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太极宗师陈小旺与亚洲第一大力士的终极对决:看看真正的太极功夫

12-10-10 21:35 18428次浏览
大满仓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视频]


这才是正宗的太极神功!要不是前一阵子闫芳之流的对太极的恶劣影响,普通人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对决!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17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大满仓

12-10-13 10:22

0
那你看大力士推完卡车,出了多少汗?身前背后湿了没?脸上的汗看得清吗?前面柔道运动员推陈小旺的时候,解说是说豆大的汗珠流下来,视频上看得出来吗?而且大力士推陈小旺的时候,其实是用不上力,很多力气都被化掉了,和推汽车用全力完全不一样。再看看脸色,陈小旺一个回合下来,脸就涨红了,这能是表演吗?
sequen

12-10-13 09:53

0
都是大师啊,这么热的天,用这么大的力,都不带出汗的……

“特别异乎寻常的声明需要有特别坚强的证据支持”
只有经过严格的双盲测试的结果才是可信的。
大满仓

12-10-13 09:15

0
关于陈小旺和大力士的对决,大多数人光关注了比赛,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比赛规则的不平衡上。规则要求是陈小旺马步站在太极圈中,3个回合,每回合一分钟,只要脚出圈,就算输。就这个规则,我想国家队的任何一个摔跤或者柔道冠军,都不具备战胜其队友的能力。3个回合中,无论你顶住了多少冲击,或者摔了对手多少跤,都没用,只要自己脚出圈就算输。除非2个人实力相差悬殊,才有赢的可能。而且一分钟普通人好像觉得很短,如果练过摔跤或柔道的,就应该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实力有些差距的话,摔个四五跤都没问题。普通人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角力对抗的话,能坚持一个回合的都很少,基本上都是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
大满仓

12-10-12 22:28

0
冷静兄,最近我也有一些感悟,就是关于手沉的原因,是因为身体的力量传到了手上,所以会感到手沉。不光是别人能感到,自己也能感觉到。最近我就感觉右手有点沉,左手还是轻飘飘的。因为打拳时右手的动作和发力相对较多,同时关注右手也比较多,右手的圈划得比较规范,所以力量也容易传过来。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大满仓

12-10-12 22:15

0
非常感谢@hnjz987 兄和@冷静兄前来捧场
我平常关于太极理论的书看得比较少,所以看了两位兄台关于太极理论的讲述,也觉得很有收获。冷静兄的点评得很好,看得出来是自己的感悟,非常感谢分享心得!
大满仓

12-10-12 22:06

0
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勤奋好学的学生。你要是真想学,一定可以实现愿望!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大满仓

12-10-12 21:41

1
瑕不掩瑜,操纵的只是较量的结果,千术和魔术并没有被操纵。我看完后也觉得是故意平局,但是谁赢谁输还是平局并不重要,我只觉得看到的魔术和千术都非常精彩,2个人都是有功夫的。
只是如果连魔术和千术都能够被大家认同有功夫,为什么太极拳就不是呢?如果你怀疑和大力士的对决,那么前面的视频中还有和柔道选手的较量呢?就算你也认为是假的,那还有单腿站立让人推的呢?要知道陈小旺在全世界各地都表演过单腿站立让人推,有的人还是功夫高手,都推不倒,难道都是假的吗?世界各地都有陈小旺的托吗?
陈小旺在向全世界推广太极拳的过程中,开始时候大家也都不信,如果不露出真功夫,外国人怎么能相信你慢悠悠的太极拳还能有功夫?所以单腿站立让人推,是陈小旺惯用的表演和推广方式。不这样,别人又怎么能信服呢?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大漠黄云

12-10-12 17:07

0
所谓的平局已经被证实是操纵的结果。你还相信这种电视比武??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波段狙击

