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像林为这样的学生,他们是有能力将学成绩提上去的,所以不肯认真学多是因为贪玩。林为的妈妈在孩子没有来补课之前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尚且知道让孩子补课也要尊重孩子的愿意,可是在孩子成绩提升之后却只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味想着让孩子的成绩快速提高,到最后反而令孩子的失去积极性,成绩又一落千丈。
我一直强调,想让孩子的学成绩提高不能操之过急,要给孩子时间慢慢来。有些家长会说:“我们家的孩子一点自觉性都没有,一定要家长时时看着他才肯好好学。”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纠正其不良学惯,帮助他们安排好学时间,制定学计划,然后督促孩子认真学。如果孩子很认真地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学,即便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也不应该过多地责备孩子,有的时候,孩子的表现不能够用学成绩来评判。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表现得越重视,对于孩子的压力则越大,信心也就会更加不足,反而不容易学得更好。
0
林为后来就突然不来上课了,不过我觉得他的学已经渐渐走上了正轨,就算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只怕分数也不会差太多,以他家的财力,肯定还是会花钱让他在重点高中读书的。
后来,林为还介绍过一个学生来我这里补课,那个时候他已经上高三了。我问起新学生家长林为的近况,他们告诉我林为在我们这里一个三流高中读书,成绩十分不理想。我很惊讶,我对那个家长说,我一直认为以林为的能力,他应该在重点高中读书的,去了三流高中实在是太可惜了!
后来,那个家长将我的话告诉了林为,那个家长告诉我,当她告诉林为我认为他能读重点高中时,林为无限感慨,他没有想到我会对他有那么高的期望。想来,他自己一定也为自己的荒废学业而后悔不已。
0
当然,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能力强,我希望他有更好的发展,考上更好的大学,那么你完全可以在孩子认可的情况下给他继续制定更高的目标布置更多的任务。但是要注意要在孩子承受的范围之内,不然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打击到孩子原本良好的学情绪。
正如林为,补了一段时间课之后,他已经跟上了学校的学,并且作业都能够独立完成,在初二的考试中,他有时候能够考到九十多分,还有一次考试居然考进了班里的前十名。可是他的妈妈并不满足于孩子的进步,而是一味要求孩子再考出更好的成绩。其实我能够理解林为的妈妈,现在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想考上重点高中,不努力学肯定不行,她见林为有一点小进步就开始自满放松,肯定会着急。
但是家长也要能够理解孩子,一个学生整天只想着玩乐,荒废学业固然不对,但是就算想把他的心重新拉到学上来,也得给孩子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甚至允许孩子成绩又出现下跌。试图让一个松散惯了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弦给绷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心无旁骛,孩子多是会被巨大的压力给吓跑。
我试图跟林为妈妈沟通,我告诉她我觉得林为的进步已经算比较大了。可是林为的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他现在虽然成绩有一些提高,但是他还是很贪玩,不如自己期望的那样爱学,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有成绩在班上拔尖了才算是进步,也才对得起他花时间和金钱来补课。
0
假如一个学生能够完全按照这三点做好,我相信学成绩不会不令人满意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应该给他们适当的娱乐时间,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或者做做运动,只要是适度的,就不会影响到学,并且适当的放松对于接下来更好地投入到学状态中也有好处。
家长应该在正确认识孩子能力的基础下,给孩子定一个学的目标,你希望考试能够达到多少分,能够取得怎样的名次,都可以事先告诉孩子,如果孩子不认同你所制定的目标,则可以了孩子重新制定目标。假如孩子完成不了目标,那就应该和孩子共同商量问题出在哪里,是学能力不足,还是学态度不够好,或者是目标定得太高了。和孩子商量是为了解决学上的问题,而不能是为了指责谁做得不够好,不然只会让孩子感到有压力,是不能将问题妥善解决的。
假如孩子取得了你所要求的名次,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为孩子感到开心,千万别说“这次考得还不错,希望下次再继续努力,考得更好”这样的话。因为孩子此时肯定正在为自己取得你所满意的成绩而开心,你这样一说,无疑是在表示你并没有对他的努力感到满意,并又给他施加了更大的压力,岂不是扫了孩子的兴。
0
林为的接受能力很强,在我这里上了几节课之后,对于自己平时数学的学他就已经得心应手了。虽然之后的考试并不能够获得太靠前的名次,但是比起以前可以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实这其中我并没有做太多的努力,林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他的数学思维能力很强,并且他也愿意跟着我学。或者这样说,我将他原本就不俗的数学学能力给引导了出来,看到自己的进步,林为学的劲头也就更加足了,再遇到难题我根本不需要费太多的心,稍加指点,林为就能自己解决了。
林为给我的感觉,他是一个很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的孩子,只是由于之前一直贪玩,加上父母宠爱,他缺少自控能力。林为的妈妈对我说,虽然孩子学有了进步,但是她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没有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她希望我能够再多多地督促她的孩子,希望他能够更加努力地学。
0
我记得当我替柏帅分析他所能够考到的高考分数时,柏帅的嘴巴长得的,眼睛也瞪的圆圆的,脸上满是那种惊讶却又不得不相信的表情。惊讶过后,他还一个人笑了一会。
