孩子发现“妈妈根本是不需要害怕的”这个道理实在是太迟了,不然的话,也许他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混迹于网吧了。
其实这个孩子并不是不爱学,也不是没有能力学好,而是因为一直被抑制住的对于电脑的好奇终于爆发了,如我上面所说,当他发现自己成绩下降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了,索性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脑游戏中。
很多家长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能够让孩子不沉迷于电脑,我这个邻居的话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吧:“孩子小的时候你还是让他玩一些游戏吧,这样他长大了就不会太迷游戏的。不然的话,等他长大了迷上了游戏,就怎么也拉不回来了。”
也许这个妈妈说的话不是特别科学,但是确实有专家研究过,小时候被过分压制的欲望,在长大后如果有机会爆发出来,就会表现得极其强烈。还曾有专家说过,小时候常玩通关游戏的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反而不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孩子玩电脑游戏,只是有句话叫过犹不及,当孩子要求有轻松和娱乐的时间时,作为父母还是要讲一点人情,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时间。
0
司江在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得不是很理想,知道成绩后,他打电话给我时也很沮丧。我便对他说了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期中考试考砸了的事。那一次,所有人数学都考得特别高,而我的分数却连班上排名倒数的学生也不如,并且所犯错误皆为低级错误。老师送了我四个字——骄兵必败!当一个人一帆风顺的时候,突然来一次特别沉重的失败,不失为一件好事。这其实是在提醒你不要掉以轻心。真正充满斗志的学生不会因为一次考砸了就失去了信心,反而会激起更大的学热情。我告诉司江,那次之后,我学便特别用心,生怕再犯低级错误,后来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数学考了全年级第三。
司江听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我告诉他,这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我本来就是有实力的,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正如他,平时在年级里面排名都在前二十名左右,考上重点高中完全不是问题。这次期末考试没有考好,他首先应该总结教训,看看自己到底为什么分数考低了;二要提高警惕,无谓的错误以后坚决不能再犯;三是不能失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实力,以后考试更要将名次赶上来才行。
司江本来心情不太好的,但是听了我的话,说话的语气都轻松下来,他说觉得自己又有希望了。我告诉他,他这不叫有希望,而是他本来就有实力。
后来,司江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我希望他以后能够一直保持自己这种纯朴的特质,因为这样,他才可以心无杂念专心学。可能有些小孩会觉得像司江这样除了学什么爱好也没有就像一个书呆子,但是对于司江来说,他因为认真学了,便能够从难题的解答过程中得到乐趣,更能从学成绩的提高中得到满足感,这和有些小孩通过打游戏获得乐趣,通关升级得到满足感又有什么不同呢。
0
司江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有一天他来补课的时候,因为另一个学生的作业需要上网查一些资料。于是我就打开了电脑。当我打开电脑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将脖子升得老长,并对我打开的网页发表看法,有些学生还希望我趁机帮他们也搜一些他们希望知道的内容。在整个教室几乎因为一台电脑沸腾起来的时候,离我坐得最近的司江依旧低着头写他的题目,眼睛都不往电脑上面瞟一眼。在他看来,我打开的这台电脑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他来我这里补课的任务就是完全我指定的作业,他一点也不想借机偷一会懒或者哪怕是看别人上一会网权当是过了一把电脑瘾。
对于学生学来说,专心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个特质。当你专心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心是静下来的,是真正投入在这件事上面的,也只有静下心来了,才能把事情做好。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老师讲课,要主动思考老师所讲内容和所提问题,而不能只等着老师把问题一一解决。课后复及写作业时要专心,这样才能确定白天所学是否已经完全掌握并且发现学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考试时还是要专心,不然便会犯一些低级错误,考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很多学生写作业的时候喜欢听音乐甚至看电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学惯,作为家长一定要予以阻止。我不能想象,一个学生一边想着歌词,哼着旋律,投入在电视剧的剧情中,还可以有心思去思考题目的解法以及这解法背后的深层寓意。
其实在孩子幼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培养孩子专心做事的惯。当孩子在玩玩具或者看书听故事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去打扰他们,也不要让孩子养成一边吃东西一边玩玩具或者看书写作业听故事的惯。我们还可以多多地带着孩子去观察大自然的微小事物,如果你的孩子愿意长久地看着一只小蚂蚁将饼干屑搬回蚂蚁洞,那就说明他是有足够的专注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
0
有些孩子,特别是由老年人所看管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多会惯性地向大人求助,这和他们长大后遇到不会的题目不愿意多加思考便求助于同学和老师是一样的。我们要保持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不但要在学上严格要求孩子,在生活上也不能处处代劳。
我原来教过一个小学生,他的父母对他的期望特别高,可以说将他们所能够提供的最好的物质条件都给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也挺争气的,学成绩一直很拔尖。有一次他来补课的时候,我电脑的电源线落在了地上,挡住了孩子的去路,结果他的妈妈立刻叫住孩子,在他的脚下将那个线捡起来,让孩子走过来。听说孩子的书包丢在了车上,她便立刻出去将书包拿进来。我问他的妈妈,为什么这些琐碎小事不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个母亲笑了笑,她说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有什么不对,她一直觉得孩子所要关注的事情只有学这一点,别的事情她都可以去代劳。
这样的孩子,就算将来考上了名牌大学甚至可以出国深造,缺乏应有的自理能力,也未必能够生活得很好。还有一种可能,他依赖惯了自己的母亲,随着学难度的加大,他的惰性渐渐地显现出来,可能成绩就不能一直保持前列了。
我们要让孩子不怕任何困难,这不但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学成绩,更是为了让孩子走出校门后能够立足于社会。因此,我们不但在孩子摔倒的时候要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当孩子在与小朋友玩的时候遇到了争执我们也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纷争,当孩子拿不到橱柜上面的玩具时,我们则可以让孩子拿一个凳子来,教他自己爬上去以便能够拿到玩具。我们要让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也要在孩子解决不了的时候辅助他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