12-10-12 16:51

1
  太极道-拳异同论
 说起太极拳,几首誉传妇孺,尽人皆知。近年来更名传海外,为外国人所青睐。然若说到太极门,则除大宗传承之道者外,许多人只是但闻其名而已。其内涵则大都无 缘得识。太极门与太极拳,同称太极,则两者间似乎应该有着某种联系。那么中国现行之太极拳与道家太极门是否同一门修为,还是各各不同呢?
 这得从两者的关系及成因说起。
 据道家太极门历代传承称,谓后世所传之太极拳式,原本系道家太极门九宫太极手外架,纯属外架之传承,则修为即由无为而落入有为,复由内功而落入外功,再由养修而落入武功的一种衍变。究其源,此事咎在明季太极门传人张三丰。
 张氏因太极门内诀专尚无为,很难为世人所理解接受,更且内功高妙,列为道家五秘之首,一时间很难选择内脉通和,根性颖悟,禀性仁慈,并勤于修为之 传人,因而去难就易,去秘就明,仅单以太极门初修之入门法架九宫太极手之发功时所发出的部分外架姿式去传人效颦。希以松静为体,柔圆为用之太极动架,能以 缓慢自然之太极外形,于绵静幽微之中去体验,去带动内气,内气一动,自必气引动架,不动自动,不式自式而不劳人为动作,从而返归自然而然之无为功动。这 里,太极拳之传,虽初学者多只能依样葫芦,但若根器较好,脉气敏感者,便可于这些轻柔匀缓,不用后天拙力之太极动式中,逐渐感知 及动式中之静力,复从静力之中而觉知内劲,再由劲路而悟得内运之气脉,一旦悟觉,内气自然因之发动,外动架势便会由人为失主,人为动作而转为自然发架,这 样也就会从外动有为而逆返入太极门的内动无为。这也便是张三丰祖师当年所以要变太极门传承之无为法为有为法之不得已之初衷!
 若根器迷钝之人,但知着形于有象外架,乃长著有为动式之中,纵然架势姣好,翩舞动人,亦终是木伶动作,难入太极动静之本来,自然亦万难入得法门而归太极。虽 然,架式传人,能希以外架而带动内气,诚是不多,也少见有因外架而转入真动,由悟太极而寻师归宗者,但柔匀缓和之太极外架,即或是效颦,其功效也较一般以力为事之武功内功为高,确是远胜易筋经、五禽戏等法多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凡所中外武术拳路,无一法而如太极,无一拳而不用后天形力之根本原因。
 呜 呼!数百年来,太极拳何以而名“太极”?太极拳何以独异于其他中华武术拳路?人们已焉不察,而太极拳之人更是比比皆是,但能从外架而逆返内修者又有几 人?武林拳谚云:“三年少林走天下,十年太极不出师!”这不就因诀法有变而导致之变衍滞碍么?鉴此可知,今天流行之太极拳,仅是变法后之九宫太极手之立式 外架(还有坐式、卧式等动架),且已是一种人为编排之有为套路,一种偏于武技,炼身之武功拳架,与当年张三丰祖师之本传九宫太极架,自已不能同日而语。
波段狙击