我知道,其实当柏帅初中成绩骄人的时候,肯定也有人跟他说过和我类似的话,只不过,当时的目标只不过是一所好大学,到底好到什么程度,需要什么样的成绩都是很模糊的。或者说,就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确定的分数,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也不太能够理解那样的分数需要努力到什么样的程度。而对于已为高中生并且浑浑噩噩学了一年又脚踏实地学了一年的柏帅来说,高考是近在眼前的。当他浑浑噩噩的时候,他认为自己的未来是没有希望的,因此不愿意谈论高考的。而当他脚踏实地地学之后,高考却又成了他刻意回避的压力,他从高中开始就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作为一个差生,肯定认为自己成绩差只能考差的学校,但是他却又不会甘心于此,因此有些不知所措。
而这次月考,他却看到了自己巨大的进步,也看到了自己的实力。柏帅在补课之余开始喜欢谈论关于学的话题,并且开始谈论一些关于大学的情况。这次考试激起了柏帅的斗志,后来的考试他虽然还是会有起伏却越来越趋于平稳并且逐渐提高。
明年柏帅就要高考了,我相信他只要继续努力下去,保持学的劲头,以他的实力肯定会考得一个非常满意的成绩。
0
柏帅本身的计算能力就比较强,如果多做基础题不但是浪费时间,更是无端加重了学生的学负担并引起他的反感而至逃避数学的学。而让他多做不同的题型,则可以开拓他的解题思路并且同时也能巩固基础知识。
到了高二小高考过后,有一次学校会考后柏帅告诉我,他的分数好到令老师都怀疑他是抄来的,甚至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讥讽他就算抄也不应该抄一个这么离谱的高分出来。
对于这样不相信学生的老师我不想评价什么,但是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柏帅的进步有多么巨大。
于是借着这次考试的东风,我和柏帅憧憬起了他一年后的高考。我分析以他的实力,稍稍用心便能够考到本二的分数,如果肯再加把劲并且考试的时候多点运气,本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0
有些学生虽然偏科,可是他们擅长的科目学得非常好,稍弱的科目又不至于拖后腿,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在考试中的排名。而有些学生的情况则的不同,他们所偏的科目未必比别人强得了多少,学不好的科目却足以将他们总分远远的拖在了后面。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偏科不但拖了他们考试排名的后腿,更会影响到他们学的热情,
柏帅从小数学成绩就很好,说明他在学数学上面还是有些天赋的。但是到了高中,别说用心学了,他连作为一个学生的本份——上课认真听讲,按要求完成作业都做不到,又怎么可能学得好呢?
作为一个很有天赋并且基础又很好的学生,就因为自己的惰性以及另一门功课学得不理想便影响了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总成绩,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不过,虽然柏帅在学上面看起来问题多多,但是所有的问题只要两个字便能解决——用心。
拿柏帅以往的学状况来看,想让他把成绩搞好并不是难事。虽说从高中开始他就一直没有真正用心学过,可是他整个暑假都跟我着很认真地学数学,整个人已经慢慢地进入了状态,只要开学后他能够一直保持下去,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成绩。并且他的妈妈也替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英语辅导老师,下面就要看柏帅自己的努力了。
整个高二,柏帅的数学成绩都处于一种很不太稳定的状态中,有时候考试能排到全班的前几名,有的时候却又考到中下的水平。我将他的这种状态归结为能力虽够但巩固不足,柏帅对于他们老师所教过的知识点都已经掌握下来,但是由于他并不是十分用心学的,所以掌握得不是很牢固。因此,当考试遇到相关题目的,状态好时解题思路便如灵光闪现而状态不好时却百思而不得其解。
2
其实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原先读小学的时候学成绩很好,可是进入了初中便开始下滑,或者一直到初中都能名列前茅,而进了高中却一落千丈。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比如新的环境不能适应,或者对于老师的教学不能适应,又或者是因为新的知识体系不能适应。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学的后劲不足。换句话说,他们已经在前一个阶段的学中耗尽了学的热情,等一个阶段的学完成了,整个人松懈了下来,便再也提不起学的热情了。
拿柏帅来说,他之前学成绩一直非常好,可以说尝尽了作为一个优等生应得的赞美和荣誉。而随着中考的结束,那根为了考试紧绷的弦终于放松了,他对于学的热情似乎也戛然而止。等进入高中之后,柏帅松弛下来的神经再也不能紧绷起来,他始终无法进入学的状态,这才造成学成绩越来越差。
柏帅还曾跟我说过,他学得最差的科目不是数学而是英语。正是因为英语拖了后腿,他每次考试的排名都比较靠后,又因为排名靠后,他就更加对学成绩不放在心上,从而对于数学的学也不再上心了。
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孩子是有天赋的。有些人天生对数字比较敏感,逻辑思维强,而另一些人可能想象力丰富,表达能力强,至于莫扎特那类的神童则更不必说了。但是,神童毕竟只是少数,对于现实的大部分孩子来说,所谓天赋,也不过是学起来比别人更加轻松一些,反应更加快一点。不表示有了天赋则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获得极好的成绩,更不是说没有天赋就一定无法学得好。
0
当然,师生关系只是影响学生学的一个方面,如果这个孩子的心理是比较成熟的,那么他的成绩就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我这里所说的成熟,并不是指能够懂得人情世故的成熟,而是指作为学生的学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强弱。
在我看来,柏帅的学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挺强的,应该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孩子,他所谓的不喜欢老师,很可能只是为自己不肯认真学找的一个借口。退一步说,就算他的高中数学老师再讨厌,也不至使他的数学成绩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