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引子:
从前有个小村庄,村里的农民都以捕雀为生,这里的农民制作一种捕雀装置,就类似鲁迅少年同伴闰土的捕雀装置。一般是先把场地清干净,然后一个盖子的一边支撑起来,盖子下面洒一些谷阿,米阿之类的鸟雀爱吃的食物,支撑连接一条绳索,农民拉着绳索的另外一头,远远的躲在草丛中,等天空中的鸟雀发现食物并走进盖子中央,然后农民一拉绳子,鸟雀就被盖在盖子里面,就成了农民的盘中餐。
一。这种小伎俩,也不知道是多少千年以前就被聪明勤劳的人类发明了,而且还百试百爽。春天的时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满树林都是各种鸟雀,农民很自然的就收获丰富,有各种大小鸟类,运气好,还有野鸡什么的,当然了,也会有些类似麻雀这种,小个子的,哪个时候,农民是不大看得上小麻雀的,虽然麻雀比较多,又喜欢成群结队的,但是麻雀没多少肉,抓一笼麻雀,剐了,也就一小盘肉,所有收获丰富的时候,农民喜欢把顺带抓到的麻雀串烧拷了,当下午的点心吃。
二。春去冬来,大雪飘飘,万物萧杀,小小的各式生物仿佛一夜间消失殆尽,盲目苍白的荒原上除了枯树光光的枝头,还有就是偶尔在房头上吱吱喳喳的小麻雀。这时候的农民虽然还很怀念春天大地的恩赐,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把注意力放在了以前不大看得上的麻雀身上。
三。根据百度百科:麻雀喜群居,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聪明及寄生于人类,这两大特点,对农民来讲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不愁找不到麻雀,缺点就是捕捉并不那么容易。
四。作为自认为智力发达的鸟类--麻雀,当然对自身条件也是了解的。他们没有强壮的身体和翅膀,不适合长距离和高空飞行,他们当然也不愿意这样做,对他们来说,紧跟人类,人类零碎的食物也足够他们赖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