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Tesla汽车无线充电技术2年内覆盖全美

12-09-27 07:50 7188次浏览
传闻消息一览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在Tesla今年的大会上,首席执行官Elon Musk终于发布了其在加州建立的六个超级充电站。地图上显示很清晰,形成了一个小型活动范围网络。公司计划在2013年里把这种网络从全美延展到欧洲、亚洲。Elon Musk提到,太阳能系统可以收集更多的能量输送至电网给汽车充电。

如果你是Model S的车主,那将会享受全程免费充电的待遇(这还真是个好卖点)。Musk进一步解释说,随着量产的普及,充电器的成本也会进一步下降,届时必定会反馈给消费者。
在大会中,演示视频中司机在充电的站点显然都是Tesla公司秘密修建的,他们同样使用Musk拥有专利的太阳能技术,可以为Model S在90千瓦的功率下充电30分钟可以支持60英里/小时行驶3小时。未来将可以120千瓦输出让充电时间更短。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传闻消息一览

12-09-27 10:25

0
0032封板 股权出让超预期+无线充电
疯跑

12-09-27 10:14

0
斯特拉线圈,早就该全面应用了,并不是科幻小说
十一万养家

12-09-27 08:48

0
呵呵!科幻小说?
传闻消息一览

12-09-27 07:53

0
千万不要小看无线充电器,它的工业化将推动特斯拉时代的到来。未来新能源的出现,极有可能是再现特斯拉的种种伟大设计。由此,无线充电器将成为颠覆传统认知的一个标志,未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即将开启。 

  □王新磊 

   

  随着苹果手机的普及,苹果推出了无线充电器。用这个无线充电器,你可以给任何电器产品充电。 

  这个颠覆传统思维的设计,不是乔帮主的智慧,而是来自一名叫特斯拉的天才,在90年前的设计。 

  早在90年前,塞尔维亚人尼古拉·特斯拉就设计出来了。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电能传输只能依靠“电线”。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财团势力出于商业利益,对特斯拉的设计进行了抵制和封锁。 

  如今,特斯拉的设计变成了现实,并随着苹果手机进行普及。站在商业历史的角度,这只是一个科学设计和商业利益的恩怨史。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这将揭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我们传统的认知都将被颠覆。 

   

  小玩意儿背后有大世界 

  千万不要小看无线充电器这个“小玩意儿”,它和特斯拉的超时代设计系统思维一脉相承。 

  传统思维下,电力传输需要电线;特斯拉认为可以不用。 

  传统思维下,闪电、地震是大自然的杰作;特斯拉认为可以人造。他不仅在实验室造出了球形闪电,而且还在纽约造出了长达100多公里的人造闪电。 

  传统思维下,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发电机,只能产生稳定的六百万伏特。一百年前的尼古拉·特斯拉能轻松达成稳定的一亿伏特,至今的科学家仍解不开谜团。 

  特斯拉的无数设计中,都具有颠覆现有传统的意义。他提出并设计了火星探测、太空旅行、人造闪电、人造地震、人造气象、意念控制、意识显影、空间传送、粒子墙、引力墙、人造星球。 

  不过,特斯拉并不是理论物理学家,他其实是一个实践者。交流电是他发明的,磁炸弹、引力门系统(钓飞碟系统)、太空梭通信系统都是他的创作。 

  他也是世界上唯一能在实验室制造出球状闪电的人。他从三十岁开始就能轻松地制造出一大堆球状闪电在实验室内到处漂浮,也能拿在手上把玩。这种现象深深吸引了马克·吐温,此后他经常跑到特斯拉的实验室玩电。 

  然而,这只是特斯拉控制电的小作品,他更大的作品就是人造闪电。 

  1903年,特斯拉的实验室开始运转时,从亚特兰大到纽约的天空,往往出现绵延数百公里长的人造闪电,每条闪电长度都好几公里,令人望之胆破。 

  纽约市民的精神全然崩溃,特斯拉的变电设备立即遭到查封变卖,但是在1904年又获得补充,1906年再次运转,1907年进行最后的强化。 

  1908年,特斯拉成功发动通古斯大爆炸并且精准命中目标,无人伤亡。 

  他超越时代的设计,让他成为“神的代言人”,也启发了人类全新的思维。 

  比如特斯拉以无线传输电力的方式。 

  一百年前特斯拉可以隔空将电力传输到几万公里远是易如反掌,不但是超级巨大的传输,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释放出来,令人最惊奇的是不但没有衰退,还可以增长无限倍。 

