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假如你的孩子真的已经在谈恋爱了,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责骂或是阻止他。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们都知道,阻力越大,反抗就会越大,我们不顾一切去阻止,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是让这两个人分开,而是把那两个人拉到统一战线,让他们靠得更近。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必须得知道孩子喜欢上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假如是一个品行还算不错的小孩,只当他们是比较交好的朋友,不要去干涉太多,除非特别有把握能让自己的孩子讨厌对方,否则的话千万不要在自己孩子的面前去说他喜欢的那个孩子的坏话。其实小孩子的感情是很脆弱的,也许今天他们谈恋爱了,明天就会因为一场小小的口角分手了。
另外一点我们要做的,则更加重要了。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女孩,那么母亲一定要让女孩学会在恋爱中保护自己。
0
我的经验是,不管多么小,每一个学生都曾有过自己喜欢的人。
我曾经问过一个高中生,是不是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都会谈恋爱。
结果那个孩子给我的回答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除非那个人太次了。”
虽然这个孩子的话有一点极端,但是却道出了一个事实,现在的小孩,由于受到网络和电视的影响,恋爱时间已经提前。他们最早的从小学就开始谈恋爱了,初中生当中,大概有一半学生在谈恋爱,而到了高中,没有谈过恋爱的学生可谓少之又少,甚至有女孩子堕胎的事也并不算太稀奇了。我们不要认为孩子小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就否定了他们的恋爱,毕竟,交往中的两个孩子肯定是互相有着好感的,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是付出了真心并且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如果分手也肯定会感到伤心。
作为家长,你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你的孩子很可能已经或者将要谈恋爱了,最低程度他们已经有了心仪的对象。如果你和孩子沟通得够好的话,也许孩子愿意让你知道关于那个人的一星半点,也有可能你可以通过孩子的同学或朋友知道一点点“内幕”。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必须替你的耳报神保守秘密.
0
有一回,妹妹有些担心地问我,她是不是太花心了,怎么老是会喜欢不同的人呢?
我告诉她,一点问题也没有。对美好事物的喜爱是人的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就像你看见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喜欢不是很自然的事吗?可是喜欢这件衣服,并不一定就能占为己有,因为那件衣服虽然漂亮,但是不一定适合你。可是不能穿在身上也不要紧,既然喜欢,就多看几眼让自己的心里高兴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而对于一个优秀的男生,你喜欢的话,当然可以和他多说说话,还可以交朋友,但是不一定要成为恋人,因为你也不知道过两天你会不会喜欢上另外一件“衣服”。毕竟,衣服可以随便换,甚至可以天天换,而男朋友可不是想换就换的。而且,你和男生做朋友,做多久都可以的,但是如果你和这个男生恋爱了,等两个人闹了矛盾分手了,就再也别想做朋友了。
我的话让小妹妹原有的罪恶感消失了,她轻松地面对自己对于异性的好奇,一直不断地去喜欢不同的男孩,而没有想过却和谁交往。
0
其实关于杨光的案例我还想再多说两句,有的时候,孩子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良好的性格才是影响到孩子成长以及其今后工作生活的重要因素。
杨光后来高考的分数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他还是考上了一所就业前景非常好的大学,可以说,今后的社会地步及收入不会比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低。
杨光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子,他有着非常冷静的头脑,行事果断,为人坦诚,他很聪明,反应特别快,也非常自信。杨光还非常有毅力,曾经有一次为了治疗眼睛被医生用一根细针探入他的眼睛而浑身发抖却不出一声。而且杨光人际关系也很好,和人在一起相处,很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用他的话说,如果是得罪了人,那肯定是他故意要得罪那个人的。
可以说,杨光除了学成绩不理想外,基本没有别的任何缺点,而成绩好不好,对于一个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很多学生学成绩不好,并不是单纯的学问题,更多的是家庭背景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所以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再来考虑学成绩的问题。
而且我真的觉得,一个良好的性格比学成绩重要多了.
0
于是我对她说:“现在又没有影响到你的学,而且你又不准备表白,喜欢看见他,那么就找机会多看看他,自己心里面高兴一点,有什么不好呢?喜欢人不是不好的事,自己注意分寸就行了。”
过了一段时间,妹妹不再提那个白马王子了,而是又开始说起另外一个男生。那个男生是高年级的,据说还是校草呢。妹妹告诉我,自己现在看到那个所谓的“白马王子”已经没有感觉了,现在又开始喜欢上校草了。
我心里暗暗笑了笑,便继续听她述说自己对于校草的倾慕。
又过了一些日子,妹妹口中的校草换成了一个黑马王子。
妹妹喜欢一个男孩最多只有坚持几个月,一开始,她总是很兴奋地发现一个新的目标,然后不停地从这个目标身上发现能够让自己喜欢的东西,到了后来,新鲜劲过了,她就渐渐失去了兴趣,再去注意另外一个男孩。
0
第二篇 恋爱篇
没有一个女孩子不对爱情充满好奇
我有一个小妹妹,从小便是一个既严谨又活泼的女生。说活泼,是因为她话多又好动,说严谨,是因为她家教甚严,父母从来不允许她结交任何不良学生,甚至有男生打电话到家里都要盘问几句话。
小妹妹读初中以后,进入了青春期,开始对异性有了朦胧的兴趣。有一次,她略带羞涩地告诉我,喜欢上了一个男生。后来,她就常常跟我说起这个男生。男生和她不是一个班的,就像白马王子一样帅,她只是偶尔见过这个男生一次便一见钟情了。
她告诉我,每次看见这个男生内心便会有种莫名的欢喜,想时时见到他又怕见到他。
于是我问她:“那你想不想跟这个男生表白呢?”
