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2012年4季度炒股日记

12-10-27 23:53 8320次浏览
文成达达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股市苦的没有边,深的没有底——最后一枪


【 · 原创: 超级大主力 2012-10-27 22:01 只看该作者(-1) 】

1大宗商品崩盘在即,将迎来空头盛宴。

2将推出新股备案制,暴跌不可避免,沪深300将跌破2000点,垃圾股失去投机价值。

3 2012年第四季度见底后迎来慢牛市,指数缓慢震荡上涨,战胜指数难度增加。

4市场制度建设造成市场向成熟市场演变。ETF,沪深300先后实行T+0,短线投机资金抛弃垃圾股。

发这个帖子,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08年9月开始做多,09年8月开始做空,12年9月开始做多.

今后可能不再用这个ID发帖了。谢谢各位朋友。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2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文成达达

12-11-06 23:07

0
债券投资择时不如择券
www.**.com2012年11月06日 15:15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记者:第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出口增速低于预期。数据不佳对债市有何影响?

  邹卉:经济数据不佳预示了总需求在收缩。而总需求收缩的背景,对债市长期看是有利的。我们认为未来2至3年内,债市将呈“慢牛”格局。此外,从较长期限的宏观背景来看,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已成事实。根据著名的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经济衰退阶段最好的投资品种就是债券。
  记者:三季度以来债市出现了一波调整,你怎么看?

  邹卉:三季度以来的债市调整,更多是出于流动性因素的考虑。晨星最新研报显示,随着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越来越活跃,可投资品种逐渐丰富,未来债券并不缺少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当前的债市的调整提供了建仓好时机。我们认为,四季度保持债券持仓总回报为正是大概率事件。

  记者:谈谈债券投资策略。

  邹卉:四季度的债券投资,我们认为择时不如择券。与其过早地预测政策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影响,进行明确的市场方向上的判断,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个券的甄别上,我们认为目前应该先获取债券估值修复的收益,这是最稳妥现实的。

  记者:你认为哪类债券具有估值修复的机会?

  邹卉:我们认为机会主要在信用债上。因为信用债从6月底以来已经经过了大约3个月的调整,票息价值已经显现,持有期收益率明显具有吸引力。从估值方面来看,信用类产品的估值也已经具备吸引力。

  记者:你怎么看城投债和产业债呢?

  邹卉:城投债由于今年融资平台融资环境的改善,流动性的风险相对比以前小了很多。投资者可以优选其中估值风险较小的品种;产业债则要注意回避部分民营周期性行业的发债主体,应该严格进行个券的信用甄别。

  记者:利率债方面呢?哪些品种更值得投资?

  邹卉:目前10年期国债估值安全性得到大幅提升。5至7年政策性金融债品种收益率调整也已经相对充分,我们认为,这些品种相对长期国债而言具有更好的安全边际。
看见春天

12-11-06 23:01

0
达达不做股票了,喜欢达达原来做股票的帖子。
不紧不慢
有礼有节!
文成达达

12-11-06 22:50

0
2012年城投债违约概率小 
2012年2月6日 10点38分  来源:投资者报  
 
相关标签:城投债  

 
  在经济增速下滑已成定局的背景下,投资企业债的安全性如何?为了有针对性地分析市场上不同类别的企业债券,我们先将各个债券的发行主体分为政府性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和其他融资平台两大类,每类再分别划分为交易所上市和非交易所上市两小类。在这四种企业债中,通过对发行人的2009年和2010年年报以及2011年中报进行统计,我认为,2012年的债券市场仍将成为投资者一个较为安全、稳定的投资避风港。

  首先,从资产角度看,2009年~2010年度各个发债主体总资产均呈上升趋势,但是,城投债资产负债率(50%)平均明显好于其他发过公司债或企业债的发债主体(60%)。而所发债券是否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交易对发行人的资产负债率并无明显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政府性融资平台(城投债发行人)中,有关道路桥梁建设的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偏高,平均也达到60%左右的水平。而对于其他融资平台来说,公司债发行人的平均资产负债率(57%)略好于企业债的发行人(62.8%)。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发债主体的资产规模仍处在扩张阶段,其中城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最为安全。

  其次,从营业利润的角度看,2009年~2010年度69%的城投公司以及78%的非城投公司的发债主体的营业利润有所增长,这一数据预计会延续到2011年年报。在净利润方面,2009年~2010年度20家道路桥梁建设发债公司中的19家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他城投公司及发行人也普遍呈健康的增长态势。

