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加油
0
讲的太好了,有出处吗?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太对了
0
我问过我的学生,如果佳追她,她会不会接受佳。我的学生想了想告诉我会的,因为她觉得佳人真的非常非常好,而且大家和她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把她当男孩子看的。我又问我的学生,那么佳会不会去做手术将自己真正变成男孩子,我的学生告诉我不会。
可以说,佳的性别错位,完全是家庭的悲剧,也是这个女孩子的悲剧。如果她能够有一个正常的家庭,从小的性别教育没有缺失,如今的她应该是一个爱打扮的女孩子,说不定还会有很多的追求者。虽然说这个女孩子现在的生活看上去也挺快乐的,但是谁也不知道等她到了适婚的年龄,要如何去面对来自家长及社会的压力。
每一个有孩子的家长都不会想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是异性癖或者是同性恋,大家都会觉得这是一件离自己特别遥远的事。但是这样的小孩子并非不存在,可能他们正和你们的孩子做朋友甚至谈恋爱。我们在从小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存在性别的偏颇,哪怕这个孩子的性别偏差还没有严重到像佳这种程度,但是却如白洋一般带有一点异性的气质,那也是特别别扭的。一个小孩子,从小所玩的游戏,所穿的衣服,包括所看的书籍,最好都带有其性别印记。男孩子,就应该玩一些枪啊车啊之类,而不应该玩女孩子玩的芭比娃娃,女孩子可以多看白雪公主之类的书,男孩子则可以多看探险类或者天文地理之类的书。
当然,并不是说要刻意地将男女意识分得那么清楚,男女完全不能涉及对方的物件,其实男孩子可以玩女孩子的东西,女孩子也可以玩男孩子的东西,但是是必须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性别意识,绝对不能混淆。
0
“你干嘛不喜欢和男生在一起玩呢?男生们都喜欢在一起打打闹闹的,或者打打球,或者组团玩电脑游戏,这些不都是很有意思的事吗?”为了让白洋能够沾染到一些男孩子的气息,我又一次鼓励他做一些本来我不应该鼓动学生做的事情——玩游戏。
“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就是觉得打打闹闹的太粗鲁了,我宁愿坐在那里安安静静地聊天,不管是和男生聊天还是和女生聊天都可以。”
“你又没有跟男孩子在一起玩过,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
白洋继续说:“可是没有男孩子愿意跟我玩啊,而且,我觉得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已经改不过来了……”
白洋的样子很沮丧,我突然觉得他有一点像边缘人,这种说法略有一点夸大,可是他确实有些找不到自己该站的位置。
我有一个学生曾经给我看过她同学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叫佳的女孩子,但是那个女孩子穿着男孩子的衣服,剪着男孩子的发型,从头到脚,从鼻梁上架着的眼镜到脚下穿着的鞋子,全是男式的。佳的身边还站着她的恋人齐齐。齐齐也是一个女孩子,她原本谈过几个男朋友,后来佳追求她,她被佳所感动便与佳谈起了恋爱。在齐齐的心中,佳就是个特别会照顾人的男孩子,为了让佳开心,她还把自己的头发也剪短了,和佳一样穿起了男孩子的衣服,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男孩子的模样。
所以,这张照片原本是两个相恋的女孩子,可是第一眼看上去,你会觉得是一对男孩子恋人。
佳所以变成男孩子的模样完全是她的家庭造成的。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因为关系不好而分开了,她的妈妈去了外地。佳从小就跟自己家附近的一群男孩子在一起玩,加上妈妈不在身边只能靠着爸爸,久而久之,她便养成了男孩子的所有气,再后来,除了上女厕所穿内衣之外,她已经和男孩子毫无差别了。
0
那天晚上,白洋在我这里写作业时,因为说话得罪了另外一个在我这里补课的学生,那个学生很生气,便骂了白洋几句。后来一直到下课大家都回家了,白洋也不肯走,只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我便问他:“你怎么了?是不是不开心?”
“没有,我一点也没有生气。”说完,白洋站了起来,他在教室里转来转去,一边不停地说着,“我没有生气,我真的一点也没有生气。”
可是在我看来,他心里肯定非常生气,因为那些男生骂他骂得确实很难听,但是他似乎在竭力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
白洋这样转了一会儿,突然对我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班上的人都不怎么喜欢我,还说我的一些行为像女生。你说是不是啊?”
白洋的这个问题问得实在很突然,我一时都不知道怎样回答他比较妥当。于是我便反问他:“你觉得自己像不像女生啊?”
