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03兄“这点很多人会不理解,其实这个行业不高负债就不会有高回报” 这点我原来没想到,但基本上就是说是在行业上行时买负债率高的企业了。我看了一下香港的新鸿基和信和置业,从地产周期底部到顶部看,是负债率高的信和涨幅高,如果跨越时间比较长的话,新鸿基还是强,负债率低,收租稳定使得他在股价高的时候抽水,在长期看财务实力和低潮时拿地能力增加很多。
那么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如果现实点看一个波段(这里是指起码的一个地产小周期,假设2年),还是应该找负债率高的?但这必须有确定性?如果是这样,那茅台兄赚钱的要求太高了,虽然这样能避免了选股的随意和不严谨,但确是
七匹狼说的“男人就要对自己狠点”,哈哈,对我来讲,这要求太高了,慢慢跟你学吧。
我个人看是个房价预期的扭转(都预期大跌,但事实上只调整不多,而从实际情况看,一线城市很难降了。如果只是保持不变,那么我觉得就算预期的扭转了,虽然这种级别的扭转可能不是真正的扭转,但对应股价所代表的价值,赔率我觉得可以了,但确实我也同意不是赚大钱的品种)。毛利率很多公司有不同,如果以万科金地看,刚需型盘多,对应前期的库存,那么毛利率即使略降但依然很不错,今年拿地如果按目前价格卖毛利率是提升的。当然还有些是以前更低的土地成本,这2,3年是逐步释放出来高端楼盘,所以毛利率是上升的。优势公司的周转是比去年下半年提升的。
另外一个考虑,我觉得未来是个降息的周期,对购房者有利的预期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