  第三,从债务结构角度看,2009年~2010年度大部分发行人的债务结构处于健康状态。通过对发行人短期债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发行人是否存在短期内的现金流困难,以及发行人在金融机构内部的信用程度。

  经过统计我们发现,2009年城投债发行人短期债务/总债务的比值普遍维持在20%左右,属于健康水平,2010年城投公司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短期债务只占总债务的16.8%,明显优于其他非城投债发债主体的40%。同样,数据显示,发行人所发债券是否在交易所上市与发行人债务结构无显著关联。总体来看,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公司)受益于自身企业性质的优势,债务结构明显好于其他债券发行主体,城投债发行人在短期内还债压力明显小于其他发债主体。因此,一般来讲,城投公司在2012年出现违约的概率极小。

  第四,从现金流角度看,虽然2009年只有66%的城投公司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正(道路桥梁建设公司除外),与其他融资平台85%的差距较大,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各级政府的扶持,2010年70%的城投公司依靠经营活动产生了正的净现金流,而其他融资平台的这一数据此时跌至77%。

  此外,通过对工程项目金额总计呈增长趋势的发行人数量进行统计可以看出,76%的城投公司以及71%的其他发债主体的工程项目在2009~2010年度均有所上升,从侧面体现出大部分发债公司在金融危机后期业务仍然不断扩大,而城投公司增速更甚。

  由此可见,如果说2009年之前大部分城投公司还未成熟,那么在这些政府性融资平台的经营模式于2009年得到初步建立并逐步走向成熟后,其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就相对较轻,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也更为乐观。

  (作者系北京凯世富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文成达达

12-11-06 22:47

0
 概述:城投债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从承销商到投资者,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是当地政府发债。
文成达达

12-11-06 22:22

0
2011年城投债信用危机(违约)详解

许多朋友提起2011年债市崩盘指责为2011年4月云南省某城投债领先违约引爆勒城投债危机。有人问,到底是为啥违约?是不还本金,还是不给利息。却没有人讲得清楚。更有人言之凿凿,是云城投公布只还利息不还本金。
  到底是为啥回事?绝大多数债券投资者经历勒9.30爆跌到到现在都是一头雾水。在此,给大家一个具体得说明。
  "2011年4月间,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向债权银行发函,表示:“即日起,只付息不还本。”该公司在建行、国开行、工行等十几家银行贷款余额接近千亿元,这引起债权银行得震动。
  2011年6月29日,有香港媒体报道,上海市国家辖下一家从事地产及公路建设得城市投资公司,本月起停止向银行偿还流淌贷款,并向银行要求拉长还款期,以及把该笔款项转换成以资产抵押得固定贷款,这同样被市场视为地方国家得债务违约,市场上议论纷纷。
  以上两个事件经过地方国家出面协调和澄清,事态慢慢平息。但紧接着6月30日,云投集团重组传闻得到证实:云南省国家拟将其持有得全部电力、煤炭资产及云投集团控股得云南电力投资有限公司账面总资产进行整合,组建新得集团。
  由于电力资产是云投集团最为优良得资产,许多债务是以电力资产作为抵押,或者以电力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如今这一块资产剥离出去,这将造成这些债券失去勒还款来源,被市场人士看做是明显得违约行为。
  截至2011年6月30日,云投集团负债总额为425.9亿元,集团合并资产总额573.62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25%。到去年底,云投集团还有在上证所发行得公司债券两只,金额35亿元;云电投发行债券两只,总额为7亿元。
  尽管云投集团总裁刘一农对此事澄清,但并没有打消市场得担心,城投债得风险传递到整个公司债市场。"
  
  这就是所谓得,2011年城投债违约得具体过程。
  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在市场上被以讹传讹描述为云城投违约只还利息不还本金。
  在9月份得爆跌中,整个云南省所有得城投债都领跌于整个债券市场。直到现在,云南省城投债得ytm也高于其它债券。这里也顺便解答勒why某些云南省得城投债ytm如此高得原因。
  9月债市崩盘,云南省国家被迫叫停勒云投集团重组进程。随后两个月,债市强劲逆转,云南省国家又悄然重启勒云投集团重组进程……
  俺不懂得,大家懂得中得违约是啥?在俺看来,不给利息,不还本金就是违约。
  没钱又丑
  2012-2-5
文成达达