“我才不呢。”妹妹斩钉截铁地说,“可是我这样会不会有什么不好啊?”
0
所以父母要考虑孩子对于不同意见的承受能力来行事,切不可认为一味的逼迫就能够让孩子服从自己,有的时候,孩子只是表面上服从了你的安排而已。
还有些家长担心过分的平等会造成溺爱,这实际上是根本没有真正理解平等的含义所在。其实所谓的平等,不单是狭隘的双方地位上的平等,还包括付出与索取的平等。比如说,父母为孩子洗衣作饭,打扫卫生,也应该适当地要求孩子作一些家务,不能只一味享受而不付出。父母给孩子零用钱,那么孩子是不是也应该在父母生日或者是节日的时候送上一份心意呢?而另外一方面,父母一味要求孩子看书学,自己却在一边上网看电视,不也是不公平的?
要想与孩子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那你就要知道,并不是你认为对的孩子就得服从,反过来说,并不是你认为错的就要否定。当我们发现孩子做了一些我们认为不对的事,至少我们要听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要不是原则上面的问题,适当的向孩子让步是会获得孩子更大的信任的。
0
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答案很明显,他的妈妈看上去是在征求他的意见,实际上心里面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她之所以会问自己的孩子,其实是想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想法,假如不是我最后说服了她,就算孩子不愿意的话,估计她还是会一直劝孩子,一直说到他肯去学为止。
这种平等是一种伪平等,因为在这些家长心里面,根本没有考虑过孩子的真正感受,他们所期望加在孩子身上的,都是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虽然他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不会对孩子有坏处,但是到底是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真正需要的呢?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愿意听从你的安排,按照你所要求的那样学,工作,生活,那是再好不过了。因为那样,这个孩子会少走弯路,更加容易获得成功。但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愿意按照父母给自己规划的人生去一步一步地完成,更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压力越大反抗就越大,父母越是强烈要求孩子做的事,孩子越是抗拒越不肯做,哪怕他知道这件事是对自己有好处的,甚至有可能孩子原本愿意做的事也会因为父母的强压而放弃了.
0
有些家长口头上说平等,而实际上所谓的平等是以孩子肯听自己话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不肯听他们的话,他们还是会一直劝到孩子接受为止,或者直接强硬地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的身上。
有一天,一个在我这里托管的小学生家长问我:“我该不该给孩子学奥数呢?”
我没有回答,而是先问了那个学生:“你愿意学奥数吗?”他妈妈也跟着说:“是呀,你想不想学啊,想学让老师教你?”
那个男孩点了点头。然后我问那个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上奥数,家长说是因为看别人也在学。我又说,如果你想让孩子学,我其实是可以教他的。但是,很多小孩子一开始学奥数很有兴趣,到最后却因为学不下去而失去了兴趣,以至于连自己平常的数学也开始反感了。
那个家长想了想,说:“那还是算了吧,反正他现在成绩也挺好的,不学也无所谓。”
那个家长走了之后,我就问那个孩子:“你真的想学奥数吗?”
小男孩没有说话,轻轻地摇了摇头。
“那你妈妈问你你干嘛又说想学呢?”
0
我也有一个儿子,今年刚刚上幼儿园,我也希望十几年后他能够用把自己当作一个小男孩一样地向我撒娇,因此我很想知道,为什么杨光和父母的关系可以如此融洽。
杨光虽然个性直率,但是他也很懂得考虑他人的感受,说话很得体,并不是一味的直肠子。而且他很健谈,用他妈妈的话说,他和任何年龄任何阶层的人都能交上朋友。同时,杨光特别自信,他跟我说,任何人都别想辩不过他,就算他明知自己没有理,也能占三分上风。
有一次,他跟我聊天,说到玩,杨光说,就算是玩,也要玩得比别人好,他那个时候刚刚接触篮球,身边的人个个都比他技术好,他就每天回家去练,晚上能练到十一点,后来球技身边的人没有人能比得上。他还说自己玩游戏也很有一套,用他的话说:“如果玩得没有别人好,那多丢脸啊。”
我便问他:“你妈妈有没有说,你要是把玩球的精神用一半到学上,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