“我也不知道。”白洋有些无奈地说,“可能有一点吧。我从读书开始就不太喜欢和男生在一起打打闹闹的,只喜欢跟女生在一起玩,时间长了,我说话走路,包括兴趣爱好都和女生差不多了。”
我真的没有料到,白洋居然对自己的情况如此坦率,他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也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想,既然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0
在我看来,白洋成绩并不是一件虽然特别需要担心的事,用我常跟我的学生所说的话,再过十年,没有人会关心你考试的时候总是得正数第一还是倒数第一。我认为,白洋的性格很成问题,虽然他没有异性癖,但是确实从骨子里就缺乏男孩子应有的阳刚的气概,这才是他的家人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白洋妈妈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只要儿子的写作业出现了差错,或者考试的时候分数低了一些,她就会特别着急,她想尽办法让白洋休学、替白洋找辅导老师也是为了让他的成绩能够上得去。她在生活上处处照顾并且保护着自己的儿子,以为孩子只要成绩能够好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却全然不去想一想,等将来孩子走上了社会该如何和别人相处,与人发生了矛盾该怎样去解决问题,可能作为一个母亲,她一直没有真正产生过让孩子离开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
不过白洋自己倒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真的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愿意跟我谈论关于他“娘”的这件事。
0
对于年纪尚小,性格还没有形成的孩子来说,如果有胆小的趋势,家长则要注意自己平时的行为是不是会使得孩子的胆子更加小,如果有则一定要改正过来。
假如曾经用鬼怪来吓唬过孩子,那么只是一味地告诫孩子鬼是不可怕的并且鼓励孩子在晚上一个人出去锻炼胆子,不但起不到任何令孩子变大的作用,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我们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类似《怪物史莱克》这种将鬼怪的狰狞形象转化为可爱形象的电影,也可以在晚上时不时拿鬼怪开一些玩笑,尽量弱化鬼怪在孩子心中的恐怖形象。孩子越小,这种办法越有用,反过来说,如果你那个胆小的孩子年纪已经比较小,性格已经快要成形,那么要让孩子的胆子变得大起来,则要多花一些功夫了。
如果你的孩子胆子小是因为你从前给他设定了太多的规矩,那么家长肯定不能够为了让孩子胆子变得大起来而去否定掉那些规矩。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小时候不可以做的事,长大了便可以做了。我们可以试着鼓励孩子尝试做一些从前我们不允许孩子做的事,等孩子发现,原来只要自己小心一点,拿着剪刀玩是扎不到手的,就算爬到树上摔下来也不是特别疼,他们便会愿意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胆子可能会逐渐大起来。
我们还可以多多地带孩子出去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爱疯的,多多地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玩闹闹,也许在游戏中孩子就忘掉了从前的顾虑。
当然,想让胆小的孩子胆子变大,并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的事情,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所要花费的精力肯定也不会相同。我们在不能失去耐心的同时,还必须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对其胆小表现出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令其胆子变得更加小。不要让孩子看出来你因为他的胆子小而特别着急,也不要让孩子意识到你一直在刻意想让他的胆子变大。假如你的孩子因为自己胆小而难过,你可以告诉他,其实胆子小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这就和有人喜欢吃辣有人不喜欢吃辣一样,只不过,到底辣的东西好吃不好吃,总是要自己去尝试一下才知道。
0
有一次,跟白洋妈妈聊天,我提到了这个问题。我对她说,她对孩子照顾得太多了,有些事她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白洋妈妈也认同我说的话,她还告诉我,白洋一个人不愿意上街去超市,都是要她陪着才肯去。我就告诉她,这就更应该多让白洋自己出去锻炼锻炼了。
白洋妈妈唉一口气,说:“没办法,谁叫他胆子小的呢,可能长大一点会好一点吧。”
孩子胆小是令很多家长都头疼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胆子小的根源在哪里。
有些孩子胆子是被大人吓小的,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有的大人为了不让孩子过于调皮捣蛋会说一些非常恐怖的事情来吓唬他们,比如对孩子说,天黑了会有鬼出来晚上就不能出去玩,或者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会警告孩子,再哭就将他丢给人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大人所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但是由于大人的暗示,他们就会在心里生出莫名的恐怖感,胆子越来越小。
有的大人虽然不会用鬼怪来吓唬孩子,但是为了给孩子立规矩或者是为了保护孩子,会给孩子设定很多禁区,比如告诉孩子,千万不能碰刀子,不然就会将手弄破,不要爬到高处去,不然会摔破头,也不能将凳子搬着走,砸到腿会非常疼。对于孩子来说,过多的保护其实就是一种限制,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顾虑,做事畏首畏尾,自我保护意识会更加强,从而胆子也渐渐地变小了。其实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就算孩子被刀子将手划破,流一点血,又有多大的关系,这样不正用“血的教训”告诉孩子要注意安全,不是比空洞的说教更加有说服力?
0
白洋每天晚上在我这里上完课,差不多要到九点回家。每天晚上上完课,他都要打电话让他妈妈来接他,有的时候我听见他妈妈在电话里说自己已经上床了,但是只要白洋开口了,他的妈妈基本不会说一个“不”字,都是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且在五分钟之内出现在我家门口。
白洋所以要将妈妈喊来陪他回家,理由只有一个——白洋怕黑。
我问他:“我们小区里面有路灯,出了小区马路上不断有车辆来来往往,你们家又离得近,几步路就到了,有什么好害怕的啊?”
白洋皱着眉头说:“路灯那一点光够什么呀,你不觉得你们小区后面那一片黑乎乎的,又没有灯,特别吓人啊?”
他说话的时候,表情特别诚恳,眼神中还带着些许恐怖,就好像他真的在小区里面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东西一样。
“黑就黑一点吧,你不看不就行了。你都这么大了,走几步就出小区了,下次别叫你妈妈来接你了。”我又劝他。
结果白洋缩缩脑袋,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