  一百年后,“理论科学界”才实验出来,2006年麻省理工学院最尖端的技术可以利用“谐振感应”将无线电力传输到三公尺,隔空点亮60瓦的灯泡,超过三公尺距离就点不亮了,超过十公尺就没电了。 

  美国军方从1945年已可以隔空传输太阳能约一百五十公里,但是电力极其微弱,直到后期有惊人的突破,目前可以从地球去点亮位在月球上的60瓦灯泡,超越“理论科学界”至少五百年的科技水平,而部分科技则交由美国航太总署使用。 

   

  特斯拉的世纪到来了 

  尼古拉·特斯拉是一个科学界的传奇,他一生把11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全都让贤。 

  发现x光的伦琴和发现镭的居里夫人,都得到特斯拉的帮助。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历年来,一直都有得奖者对尼古拉·特斯拉表示感谢与敬意,原因是他们都受到到他的启发而研究获奖。 

  有统计分析认为,研究尼古拉·特斯拉的作品,从而直接得到启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比率占了27%,甚至间接得到启发的比率更超过65%。也因此,尼古拉·特斯拉被称之“现代物理学之父”,或取代牛顿而成为“物理学之父”。而搞相对论的人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几率微乎其微。 

  尼古拉·特斯拉是当时美国军派武器研发的首脑人物,一些老将军对他都必恭必敬。而爱因斯坦对美国政府而言,更大的价值是政治上的一颗棋子。 

  1937年,特斯拉完成人类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引力的动态理论》。不同于爱因斯坦摧毁了牛顿的经典理论,这是基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去延伸出来的,直到回归本质而完美衔接。 

  在这个理论下,他设计了“反引力”、“人造重力”、“引力门系统”和“空间传送系统”。据相关资料称,“空间传送系统”可以将人类传送到宇宙任何一个角落的轨道门;“引力门系统”则可以召唤外星生命,即通过开启虫洞口,让外星科技降临地球(也称钓飞碟系统)。 

  这听起来更像科幻片,但是,确实是特斯拉在美国倡导创立51区,并通过引力门系统把飞碟引入到51区,从而使美国军方的飞行器领先世界其它国家至少三十年。 

  《引力的动态理论》让世界在某个角落进入科幻时代,也成为相对论的天敌,并因此使爱因斯坦终其一生都无法以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 

  1955年4月18日的半夜,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医院被谋杀,成了无脑尸,结果美国政府不闻不问,甚至还下令警方不用去管这事。 

   特斯拉则备受尊重。75岁生日时,收到8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感谢函。1943年他的葬礼时,同样是由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代表诺贝尔团队致词。 

  但是,特斯拉的研究成果并非只专注军事,他的一些计划正在变成推动人类文明再发展的动力。 

  当初尼古拉·特斯拉计划中的“全球无线电通信计划”,时至今日只落实了30%收费却异常高昂,尤其是手机。而“全球电力输送计划”只落实到1%,唯有美国及前苏联军方在使用,乃至后期的联合国(微博)部队也使用,至于民间则是全部使用“有线”并且采用收费制度,主要是政客及商业财团的干预而无法落实免费制度。 

  21世纪,特斯拉的价值在于他带给人类一个全新的世界,他的设计和计划将为人类再发展提供免费的和自由的能源。 

  最近影响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认为,目前是石油和化石能源时代,要想产生新的工业革命,新通讯技术必须和新能源体系结合。书中认为,工业革命本质是能源革命。作者提出“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 