12-11-06 00:18

0
怎么没有人讨论垃圾债? 
 【 原创: aeesgi  2012-02-06 23:19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402/0  复制分享 】 收藏 0 推荐0 加油券0/0 

  报道:中国垃圾债即将开闸 - 中国媒体周一援引知情人士报道,高收益债相关办法有望在近期颁布,该类债券的发行主体主要为非上市的中小企业,并实行备案制
  
  
  如果真的出来,就是中国金融史上里程碑的事件,对股票市场是超级大利空!
文成达达

12-11-06 00:15

0
2011年9月债市崩盘到底有多少投资者破产 

【 原创: 没钱又丑  2012-05-22 15:47  只看楼主(-1)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475/2  复制分享 】 收藏 2 推荐0 加油券0/0 

  2011年9月债市崩盘,居然出现单支债券日跌幅5%~10%的奇景。很多债券跌幅达到20%。这是债券回购套作普及开来后第一次出现这种人间惨剧。由于以前回购套作没有这种经历,所以部分投资者还报着老皇历,以为回购债不可能崩盘,高倍套做债券。
  
    
    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债市起死回生。看见论坛里有人yy,说很多套作者在9.30崩盘中破产了。
    相信很多人也很感兴趣,真的有那么多套做者破产么?
    我认识很多债券套作的老手加上经常泡债坛。谈谈我观察的结果吧。
    我知道的人中,没有一个投资者在9.30崩盘中破产。
    为什么呢?
    回购市场不规范救了他们的命。很多券商对回购客户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券商营业部没人懂回购业务,当然更没人去过问你杠杆超标没有了。
    在论坛里有个代表性例子,有个朋友在7,8月份抄底满杠杆债券,在9.30时,最大亏损在97%,杠杆在70倍以上,很幸运,券商没有监控更没有强制平仓,国庆节后借钱抄底。最后全年反倒赚了4%。
    在9.30崩盘中,苹果群很多大户最大损失在40%,如果不是券商监管机制缺乏,已经破产了。不过他们很幸运,熬过了这一劫。不过,受此惊吓,体验了一次破产的感觉后,他们再也不敢高杠杆作业了。
    另外,9.30后部分常在债坛发言的ID销声匿迹了。
    结论:9.30崩盘中由于券商监控机制放了一马,真正在9.30中破产的套做者几乎没有。但是现在交易所已经有了回购监控系统,券商的监控机制不可能再对个人投资者放水。如果再来一次9.30一半跌幅的调整,不少高倍套作者将遭受灭顶之灾。
文成达达

12-11-05 23:32

0
购买企业债、国债,开个股票账户就可以了,就跟买卖股票一样交易。
  交易软件里面有专门的深市债券以及沪市债券分类的.
  债券的成交单位是多少手,1手=10张债券。中国的债券面值都是100元,所以购买1手债券需要1000元左右的资金
  交易所债券实行净价交易全价结算
  债券都是T+0交易的,就是当天购买的债券当天就可以抛出
  企业债的收益来自于两方面:第一就是利息
  第二就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时候的差价收入 ,当然也是风险的来源指出,不过总体上企业债走势比较平稳,风险偏低
文成达达

12-11-04 17:02

0
万福生科业绩造假触目惊心 复牌后股价暴跌
www.eastmoney.com2012年11月03日 08:59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105) 
万福生科在披露公告中承认,在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18759.08万元、虚增营业成本14555.85万元、虚增利润4023.16万元,而且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产事项。

现价:7.14 涨跌:-0.05 涨幅:-0.70% 总手:33722 金额(万):2407 换手率:9.92%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资金流向  深度数据揭秘  进入万福生科吧  万福生科资金流
相关股票冠农股份(17.40 5.78%)*ST新农(5.50 3.38%)罗牛山(5.33 2.70%)登海种业(21.35 2.01%)辉隆股份(5.37 1.70%)万向德农(13.75 1.40%)

  继绿大地之后,资本市场又出现一家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万福生科(行情 股吧 资金流)( 300268 ),由于财务造假曝光,万福生科自10月29日复牌后连续下跌,目前跌幅超过20%。而在停牌前三个交易日,该股已有13%的跌幅。据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已有股民开始委托律师准备起诉索赔。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则在微博上呼吁,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证监会应该修改创业板(行情 股吧 资金流)退市条例,让其直接退市。

