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胡因梦—女性的觉醒

12-10-19 14:38 6752次浏览
jxwz282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谢有顺:大家下午好!一个月很快又来了,今天我们非常高兴也难得请到了来自台湾的胡因梦老师,胡老师大家都很熟悉,可能有一些人看过她演的电影,有一些人看过她写过的书或者翻译的著作,还有些人可能听过她的课程。从这些不同的层面我们都能够了解到一个非常丰富的胡因梦老师。据我所知,胡老师这两年几乎没有接受公众演讲的邀请,这两年是第一次。今天下午,我们非常荣幸能和她一起分享女性的觉醒,不过,今天的男性观众也不少。其实,胡老师报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想,这肯定不完全是谈女性,应该是谈更广阔的话题——人的觉醒。毕竟,觉醒不是为了和另外一种性别斗争,而是人生的自我觉悟。

  胡老师有很多的身份,她是演员、作家、翻译家,我觉得她还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学者。我自己很多年前就读过胡老师的书,而且我尤其喜欢由胡老师引进的克里希那穆提的思想,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在香港买了十几本克里希那穆提的书,那时候在香港买书很贵,但我非常喜欢他的思想,其中,有一部分是由胡老师翻译的,语言翻译得非常好!终究,我自己是做文字工作的,我对语言、文字、思想会有一种敏感。据我所知,在公众人物女性当中,像胡老师这样知性、智慧,且对文字的韵味有准确把握的人太少,所以我对这一场演讲非常的期待。其实,我再多的介绍也是没必要的,我们还是来问问胡老师对东莞的印象如何吧。
  谢有顺:胡老师,您这是第几次来东莞呢?
胡因梦:第二次。
谢有顺:对东莞有什么直观的感觉吗?
胡因梦:感觉跟世界各地的大都市没有太大的差异,毕竟当下的世界就像地球村,没有什么独特的感受。而独特的是今天的主题,我想通过这个主题就是把大家带入内在,恢复每一个人内在的独特性,这可能比外在环境要重要得多。
谢有顺:既然如此,现在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胡老师给我们做关于内在觉醒的演讲,有请!