12-10-12 16:50

1
九宫太极手
 
九宫太极手是道家太极门逆修之第九阶功行,可驱病、强身,只要认真修练,可以脱胎换骨。我道家传人把九宫太极架的外架动作传给后世,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太极拳,其内涵也已变为技击强身为主,但现行太极推手和散打,还不具有道家九宫太极手的传统技击内涵。
九宫太极手的训练方法也非常的特别:
l、气,先训练静的能力,最终使身体极端敏感,以至身体能感觉到周围空气都很重而且是实在的,当对手进到身体范围的某个距离时,能根据周围空气的变动来判断对手的动作,当回击时,也能利用周围空气加强力量;
2、柔和轻,你的身体为什么感觉重,因为气血不能通过你的经络,如果气脉打通,你会觉得很轻很软,而你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反而变重了,这就是相对!九宫太极手要求身体敏感到闭眼后,一片羽毛飞到身体上,身体也能马上感觉到,并顺应它飘落的方向转动泄劲,所以才能羽毛都无法粘身,身体如此敏感后就能察觉到自己和对手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做到知己知彼;
3、空,如果在黑暗中踩到一个坑,你将伤害踝关节或摔倒,因为你以为那里是实的,尽管这个坑很浅,同样,你认为对手身体某个部位是实的,并打击它,但实际上那里是空的,你就很容易伤害到自己失去平衡,实际上是你自身的力量伤害了自己,用力越大自身伤害就越大,当你能感觉到对方身体肌肉气机的运动后,你就能轻易地粘住对手,让对手有力无处使,因为你已经空了,你就是太极的精髓。
方法很简单,不过练起来很单调乏味。坚持要学我们就要练无极桩。
无极桩将训练你如何自然站立,如何释放和松弛你身体的九个部位和三个精神部位,道门称三弛九松。
传统九宫手中,放松紧张的肌肉为第一度松弛,放松整个身体和头脑为二度松弛,像第二度松弛中要求放松眼皮,因为人眼皮不停地眨动,从而一直是紧张的,放松这些肌肉后,它们反而显得不舒服,总是尽力想回到以前熟悉的紧张状态。当身体真正达到三弛九松后,你身体的轴心点会和天地气场连成一线,做到动如抽丝,气若车轮,腰似车轴,这时你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三才桩的练。
练三才桩你会感觉到身体里有一种力在带着你运动,如果你自然而然地随着力“运动”,你的整个动作都会变成圆形,没有任何棱角,这在普通太极拳中是很难达到的上乘功夫。而九宫手是自然的,是由内气带动外架的自发太极架,它更柔更松,气感更强,更容易出功夫。一般太极拳则希望由外架之动作来带动内气的运作,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注意了手,又忽略了臂,左手成圆了,右手动作又变形了,这就是人为运动的缺点,也是为何练一般太极拳很难练出特别功夫的根源。拳谚有“十年太极不出师”的说法,就因为它把本来无为自然、由内而外的九宫太极手演变成了有为有形从外到内的太极拳,绕了一个大圈。
三才桩有天、地、人三个桩法,而后再练五行桩,又分金、木、水、火、土五个桩法,由其生杀相生相克结合,再产生各种变架,共九九八十一个动作,称九宫太极拳。无极为根,生气;三才是本,行气通脉;五行是用,实战击技;三才五行,共九个桩法,故称九宫。
 
应很多同好的要求和大家讲一点九宫架的东西,九宫架是道家太极门由十到一逆修的第九阶修为,道门叫九宫太极架,第九阶也分柔道和刚道,柔就是九宫架,刚就是八卦神力手,九宫架分前三伪,中三转,后三纯,是由内气带动外架无欲无为产生的气架,和太极拳不同的是太极拳是通过外架来带动内气,而九宫架是由内气来带动外架,所以也叫九宫真境,他的练法需要由道入手,和现行太极拳的差别很大,是现行太极拳的前身,当然老师也有开过太极武道班,但因为大部分学生只求养身而不是好武之人,也因为练法枯燥耗时没有十年纯功是不能得其三味的,所以高手难遇啊
 
本人才粗学浅不敢为人师同好交流互相学,九宫太极手本是太极门道行,一般老师不主张学生停留在九宫架,因九宫属道行入门功行,无为法讲得法而不住法,自然而然自得天然,如住法而恋法,就像过河而不弃舟一样,以后的八七六……住小法舍本来,不求大道,为法执,执法而不生法,不得根本,九宫手和禅宗的御敌法决有异曲同工之妙,功成后身轻如羽任你力拔山河来我身如羽随风摆!
 
注:以上全部来自网络,未改一字。

关于九宫真境,本人犹如山禽话海,夏虫语冰,不入其境,怎敢置喙!
纸上得来终是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