  万福生科业绩造假触目惊心

  今年9月15日,万福生科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监管局《立案稽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有关证券法律法规,湖南监管局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稽查,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随即跌停。9月19日,万福生科以“存在不确定的重大事项”为由开始停牌。

  在万福生科停牌后,持有公司股份的投资者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中,然而传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至此人们才发现,在公司曾经亮丽的财务报表之下,竟然隐藏着令人触目惊心的真相。万福生科在披露公告中承认,在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18759.08万元、虚增营业成本14555.85万元、虚增利润4023.16万元,而且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产事项。如公司募投项目——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上半年因技改停产,其中普米生产线停产123天,精米生产线停产81天,淀粉糖生产线停产68天。万福生科称犯下如此的错误,主要是因为公司放松了内部管理,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进一步加强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制观念。

  复牌后股价暴跌,股民要索赔

  10月29日,万福生科股票复牌。果然不出投资者所料,当天股价直奔跌停。此后两天,股价继续下跌,截至昨日收盘股价已跌至7.13元,较停牌前跌了20%。如果再加上停牌前13%的跌幅,持有该股的股民可谓损失累累。

  尽管目前证监会还没有对该公司作出处罚,但已有股民委托律师准备起诉并要求索赔。据上海市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吴立骏律师介绍,目前已经有几十位投资者询问赔偿事宜,但索赔的周期可能会较长,因为相关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有分析人士指出,万福生科由平安证券保荐上市,上市8个月万福生科的业绩便大幅下滑。在督导期内,万福生科发生财务造假与募投项目停工停产瞒报的情况,平安证券明显未尽到督导的责任,平安证券存在重大失职。另有业内人士称,由于市场资金对于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波动尤为敏感,从目前的情况看,万福生科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较大。吴立骏说,若公司股价进一步下跌,这部分损失股民可以要求获得赔偿。

  律师呼吁修改创业板退市制度

  记者注意到,万福生科于2011年9月27日登陆创业板,2012年开始亏损且发生财务造假,这与其上市时截然不同。万福生科2011年报显示,其在2009~2011年度净利润都保持了稳定增长,而且还于今年6月实施了“10转10派3元”的201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在今年4月份,华泰证券(行情 股吧 资金流)和方正证券(行情 股吧 资金流)还分别对其出具过“推荐”和“增持”评级的研究报告。

  在创业板推出三年之际,万福生科作为一家上市仅一年零一个月的公司,竟然发生财务造假事件,无疑将加深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业绩的担忧。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许峰律师在微博上表示:如此恶劣的造假竟然不能直接退市,这样的退市制度合理否?出现如此严重的虚假陈述,应该有责令直接以合理价格回购股票的制度,而不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的跌停,让投资者的心滴血。创业板退市制度应立即修改,至少增加一条,被证监会等行政机关或法院认定或自认存在重大虚假陈述的,立即进入退市程序。
文成达达

12-11-04 17:00

0
私募一哥变身跌停板敢死队大哥 持仓大多不超3个月
www.eastmoney.com2012年11月04日 08:39李扬帆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1)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的结束,私募在三季度对A股市场的布局情况随之浮出水面,其中顶着“最牛私募”光环的泽熙瑞金一号在掌舵人徐翔的操刀下大举进军迪马股份(行情 股吧 资金流)等7只股票,在这7只个股中,既有前三季度基本面大靓的绩优白马,也有重组预期浓烈的潜在黑马。

  本报记者在梳理了泽熙瑞金一号2011年以来的操作记录后发现,有着“快刀手”之称的徐翔在交易时频频采取低位接盘的方式,凌厉狠辣地博取着个股短线收益。

  最新持仓 

  泽熙一号重仓七股

  成立于2010年3月的泽熙瑞金一号阳光(以下简称泽熙一号)私募自面世之后便以高收益驰名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泽熙一号上市以来的累积收益率已高达100.05%,为同期同类阳光私募产品中表现最佳者。正因为骄人的业绩,被市场称为“最牛私募”的泽熙瑞金一号的择股布局向来引人瞩目,而刚刚完成披露的三季报显示,泽熙一号出现在了迪马股份等7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录之中。

