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太複雜 乏人才管理
另類投資央行唔明風險
--------------------------------------------------------------------------------
為全球投資者保管23.4萬億美元的金融機搆──道富集團,其環球應用研究中心過去一年,進行投資者行為研究,其中一個重要顯示:對機構投資者包括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來說,管理另類投資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人才和透明度,弱點就是對風險缺乏了解。本報向業界人士了解,顯示問題的嚴重性,及檢視不同機構在另類投資的比重。記者:劉維剛
■Duncan(左)表示,另類投資所需的專業技能很高。
道富環球應用研究中心指出,缺乏人才和透明度是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管理另類投資的最大障礙,而對風險缺乏深入了解是最大弱點。資深對沖基金經理錢志健也認為,另類投資確實較一般股債投資存在更多不明朗因素,相關風險亦較傳統投資較難明白。
另類投資是指對沖基金、私募基金和房地等非傳統資產。雖然業界指出風險的問題,但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上周的亞洲私募基金和風險基金論壇發言時卻沒有提到另類投資所帶來的風險。
他只表示,私募基金是資產管理業務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可為公司提供長期融資。
未詳說金管局答覆
曾司長似乎相當看好私募基金前景,並指出國內持續的金融開放,將會吸引更多私募基金到中國,而香港政府將致力提升本港資產管理行業的競爭性。香港的人才和資源得以進一步發揮,而國內企業可透過香港的經理尋找海外私募基金。他更指出亞洲私募基金資產總額於6月底達4110億美元(32058億港元),按年增長9%。而香港佔亞洲私募基金份額為12%。
道富研究負責人、高級副總裁Suzanne L. Duncan表示,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等機構投資者承認,現時最大的弱點,就是對另類投資產的風險缺乏深入了解。對此,她感到吃驚,因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負有保護和提升國家資產回報的重大責任。
Duncan說:「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泛指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科威特投資局、杜拜投資局等亞洲人熟悉的投資機構。」由於保密需要,她沒有說明個別機構對是次研究的答覆詳情。其他的機構投資者包括退休基金、保險公司等。
由於全球的低息環境,Duncan表示,主權基金和亞洲中央銀行預期會增加對另類投資的比重,因為這些這些資產表面上可令投資組合更多元化、提升回報潛力及減低風險。
但當道富作更深入調研,發覺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似乎未能處理另類投資的複雜性;所調研的130家機構投資者中,31%把另類投資的複雜性列為最具挑戰的首項,比重遠高於其他挑戰的選項,如監管機構和評級機構的要求(19%)、信託人和捐款人的要求(18%)等。
向政府申撥款聘專才
Duncan補充說,這些機構投資者一方面增加另類投資的比重,但另一方面又未能明白其複雜性;所以這些投資似乎並不符合他們的最佳利益。
有見管理這些複雜資產的難度,並不是一般基金經理所能處理。所以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現向政府要求撥款,招聘更多不同資產類別的投資專才。
Duncan表示,雖然金融業過去兩三年出現裁員潮,但另類投資所需的專業技能很高,特別在風險管理,例如明白和管理房地產風險和管理商品風險,完全不同。與此同時,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需要,能看透不同資產類別的風險,以及不同風險相互影響的掌舵人。
何謂另類投資?
【話你知】
另類投資又叫非傳統資產類別,是指投資於流動性較低、風險較高、而回報與大市關連性較低的資產,這有別於傳統資產如債券和股票。
常見的另類投資投資包括對冲基金、私募基金、房地產等;由於未有統一定義,有些投資者把天然資源也歸類為另類投資。另類投資需要耐性和眼光,好像私募基金,投資要等8至10年,才看到回報。facebook就是由私募基金,幫助成長的好例子。
道富保管資產183萬億
【小檔案】
道富是美國上市的金融服務供應商,主要業務是向機構投資者提供投資服務、投資管理、投資研究及貿易。截至9月底,道富保管的資產值達23.4萬億美元(約182.5萬億港元),經其管理的資產亦有2.1萬億美元(約16.38萬億港元)。該集團業務涵蓋29個國家,在超過100個地方提供客戶服務。
道富是次為期一年的研究,是跟2725位投資者和403位投資服務提供者、政府官員,進行網上調查,並與200位行政人員和政府官員進行面對面訪問。
金管局剛起步星洲進取
--------------------------------------------------------------------------------
【比重不同】
一位英資對冲基金的負責人表示,對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不太了解另類投資的風險,並不感詫異。因為很多這類機構的投資主管都是傳統長倉出身,所以對對冲基金的策略如長短、相對、宏觀自主、宏觀系統的執行和複雜性可能還未能完全明白。
他更指出香港和新加坡的政府投資機構在另類投資比重也有明顯分別。
以香港為例,他表示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香港賽馬會等機構投資者,投資都是以長倉為主,對另類投資還是處於「試試吓」的階段。
只佔金管局組合2.4%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今年5月於網站撰文,指出該局所管理的香港外滙基金的私募基金投資於2011年底為298億港元(最高可投資承擔額為560.24億港元),另加房地產投資44億港元,另類投資總額僅為投資組合的2.4%。陳德霖當時表示,了解這些資產類別的較低流動性和較高風險,但它們能提供較高的中、長期回報。於今年6月底,香港外滙基金的私募基金投資的最高可投資承擔額已提高至600億港元。外滙基金於2009年初才開始投資私募基金。金管局昨公佈,截至9月底,另類投資總值為1310億元。
香港賽馬會港慈善信託基金於2011年6月底,基金總額為213億港元,其中另類投資則為24.5億港元,佔基金比重11.5%。
相對香港,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在另類投資就顯得進取得多,於3月底達27%,涵蓋房地產10%、私募基金和基建11%、絕對回報策略(對冲基金)3%、天然資源3%。
星洲投資環境更開放
資深對冲基金經理錢志健指出,新加坡的主權基金如淡馬錫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在另類投資上表現不俗,因為當地的投資環境非常開放,讓主權基金有更大空間研究不同的投資領域。
對於道富是否有訪問金管局,該局發言人表示,一向不會評論是否有與個別機構的接觸,發言人亦不願評論該局對另類投資風險認識的問題。
本報亦曾向香港賽馬會港慈善信託基金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詢問他們對了解另類投資的風險,但沒有回覆。
宜促供應商增透明度
--------------------------------------------------------------------------------
【防範風險】
雖然道富提出另類投資的風險,但個別業界人士也提出防範風險的做法。
香港另類投資基金公會總經理Glyn Treasure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機構投資者會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包括與提供服務的基金經理作面談、了解其投資目的和業務基礎架構,並得到專業顧問的協助,才作出投資決定,整個過程可能要好幾個月。因此,很難辯解,機構投資不清楚他們在做甚麼。該公會主要是代表對冲基金公司。
Treasure續稱,總體趨勢就是投資者要找尋更多元化、創新、和大市聯動性低而提供經風險調整回報的資產。
另一美資私募基金界人士表示,主權基金和中央銀行在私募基金投資極為成熟,因為他們每次作投資決定,不是比較2、3隻私募基金而是50、60隻,投資金額達5億到10億美元,所以費用也較優惠。在投資前,這些機構進行深入的盡職審查,並要求至少提供季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