  胡因梦:谢谢,今天非常高兴能跟各位共度即将到来的很短暂的一个多小时。女性的主题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文明了,我们从早期游牧时期到初农业时期,从犁农业时期到工业时代,一直到现在逐渐摆脱了男尊女卑的理念。而在这个过程中,性别意识条件不同造成两性权利的不同,这是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路程,同时,随着资讯时代平衡性的出现,女性的权利也慢慢地凸显出。
  其实,在西方,女性意识在60-90年代便开始觉醒,其他的世界各地也纷纷地出现了女权运动,女人在工作、职场上发挥的作用随之普遍出现。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来临也是所谓生态女性主义的觉醒,同时也是我们道家思想里说的坤道时代的到来。
  乾道之前是靠高度意志力去达成目标,去征服外在的大自然,让人能够充分发挥所谓的攻击性,进而寻求战胜自然,也让整个人类的物质享受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但是也因为这样的发展,忽略了阴性意识的平衡,这就表现为生态的不平衡,环境的破坏,人跟天地关系的不协调,还有人跟人之间情感连接上的落差,以及两性之间出现更多复杂的关系。
在过去7、8年的时间里,我在内地各大城市办工作坊,跟学员们在深入地分享心里秘密的过程中,我发现内地仍然存在男尊女卑的情况,即使是独子独女家庭,父母亲还是重视男孩而忽视女孩,在我的部分学员所说的故事中,有些女性在成长过程里确实承受着相当多不公平的对待,她们不得不通过金钱的赚取来养活全家人,以满足父母的需求以及兄弟姐妹的需求,进而换回童年失去的关注。由此,我也意识到,在个人生长的过程中,有多少男男女女在内地进行婚姻权利的争夺过程中,是有非常多的人在发展外遇的,男男女女都有。
  其实,你进入到真正私密的生活,不是仅仅构建表面婚姻的美好,因为你深入到深层次的时候,隐藏在社会低端的有很多是造成社会上关系不和谐的负面因素。对于这些负面的现象,我们要深入地理解其成因是什么。我觉得其因素有两个,在心理学经常用的字是“物化”,英文是“materialization”,翻译成中文可以翻成“物化”和“个体化”都是对的。物化的意思是,我们在幼年小宝宝的阶段,爸爸妈妈在婴儿的眼中并不是活生生的人,爸爸妈妈是提供我们吃喝拉撒所需的物体,它是一个课题,这是每一个婴儿在跟爸爸妈妈互动的过程中都会养成的心态,这个心态在养育的过程中没有获得充分的滋养、照料、关爱,成年之后就会把这个转移到伴侣身上。换而言之,男男女女都在寻求再生的爸爸妈妈,女性寻求可以依靠的父亲,男性在寻求可以照料他的母亲,这种物化的态度是在为角色扮演和权威垫定基础,男性扮演父亲的权威角色,而女性的角色是妻子和孩子的母亲,这种物化的倾向就会形成人跟人对待关系的固定模式,这个模式里会丧失最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紧密连接的可能性。
  而可能性在物化的倾向下会消失,当真正亲密关系没有办法建立的时候,大部分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他(她)们都会感觉到内心的空虚和匮乏感。而另一种情况是,希望在其他人身上获得更深的连接的可能性,这是在内地普遍出现的一种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很多的男男女女没有办法在原先的亲密关系里意识到物化倾向所带来的问题,而男性在物化倾向角色的扮演过程里,早在7-8岁左右,就在主流社会的熏染和教育压力之下,开始学要排斥一些不良作风,譬如娘娘腔等,以排斥其心中的阴性,从而在向强者学的过程中把负面情绪给消化掉,毋庸置疑,这也要靠意志力压抑下来。这正如同《男人从火星来,女人从金星来》的作者所描述,压抑负面情绪的倾向同时也会把正向的情绪压抑下来,这就造成了男性的封闭和冷漠的特制,而我们普遍最大的痛苦就是,女性在和男性相处过程中的交流不畅,沟通不良。
  女性跟男性沟通的时候,她心目中只有一个真实深刻的动机,就是要连接关系,就是要让两个人的关系能够建构成真真正正的紧密关系。不过,当她说出口的时候她的语言偏向理性,因为男性期待女性展现她感性的那一面,这一点按照心理学家的理论和常年的观察的结果看来,非常吻和!因为实践发现,男人内在有一个女人,女人的内在有一个男人,也就是说,男人的阴阳呈现在外表是阳,内在是阴;女人的外在是阴,内在是阳。女性是理性思维,男人跟伴侣连接的时候是从感性层面流露出来的。男女在交流的过程中,关着门在屋子里交流的时候呈现出内在非常巨大的差异,这个巨大的差异,女性的沟通方式会造成男性被威胁的感觉,当男人想要拉近距离用批判性语言和分析式语言的时候,她们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产生想要确保主权的需求。
  运用反应模式就是保持冷静或者是梳理,可能有两三天不说话,两三天的冷战期间,女人会感觉非常失落和哀伤,女人是透过言语拉近距离,谈情说爱女人觉得是天经地义,情是透过说来建立起来的,而男性是通过性爱建立起真正的爱,两方的需求完全不一样。光是沟通的问题,一对夫妻就很有可能要花十几年克服困难。其实,这也是60年代开始到现在相当多妇女解放运动领袖,如在20年代的第二性作者西蒙·波伏娃,专门研究男女交流问题的原因。此外,海蒂报告的作者还透过个案研究男女沟通的不同之处。大量的数据报告让我们了解到,80%的女性对伴侣关系不满意,不满意就是源自男性把生命重点放在外在的成就上,而不是放在关系的经营上。一般情况下,男性认为,其伴侣是要帮助他打拼事业或者是在家里照料孩子,因为他们生命的主要重点是放在成就以及外在创造力的满足。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