  据了解,泽熙一号三季度布局的7股分别是迪马股份、永辉超市(行情 股吧 资金流)、中科合臣(行情 股吧 资金流)、康芝药业(行情 股吧 资金流)、酒鬼酒(行情 股吧 资金流)、*ST大地(行情 股吧 资金流)以及*ST中基(行情 股吧 资金流),持股总量约4040.44万股,其中持股量最大的股票为永辉超市,截至三季度末,泽熙一号持有永辉超市1245.71万股,占永辉超市总股本的1.62%。而*ST大地则是三季度泽熙一号持股比例最大的个股,泽熙一号共持有260.92万股,占*ST大地总股本的1.73%。需要指出的是,除康芝药业属于泽熙一号在上半年既已入驻的个股外,另外6只股票均是泽熙一号在三季度建仓的新宠。

  从上述重仓股的属性看,泽熙一号在择股时比较倾向于从基本面和题材概念两方面入手,中科合臣、酒鬼酒、迪马股份、康芝药业属于前三季度业绩大靓的绩优股,其中中科合臣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甚至达到了2556.9%;永辉超市尽管在报告期内遭遇了业绩负增长,但三季度公司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业绩拐点已经显现。而*ST大地、*ST中基两只ST股虽然在三季报中毫无悬念地交出了亏损的成绩单,但两家公司都存在年底重组“摘帽”的预期。

  从相关个股的二级市场表现看,泽熙一号三季度的布局也比较成功,10月份以来,迪马股份等5只非ST个股的股价整体上涨了13.1%,两只ST股的股价在此期间的整体涨幅更是高达19.96%,均大幅好于同期仅上涨0.6%的沪深300指数。

  反向思维 

  人弃我取跌停扫货

  随着泽熙一号在三季度的择股方向逐渐清晰,投资者心中开始萌发出一个疑问:在A股市场系统风险全面爆发的三季度,泽熙一号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对迪马股份等7只个股进行买入操作的呢?为此,记者梳理了迪马股份等7股在三季度的交易信息,结果发现,在多数情况下,泽熙一号更倾向于在低位、甚至跌停板上扫货。

  以迪马股份为例,由于重组预期落空,该股在7月23日复牌交易当天即告跌停,7月24日又开盘跌停。然而也就在这天,迪马股份成交急剧放大至1.8亿元,其中主力资金买入量大约为8991万元,最终收盘只跌5.91%。由于此后迪马股份的单日成交金额基本维持在2000万元以下,因此可以大致推断三季度买入迪马股份920万股的泽熙一号是在7月24日开始实施的建仓。

  无独有偶,*ST大地在经过7月30日~31日连续两天的跌停后,在8月1日触及了9.26元/股的低点,同样在当天,*ST大地的成交金额急剧扩大至4286万元,而*ST大地三季报显示,机构投资者三季度买入的*ST大地总量恰好为437万股,显然三季度买入*ST大地261万股的泽熙一号在当天建仓的可能性较大。

  实际上,泽熙一号逢低入场的操作传统由来已久。2011年12月21日,重庆啤酒(行情 股吧 资金流)在9个跌停板后打开,当日成交9348万股,金额27.8亿。根据交易公开信息,当日国泰君安总部买入2.65亿元,国泰君安证券上海打浦路营业部买入1.28亿元,中信证券(行情 股吧 资金流)上海浦东大道营业部买入1.13亿元,安信证券上海世纪大道营业部买入4808万元,东方证券上海新川路营业部买入4392万元。而在上述5个交易席位中,除中信证券上海浦东大道营业部外,其余4个席位均被市场认为是泽熙的关联席位。

  操作手法 

  激进狠辣买卖果决

  除了频频吸纳急跌个股的激进操作模式,泽熙一号及其掌舵人徐翔的“快刀”战法更令投资者瞠目。据本报数据中心梳理,自2011年一季度以来,泽熙一号共先后出现在莱宝高科(行情 股吧 资金流)、彩虹股份(行情 股吧 资金流)等47只个股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录中,但除了莱宝高科、康得新(行情 股吧 资金流)、劲胜股份(行情 股吧 资金流)、恒星科技(行情 股吧 资金流)、哈高科(行情 股吧 资金流)、彩虹股份、康芝药业等7只股票“有幸”得到泽熙一号连续两个季度以上持有外,其余40只个股在泽熙一号的资产配置池中停留的时间均未超过一个季度。比如,今年中报显示,泽熙一号持有S仪化(行情 股吧 资金流)、ST博通(行情 股吧 资金流)等6只股票,但在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中,除了康芝药业还得到泽熙一号继续持有外,其余5股均已不见踪影。