  特斯拉的计划则更进一步,他用科学的力量为人类寻找自由能源。 

  目前,这个自由能源到底是什么,如何制造并自由控制,这仍然需要一段时间。从无线充电器的推广和普及来看,这一步已经不远了。
传闻消息一览

12-09-27 07:51

0
应用 无线充电明年或普及

  一款三星手机通过特殊的无线充电背壳可以实现无线充电;一把特制小巧的无线充电“钥匙扣”可以插在Android手机上充电;一些无线充电设备安装在汽车里……在“2012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15家企业展示了超过70款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产品,其展品吸引了诸多关注。

  某手机制造公司表示,他们将在店铺里搭建无线充电平台,为手机进行无线充电。这或许只是第一步,很多人设想,未来可以在公共场所搭建无线充电平台,届时,游客走到哪儿,无需携带充电设备,便可以随时为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充电。

  目前,很多公司对在公共场所搭建无线充电平台感兴趣。因为不同的设备制造商使用不同的无线充电标准,因此各个品牌之间的设备很难兼容。对此,国际上制定了一个标准“Qi”,希望能够在即将到来的无线充电竞争大战中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制定Qi标准的机构是“无线充电联盟”,目前,已经有125家企业加入了这个联盟,他们希望,无线充电能够像蓝牙、WiFi一样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无线充电开始成为手机竞争的新热点。

  有公司预计,到2015年,全球支持无线充电功能的设备将增至1亿部以上;许多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将是无线充电技术普及的一年。

  原理 无线充电多靠磁场传导

  两年前,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出一种可以在空气中传导电流的技术,这意味着,在一台需要充电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和放电器之间,不需要任何物理接触。这种技术依靠磁场传导,科学家相信,这种技术在不远的未来可以大规模运用。

  现在,连混合动力车都可以无线充电。去年年底,有日本科学家展示了对混合动力车进行无线充电的新技术:一辆日产混合动力车,停在距离充电柱几米远的地方,借助电磁场导电,很快充上了电。科学家预计,到明年,这种充电柱可以在停车场铺设,它唯一的缺陷是,只能给固定兼容的车辆充电。

  目前,无线充电的技术大多借助了无形的磁场来传输电流。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电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磁振动调节到一样的频率,就可以实现最大化导电。

  另一项研究显示,对两个设备同时进行无线充电,不仅不会发生互相干扰,甚至还产生了更大的电力束。研究人员认为,借助这一技术,可以解决人们待充电子设备与日俱增的难题。

  溯源 百年前技术重生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无线充电逐步成为新的潮流。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无线充电技术,这是一种并不新的技术。这就不得不提100年前的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

  19世纪末,一个新颖的装置引发了世人的瞩目,这便是后来被视为传奇的“特斯拉线圈”。特斯拉线圈是一个由黄铜线圈缠绕的电流传输器,它可以产生超高电压,但低电流、高频率,其原理是,借用线圈产生的共振电路产生电流的传导。最终,在一个区域内,空中会出现如同闪电般的电流传输,蔚为壮观。

  特斯拉对“特斯拉线圈”寄予厚望,他甚至说服了当时的大富翁J.P.摩根,获得了15万美元的资助,在纽约建成一座高187英尺、顶部有一个直径为68英尺半球形圆顶的铁塔。特斯拉相信,这座铁塔可以成为他梦想中的“世界无线电网”或“电波城”的第一步。

  但是,建设费用不断上涨,超过了原先预算,而摩根和其他资助人对于继续帮助这个项目却犹豫不决,使得特斯拉的梦想夭折。1917年,这座代表着特斯拉梦想的铁塔变得锈迹斑斑,最终被拆除。

  特斯拉的发明如果得到赞助,无线电网在社会中普遍使用的话,可以为今后的全球提供无限的免费的电力资源,电线电网将不复存在。但是,要在地面上实现长距离无线导电,需要建设相当昂贵的设施,此外,人们还存在对高电压微波传输的安全性的担心,因此,无线导电始终只存在于设想阶段。

  如今,智能手机等可便携小型设备的发展,为无线充电的重新起飞提供了跑道。在不远的未来,小范围的无线充电也许会像WiFi、蓝牙一样普及,手机、相机、音响、台灯等小设备,甚至电动汽车都可以实现无线充电。但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无线充电,则面临着资本和利益的双重考验。金煜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