  “徐翔在业内有‘一字断魂刀’的名号,出手凌厉狠辣,操作果决。”据我市一位私募人士介绍,徐翔在去年年底对重庆啤酒的操作至今在我市私募界内广为传播。就在重庆啤酒连续9跌停后的2011年12月21日,泽熙大举买入重庆啤酒,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泽熙接盘重庆啤酒是自寻死路,特别是今年1月9日重庆啤酒宣布乙肝疫苗折戟沉沙后,泽熙在第二天便抛售了1.01亿元,更让人以为徐翔要在重庆啤酒上翻船,但这次抛售却躲开了重庆啤酒此后约20%的下跌。1月19日之后,重庆啤酒股价开始回升,2月17日,被视作泽熙操作席位的国泰君安总部反手斥资买入2.39亿元将重庆啤酒推至涨停,此后该股再涨约25%,徐翔在低吸高抛中,成功赚钱离场。

  据该私募人士透露,徐翔的“盘感”极好,这使得他在短线交易方面具备极强的优势,徐翔自己也曾表示,其持股周期最短时“只有几天”。相对于私募业中其他几位重量级人士注重调研,徐翔在这个方面相对弱一些,但他基于对市场个股、盘面的细致观察,从而叠加得出的对市场整体趋势的判断却一直比较准确。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徐翔的纠错能力也不错,一旦发现操作失误,他会毫不犹豫地进行修正,那怕推翻原先的判断也在所不惜,这也是徐翔及其操刀的泽熙一号业绩强势的重要原因。

  相关链接

  前三季私募跑赢大盘

  虽然前三季度A股市场跌多涨少,但阳光私募基金依靠灵活的操作手法仍取得了超越大盘的表现。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阳光私募基金在今年前三季度的平均收益为-1.14%,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累积下跌了2.24%。不过,在整体业绩好于大盘的同时,阳光私募基金的分化趋势却越发明显,在930只非结构化产品中,有400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43.01%,收益率在10%以上的产品为74只,占比7.96%。与此同时,亏损超过20%的产品数量达到24只,亏损超过10%的产品有117只,占比12.58%。

  具体来看,银帆投资旗下“银帆3期”以40.36%的收益勇夺收益第一名;泽熙投资徐翔管理的“泽熙3期”前三季收益为35.68%,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东源投资旗下“昆仑信托-东源定增指数型基金1期”和“苏州信托-东源定增指数型基金1期”,两只产品前三季收益同为34.55%。此外,林园操刀的“林园2号”、“林园3号”在前三季度的收益率分别为14.95%、14.67%;但斌负责的“中融东方港湾1期”的收益约为10.48%。

  记者手记

  江湖一哥迷恋不得

  随着王亚伟等公募基金明星暂时脱离A股市场,徐翔、林园等私募大佬开始凭借其骄人的业绩变身为股民心中的新偶像,而上市公司财报所透露的“最牛私募”的布局信息也逐渐成为普通股民按图索骥的掘金法宝,甚至有狂热的“粉丝”喊出了:“跟着徐翔走,赚钱我不愁”的口号。不过,面对市场萌发的新一轮偶像崇拜,记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诚然,徐翔等私密大佬所取得的靓丽业绩都是实实在在的,其布局的个股也大多为领衔A股市场一时的牛股,但是,普通投资者就此亦步亦趋地追寻私募大佬的择股脚步却是危险的。首先,私募大佬的专业优势是普通投资者无法比拟的,其他的不说,仅徐翔的纠错能力就不是普通股民所具备的。其次,私募大佬拥有的资金优势可以帮助他们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即便在某只个股上看走了眼,他们也可以借助资金优势反复操作助其脱困,而普通股民显然无能为力。第三,财报披露的数据与私募的实际持股信息相比,往往存在一定的时效滞后性,特别是私募在操作上向来快进快出,也许就在10月份相关公司公布三季报的同时,9月底尚且在某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名录上占据一席之地的私募基金已经绝尘而去。最后,正所谓马有失蹄,谁也不能保证这些私募明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想当初赵笑云在A股市场何其风光,可其倾力打造的阳光私募产品“笑看风云”却因净值跌幅超过50%而在今年6月份惨遭强制清盘。

  所以,对于眼下热捧私募大佬的普通股民,记者在此有一句话奉送:A股无股神,私募难例外,仰望无大碍,迷信必引灾。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